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修行网

大安法师:大势至念佛圆通章讲记

发布时间:2019-10-10 09:26:57作者:金刚经修行网

大安法师:大势至念佛圆通章讲记

前 言

诸位大德同修:

在结夏安居精进佛七期间,与大家共同讨论《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因缘殊胜,本人随喜赞叹。这部经典是《首楞严经》中二十五圆通里的一章。近代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誉之为净宗最上开示,一生致力于这部经典的弘扬,别具择法眼,将其列为净宗根本经典之一,最终形成净土宗五经的定局。这部经典只有二百四十四个字,文字虽少,却把念佛法门的精要和盘托出。讨论这部经典,有助于加深对阿弥陀佛悲心愿力的信解,了达众生与佛的内在关系,由此建立起念佛的正确心态,效法大势至菩萨专修念佛法门,或现前契证自性圆通常,或当来净土华开见佛。

我们先看经题。

《首楞严经》是大乘经典中一部非常重要的经典,号称是开悟的《楞严》。梵语首楞严,意为坚固摄持诸法,乃诸佛及十地菩萨所证得的禅定。一切禅定解脱三昧,神通智慧,皆含摄在首楞严中,是故首楞严即是佛性。一切事究竟坚固的首楞严,内具体用真俗的辩证关系。即在五蕴、七大、十二入等事相中,具究竟(空)坚固(不空)之理。首楞严大定彻透宇宙万法的本源。这诸法的本源,也即是当人心法的本源。首楞严大定即是一切众生自性本具的大定,菩萨得是三昧,悉能降伏诸烦恼魔及天魔,譬如转轮圣王主兵宝将,所到之处,无不臣服。这个大定圆摄一切色法与心法,本自不动而圆应万机。纵然我们在三途六道里轮转,这个首楞严大定仍然没有减少一点;十方诸佛功成果满,这个首楞严大定也没有增加一点。它是不增不减的。如是圆妙的真如觉性,就叫首楞严三昧。

我们每天早课诵楞严咒,第一句妙湛总持不动尊,就是表述首楞严的奇特性。首楞严三昧,奇妙湛然不动,却又总持一切法,在吾人行住坐卧日常生活中,乃至六道轮转当中,这个首楞严恒常地显现出至尊清净平等的特质,净化吾人的心灵,将吾人从罪浊的污泥中超拔出来。可见吾人心性是何等地尊严。这个一切众生本具的首楞严大定,如果没有佛的开示,我们在无明长夜迷惑颠倒中,永远不会觉悟到。正如同鱼生存在水中不能认识水一样。佛悲悯众生的迷执,于此浊世示现八相成道,讲经说法,循循善诱,令我们透过一切有为法的虚妄幻化相,悟明这个大根本定。由觉悟这点而开始修行,最后契入自性圆通常,直入如来地。

在《首楞严经》二十五圆通里面,有两个圆通方法被特选,第一是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第二是大势至菩萨的根大圆通,这两个特别地排在最后,没有按照常规的次序排列。如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圆通中,应排列第二的观音耳根圆通被抽出来放在最后的第二十五位次;七大(地、水、火、风、空、见、识)圆通中,大势至的根大(见)抽出放在倒数第二的第二十四位次。这两个圆通方法特别地选放在最后,说明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契合吾辈娑婆世界众生的根机,所谓;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而大势至菩萨的念佛圆通则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乃究竟了脱生死之胜异方便,契合十方世界一切众生的根机。所以在楞严选佛场上,观音菩萨的耳根圆通被明选,大势至菩萨的根大圆通被暗选,二者互为表里显密,相得益彰。

大势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右胁士,在西方三圣中表智慧(观音菩萨表慈悲),专修念佛法门的净业行人对大势至菩萨会有亲切感,因为大势至菩萨因地修行即是专修念佛法门的,在契证无生法忍生到极乐净土之果地,又因利益众生之悲愿甚切,回入娑婆世界,以种种善巧方便,专摄念佛人往生净土,对专修念佛的众生,特别地施以强力的加持。大势至菩萨的名号有着深刻的内涵。意谓信愿持名,摄住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净念相继,至一心不乱,便能开显心性巨大的势能。心性大势能开启,能令行人到达西方净土(至即是到达的意思),臻入如来的境地,所以称为大势至。大势至菩萨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蒙光照触的有缘众生离开畜生、饿鬼、地狱三恶道的剧苦,令一切蒙光照触的众生都能获得像这位菩萨一样无上的力量,所以就叫大势至。正因为大势至菩萨有如此巨大的势能威德,所以在他举足之时,都会震动一切世界。此菩萨坐时,七宝国土亦一时动摇,所以又名得大势。表明念佛法门开启心地宝藏功德不可思议。

《念佛圆通章》表明大势至菩萨专修念佛法门,契入真空妙有的实相。全心贯注佛号,以一精明统摄六根,就叫根大圆通。他与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辉映成趣,相辅相成。以大势至菩萨都摄六根的方法,修观世音菩萨反闻闻自性的功夫。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的下手处,是不以颠倒的闻机趣闻外面的声尘,而是入法性之流内照能闻之性。此能闻之性即是不生灭的因心,超越能所的对待,实可圆成不生灭的佛果。而大势至菩萨至诚持念佛号,反念念自性,此念性亦是不生灭之因心,以有念入无念,消泯能念与所念的对待,契入无量光寿之性海。可见,念佛法门不必藉助其他法门,单持佛号,自念自听,自可转凡夫之根身器界为佛法界,疾速悟证法性。证知大势至菩萨的反念念自性与观世音菩萨的反闻闻自性殊途同归,有圆顿直捷的共同处,亦有自力他力的差异性。

以上简单介绍经题已毕。

一、叙礼白仪

下面请看经文: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我们先看这一段。

大势至法王子,法王子是菩萨的别名。佛为法王,于一切法得自在,王有自在的意思。世间作国王的,不受任何人的约束,行为自在。佛于一切法当中,得到究竟的解脱,不受一切烦恼的系缚,就叫法王。能称得上法王的只有佛了。菩萨为佛位的继承者,其关系就如世间王子与国王的关系,所以称为法王子。大势至菩萨具有着与佛一样广大的心量,普度一切众生的悲心,和在三界六道不厌不疲救度众生的长远心。所以此菩萨能荷担法王的家业,是如来的真子,所以就叫做法王子。大势至菩萨现在已是等觉菩萨,他以后在西方极乐世界继位成佛,称为善住功德宝王如来。当他继位成佛以后,在西方极乐世界永不涅槃,在法界救度一切众生,往生净土疾速成佛。

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与是共的意思,;同伦是同行同志的意思。当时大势至菩萨便与五十二位同行、同志诸菩萨,悉从本座站起来了,稽首顶礼世尊。以己至尊之首,顶礼我佛至卑之足,这是表示虔敬的法仪。五十二位菩萨不可理解为五十二个菩萨,而是指五十二种阶位的菩萨,即干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大势至菩萨作为这五十二位菩萨的上首,来向佛禀白自己证得圆通方法。

二、古佛教诏

请看经文:

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我忆,契证圆通的菩萨已破除了我执,为了随顺世间的表达,以名字我自称。大势至菩萨自述往昔旷大久远恒河沙劫前修学之事。恒河是从阿耨达池(又叫清凉池)流出来的四河之一,河口的宽度有四十里。恒河的沙,细如面粉,以恒河的沙计数,每一粒沙算作一劫,把恒河所有的沙都算作劫,就叫恒河沙劫,说明时间非常非常地久远,用地球全部的电脑联网也算不清这时间有多久。在这旷大久远劫以前,有一尊佛出兴于世,叫无量光佛。无量光佛也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又叫无量寿佛,又称无量光佛。说无量寿的时候就含摄着无量光,称无量光的时候就含摄着无量寿。无量光的名号是从佛度化众生的妙用而言,无量寿是从佛自证的心性寂体而立。无量光寿可以互为体用,互融互摄。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阿弥陀经》中说阿弥陀佛成佛已来只有十劫,为什么说恒河沙劫前的无量光佛就是阿弥陀佛呢?这里我们要明白,阿弥陀佛成佛已来十劫,只是就他这一期的应化而言,究竟来说,阿弥陀佛已是无量无边旷劫以前久已实成的一尊古佛。就如本师释迦牟尼佛,我们不要以为他只是三千年前于菩提树下成佛,尔后游化人间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八十岁入灭。须知,这只是释迦本师这一期的应化,其实释迦牟尼佛乃尘点劫以前就已经成佛了。《法华经》披露出这一真相。《梵网经》亦云:释迦佛于此娑婆世界示现成佛已有八千次。

阿弥陀佛在过去久远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以前,曾为转轮圣王,听闻到世自在王佛讲经说法,心开意解,寻发无上菩提心,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法藏菩萨志愿深广,速严净土,速度众生,速疾成佛。世自在王佛即为说他方诸佛刹土善恶粗妙之景况,令法藏菩萨观视。法藏菩萨闻佛所说,严净国土,其心寂静,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称性圆发四十八大愿。禀白大愿已,应时普地六种震动,天雨妙华。自然音乐空中赞言:;决定必成无上正觉。证知阿弥陀佛大愿缘起,实乃法界最胜无比之大事。何以故?十方一切众生端赖弥陀弘愿得度脱故。于他方国土,随众生机宜示现八相成道,接引有缘众生往生净土。当无量光佛灭度以后,又有十一如来在一劫的时间内,相继出兴于世,讲经说法,弘宣念佛法门。这一劫的时间,如果是一大劫的话,就包含着八十小劫。一大劫就包含着成住坏空四个中劫,每一个中劫又包含着二十个小劫。那么一个小劫有多长的时间呢?经典当中比喻,有一块方圆四十里的石头,以天人穿的轻薄衣服,每一百年下来拂拭一下石块,直到把方圆四十里的石块拂拭为灰尘,这就是一小劫的时间。可见,一小劫的时间亦是非常地久远。讲到劫的概念,尤其是讲到大劫的概念,实在是超出我们的想象。

这十二如来就在这一劫的时间,相继次第出兴于世间,《无量寿经》记载:这十二如来是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炎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楞严·势至圆通章》中的十二如来,将前面的无量光佛与最后的超日月光佛点示出来,而《无量寿经》将中间所包含的佛名做了详尽的介绍。这些佛号以内在的功德妙用立名,是阿弥陀佛因地功行在果觉层面上法尔自然的显示,同时,亦是为对治众生的烦恼,令众生离苦得乐而建立。阿弥陀佛的光明德用无量,释迦牟尼佛从中拈出十二光如来名号功德,用以对治吾人厚重的烦恼,传达阿弥陀佛的慈悲威德。下面我们来一一加以讨论。

首先是无量光,阿弥陀佛的智慧光明不可称量,十方世界众生蒙光照触,便可开发智慧,催生善根。十方众生无量,阿弥陀佛以光明传递的悲心愿力亦无量,所以称为无量光。

无边光,主要是对治众生见解上的偏执。边见就是执著两端,不是执有就是执空,不是谈善就是说恶,大小、是非等等这些都是属于边见的范围,总名众生知见。陷入边见的迷执,就不会有中道的智慧,就会产生无益的戏论与斗诤。知见的错误导致行为的邪僻,由此业力轮转三界六道。其中最大的邪见便是拨无因果。所以阿弥陀佛示现的无边光,即是离念灵知,亦名佛知见。以佛知见对治转化众生知见,是故无边光能清除众生的边见,令吾人的知见达到圆融中道的智慧,导航世间出世间一切善法。

无碍光。阿弥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有极强的穿透力,任何墙壁、峻岭乃至铁围山都不能障碍阿弥陀佛光明的辐射。不仅有质碍的器物不能障碍,即众生的无明烦恼厚壳也不能障碍。只要我们信愿念佛,阿弥陀佛的无碍光就充盈在吾人周边。经云,念佛人有四十里光明烛身。无碍光消解我们心里的暗冥烦惑,就像阳光融化冰块一样。无碍光令吾人居尘修道,出污泥而不染,逍遥自在。

无对光是圆融绝待的光明。一切对待法都是世间法,都是痛苦的来源,轮回的根本。佛法的主旨要破除二的对待,泯灭相对的界限,所以佛法又叫不二法。不二法就是消泯对立性的界限,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贪瞋痴即戒定慧。这些差异的消解是要有甚深的般若智慧而观照的。无对待就是绝待。绝待便可圆融一切法。这个无对光能够让我们契入到不二的心性,寂照圆融。不二的心性就是佛法,离念灵知即是悟入佛知见,超越生死烦恼的系缚,当下就了脱生死轮回,这叫无对光。

炎王光。阿弥陀佛的光明非常炽盛,光中极尊。炎王光不仅能够照触到天、人、阿修罗道三善道,而且能够直照射到畜生、饿鬼以及幽冥的地狱中。阿鼻地狱的众生接纳到阿弥陀佛炎王光明的照射,即能蒙佛威德愿力,顺着光源而上升,出离无间地狱的剧苦,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因地所发的度尽阿鼻苦众生的弘愿,便藉着炎王光的威德而兑现。

清净光。清净就是不污染、不贪著。清净光直接对治众生的淫欲。阎浮提众生由于淫欲的烦恼而投胎,舍生受生,轮转不休。淫欲心不断除,三界不能出去。现代众生在享乐主义导引下,淫欲烦惑越来越重,从婚外恋、包二奶、地下妓院,以及艾滋病的蔓延等现象可见一斑。阿弥陀佛怜念我等众生,以光明传达清净的威德。吾人只要虔诚执持弥陀名号,淫欲的烦恼就能顿然降伏。执持名号久久,便可转淫欲火为智慧光,令吾人热恼的妄心当下清凉,不受淫欲魔的制控。欲为苦本,淡化淫欲,吾人的身心便可得到自在轻安。清净光亦能清除我们多生多劫的罪垢,如清水珠,澄浊返清。在这浊染的世界里,清净光对吾辈众生是多么的可贵。

欢喜光,用以对治瞋恚烦恼。吾人由于业力的感召,在人生的际遇中,总会碰到诸种不如意的事情,碰到诸多的冤家对头。当种种违逆的人与事阻碍了我们的欲望满足时,我们就不期然地生起瞋恚心。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瞋恚心一来,失去理智,造作诸多的恶业。由此又遭受恶果,形成恶性循环,苦不堪言。阿弥陀佛慈悲的欢喜光遍照法界,令众生的瞋恚心,转化为欢喜心。如何才能生起欢喜心呢?要培植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慈以与乐,悲以拔苦。吾人只有体会到自己与一切众生是同体不二,才会自觉地去帮助别人。即便是冤家对头,作了伤害自己的事,也会作偿债想,解怨结缘。阿弥陀佛大慈光明,广施一切众生之安乐,名号光明所至之处,都能令众生生起法喜,所以就叫做欢喜光。欢喜光能清除吾人内心的瞋恨怨恼,导致远离战争的祥和世界。

智慧光,用以对治众生的愚痴。我们一念无始无明妄动,便在无明黑暗的长夜里分别执著,起惑造业,遭受永不休止的轮转之苦。吾人都有趋乐避苦的本能,却大多不知何为快乐幸福,如何得到快乐幸福。就像飞蛾,追求光明,贾勇而进,不料却是自取焚烧的结局。就像蚕蛹,吐丝保护自己的安全,谁知却把自己紧紧地缠裹起来,被人烧煮以作衣帛。呜呼哀哉!飞蛾与蚕蛹的遭遇不正酷似我们众生盲目追求幸福的写照吗?一生忙碌竞争,只知有我,不知有人,损人适成自损。不知人生真实价值何在,人生匆匆,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时光流逝,难得回光返照,思惟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因而不能以理性智慧来组织自己的一生。阿弥陀佛怜悯我等愚痴的众生,以智慧光来破除我们内心的无明黑暗,令我们了解人生宇宙的缘起法;了解一切缘生法的如梦如幻,破除我执,修一切善法;了解人身难得,佛法难遇,净土难信,珍惜生命;了解阿弥陀佛对吾人有大恩德,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仰凭佛力,获得离生死苦得涅槃乐的大利。这是智慧光。

不断光,用以对治众生的懈怠放逸。吾人从无始劫来的轮回中,也曾发过出离三界的道心,只因怠惰因循,修行不得果实,所以常在生死受大苦恼。阿弥陀佛怜悯我等,二六时中以智慧光明照触我们。我们得蒙弥陀不断光的照触,念佛的功夫便会无间无杂,念念相续。由此可知,我们能够把这句佛号持续地念下去,实是阿弥陀佛光明愿力加持的最好证明。不知大家有没有意识到,在这个世间当中,不间断地念七天的佛号乃至尽形寿持念佛号,这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世间任何一种音声符号,都是很难令我们不间断地持诵下去的,只有念这句佛号能够持诵得下去。比如你很喜欢吃苹果,你就念;苹果、苹果你能念多久呢?一个处在热恋中的年轻人念他的情侣,念、念、念,念到一定时候也会厌烦。这些都是不能不间断的,最终都会让人疲劳的、中止的。因为世间有为法都是无常幻化的。而唯有这句阿弥陀佛名号,内具真如的常乐我净,能令我们不疲不厌,越念越欢喜。阿弥陀佛不断光的加持能对治吾人的懈怠放逸,激发我们精进根力。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内具精进功德,与我们刚健的性德互动,便可引发勇猛精进恒久的道力。可见不断光是对治昏沉放逸的良药。

难思光。阿弥陀佛光明妙德不可测度、超情离见,乃佛地大不可思议之境界。诸如,念佛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前来接引,天乐盈空,异香满室。净业行人念佛当中,或于空中或于梦中能够见到西方三圣与西方净境等。1999年春节,我们有十六人曾在九华山祇园寺上客堂打过一次精进佛七,24小时佛号不断,每日轮班养息四小时。有几个女居士帮助做些做饭的后勤服务。几个女众在一起,相互矛盾生烦恼。其中有一个居士很虔诚,其间每日雪地上拜佛。有一天,她对于人际间的违缘产生了深刻的厌离心,便跪对自住寮房所设阿弥陀佛像前,合掌祈祷:;这个世界太苦了,太没有意思了,请阿弥陀佛接我往生吧!

就在至诚祈祷时,她清晰地看到阿弥陀佛那只下垂的右手向她伸来,真是有感即应呀!然而当阿弥陀佛的手伸过来时,她一直合掌注视着,并未将自己的手伸出去,而是心里转念想:;哦!我还有一件事情没有完成,再等几年去往生才好。这个念头一动,就见到阿弥陀佛的手渐渐地收回去了。阿弥陀佛真是至极慈悲呀,恒顺众生。你真心想往生,阿弥陀佛即时援手接引。你放不下,暂时不想去,阿弥陀佛也不勉强。佛七结束后,这位女居士给我们讲述此事,感慨地说:;过去我对念佛法门只是将信将疑,这次我是百分之百地相信了。阿弥陀佛伸手来的时候,我确实是看得清清楚楚。是啊,这位居士因为这个奇迹对阿弥陀佛产生真实的信心可庆可贺。当时只要她勇敢地伸出手,阿弥陀佛又从生死深渊中拔救出一个苦恼众生,安置到西方净土了。同时也看到,真心厌离娑婆、欣慕极乐,彻底放下世间的一切,随佛往生实在不是容易的事。念佛法门是一切世间极难信之法,我们通过阅读经教,闻善知识讲法,知道了一些净宗的事理因果,也许还发心吃素念佛,然内心还是有或多或少的怀疑。阿弥陀佛的难思光遍照法界,令蒙光照触的众生,信解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威神功德,信解感应道交难思议的妙理,于净宗难信法生决定信。一念净信,即可获得往生成佛之真实大利。阿弥陀佛难思光对吾辈业力凡夫的恩赐,真是海墨难书。

无称光。称是口称,意谓不可议论。没有办法用语言文字表达阿弥陀佛的光明妙德,以及西方极乐净土全体的依正庄严。阿弥陀佛光明遍照,摄受一切念佛众生往生净土,疾速圆成佛果。于能念佛的一念中,超越通途菩萨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于六字洪名片言中,与观音、势至等菩萨大士齐等。带业往生的凡夫,一到西方净土,即是阿惟越致(不退转)菩萨。如是殊胜妙法,用世间的语言文字,无能表达其事理、性相、因果的深邃,离四过(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绝百非。一切语言文字皆非实在,没有办法加以称说。在持戒或念佛的过程中,与阿弥陀佛的心光交流,正觉莲华绽露,法喜充满,默尔感应,妙不可言,所以就叫无称光。

最后是超日月光。我们这个世界借助着日月星三光作为照明,电灯的发明只是百年前的事。白昼是太阳的照亮,夜晚是月光与群星的照亮。如果离开日月的光明,我们的生存都会成为问题。日月光明虽对我们有很大的恩德,然而却是有局限性的。日月的光明是业力招感的相光,这个光遇到障碍照不过来,并且日月光明不能让我们悟明心性,不能降伏我们的烦恼。而阿弥陀佛的光明不仅具有日月光明遍照的功能,温暖的功能,而且还有激活内心功德的作用。不仅一切障碍物不能遮挡障碍阿弥陀佛光明的照射,而且还能直透吾人无明黑暗的内心,化解妄想,令人身心柔软,催生宿世善根,乃至于能治疗各种疾病。阿弥陀佛的光明能够使驼背的人伸直腰,使盲人重见光明,使哑巴张口说话,令精神错乱者获得黠慧,使绝症病人远离死神。阿弥陀佛的光明有着这样殊胜的德用,这是日月光明所不具备的,所以阿弥陀佛的光明又叫做超日月光。

以上将十二光如来的内在功德作了一个简略的介绍。大势至菩萨就是作为超日月光佛座下的弟子,诚敬求法。超日月光佛传授给他专修念佛三昧的法门。一般来说,念佛有四种,即实相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与持名念佛。这里大势至菩萨所示现的是持名念佛。通过持名念佛契入首楞严大定。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王。三昧,梵语三摩地,是正定、正受的意思。由念佛三昧契证自性圆通常,破烦惑、证空性、发智慧、得神通。以因地持名之心获致阿弥陀佛果地上的功德。念佛法门圆收一切法门(竖与一切法门浑同),亦圆超一切法门(横与一切法门迥异),圆顿直截,殊胜绝妙。是故超日月光佛便将这胜异方便的念佛法门传授给大势至菩萨。智慧深厚的大势至菩萨闻即信受,赤体担荷。

三、亲友喻

下面介绍念佛三昧的基本原理。请看经文: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

经文用两个比喻,来诠释众生与佛感应的相状与机理。首先是亲友的比喻,喻示单方忆念无益,双方互忆方可相契。一专为忆,比喻佛愍念众生,专志而常恒;一人专忘,比喻众生业障覆心,无有信解,了不念佛。一个专忆,一个专忘,感应道阻,导致若逢不逢、或见非见的悖境。专忆众生的佛常恒见证到众生,与众生隔而不隔(空间维度不同,而佛眼圆明)。然不念佛的众生却不知不见这专忆的大慈悲父。即便佛慈悲示现与其遇逢,凡夫众生也是对面不识圣人,失之交臂,是不隔而隔(本来交融一体,而众生的烦惑疏离了佛)。就净土法门而言,阿弥陀佛因地从始发心肇起大愿,到积功累德圆成大愿,由法藏菩萨自致而成阿弥陀佛之十劫以来,倚门翘盼,专一忆念我等苦难的浪子;垂手深渊,拯拔吾人速生净土,速出轮回,速证佛果。这从阿弥陀佛示现立像的姿态便可略知端倪。吾人在水深火热的生死苦海中,头出头没,阿弥陀佛悲心切切,处于一种随时救拔的准备状态。阿弥陀佛在婆娑世界示现为立像,而在西方极乐世界本土是坐姿。

阿弥陀佛因地作法藏菩萨发愿满愿的过程中,尚于我等苦恼众生念念不舍;现已成正觉的阿弥陀佛,悲念众生,殷勤化导,惠以离生死苦得涅槃乐之大利,更是无以复加。而我等阎浮提众生的业力之厚重,能深巨海,能敌须弥,能障圣道,对念佛圆顿妙法,生不起信心。无明惑业障蔽本明真心,放纵贪欲,沉迷颠倒。人天善因小果,尚且不肯修持,对念佛往生净土成佛之妙法,更难生发信慧。念佛心遂尔沉埋隐没,永劫以来,常没常流转,不得信解佛法僧三宝。昔释尊在王舍城住锡讲经二十余年,王舍城9亿(古印度以十万为亿)人中,有3亿人见佛闻法,有3亿人知道有佛,但没有见到佛,还有3亿人是不见不闻。如城东老母,佛有意前往化度。她不信佛,不愿见佛。看到佛来,她就往自己的闺房躲藏。而佛光注照之处,墙壁内外透明,城东老母内外四方恒与佛照面。然城东老母干脆用手蒙眼。可见佛光本自遍照,佛身恒常显现,然众生自性沉迷,以烦恼业障遮蔽智慧眼,如日光遍照,盲者不见,这是盲者的过咎,不是日光的责任。佛对众生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地专念,众生却是不知恩、不报德,对佛是如此地专忘,诚可扼腕浩叹。

在这个娑婆世界,阿弥陀佛随形六道众生,以种种身份作种种示现,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如善导大师、永明延寿大师、丰干禅师、楚琦禅师等,都有证据表明是阿弥陀佛的示现。这些如果不是明眼善知识道破,我们还是浑然不觉。丰干禅师是阿弥陀佛的化身,出自寒山之口。丰干禅师游化杭州,遇将赴任的台州知府闾丘胤,回答闾丘胤的咨问,透露天台山国清寺的寒山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拾得是普贤菩萨的化身。闾丘胤到任后三日,即备礼进香拜谒寒山、拾得二大士,寒山、拾得即奔走山岩而入。闾丘胤追之,寒山回首云:;贼贼贼,丰干饶舌(多话)。弥陀不事(不去侍奉),礼我何为?寒山、拾得遂入岩中,从此不再出来。丰干禅师亦从此不再回国清寺。圣人应化人间,既经泄露,不再留在人间。开佛知见的蕅益大师赞《西斋净土诗》云:;稽首楚石大导师,即是阿弥陀正觉。微言祖印,豁人心目。非祖师大德点破,吾辈愚蒙何能知晓。

如时节因缘成熟,那专忘的人或因宿世善根发动,或困顿无依之时一念回光,生起信解,也开始忆念那位亲友(那位亲友恒常在专念),这样二者相忆就立时得以沟通互应,如磁吸针,似水投水。如果相忆念深,久久萦怀,虽经年累月,乃至尽形寿不曾忘怀,不但今生常得见佛,乃至他生以至尽未来际,亦常得见佛。就像形体与影子、音声与回响、澄水与波纹、明镜与光亮一样,不相舍离。因为一切众生与阿弥陀佛同体无别。我在阿弥陀佛心中念佛,阿弥陀佛在我心中忆我。感应神速,不隔毫厘。由生佛意业的相忆,互吸互熏,能令吾人趋近佛的身口意三业。即心即佛,香光庄严,由是自然牵引到安养莲邦,亲近阿弥陀佛,与阿弥陀佛心同形同,形影不离,不相乖异,圆融一体。这个专忘的凡夫最终亦将成为那慈悲专忆的阿弥陀佛。可见,这个亲友喻蕴示着净宗念佛法门的奥义。

四、母子喻

再看第二个比喻: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

这个母子喻,比亲友喻更加贴切地揭示出众生与佛的互动关联。十方三世一切如来,共同一法身,同具大慈悲心。十方如来,从广义上来看,可泛指十方三世微尘数如来;从狭义上来看,十方如来即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含藏法界一切如来之身。是故见到阿弥陀佛,就等于见到了十方一切诸佛;念阿弥陀佛一佛名号,就等于念十方一切诸佛的名号;生到阿弥陀佛的净土,就等于生到了十方一切诸佛的刹土。一即是多,多即是一。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西方净土是法界藏土。阿弥陀佛怜念众生,这个;怜是哀怜、怜悯,是由大悲心中自然流露出的情怀。诸佛如来愍念众生,如同慈母愍念自己的独生子女。我等众生正是阿弥陀佛的独生子女,本来应该到西方极乐净土继承法财,成圣成贤,然而一念无明妄动,堕落在三界六道,竛竮孤苦,造作诸多的恶业,轮转不休。今生侥幸为人,来生或是披毛戴角,或是入阿鼻地狱,永劫不能出头。阿弥陀佛于常寂光土观照到我等众生轮转恶道的苦楚,哀愍切切,如箭入心,欲拔其苦,不失时机,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救度,随形六道,念念不舍。

《清凉山志》记载这么一个公案:有一比丘在五台山的一个寺院挂单若干时日后,欲往他处参学,寺内有一老僧请他将一封信函转交给薄荷,没有说投寄的地址。一日,路过卫辉,听到一群儿童口呼;薄荷,比丘闻声赶紧询问薄荷在哪里。儿童们指着墙根所卧肥壮清洁的猪回答:;那就是。比丘于是取出信函,口呼薄荷名,投掷过去。那头猪闻声人立,以两蹄接书展阅后,将信函揉成一团吞到腹中,当即立化。比丘方知此猪乃菩萨示现。原来有一家屠夫所杀的猪甚多,这些将被宰的猪至薄荷前,性情便安静下来,任凭屠夫宰杀,了不挣扎叫呼。所以,屠夫爱惜薄荷,凡是准备宰杀的猪,便牵薄荷至其猪边绕之,则群猪直同死猪一般任其杀之,以故多年存养薄荷而不杀。薄荷身清洁,爱食薄荷,是故以薄荷为名。原初那比丘受老僧之托,于途中才想起不知地址,此信函将投何所?乃私拆其封,信函大意谓:众生若得度脱,即当速返,免致久则迷失。比丘见了,心中诧异。及当见到薄荷立化时,方知此猪是大菩萨应化。绕猪一匝,而群猪即证无生法忍,其威德神力,不可思议。

佛菩萨就像慈悲的父母,忆念任一个悖逆的儿子!阿弥陀佛对我等众生的慈爱超逾世间一切父母。世间父母对子女的慈爱是无私无我的,是无私的奉献。子女生病了,父母恨不能把病都移到自己的身上来,自己不吃也得给子女吃。然而子女如果刚强不听话,忘恩负义,母亲的慈念或衰,或心生悔恨。然佛对众生的慈爱是永远不会疲厌的。众生越悖逆,佛的慈念越深。就像母亲面对多个子女,对那些身强力壮,很有能力的子女很放心;唯有对那个身弱多病的孩子,倍加慈爱关注,处处为他的生计着想,尽量为孱弱的子女留下一笔足以维持生命的财富。诸佛如来对待六道轮回中的我等众生,其慈念眷顾更为深切周备。诚如善导大师所说:诸佛如来大悲于剧苦众生,悲心偏重怜悯护念生死苦海中的常没众生。为拯救众生故,殷勤劝勉求生西方净土。正如溺水之人(喻业力凡夫),亟需急救,而对岸上行走者(喻声闻、缘觉),则稍可暂缓。吾辈众生正是处于生死苦海中将罹灭顶之灾者,阿弥陀佛愍念与拯救的行为,将是刻不容缓。垂手深渊,已历十劫,倚门相望,不疲不厌。吾人应细心地领会接纳阿弥陀佛的悲愍与哀怜。

然我等业障深重的逆子却每每逃逝。这个逃逝比前面的专忘更为叛逆。忘还只是说我忘记他,我不念他,而逃逝简直就是悖逆。逃离自己的父母,不愿见面,讨厌交流。如同有些众生不仅不信佛,还诽谤佛,业障覆心,迷乱蠢动,逃逝到三恶道里面去,逃逝到阿鼻地狱里面去,身口意三业与佛的清净教法严重地相背,真可谓可怜悯者。若子逃逝,慈母该是何等地不忍。

阿弥陀佛对逃逝的子女仍是念念不舍。即使五逆十恶,阿弥陀佛仍然慈悲救度。只要罪苦众生临终忏悔念佛求往生,一样可以蒙阿弥陀佛愿力加持,往生到西方净土。《观经》云:;如此罪人,以恶业故,应堕地狱。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以大慈悲,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如一念顷,即得往生七宝池中莲华之内。然造作五逆重罪而又不信阿弥陀佛不愿求生净土者,便不能得到救度了。因为念佛法门,怀疑为众罪之本,不信就像一个绝缘体,阻抑阿弥陀佛慈悲愿力的加持,因而便不能获得十念皆生净土之大利。

\

阿弥陀佛(母)对众生(子)的忆念是恒常现成的,而众生回光转念阿弥陀佛却难得其人。在三界六道的轮转中,经历无数的挫败之余,这个流浪的儿子,忽然一念幡然醒悟,面向慈母忏悔自己的悖逆,这一刻真是浪子回头金不换。逃逝的儿子由于一念信心,那个绝缘体当即变成有缘体了,电源便通过来了,佛的慈悲愿力就会流到他身上去。那么,儿子忆念母亲,就像母亲忆念儿子一样,慈母和儿子就可以多生多劫相聚在一起。与母亲的会合,即是与南无阿弥陀佛的相聚。这个逃逝的儿子,全身心交托给阿弥陀佛,慈母接受了浪子的归命,当即赐予其离生死苦、得涅槃乐之大利。南无阿弥陀佛即是一曲动天揭地的欢乐颂。母子会合,天性相关,即会产生不可思议的感应奇迹。世间母子之间也常有奇特的感应。孔子十大弟子中的曾子,天性至孝,善养亲志。曾母是盲人,曾子每日上山砍柴,换点钱来奉养他的母亲。有一天,曾子又上山砍柴去了,家里忽然来了客人。好客的曾母手足失措,希望自己的儿子快点回来招待客人。然古代又没有类似现代的手机等通讯设备,怎么才能传达心意呢?曾母灵机一动,用牙齿咬自己的中指。此刻正在砍柴的曾子忽然觉得心口疼痛,心知母亲有事,赶紧负薪回家。母子天性相关,感应难思。

慈悲的阿弥陀佛以无比的至诚怜念我等,吾人只要有一念的诚心忆念阿弥陀佛,即时便能感应道交。感是吾人的能感之机,应是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吾人忆念佛,同样佛也在忆念我们。贯通生佛同源的心体通道,就能感应道交,现出不可思议的妙境。世间的母子——曾母与曾子尚能出现难思议的感应,吾人与阿弥陀佛的感应就更为不可思议了。信愿持名临终见到阿弥陀佛接引的盛况,天乐盈空,异香满室,光明炽盛等,水清月现,真实不虚。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亲炙阿弥陀佛,日日与观音、势至把手同行。阿弥陀佛威神愿力加持,令我们疾速证到六种神通,分身他方世界,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我们想要回到婆娑世界,亦能乘愿回来,入生死稠林,度有缘众生。

无论是否了达宿命,然总不会堕到三恶道里面去。因为有阿弥陀佛的愿力加持,能让回入生死海中的往生者,于临终时得佛强力加持,回归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我们念阿弥陀佛,是要最终成为阿弥陀佛的。《无量寿经》中,释尊授记为妙音如来。妙音如来就是借助着持名念佛的音声,往生净土,契证自性圆通常。因娑婆世界众生耳根最利,是故吾人修因证果的全过程都贯穿着音声。念佛法门以音声作佛事,趋向佛果,二六时中,执持名号,与佛气分相接,即是与阿弥陀佛不相违远。往生到安养净刹,华开见佛,疾速契证佛果。

上面的亲友喻与母子喻,诠显阿弥陀佛与我们众生的内在关系,开示我们念佛应具的心态与情怀。证知阿弥陀佛像慈母般地在忆念着我们,我们应孝子般地系念弥陀,如是方可感应道交,成办净业。念佛的起始是从众生心念佛入手,众生心即是生灭心、染污心、分别心。诸多因缘的和合称为众生。众生并无真实的自体,都是各种因缘的组合体。身(色)心(名)有情的生命,总是坚固妄想的产物,当处出生,当处泯灭。众生心念念生灭。每一个念头都经历生、住、异、灭四个阶段。迅疾如旋火轮,如急流水。众生都是在妄想杂念堆中过日子,内心浑浊如黄河水。生灭的众生心就阻断了吾人对清净平等佛心的契入。通途教法自力修行,断见惑如断四十里的急流水。见惑八十八品,思惑八十一使,要全部断尽,方可长揖生死,出离三界。可见靠自力修戒定慧了生脱死之难,直是难于上青天。认知到自力修行出离生死之难,我们便得感恩阿弥陀佛了。阿弥陀佛正是见证到吾辈怯弱众生自力修行难脱生死,才悲心启愿,肇立净土,以光明名号拯救吾辈凡夫于生死苦海,速生净土,速成佛果。只要我们信愿念佛,便可蒙弥陀愿力加持,带业往生,横超三界。

众生念佛大多以生灭心持念。然而六字洪名是从阿弥陀佛的清净平等心流现出来的。这清净无染的佛号似清水珠,投到众生不清净的心里,能令众生浊染的心渐次澄清。所以古德常云:;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忆是记持不忘,念即系缘在怀。我们二六时中,动静闲忙,行住坐卧,挂念这个名号,就好像很重要的事情系于心内,纵然忙碌,亦深心密忆,前事宛然不失。忆佛之心也是这个样子。念佛的念字,上面是个今,下面是个心。今心就是当下之心。念佛要用当下的心去念,全心去念(心外无佛),不是仅用口去念(不可写成;唸)。佛号从心里流出来,从口里念出声,再从耳朵听进去。心、口、耳的内循环要有心灵力量的贯注(佛外无心)。

忆佛念佛要有这样的情怀:我一孤穷的浪子,要回归慈母的怀抱,本有的故乡。异国他乡的伶仃飘零是怎样的苦难历程,真是不堪回首。喜闻极乐故乡的消息,获悉故土有无尽的庄严,有诸上善人为嘉朋胜友,即以至诚恳切的心念佛,矢志求生彼土。如是持念,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以如子忆母的诚心念佛,必定能见阿弥陀佛。见佛有两类:一是现前见佛,一是当来见佛。现前见佛就是当生执持名号,功夫得力,能所消泯,契入念佛三昧,亲见阿弥陀佛,或在定中或在梦中见到阿弥陀佛。我们常常感叹,自己业障深重,没有生在佛世。释迦牟尼佛灭度了,当来下生的弥勒佛还要等五十六亿七千万年才能下来示现八相成道,这似乎是一个无佛的时代。每念于此,怅然黯淡。然如果我们把心量由婆娑世界扩大到整个法界,就会了达,原来还有一尊与吾人深具法缘且现在住世的佛,那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成佛以来已经十劫,今现在说法,广作度化众生之佛事。所以我们至诚念佛,就能见到这尊正在住世广度九法界众生的至尊第一的佛。

自古迄今,见佛的例子甚多,兹举二例。

一、明代楚石大师早年参禅大悟,晚岁筑室号西斋,专修念佛法门。常于念佛禅定中,见大莲华充满世界,阿弥陀佛在中间,诸菩萨圣众围绕。作《怀净土诗》两千余首传世(参阅《西斋净土诗》),皆是从真修实证得来。兹摘一首:;放下身心佛现前,寻常盈耳法音宣。风柯但奏无生曲,日观常开不夜天。行趁玉阶云冉冉,坐依珠树月娟娟。凡夫到此皆成圣,不历僧祇道果圆。

二、唐代有一女居士叫姚婆,因范行婆的劝导,开始念佛,一门深入,无杂无断。临命终时,见佛来接引,姚婆禀白阿弥陀佛:;范行婆有恩于我,请佛暂住空中,我与她告别一下就来。于是疾速向范行婆告别。范行婆听说后,一块赶到姚婆家,见阿弥陀佛还在虚空住立。姚婆感激合掌念佛,站立往生。如是现前见佛的事例,载诸典籍,不胜枚举。

当来见佛是指带业往生到西方净土,莲华开敷见阿弥陀佛。一般来说,三辈九品往生悉属当来见佛的范围。三辈九品往生者见佛的迟速与发心的大小、修行功夫的浅深呈正比例。九品往生中,上品上生者一去彼土即华开见佛,中间数品往生者,或经一日一夜,或经七日,或经七七日,或经于六劫,乃至下品下生者,要在莲华中滞留十二大劫。证知见佛的时间长短迟速与念佛人的功行相关。然无论是现前还是当来,只要信愿持名,决定能见阿弥陀佛,对这点吾人应具决定的信心。

五、证 果

请看经文:

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这段经文诠释专修念佛法门的德用与机制,是净业行人重要的修行原则。六字真经,万德洪名,单刀直入,开佛知见,无须借助观想、参究等方便。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积功日久,自然水到渠成,心开意解。念佛法门是总持法门,总一切法,持无量义。念佛具足戒定慧三无漏学,具足菩萨六度万行。六字洪名即是全体一心。心包众德,常乐我净,本觉始觉,真如佛性,菩提涅槃,皆此弥陀名号摄无不尽。执持名号,如浴大海者,已用百川水;身在含元殿,无须问长安。若人但念弥陀佛,即名无上深妙禅。心开即是悟入自性天真佛。了达这些佛言祖语之含义,方肯死心念佛。

而我们有些念佛人,总觉得光是持名念佛恐怕还不够,还要找些其他的方法,诸如修点禅定,或者持些密咒,乃至于做种种的慈善事业,认为这样的修行似乎更可靠。有人曾对一班念佛的居士说:;你们只是念佛就能往生?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念佛加禅定才能往生。有些居士听了这话,觉得蛮有道理,应该禅定与念佛并进,于是便跑去修禅定了。还有人说,念佛开悟才能往生,于是有些人就注重明心见性去了。最近还有一些小册子,提倡持密咒,说什么光念佛不能得力,我们的业障太深了,应该先持咒消业障,业障消完,再来念佛才有效果,于是又跑去持咒了。今日张三,明日李四,头头不了,账账不清,这都是对持名念佛信心不足所致。所以我们要听闻净土宗正法的音声,大势至菩萨告诉我们;不假方便,一句名号就能开佛知见,悟证自性圆通常,往生净土,速疾成佛。因为弥陀名号是万德洪名,具摄禅定、福德以及密咒消业障的种种功能。至心念佛一声,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万德洪名里面具足着阿弥陀佛全体的功德,诸如福德、智慧、神通、相好、光明等,这就是名具万德。我们信愿执持这句名号,就能将阿弥陀佛的功德召唤过来,这就是名召万德。将阿弥陀佛的功德转化成自己的功德,所谓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所以持念弥陀名号是善中之善、福中之福、慧中妙慧。这是释尊正法的声音,吾人应如是信受,不可加进凡夫的知见。

曾有居士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两个人,一人常把主要精力放在做好事,做慈善事业,帮助别人上,另外一个人什么都不干,只在家里专念阿弥陀佛,这二人哪个更能够往生?一般人大多比较赞赏前者,而事实是那个天天在家里老实念佛的人,更有把握往生。因为息心念佛方为随顺佛敕,随顺佛愿。持名念佛,不假方便,径登安养。只要成就往生之愿,就等于成就一切愿。唯这句名号才是生死苦海中的慈航。在此前提下,应当随分随力地做些善事,并以此福德回向往生净土。否则,善事做得再多再大,也只是生死岸边事。念佛是正行,其他的均属助行。往生净土的条件即是信愿持名,称为三资粮。我们应以佛知见为己知见,不可师心自用,另立章程。

释尊再三警示未证到阿罗汉果位前,不可相信自己:;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所以,我们要服膺;不假方便,自得心开的法语。印光大师说:;一句名号,只要念得熟,成佛尚有余裕,不学他法,又有何憾?吾人执持这句名号,成佛都绰绰有余,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印光大师就是不假方便,自得心开的典范。印祖刚出家作照客时,于湖北莲华寺中晒经,偶读残本《龙舒净土文》,即深信净土一法,圆赅万行,普摄群机,于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一直念了六十年,可谓尽形寿念佛了,精勤用功,契证念佛三昧,成为一代宗师。净宗八祖莲池大师亦是一门深入,不假方便。在他结茅云栖山时,有一年大旱,山民请他祈雨。莲池大师说:;我没有祈雨的法术,只会念佛。山民恳请:;只要能祈来雨,用什么方法都行。于是莲池大师便敲着木鱼,循着田埂唱念南无阿弥陀佛。念佛所到之处,雨下如注。有人咨问他的修行法要,莲祖回答:;我生平所务,惟南无阿弥陀佛六字。这些祖师以甚深智慧,深刻地体解到念佛一法圆摄一切,乃一代时教归宗结顶之法,是故心不旁骛,一门深入。持名念佛即是胜异方便。

;如染香人喻示念佛法门揽果成因、因能克果的特质。吾辈凡夫虽性具如来智慧德相,然无明烦惑厚重,起惑造业,身心污秽。身体内三十六种不净物,并招感坑坎沙砾、峻岭荆棘、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兵连祸结的外境。吾辈凡夫臭秽不堪,无有德慧之香,现在亟应到具有德慧香者的周边接受熏染。阿弥陀佛具足五分法身之香: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并将这五分法身香凝聚在这句名号中。我们不念佛便自然念五欲六尘,无明熏真如,尘垢日厚。而念佛就在接纳佛果地的法身香、智慧光。就如一件无有香气的衣服放在栴檀香木旁,一段时日后,这件衣服也就沾染上了栴檀香味了。吾辈众生虽内具戒定香与般若智慧光,然无明烦恼厚重,透现不出来,所以应借助弥陀名号果地的五分法身香与般若智慧光,来庄严吾人的本觉理性。我们执持弥陀名号,便能引发吾人性具的五分法身香与般若智慧光。托彼名号,显我自性,这就是香光庄严。

经云佛种从缘起。我们虽具佛道的种子,但如缺乏增上缘,佛道的种子也难以显现。六字洪名即是阿弥陀佛给我们提供的增上缘,能有力地引发吾人阿赖耶识的佛种子。念佛就是真如熏无明。名号是真如自性,吾人内心无明颠倒,执持名号即在我们的阿赖耶识里熏习新的种子。这个种子就是往生净土的种子。真如熏无明到一定程度,便能够转八识成四智(转眼耳鼻舌身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变凡心为佛心,如同蛇入竹筒,蛇身必直。凡夫念佛就会自发自觉地去持戒、修定、显发智慧,渐具如佛那样的同体大慈悲心,由此引生深广的般若智慧。念佛终将成佛,因心果觉同体不二。这即是香光庄严妙因妙果的内涵。

诸法从缘生。阿弥陀佛给九法界众生,尤其给我们这些苦难的众生,提供了一个显现佛法界的强缘,吾人便应信愿持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全体即是香光庄严,那里无须日月的照明,没有昼夜的交替,也没有春夏秋冬的更迭。那里没有时间与空间拘囿,也没有街道、门牌号码的分别。那是一个绝对平等的世界,那是一个妙高科技的世界。任一墙壁、地面、宝树间悉能应念照见他方佛刹的情景。欲与同修道侣对话,念头一动,彼此对面,以他心智通心光交流,无须语言。西方净土整个是一至极真善美慧的佛刹。以此参照系来对比吾人所处娑婆世界,便鲜明地反衬出此世界的污秽与苦难。由此对此土产生深刻的厌离心,对西方香光庄严的世界产生由衷的欣慕心。可见香光庄严寓意深远。佛功德力与自性功德力,互融互摄,妙感难思。

六、述己行持

请看经文: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大势至菩萨汇报自己因地修行所得的法益,以及在果地上利他的情形。他追溯恒河沙劫以前,在超日月光如来座下,秉受念佛法门,依教奉行,执持名号,全心即佛,全佛即心,契入无生法忍。;无生即是不生不灭的法性,;忍是慧心忍可,安住在无生的涅槃境界,这就是无生法忍。入无生忍的阶位,按大乘圆教来判,底线是初住的水平。即破一品无明,入如来家,心生欢喜,即是同生性菩萨。初住以前都是异生性。同生性就是与诸佛如来同一种体性,共一法身。破一品无明,就少分地契入如来的法性里面。圆初住菩萨能够分身到一百个刹土示现八相成道,度化众生。无生法忍的高限阶位,是七地、八地与九地菩萨的境界。可见入无生忍的水平,亦如兔、马、象过河一样,有深浅的差异。大势至菩萨所证入的无生忍或亦有从浅入深的过程,然于楞严禀白之时,已是等觉菩萨的水平了。

我们注意到,前面所陈述的初发心念佛,是以众生心,忆佛念佛,这里表述的是以念佛心,入无生忍。这表明念佛有一个由浅入深、由杂乱到澄清、由事持到理持的过程。所以我们念佛,一定要持之以恒。不管妄念万千,只要字句分明,积功日久,渐次伏断妄想。巨浪微澜,渐成止水。浓云稀淡,慧日朗照。持名念佛,暗合道妙,巧入无生,圆顿直捷,妙德难思。大势至菩萨在因地得到念佛的殊胜利益,所以在果地上以同体大慈悲心,在此娑婆世界,以念佛法门来利导一切众生往生净土。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与娑婆世界众生因缘极深。西方三圣是在此娑婆世界发愿,无量劫以来,在娑婆世界示现种种身份,与我等娑婆众生共处同事,广结法缘。

是故吾人听闻到阿弥陀佛、观音、势至的名号会有亲切感。大势至菩萨在此娑婆世界念佛往生净土,然后倒驾慈航又回入娑婆世界,专摄念佛行人往生西方净土。在西方三圣中,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同具大慈悲心。然观世音菩萨侧重体现阿弥陀佛的慈悲,寻声救苦,有求必应;大势至菩萨主要体现阿弥陀佛的智慧。这种智慧表现为因地专修念佛法门,果地专摄念佛人往生净土。因为信受念佛法门是需要智慧的。没有般若智慧,便难信这个法门;没有甚深的善根,便难以持续常恒地念佛。所以能够相信这个法门,能够尽形寿执持名号者,悉是般若善根深厚者。具如是根性的念佛人,与大势至菩萨能同类相感。大势至菩萨恒放无边炽盛光,加持摄受念佛人,令他在念佛修行的过程中,不遭魔障,身心安宁,生前获致安乐吉祥,临终往生到西方净土。

\

大势至菩萨以种种身份,在这个世界专摄念佛人往生净土,于此可以提供一个证明。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在近代弘扬净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一部《印光法师文钞》,导人正信,堪为末法众生之慈航,无明暗夜之法炬。有诸种迹象暗示:印光大师或是大势至菩萨再来。印光大师往生后,有一位杨信芳女士,写了一篇题为《纪梦悼印光大师》的纪念文章。追述她在民国二十五年时,在上海女子中学念书,住在她同学的家里。一天晚上做了个梦,梦见观世音菩萨站在一个小岛上,小岛周边都是海水。杨女士坐在一条小船上,正在向那个小岛开过去。观音大士招手告诉杨女士说:;大势至菩萨现在上海教化众生,你为什么还这样昏迷,不赶快去闻法呢?

当时杨女士茫然无语。观音菩萨又说:;印光和尚是大势至化身,四年后化缘结束。说完就消失了。这个梦很奇怪,第二天杨女士就问她同学的母亲张太太:;有没有一位叫大势至菩萨的?和尚里面有没有一个叫印光的?张太太是信仰佛教的,她听了很吃惊地回答:;有啊,大势至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啊!印光和尚听说是普陀山的得道高僧。杨女士又问:;现在印光和尚是不是正在上海呢?张太太说:;这我倒不知道。杨女士第二天读《申报》,正好上面登载着;护国息灾法会的通告,才知道上海的佛学界请印光和尚来上海的觉园主持护国息灾法会,所以大家都很吃惊。张太太母女就陪同杨女士到了觉园,听印光大师讲经说法,同时三人都皈依了。当时杨女士就把她的梦境向印光大师作了禀告。印光大师呵斥她:;不要乱说!你要向外人说,就不是我的弟子!杨女士便不敢说此事。以后这个杨女士成家生子,忙忙碌碌。忽然,在民国二十九年,接到一位苏州朋友的来信云:;印光大师在灵岩山坐化了。杨女士听到,不禁悲泪满面,屈指算来,印祖往生时间距她所作的梦正好四年。于是她挥泪走笔写下了这篇《纪梦悼印光大师》的纪念文章。

纵观印祖一生的自行化他的德业,确与大势至菩萨专修专弘念佛法门的风格暗合。印祖通宗通教,然心不旁骛,一句六字洪名,持念六十年,教化众生,亦不外于持戒念佛。尤其是对这部《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更是深加嘱意。读诵、书写、劝进行者,并以楷定古今的慧目,将这部经典列入净土宗根本经典之一,令人隐约感觉到大势至菩萨酬愿的行踪,在娑婆世界示现为净宗祖师,言传身教,专摄念佛人归于净土。如是《印光法师文钞》或是净土菩萨留存给我们的无上开示,依教奉行,决定能从娑婆此岸稳达极乐彼岸。由于有大势至菩萨悲愿的专摄,吾辈净业学人更应对往生净土充满信心。持名能念到功夫成片,甚或一心不乱,固然很好,往生的品位不在中下。然未能达到功夫成片,只要具备信愿持名,亦一定能蒙西方三圣的加持摄受,生到安养莲邦。对此,吾人应具决定的信心。

七、结答圆通

请看最后的经文:

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大势至菩萨最后的表白,将念佛的方法与德用直白地诠显出来。世尊敕问契入圆通的方法,大势至菩萨自称:下手修行,对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等不加选择,把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统摄于一精明,令六根不攀缘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于中便不会产生六识。六根不缘外境,做反闻反念的功夫。

六根中最难摄的是耳根与意根。眼睛能见屋里的东西,但见不到墙壁外面的景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耳根不仅能听到屋内的声音,亦能听到墙壁外面的声音,乃至做梦的时候,耳根的闻性都没有休止。意根上天入地,妄念纷飞,最易心猿意马。散乱的耳根与意根,便劫夺吾人心性的功德法财。擒贼先擒王,吾人先把耳根和意根摄住,其他的眼、鼻、舌、身四根便不摄自摄了。那么,怎么样摄住这两根呢?用耳根专听佛号,自念自听。念得清清楚楚,听得清清楚楚,由心启音,由耳听音,回归心里,如是小循环,便可摄住耳根。方法简单,效用却很神妙。耳根不选择其他的声音,专听自己念佛的声音,这就摄住了耳根。意根或观想阿弥陀佛相好光明,或观想莲华,或观想阿字,或念佛时计数,从一计到十,循环往复,如是便能摄住意根。这样六根与阿弥陀佛的气氛相接,眼根所见的是佛像,口里所念的是佛号,耳朵所听的是妙音,意根专门计数,眼睛半垂,六根全都摄到这句佛号上。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孤明历历。念头就像一根线,贯穿着声声佛号,不间断,不夹杂,这就是净念相继。

吾人不念弥陀名号,便难免会念五欲六尘,杂秽不清净,所以得用万德洪名来转换。唯有这句名号能够澄浊返净、转凡成圣。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就是念佛的妙诀。念佛时要专心致志,不可一边念佛一边打妄想。念佛如猫捕鼠,猫捉老鼠时,全神贯注紧盯老鼠,不让其从鼻子底下溜掉。吾人念佛时,要像猫紧盯老鼠一样。开初念佛时妄想杂念很多,这时不要理睬妄念,宜全力注意这句佛号。妄念本空,名号却有真实的功德。声声着实持念,即是以真融妄。吾人应执持佛号不放失。如是持念,便似狮子出窟,百兽潜踪。弥陀名号是对治妄念乃至一切烦恼的良方。阿伽陀药,万病总治,唯真心念佛人,方能彻信无疑。

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方法用功夫,就能得到三摩地。三摩地是梵文,中文的意思是定慧等持。弥陀名号中有禅定,有般若智慧。定慧互融互摄,就能伏烦恼,显佛性,成佛道。所以定慧要等持,就像车子的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如果禅定中没有智慧,就会陷于枯定顽空;如果智慧中没有寂定,就会流于狂慧干慧。所以,定慧一定要平等运持。而阿弥陀佛名号中正是内具无量寿与无量光两种核心功德:无量寿是自性的寂定,无量光是自性的照用,无量光寿的交融不二就是阿弥陀。所以我们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即是定慧等持,定中有慧,慧中有定。举无量寿时,无量光就在里许;举无量光时,无量寿即在里面。即定之慧,即慧之定,妙德难思。所以释尊开示:;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执持佛名即是大般若智慧,所以执持名号就能疾速契入三摩地。

与通途法门修因证果相比较,念佛法门是胜异方便的。这句名号就是深妙禅定,就是甚深般若,就是一心三观,就是身口意三密相应。这句名号能够运载吾人度过生死湍流,能令凡夫疾速往生成佛。所以,阿弥陀佛在十劫以来所成就的四十八大愿,由四十八愿所显现的西方极乐世界,所建立的六字洪名,真正是大雄大力大慈悲的体现。今以此佛地果觉全体地赐予吾辈苦恼众生,惠予吾人以离一切苦、得究竟乐之真实大利。

我们面对着这样巨大的恩赐,应心存无限的感激与庆幸。如果听闻念佛法门,还冥顽不信,逃逸远逝,不知恩,不报德,真乃业障深重,必堕无疑。现今幸闻念佛法门,应随顺释迦本师的发遣、弥陀本尊的召唤,信愿持名,成办往生之大事。然后效法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等菩萨的慈悲愿力,回入烦恼稠林生死苦海,广度一切有缘的苦恼众生。以如子忆母的孝顺,忆佛念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以大势至菩萨的智慧弘传念佛圆通的修行方法,专修念佛三昧,以念佛心开佛知见,证得往生,尔后悲心不舍众生,于娑婆世界五浊恶世,专摄念佛人,往生净土。大势至菩萨专修专弘念佛法门的菩萨大行,吾等净业行人宜拳拳服膺,如教奉行。伏愿诸同修共勉。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金刚经原文

  • 金刚经读诵

  • 金刚经译文

版权所有:金刚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