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修行网

[佛教与环保] 佛教与自然生态(上)(4)

发布时间:2019-07-17 09:33:40作者:金刚经修行网

  佛教与自然生态(上)(4)

\

  (三)佛教与植物的关系——  花草树木在大自然整体生态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和佛教也一直保持密切的关系呢。  1.僧人护林——  佛教的创立,最初并没有寺院,佛陀带领着弟子们沿途行化,森林成为出家人的栖息场所,僧侣们早晨从山林走到村落,或托鉢乞食,或游行说法,晚上又回到山林,在树下禅观冥思,精勤修道。
  後来佛陀带领弟子们到灵鹫山的茂林翠竹中修习,摩竭陀国的频婆娑罗王亲率大臣赶往灵鹫山,向佛陀请法,并在迦兰陀竹林营建精舍,供养佛陀,使僧团能长期安住和弘法,佛教才开始有了寺院。
  过去印度的僧众,大多住在都城郊外幽静的林地里,所以僧众居住的地方,即以「兰若」称之。兰若,梵云阿兰若,是指无诤的闲静处。《释氏要览》卷一里叙述《宝云经》云:「独静无人,不为恼乱,乞食易得,非远非近,多诸林木华果,清净美水,龛室安稳。」《智度论》云:「远离处最近二里,能远益善,去村一拘卢舍。」也就是靠近村庄不远,有花草树木、清净流水的地方。
  佛陀非常肯定山林生活的意义,因为树林能帮助修道者达到身心的宁静,易於耕植智慧的种子,所以体验森林生活,对修道者智慧的显现和开展有很大的助益。
  中国则多以「丛林」称寺院。经典中对「丛林」一语的解释颇多。如《大智度论》卷三记载,僧众和合居住於一处,犹如大树聚集的丛林,故以之为喻;《大庄严经论》说众僧是胜智的丛林;根据《禅林宝训音义》的说法,「丛林」二字是取其草木不乱生长之义,表示其中有规矩法度。一般又以芳香的栴檀树林比喻佛门龙象所住的清静森林,所以又称栴檀林。另外,《大乘义章》卷十三记载,丛林能生智慧、神通等功德,所以又称功德丛林。《中峰本禅师语录?东语西话》云:「世称丛林者,盖取喻於草木也,法道之所寄,材器之所从出焉。」
  佛陀说:「依雪山上,有大高广之树,五事长大:一、根不移动;二、皮极厚大;三、枝节远荫;四、靡所不覆;五、叶极茂盛。」意思是善知识如山,有广大茂密的树林可庇荫我们成长。因此,古来在森林中也孕育了无数的高僧大德。  唐代大梅法常禅师,他在浙江余姚南方七十里处,层峦叠翠的大梅山下,筑有一间简陋茅蓬,四周翠松环抱,宁静安详。茅舍前有一水池,池中荷叶田田,荷花挺立,飘送淡淡幽香。於此,大梅法常禅师写下一首诗偈:  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
  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舍入深居。  在《增一阿含经》中,佛陀也开示世人,种植华果树木,能使人清凉,功德也会日夜增长。《毘尼母经》卷五说:「若比丘为三宝种三种树:一者果树,二者花树,三者叶树,此但有福无过。」种树除了美化环境,也是佛门的修行之一。
  《摩诃僧只律》卷三十三里,佛陀除了肯定种植花草树木的功德,也提到修剪时须配合植物的成长情形,新长出来的嫩叶不宜动它,应在茂盛繁华时才作适当的修剪,不应作出伤害山林的行为。对於蔬果青菜,也不应在未成熟之际,就抢取摘落,破坏它成长的生机,应等待时机,俟瓜熟蒂落才摘取食用。
  另外,佛教对森林的贡献,也可以从佛经中得到印证。如《阿弥陀经》中的七宝行树,呈现的是一处清凉苍郁的森林景致,而阿弥陀佛俨然就是一位森林的保育专家。
  过去中国的佛教寺院,已知道森林与水土保持之间的关系。在唐代,泗州(今安徽省泗县)年年都有水害,开元寺高僧明远法师与郡守苏遇等谋画在沙湖西隙地创避水僧坊,种植松、杉、楠、桧等一万株,消除水患,造福百姓;唐代百丈禅师在江西百丈山垦山辟田,自立禅院,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说明垦山辟田即是佛法大义;他的学生,开创黄檗山的希运禅师也是植树栽松,勤於作务;到了临济禅师仍然承继农禅生活;後唐象山县蓬莱山寿圣禅院住持永净法师,曾经开田三百亩,植松十万余株,对地方的水土保持贡献很大。
  唐代南岳玄泰上座,曾因衡山多被山民烧毁,危害甚钜,而作了一首〈畲山谣〉,远近传播,上达於朝廷,终使皇帝下诏禁止砍伐。〈畲山谣〉的歌词是:
  畲山儿,无所知,年年斫断青山嵋。就中最好衡岳色,杉松利斧摧贞枝,灵禽野鹤无因依,白云回避青烟飞,猿猱路绝岩崖出,芝术失根茅草肥。年年斫罢仍栽锄,千秋终是难复初。又道今年种不多,来年更斫当阳坡。国家寿岳尚如此,不知此理如之何。  唐代景岑和尚住在湖南长沙山,因山中松竹常遭人破坏,也作了一首〈诫人斫松竹偈〉,以保护山林。偈云:
  千年竹,万年松,枝枝叶叶尽皆同。
  为报四方玄学者,动手无非触祖公。
  此外像菠菜、新罗茄子、胡桃、胡椒、胡萝卜、菠罗密、贝多树等植物,原为外国植物,藉由中外僧侣的弘法交流,成功地引进中国,也是佛教对农作物的贡献。  2.草木说法——  佛教有许多藉由花草树木说法、沟通、往来,乃至悟道的例子。《佛说宝如来三昧经》卷一描述:
  有东方无极佛刹土,遣无数菩萨悉如如来等。各各自持无形之华,十万种异色之华,来到竹园,为正觉作礼,以华散正觉上却就坐。复有南方无极佛国土,复遣无数菩萨悉如如来。各各持二十万种华,来到竹园中,为正觉作礼……。
  诸佛菩萨之间的往来也和人类一样,相见时会互赠适当的礼物。所以,当他方世界的诸佛菩萨,来到娑婆世间拜访佛陀畅谈法义时,庄严的花朵,就扮演着诸佛菩萨的佛心。拥有佛法滋润的鲜花,在诸佛菩萨间相赠流转,散发着清净与庄严。
  除了在佛菩萨间相赠流转外,佛陀在灵山会上,拈花微笑,透过花表达心与心的相应。还有所谓「一步一莲花」、「天女散花」、「借花献佛」、「雨天曼陀罗花」……都是表示花草树木清净、有佛性,能与佛道相应。
  树木也是禅观的对象,《观无量寿经》十六观中第四观「宝树观」。观想净土的七重行树,每棵树皆高八千由旬,有七宝映饰,珠网覆盖树上,而且「此诸宝树,行行相当,叶叶相次,於众叶间,生诸妙花,花上自然有七宝果。一一树叶,纵广正等二十五由旬,其叶千色……」
  佛陀在《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毘奈耶》卷二,说明树木是修行者的修道助缘。佛陀未出家时,目睹宫女为采花取果,任意摧残园中树木枝叶,践踏青翠草地。使得原本花果枝叶茂盛的树木,凋零败落,惨不忍睹。佛陀看了心生不忍,也感叹生命的无常。
  在中国禅宗公案里,树木常被用来作为参究的对象。《联灯会要》卷六有一则「庭前柏树子」的公案。有一学僧问赵州从谂禅师;「如何是祖师西来意?」禅师回答:「庭前柏树子。」学僧无法理解,於是再问一次,禅师依然回答:「庭前柏树子。」禅师透过眼前的「柏树子」,截断学僧的思想,提醒他体取自然;庭院中的一花一木无不是禅,无不是祖师西来意。
  还有「香严上树」也是禅宗相当有名的公案。《景德传灯录》卷十一记载,有一天香严和尚问徒众:有一个人用嘴巴衔着树枝,而他手不攀枝,脚不踏树。这时,树下有人询问他什麽是祖师西来大意?如果不回答,对不起树下的人,但是回答了,自己将会丧命,该如何处理呢?这个公案中,树上的人虽有手脚,却全无用处;表示当一切语言文字都用不着时,该如何是好?当然是回归自然最好!  3.善巧譬喻——  佛教里也常以植物为喻或为名,来形容甚深微妙之法义。如原产於东印度的毕波罗树,因佛陀在此树下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所以称为菩提树,又称觉树、道树、佛树。现居於兜率天的弥勒菩萨,将於佛陀入灭後五十七亿六千万年,自兜率天下生於人间,在龙华树下成道、说法度众。由於龙华树是弥勒菩萨的成道树,他也在此为众生三度说法,因此以树为名而称为「龙华会」。
  《仁王经》卷上说:「法王无上人中树,普荫大众无量光。」这里以「人中树」来形容佛陀的德行和慈悲。
  另外,禅林用语中「树」,也常被使用到,例如「铁树开花」,以铁树无花无果,比喻无心、无作之妙用,绝了思虑分别。「铁树华开世界香」则比喻法界一切物,皆由无心无作之妙用所显现者。《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三,记载学僧问石门慧彻章禅师:「如何是和尚家风?」禅师回答:「解接无根树,能挑海底灯。」「无根树」是形容超越情识的境界。
  《法华经?药草喻品》里有有所谓的「三草二木」,以小药草、中药草、上药草及小树、大树,来比喻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五乘的根机差别。《道树经》里,认为修道者从初发意菩萨至具足一切智、转法轮,乃至灭度的过程,犹如种树的发芽、开花、结果。
  《维摩诘经?法供养品》说:「……三千大千世界,如来满中,譬如甘蔗、竹芦、稻麻、丛林。」以这些植物的数量之多,来形容如来法身无所不在的普遍性。另外,因栴檀木能出妙香,用来比喻菩提;伊兰树有恶臭,被喻为烦恼。葛藤盘根错节,枝叶繁茂,密如蛛网,比喻众生诸多的烦恼、爱欲,禅宗也把繁琐的名相语言称为葛藤。
  其它如以莲花喻佛之清净;以芭蕉的不坚实,比喻空虚无实之物;芦苇之芦杆中空不实,比喻自性本空,虚幻不实,而根根相束之芦苇,则比喻六根六尘的相互依存。
  花草树木不只哺育人类和其他动物,更肩负着整个地球生命延续、生态平衡的重责大任。从佛教角度视之,植物的全身奉献布施,以及多采多姿、启发人心的各种生命活动,无一不是慈悲、清净、平等、自在的佛性展现。  --------------------------------------------------------------------------------  二、虫鱼鸟兽皆有佛心  如果这个世界没有虫鱼鸟兽等动物的存在,会是怎样的景况?没有清脆婉转的鸟声,看不到翩翩飞舞的蝴蝶,海里没有款摆游动的鱼儿,陆上见不到猫狗,草原没有牛、羊、象、马……,地球上只有两肢站立的人类,和他们所发明的各种人造物。
  当然,这样的画面是不可能存在的!假如所有的动物已灭绝,人类是绝不可能单独延续生命的!
  在《观念生物学》书中提到,约莫三十八亿年前,海底诞生了第一个细胞,由於这个细胞不断的演化形成今日多样性的物种。可以说,追本溯源,现今地球上所有的物种都是来自於这个细胞,因此在显微镜之下,所看到的鱼类、两栖类、爬虫类、鸟类、哺乳类的胚胎,其发育早期几乎长得一模一样。达尔文的《物种源始》提到,所有生命有一个共同起源,经过不断地变化、分枝、淘汰,和由简至繁的演化,生命才越趋复杂,而人类则是一个极致表现。
  在漫长的生命演化史上,物种不断地存在、灭绝,目前存在地球的物种约有三千万之数,每一个物种又和其他物种相关连,无法单独存在,如植物靠昆虫来传播花粉,它们也成为昆虫和其他动物的食物;当然,如果能如《贤愚经》所说的「如蜂采华,但取其味,不损色香」,就是动物与植物最美妙的相处方式了。鱼儿在水中觅食,同时也成为其他动物的腹中物;幸而鱼能产卵,数量之多,难以估计。万物即是如此相依相存,形成一个巨大的生物圈。
  思惟着我们哺乳类是从鱼类、两栖类、爬虫类演化而来,是和其他动物一样都是同一个祖先,而且彼此分不开,我们是不是应该重新为动物定位,并纠正、调整对待牠们的观点与态度?
  喜欢动物的人会在家里饲养猫、狗、小鸟或其他宠物,不过,作为玩伴的宠物是否皆能得到真正平等尊重的对待?街头四处蹓躂、制造脏乱的流浪狗、流浪猫,除了爱心人士的喂食,填饱牠们的肚子,或环保单位捕捉、扑杀,有无更妥善的处理方法?动物园的动物和马戏团里表演的象马狮子等,生活得合理、有尊严、自由自在吗?我们视为「害虫」,侵犯我们生活环境的蚊子、苍蝇、蟑螂、老鼠等,真的非除之而不快,有百害而无一利吗?我们说牠们是害虫,牠们则认为人类是「恐怖份子」;生命之间以利害相对待,当然会失去平衡,唯有佛教「同体共生,相互包容」的观念和态度,才是真正的平等之道。
  还有,人类语言中以动物之名来骂人、作负面形容的,如猪狗不如、獐头鼠目、狼心狗肺、河东狮吼、三脚猫、兔崽子……,似乎也对动物有轻视侮蔑之意。
  自称为「智人」的人类,我们的感觉、感情,甚至思想、智慧各方面能力都胜过动物吗?基本的感官上,我们的视觉不如鵰,听觉比不上蝙蝠,嗅觉不及猪狗,听觉不如鱼类。难怪现代科学家、欧盟科学记者协会第一任英籍主席布莱恩?福特(Brian.J.Ford)在《蒲公英的记忆》这本书里写道:
  动物世界带给我们很多艰钜的挑战,如果你真想跟其他物种分个高下,先学乌鸦用细小的树枝造个巢,要不就学庭园鸟编个窝,再不然学河狸盖水坝看看。有些变形虫会利用池塘底部细小的碎砂石,为自己盖个长颈瓶般雅致的被鞘,人类的手工做不出这麽复杂的东西。如果敏捷、适应力、利用环境改善生活,以及解决特殊问题的能力,可算是智力的一部分,那麽我们就该向住在臭水沟里的微生物族群致敬。  达尔文也说道:  我们应该将每一种生物视作一个小宇宙,也就是由一大群能自我繁衍,而且小得不能再小,又多如满天星的细胞所组成的微小世界。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科学家经过精密仪器和反覆的实验证明,所得的结果不就印证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所言的「一即一切」、「多从一有」、「法不孤起,仗境方生」的因缘法则吗?  本单元从动物的各种本领、能力、情感表现中,来探讨、欣赏牠们感人的佛心,也说明佛教和动物的因缘及对待牠们的态度。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金刚经原文

  • 金刚经读诵

  • 金刚经译文

版权所有:金刚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