心性专一,有始有终
明代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中说道:宋代书法家米芾说过,学习书法必须专一于书法,不要再有其他爱好分心,方能有成就。与此类似的是,古代善于弹琴的人,也说必须专攻两三支曲子,...快乐与痛苦
昙照禅师每日与信徒开示,都离不开: “快乐呀!快乐呀!人生好快乐呀!” 可是有一次他害病了,在生病中不时叫说: “痛苦呀!痛苦呀!好痛苦呀!” 住持大...念佛之人当孝敬双亲,不可偏执
佛教认为人生有八苦,分别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我的一位亲戚,约四十多岁。在十多年前,本应结婚成家,忽然婚变,女孩离他而去...心想事成背后的因果道理_1
心想事成背后的因果道理佛教讲“一切唯心造”、“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的力量是无穷的,一切的法都是从心而生起的。漂泊的游子,因为内心有对家乡的思念,即使风雪阻断...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包含了无量
人类语言中最好的一句话便是大家都听过的;阿弥陀佛,有的人一听到就很想笑,学电视回答说:;善哉!善哉!有的人听到即很烦恼的说:;啊!我又还没有死,您怎么给念阿弥陀佛!他以为阿...心灵的漏洞
许多年前,有个求道的年轻人,为了获悉人生的道理,不辞辛劳,长年累月,跋山涉水到各地探访有道之士,寻求答案。时间一天天过去了,他也求教了很多人,但觉得自己一点收获都没有,...忏云老法师-如何对治烦恼习气
在烦恼习气中,要是一时念不下佛呀,就转个环境,扫扫地呀!抹一抹呀!做点别个,当做接一个过程的阶段,然后再念佛,这样较好。再是相对的观法:多贪众生修不净观,多瞋众生修慈悲...心量越大的人,越能成就大事
我们要在生活当中体验什么是发菩提心。自己真正发了菩提心,向内就是要明白:我与佛无二无别,只是一念无明变成不觉,随着烦恼流转生死,生生死死,头出头没。幸得微善,有一点微善...心里放不下是自己没有智慧
心是人的主宰,具有很大的力量,所以,我们应该随时随地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很多人,在频繁的接触中,难免会跟别人发生磨擦或冲突,或是,因为外界事物而影响自己...心态的健康与否,关系到人生的
从通达空、无住入手,烦恼自然不生,其心自然降伏。学习佛法,首先应该知道佛法能解决什么问题。如果对此没有明确的认识,一定尚未树立正信。因为不明了佛法能够解决什么问题,也就...版权所有:金刚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