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和大家谈一谈有关心灵环保的课题。
环保是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也是社会的潮流所向。在这个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时代,地球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破坏,我们的生活环境正日复一日地遭到污染。生活在城市的人感觉会特别明显。曾几何时,纯净的蓝天已成为难得一见的风景;新鲜的空气已成为堪称奢侈的享受。水是生命之源,但我们能够喝到的是什么?清洁的水源似乎只有电视广告中才得以一见。我们的生活被钢筋水泥包围着,被喧闹嘈杂包围着,被工业废气包围着。污染造成了整个生态环境的破坏,孕育过中华文明的黄河之水已近于枯竭,而长江沿岸的水土流失则使得特大水灾频频发生。面对大自然的惩罚,如果我们还不能反省,不能检点我们的行为,终有一天,这个地球会不再为我们提供安身立命的庇护。
这一切和一味强调经济发展是分不开的。在今天这个社会,利润最大化原则几乎左右了所有人的生活观念。而从更深层的意义上看,它所造成的不仅是那些有形的污染,所破坏的也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更在不知不觉中逐步侵蚀着我们的心灵。今天,人类的物质条件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富足,我们有了现代化的生活,有了形形色色的享乐,但我们梦寐以求的幸福并没有如期而至。事实上,现代人所面临的烦恼和痛苦丝毫没有减少。
问题的根源在哪里?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我们的思想境界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相反,在物欲的怂恿下,我们的贪、嗔、痴正在随之增长,我们所造下的杀、盗、淫、妄诸业也在随之增长。我们以为自己在追求、在收获,却从来没有想到,这种;危身弃生以殉物的人生,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如果说生态保护是今天整个社会的当务之急,那么,心灵环保的提倡也有着同样迫切的需要。因为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不仅直接影响到我们的人生幸福,更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平衡,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如何才能保护好我们内在的心灵?下面,我想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心的名称及分类
首先,要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心的名称和分类。在佛教里,关于心的阐述有心、意、识和心王、心所这几个概念。
1、心、意、识
通常,我们所说的心就是指我们的肉团心,而佛教里对心所赋予的内涵是;积集义,也就是能够积累种种经验。在有情无尽的生死过程中,我们所有的生命经验,以及曾经发生过的一切,都储存在我们的内心,由我们的心来聚集并保存。它像是一个容量无限大的仓库,正如一位作家所说的那样:;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心灵。
第二个概念是意,意为思量义,即能够思维的特征。思维有时需要借助外在环境,有时不需要借助外在环境。因为在我们的内心储存着许多思维素材,那就是无始以来积累的经验。即使我们闭起眼睛,思维照样可以进行,照样能够陷入遐想之中,这就是意所具有的功能。
第三个概念是识,识为了别义。当我们的六识面对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境界时,我们能够对所接触的对象进行分别和判断,能够区别高下、善恶、美丑,这就是识所产生的作用。
2、八识
A、五识:心、意、识是佛教赋予心的三个概念。在唯识宗里,又将心分为八识,其中,我们能够明显感觉到的是前五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和身识。但五识的认识能力非常有限,在唯识宗中称为现量。什么是现量呢?就相当于哲学里所说的直觉,它不介入思维,因而所缘的境界必须是当前的。换句话说,前五识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作用,必须在眼睛看到物体的当下,耳朵听到声音的当下,鼻子闻到气味的当下,舌头尝到味道的当下,身体接触环境的当下。当境界没有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时,眼识不会产生作用;当声音没有抵达我们的耳朵时,耳识不会产生作用;当气味没有传到我们的鼻子时,鼻识不会产生作用;当味道没有经过舌头时,舌识不会产生作用;当环境没有和我们发生关系时,身识不会产生作用。
所以说,眼、耳、鼻、舌、身是帮助我们获得感觉的五个器官,也是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的五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仪器。再高明的科学家也要借助仪器才能观察星空,才能探测石油,同样的道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也要借助于五识的帮助。对盲人而言,绚丽缤纷的色彩世界是不存在的;对聋人而言,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也是不存在的。对那些虽有眼根、耳根,但功能比较差的近视眼、老花眼或听力障碍者,器官的迟钝也会影响到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而对那些通过修行获得天眼通、天耳通的人来说,他们经过特殊训练的仪器,又比常人高明许多。
常人的眼睛叫做肉眼,所能认识的范围极其有限,只能看到光明而看不到黑暗;只能看到近处而看不到远处。在一部名为《超视觉世界》的影片中,所展现的世界都是我们肉眼无法看到的。我们的眼识如此,耳识、鼻识、舌识和身识也同样如此。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五识所能认识的世界非常狭窄。所以,我们不应该过分地依赖它们,觉得能够看到的才存在,而无法看到的就不存在;能够听到的才存在,无法听到的就不存在。这样的认识本身就是错误的,如果我们将其作为衡量是非的唯一标准,无异于一叶蔽目。
B、意识:五识而外,是第六意识。当我们眼睛看到一个茶杯并觉得它是茶杯时,已不单纯是眼识在产生作用,而是进入了意识的范畴;当我们觉得一个茶杯好或不好时,也是意识在进行判断。眼识对境界的认识,在时间上来说,只能认识现在的境界;在空间上来说,只能认识眼前的境界,而且它是不带名言的。所以,佛教里称眼识为现量,为;现量缘境。
我们现在所能够感觉到的一切思维活动,基本都属于意识的作用。意识除现量以外,还有比量和非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判断、推理。当然,我们的判断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判断为比量,错误的判断为非量。
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也是取决于第六意识的作用。而我们学佛修行,就是要对这个世界进行重新的认识和思考。前面说过,我们现有的许多认识都是不完整的,是依我们有限的经验得来的。那么,由此产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无疑会有许多偏差乃至根本错误。所以,我们要通过闻思经教,以正确的方法对世界进行观察、认识和分析。在唯识宗的修行里,有四种如实智,只有经过如理的思维之后,我们对世界才能达成真实的认识,才有可能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因此,佛法的修行应该从分别而不是无分别入手。很多人学佛之初,看了两个禅宗公案,就要无分别。但如果我们开始就不分别的话,只能永远生活在错误的观念里,当我们连是非尚未辨别清楚时,所谓的修行只能是南辕北辙。所以先要分别,在对世界有了正确的认识后,再进一步修止、修观,方能成就无分别智。当我们修观感到困难时,还要从观里面出来,再作进一步的分别,使我们所认识的境界得到确认。
意识除了具有认识的作用,还能支配我们的行为,无论是造善业或恶业,主要也是在它的指使下进行。所以,整个修行过程都是建立在意识的基础上。如果说错误的分别是贪、嗔、痴产生的根源,那么,正确的分别就是开发智慧的基础。
C、末那识:前五识和第六意识,都是我们能够感觉到的心理活动,是属于意识的范畴。而第七识和第八识则属于潜意识的范畴。所谓潜意识,也就是我们感觉不到它的活动。虽然我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其作用却不可低估,事实上,它直接影响着意识的活动。
第七识在佛教里叫做末那识,末那是梵语,为染污义。它的特点是;恒审思量我相随,也就是说,它时时刻刻在围绕着自我运转。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想到最多的是什么呢?无非就是自我,正如俗话所说的那样:;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们做任何事情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从自我出发并以自我为中心,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现象产生,就是末那识的作用。末那识的现行有我痴、我见、我爱、我慢四烦恼与它恒常相应,这四烦恼是致使末那识产生强烈自我的根源所在。在它们的作用下,我们整个身心都被强烈的我执所包围。无论我们做的是什么,是好事或坏事,都不会忘记这个自我,都不会忘记去著相,这就使得我们的所作所为或多或少地带着功利的色彩。
D、阿赖耶识:第八识在佛教里叫做阿赖耶识,它是我们生命的宝藏,是一切身心活动产生的根源。唯识宗认为,阿赖耶识里储藏着我们无始以来的生命经验。这些经验也叫种子,我们曾经做过的每件事,曾经说过的每句话,都会在生命中播下相应的种子;甚至我们的起心动念,每一次贪心,每一次嗔恨心,每一次慈悲心的产生,也都会形成不同的种子。正因为阿赖耶识忠实地保存着我们的生命经验,所以,我们无始以来做过的一切才会功不唐捐。
阿赖耶识既是生命经验的储藏室,同时也是命运的主宰。众生无始以来在六道流转生死,沉浮不定,从天上到人间、到地狱,虽然每一期的色身在不断消亡,不断转换成新的躯壳、新的生命形式,但阿赖耶识始终贯穿其间。佛教不讲灵魂,而以阿赖耶识作为轮回的主体。有人可能会不解:阿赖耶识和灵魂有什么区别呢?我们要知道,灵魂是固定不变的实体,而阿赖耶识则刹那生灭,相似相续,它时刻都在随着我们的所作所为而变化。当我们行善的时候,就是在阿赖耶识里播下善的种子,生命中善的力量就随之增长;当我们作恶的时候,就是在阿赖耶识里播下恶的种子,生命中恶的力量也随之加强。阿赖耶识虽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又是变化的,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在佛教中,往往将阿赖耶识比喻为流水,因为它具有流水般相似相续而不常不断的特征。这一理论既不同于唯物论者的断灭说,也不同于一神教的永恒说。唯物论者认为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形散则神灭;而基督教等一神教,又将灵魂当作是固定不变的实体,得到救赎的灵魂可以在天堂享有永生,罪恶的灵魂则永远在地狱承受煎熬。从佛法的观点来看,生命虽然有不同的存在形式,有六道和四圣的差别,在十法界中,有生命层次最高的佛,有我们这些凡夫众生,还有地狱、饿鬼、畜生等恶道众生,即使就人与人来说,生命素质也存在高低的不同。但生命素质不是固定的,而是取决于我们的行为和观念,取决于我们对它的塑造。所以说,阿赖耶识作为生命的主体,和灵魂又有着本质的区别。当然,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它与灵魂也有一些相似之处,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轮回的问题。如果像中观宗所讲的那样:;无我无作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亡——没有我,没有造业的人,没有受报的人,但因果业报也不会消失。对于一般人来说就比较深奥,不容易认识清楚,更难以理解透彻。
3、心所
前面所说的八识是心王,也就是心的主体。此外,还有心所,它辅助心王认识境界。任何一种心理活动的产生,必然有心所与之相应,才能完成心的认识作用。在唯识宗里常以这样的比喻来说明:心王如师做模型,心所如徒弟在模型上涂抹颜色。由心所的现行,才能完成心王的认识。
心理活动大致可分为几种类型:首先是普通的心理,如心理学所说的注意、感觉、表象、意志等等。每当我们的精神活动产生时,这五种心理都会随之升起,在佛教里称为五种遍行心所。还有五种心理活动是在特定环境之下产生的,在唯识宗里称为别境心所。此外,还有关于止观的实践心理,也就是在修习禅定的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心理状态。
佛教对心理现象进行分析研究,目的是为了指导我们的修行,而修行的根本就是止恶行善,所以佛教又谈到了善的心理和烦恼的心理,也就是道德和罪恶的心理。什么是道德的心理和罪恶的心理呢?概括来讲,人类一切的罪恶,无非是由贪、嗔、痴所产生;而它们所对应的无贪、无嗔、无痴,则属于道德的心理。当我们的心王在活动时,会与不同的心理相应,进而产生不同的行为。当我们的心与贪、嗔、痴烦恼相应时,就会在它们的驱使下做出不道德的行为;当我们的心与善念相应时,我们的所作所为也必然符合道德的规范。
我们谈到,经济发展在造成环境污染的同时也影响到我们的心灵健康。事实上,外在的环境,外在的色、声、香、味、触、法,仅仅是染污我们心灵的增上缘,并不是最根本的原因。不是说钱财就一定会使人变得肮脏,也不是说地位就一定会使人变得污浊。如果一个人面对财富和地位能够不起丝毫贪心,能够做到;不以物害己,不以物挫志,金钱能不能染污他?地位能不能污染他?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发现这样的一些例子,在同样的环境中,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表现。同样是面对他人的诽谤,有的人会火冒三丈,那一刻,他的心就被逆境染污了;而有的人则能泰然处之,他的心不会随环境所转;同样是事业有成,有的人会傲慢不可一世,那一刻,他的心就被自己的成就染污了;而有的人则谦卑依旧,不会因此而自以为是。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真正能够对我们产生不良影响的,并不是外在的环境,而是我们内心深处的贪、嗔、痴烦恼。
佛教将贪、嗔、痴、慢、疑称为根本烦恼,此外,还有随烦恼二十种。没有学佛的人,往往会把贪、嗔、痴当作自己生命的主人,心甘情愿地受它的驱使。贪心现起的时候,无论所贪的是人还是物,一颗心就粘在上面怎么也放不下,就迷失在其中怎么也不得安宁,于是不择手段地追求再追求,似乎人生唯一的目标就是在占有的过程中。嗔心现起的时候,也是同样地执著,同样地锲而不舍。我们为了满足这些贪、嗔、痴烦恼,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去交换,不惜将自己的主权拱手相让。
所以,我们必须对自己的心有基本的认识,了解可能出现的种种心理状态,才能有针对性地弃恶扬善。我们要能够认清其中扰乱我们内心的力量,从而对它们生起警惕,防范它们的进攻,就像防范我们的冤家仇敌。当然,仅仅是防范还是不够的,还要进一步对治它们,铲除它们的根源,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使我们的心从烦恼束缚中解脱出来,保有清净祥和的状态。
心的特征
我们的心究竟具备哪些特征?面对纷扰的世间,我们常常会发出;人心难测的感慨。其实,不要说我们没有能力去揣度他人的心,即使是面对自己的心,我们又有几分真实的了解?又有几分确切的把握?我们常常在突如其来的情绪面前束手无策,心乱如麻,这正是因为我们对心的特征缺乏认识。
1、缘起性
佛法认为心是缘起的,也就是说每一种心理活动的产生都是由于因缘的聚合。
我们的眼识需要有光线、距离、感官等九个条件才能产生作用,耳识需要八个条件才能产生作用,鼻识、舌识、身识分别需要七个条件,意识需要五个条件,第七识、第八识则需要四个条件。同样的道理,任何心理活动的产生,无论是嗔恨心还是慈悲心,无论是道德还是罪恶的心理,也都需要众多条件的和合。
为什么会起贪心?一方面是因为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一方面是因为内心贪的种子使然。因为这贪的习惯驱使,我们看到喜欢的东西时立刻就贪了。为什么会有嗔恨心?因为我们的内心埋藏有嗔恨的种子,所以,只要遇到不喜欢的对象或不顺心的环境时,嗔恨心立刻被唤醒了,立刻开始出动了。而道德心理的产生,也是基于同样的原理,正如孟子所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因为我们具有道德的心理意识,才能将慈悲和关爱施诸他人。
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每一种心理活动的产生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其中既有内因的决定作用,也有外缘的辅助作用。佛菩萨为什么能够随缘不变?是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了贪、嗔、痴之心,因此,无论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能如如不动。
2、非断非常性
那么,缘起又显示了什么样的特点呢?那就是无自性,这是佛教不同于唯物论和其他宗教的重要区别。既然心是缘起的,就不是固定的;既然心不是固定的,所以就有改造的可能,这也是我们能够通过修行而抵达解脱之道的理论依据。
其他宗教基本持常见论,认为心是永恒不变。如果灵魂是固定不变的,那修行就变得毫无意义,因为善的不用改变,而恶的无法改变,到了天堂的一劳永逸,到了地狱的则永世不得解脱。
唯物主义者则持断见论,认为心只是物质的产物,会随着肉体的消失而消失。也正因为这样,依唯物论而建立的道德观存在着重大的弊病。有句话叫做;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生命一旦只是屈指可数的几十年,只是没有未来的片段,及时行乐的人生观就会成为人类的首选,从而对生态环保和心灵环保构成极大的威胁。既然我们能够享有的生命是如此短暂,不如就尽情挥霍,不如就为所欲为。那种;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的自掘坟墓的做法,无疑会使世界末日提前到来。
3、心内潜藏着无量的种子
佛法告诉我们,在我们的阿赖耶识里储藏着无穷无尽的种子,其中有善的种子,也有不善的种子;有无漏的种子,也有有漏的种子。每个人的种子不同,因此也就有着不同的特点:有的人特别淡泊,有的人特别贪婪;有的人特别慈悲,有的人特别残忍;有的人特别谦和,有的人特别傲慢。
心灵环保就是从改变这些种子开始。在我们的内心,善和恶就像是交战的双方,而我们自己就是提供给养的那个人。我们每天所起的贪心、嗔恨心、愚痴心、我慢心和嫉妒心,都在滋养着我们的烦恼心理,都在给那些有漏的种子浇水,使它们不断增长,使它们的力量不断壮大,当它们具有压倒一切的优势时,我们的人格就会随之而堕落。反之,如果我们能够从善如流,积极培养自己的道德心理,人格就能得到纯净和升华。
学佛就是转染成净、转识成智的过程,这也是佛法不同于哲学的区别所在。虽然哲学也讲到本体,但只是停留在分析认识上。而佛法所阐述的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佛陀在菩提树下亲证的,我们只要如法修行,开发出自身的无漏智慧,同样有能力证佛所证。因为佛法的真理是实证的,因而就具有可操作性,如果我们仅仅通过意识去认识,还远远不够。所以在禅宗的修行里,要我们在;不思善、不思恶,一念不生时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为什么要一念不生?因为一念产生之时,就已落入意识的范畴。而我们所要认识的智慧和真理,是超越意识的境界,是要通过无漏的智慧去证得。
开发智慧的过程也是缘起的,在唯识宗里叫做转依,也就是转变阿赖耶识里的种子,不断扬弃其中不善的、杂染的成分,吸收并开发善的力量,使无漏种子的清净识得以显现,使我们的生命素质得到改善。
4、心有多种频道
我们的心灵有种种心所,每一种心所都包含着相对的两个方面。智慧和愚痴相对,精进和懈怠相对,贪婪和淡泊相对,嗔恨和慈悲相对。在生活中,我们时常都面对着这样的矛盾:佛法要求我们放弃对五欲的贪著,可从感情上来说,我们又的确想去追求;佛法要求我们对众生慈悲,可遇到违背我们意愿的人和事,又实在难以克服自己的嗔恨;佛法要求我们精进,可习气又使我们常常处于懈怠的状态中。
我们的种种心所,又像是一个个频道,使我们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某种状态。当我们进入贪的状态时,眼前就只看见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其他的一切我们都视而不见了;当我们进入嗔恨的状态时,心中就只剩下按捺不住的怒火,其他的一切我们都无暇顾及了;当我们进入无惭无愧的状态时,脑海里就只有自己的利益,为达到目的即使冒天下之大不韪也在所不惜。
通常,我们对自己的心理状态总是不能很好地了解,更无法驾驭。当烦恼袭来时,我们的整个身心立即就陷入其中。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烦恼就是我们的心病,在很多时候,它远比身病的危害更大,更难以痊愈。有的人学佛几十年了,生活习惯还是依然故我,不能将所学的佛法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常常听到那些为烦恼所困的人说:;道理我都懂,可就是做不到。正因为如此,古德才会发出;知易行难的感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因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的烦恼习气是无始以来养成的,它的力量非常强大,只要遇到合适的缘,就会迅速占领我们的内心。而善的力量、理智的力量却远远不够,使我们难以抵挡贪、嗔、痴的全面进攻。
5、心灵各种力量的形成
学佛修行就是要使我们认识到:哪些心理会使我们受到伤害,需要逐步克服;哪些心理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需要努力培养。但我们要知道,良好习惯同样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时时注意对心的保养,使心灵中善的力量得到呵护和增长。持戒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它能有效制止生命中恶的种子,同时,培养生命中善的种子。它所带来的也不只是暂时的人天果报,更会将未来生命导向生生增上的良性循环中。
每一种心理力量都来自我们自己的培养,所以说,人性并不是固定的。儒家对人性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既有孟子的性善说,也有荀子的性恶说,事实上,人性并不存在先天的善恶之分。如果说人性是善的,那么罪恶现象从何而来?如果说人性是恶的,那么道德又从何建立?因而佛法认为人性是无记的。在我们的心里,既有善的力量,也有不善的力量,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开发、去培育。
6、从人心到人性
人性从哪里来?就是由心理的频繁活动积累而成。当恶的力量在我们心灵中占有绝对优势时,为非作歹几乎成了天经地义的事。但我们要知道,恶人并不是没有善的种子,只不过善的力量非常微弱,除非在特殊状态下才会起作用。还有一类人,善的种子几乎完全丧失,在佛教里称为;一阐提人,即使是对这样的人,佛陀依然认为他们有转变的可能。
我们要把自己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就要朝什么方向努力。现代人比较注重身体健康,身体健康是整体的概念,任何一个器官的病变都可能摧毁我们的色身。其实,我们的心灵也需要同样的关怀和保养。每天不断地起贪心,就会成为贪性人;每天不断地起嗔心,就会成为嗔性人;每天不断地起我慢,就会成为我慢人。可见,任何一种烦恼都会像病魔般侵蚀我们心灵的免疫系统,使它发生扭曲,使它变得畸形。所以,我们要保持淡泊的心态,只有超然于五欲尘劳之外,烦恼才没有可乘之机,没有立足之地,我们的心灵才能因此获得免疫力。
版权所有:金刚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