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舞台上,每个人都投入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起先,是父母的孩子;后来,又成为孩子的父母。与此同时,还担纲着形形色色的职业身分、社会身分。事实上,在这场无休止的连续剧中,我们有着演不完的角色。即使眼前这个角色命终,不过下场片刻,又会换上另一副面目登台。
戏中,多数都是敬业的演员,以至入戏太深,完全沉溺在角色中,以为这是人生全部。于是乎,忙得想不起“我是谁”。或者说,根本不曾想过,角色以外的那个是什么。常常,我们会听到一个声音在向自己发号施令,但一入戏,就忘了回头看一看,这声音究竟来自哪里。其实,那正是一个隐形的导演,一个不断指使我们如何演绎角色的导演。
这个导演的名字,就是“心”。
心是什么?心与人生的关系如何?
一.心是什么
1、心是多元的
佛法将心分为心王和心所。心王,是心灵世界的主人;心所,则配合心王的各种心理活动,包括善、不善、无记(非善非恶)三类。从这个角度说,心又像是个王国,有国王当政,百官辅佐,有忠臣卫国,也有奸臣谋私。
心的各个因素虽然独立,但心理活动却是复合作用,由诸多因素配合完成。正如国王行动必有臣下辅佐一样,心王亦非单独活动,必有相应心理与之配合。唯识典藉将之归纳为六位五十一心所,它们辅助心王完成各种人生活动。
其中,作意、触、受、想、思五种为遍行心所,心王活动时必随之生起,有如不离国王左右的贴身侍卫一般。而善、不善心所的作用,则与忠臣或奸臣相仿佛。当意识与善心所(无贪、无嗔、无痴、惭、愧等)相应,便产生善(道德)的行为;与不善心所(贪、嗔、痴、无惭、无愧、自私、放逸等)相应,便产生不善(罪恶)的行为。
认识心理的各种因素,我们才能进行有效管理,增强善心所,抵制恶势力。而不像蒙昧无知的昏君那样,大权旁落,一任属下肆意妄为。如果那样,我们就失去了人生的基本自主权,幸福就更是遥不可及了。
2、心是缘起的
佛法是缘起论,认为万物由因缘和合而成,所谓“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心理活动同样如此,皆依因仗缘而起,决非偶然。因,是心理因素;缘,是相关境界。
如,见财起贪是贪心的作用;害怕黑暗是恐惧的作用;因作恶而内心不安是良心的作用;想起某个怨敌而咬牙切齿是嗔恨的作用;被人占了便宜而耿耿于怀是悭吝的作用;看到别人功成名就而失落难过是嫉妒的作用。其中,贪心、恐惧是因,财物、黑暗是缘。因缘具足,方能引发相应心理活动,任缺其一,皆不得成熟。
尽管如此,因、缘仍有主次之分。虽然外境是引发心理活动的导火索,但内因才是根本所在。同时,意识本身具有极强能力,即使不曾面对外境,也可通过回忆、分别引发相关心理活动。
认识因、缘的相互作用,我们就可以知道,改善外境固然对心行有一定影响,但关键还应从心的本身下工夫。否则,作用必定是暂时而收效甚微的。
3、心是行为之本
凡夫往往心随境转,从表面看,似乎物质决定意识。其实,这是由于对内心缺乏了解所致。古时,郑国有大夫名子产,有人赠其宝玉,他坚辞不受,谓:“尔以玉为宝,我以不贪为宝。”可见,没有贪心为因,即使面对诱惑,也不会为之所动,丧失原则。
因,好比深埋于土壤的种子,由阳光、雨露滋润而生长壮大。种子虽隐没不见,却是作物成长的根本。人人皆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之理,所以然者,乃因所种分别是瓜或豆的种子。不同的种子,会在同样的阳光雨露下结出不同果实。
我们的心,便是引发各种行为的种子。有怎样的心,便会导致怎样的行为,导致怎样的人生结果。很多人向往成功,但往往只关注外在条件,如文凭、能力、资金、人际关系等,却忽略了对内心的训练。当然,不能否认外在条件的作用。但就目前的发展趋势,已很难将文凭、资金作为个人的特有优势。在全球化到来的今天,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农人在播种时,都会选择优良品种。若选种有误,即使辛勤耕种,也会事倍功半,乃至颗粒无收。这些优秀种子,正是通过精心培育而来。同样,我们想要在人生收获成功,也应努力调整心行,去除其中所有不健康元素。如是,无论遭遇得失、荣辱,还是挫折、障碍,皆能从容面对。自身问题解决了,再辅以相应的外在条件,才能成为真正的成功者。否则,即使一朝暴富,侥幸领先,没有正确心态,也难以长久保持。
4、心是苦乐之源
在这个物质化时代,人们习惯以财富决定一切,并将苦乐维系于此,一味向外追逐。但随着条件的不断改善,痛苦,似乎仍是有增无减;快乐,多半还是昙花一现。原因何在?正是忽略内心所致,不知心在苦乐感受中的重要作用。
烦恼,是人生痛苦之源。烦为扰义,恼为乱义,是扰乱内心的不安定因素。究其根源,则是无明和执著。失恋之痛源于对感情的执著;破产之苦源于对金钱的执著;失败之恨源于对成功的执著。执著有多深,痛苦就有多大。若心不曾陷入种种执著中,对失恋、破产、失败乃至生死就能淡然处之了。所谓的“苦”,也就不会轻而易举地将我们抓个正着,将我们再三折磨。
放下这些苦因,我们就能以从容的心感受自然,品味人生。对于这样的心,快乐是无处不在的。有道是,世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世间不是缺少快乐,而是缺少感受快乐的心。如果说发现美的眼睛须经专业训练,那么,感受快乐的心同样需要经过相应调整,那就是断除无明,放下执著。
二、心非常非断
19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率先提出“意识流”之说,认为思维活动如流水般连绵不断。这一学说不仅成为西方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并极大影响了文学、影视等艺术领域的创作。
其实,相关思想在佛典中早已有之。《成唯识论》云:“阿赖耶识为断为常?非断非常,以恒转故。恒,谓此识无始时来一类相续,常无间断......转,谓此识无始时来,念念生灭,前后变异,因灭果生,非常一故......恒言遮断,转表非常,犹如瀑流,因果法尔。”认为心理活动如瀑流般刹那生灭、相似相续,不常不断。
流水永不止息,此为非断。但此刻的流水又非之前、之后的流水,此为非常。了解这一原理,可帮助我们纠正断、常二见。这是世人在认识中的两大误区,非此即彼。
1、心非永恒
持常见者,认为在物质领域有独存不变的原子,在精神领域有永恒主宰的灵魂或神我。
佛法以缘起看世界,否定世间有独存、不变之因,从而提出无常、无我的思想。我,为常(永恒)、一(独存)、不变(坚固不坏)、主宰(具有绝对力量)之义。佛法认为,无论外在世界还是内在心灵,都没有恒常不变的实体。
在我们心中,储藏了无量生命经验。意识的活动,正是以阿赖耶识的种种经验为基础,六尘境界为所缘,不断分别,引发各种心理。在伦理上,与善心所相应,即成善心;与不善心所相应,即成不善心。在感受上,因所缘境界的顺逆变化,而引发苦、乐、忧、喜之情。
正因为心不是永恒不变的,所以才有被改造的可能。否则,凡夫心就永远无法断除,更没有成就圣贤品质的可能。
2、心非断灭
持断见者,则认为人死如灯灭,一切将随死亡化为乌有,这是比常见危害更为严重的错误观念。须知,心的活动虽缘生缘灭,念念无常,却不会彻底断灭。事实上,每个起心动念都将在内心留下痕迹。
佛教认为,生命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无始无终。生,不是最初开始;死,更不是就此结束。今生,只是漫漫生命旅程的一个片段。现有色身虽会消失,生命洪流仍将继续。人生的一切努力,尽管终成泡影,但由此形成的业力及内心经验,将成为未来生命延续的潜在力量,尽未来际地影响着我们。
这也是改善人生的意义所在。如果死亡会结束一切,将曾经的善恶行为划上句号。那么,止恶行善又有多少意义?正是这种错误观念,导致了功利主义的盛行,为了眼前利益不择手段,无视未来后果。而了解生命真相的人,绝不以明天的巨大不幸来换取一时之乐。因为善恶行为是功不唐捐的,多行不义,不仅要付出代价,更会成为未来生命的阴影。
3、生命起点
生命有两大系统,一是受之于父母的色身系统,一是来自个体生命延续的心灵系统。生命因往昔积累,造就今生的不同起点,形成人间的种种差异。即使同胞骨肉,也存在智力、性情乃至相貌的差异。此外,更有种族、国家、宗教、经济形成的诸多差异。有人生于王室豪门,有人生于乞丐之家;有人从小智力超群,有人生来弱智低能,可以说,世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佛教认为众生平等,为何世间存在这许多差别呢?
须知,这种差别正是来自平等。在因果法则面前,众生是平等无别的,行善必得乐果,作恶必得苦果。人生的一切差别,无不取决于曾经造作的善恶行为,自作自受,无人替代。
4、把握现在
每个人的生命素质皆由自身行为决定。所以,命运之舵就掌握在我们手中,决定于当下这一生,这一刻。因为过去已然过去,未来尚未到来。我们无法改变过去,也很难直接把握将来,真正能够抓住的,唯有现在。人身难得而易失,这是今生最大的财富,也是六道重要的枢纽。
佛陀时常教导我们要活在当下,而不是沉弱于往昔回忆,那只能浪费时间,却于事无补;也不要幻想着以后如何,因为人命脆弱,世事无常,若不立即从现在做起,计划往往还赶不上变化。
认识到当下这一念的重要,我们就应善加珍惜,有效利用。通过现在的努力,为未来奠定良好起点;通过心念的改善,为人生开辟美好前景。
三、心的两个层面
佛经还以大海及波浪为喻,从不同角度对心灵世界进行深入剖析。《楞伽经》曰:“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风起,洪波鼓冥壑,无有断绝时;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
心灵世界有如大海,心理活动则如波浪。大海,因风暴而波涛汹涌;内心,则因境界刺激而现起种种心念。浪花时起时灭,海水却相续不断,心灵世界亦复如是。通常,人们都是活在意识构成的心念中,以为这就代表着自我的一切。事实上,那只是海面的浪花。波涛之下,才是海洋深沉、广大的部分。
1、意识
心灵世界中,最为活跃、突出的是意识。佛法认为,意识层面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在认识能力上,前五识为现量(直觉),其所缘对象必须是现在而非过去、未来,必须是现前而非别处,同时,不带名言、不能分辨是非差别。一旦和过去、未来的境界发生联系,或对认识对象作出判断、介入语言概念,便进入第六意识的作用范畴了。
意识的能量极大,人生一切行为皆由其成办,这也是人所以为万物之灵的关键。因为意识具有分别、推理、判断的能力,可以使人通过理性思维来决定善、恶行为。同时,还能使人获得有别于动物的精神生活,乃至成就智慧,证得真理。
在心理活动中,意识虽为主体,却未必能保有权威作用。无始以来,我们为无明所惑,使贪嗔烦恼大行其道,占据心灵主导。在这种情况下,意识就像充当傀儡的君王,对烦恼唯命是从。于是乎,明知所做是错事,仍控制不住去做,甚而再三犯错。何其可怜,何其可悲。
唯一的出路,就是听闻正法,如理思维,树立正见,夺回失去的主权,使心真正发挥正面作用。如此,才能将人生导向光明。
2、潜意识
与意识对应的是潜意识,其活动虽不为人所知,却暗中左右着意识。在唯识典籍中,将之归纳为第七识和第八识。意识的生起,以第八阿赖耶识储藏的种子为因,为根本依止。同时,第七末那识与生俱来的先天蒙昧(不共无明)和自私本能(俱生我执)也对意识活动有着重大影响。
第七识,梵语末那,汉译为意。这里的意,指意根而非意识。意,为思量义,《八识规矩颂》中,将其特征定义为“恒审思量我相随”,即无休止地想着自我。这种俱生我执,正是人类自私本性的根源。而末那识的不共无明,又使有情始终处于蒙昧中,不知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不知生命真相,世界本质。
第八识,梵语阿赖耶识,汉译为藏。它不仅收藏了有情所有的生命经验,为意识活动提供信息。同时,还在生命转换、延续过程中从不间断地工作。它执持色身直到一期生命结束,并随着业力去投胎,如是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唯有解脱才能使其下岗。
了解潜意识的存在,及意识、潜意识的相互关系,我们就找到了心理活动的源头。如此,才能直探本源,究竟解决心的问题。
四、人心与人生
1、心灵频道
人,是复杂的多面体。某些行为差异极大者,我们称之为双重或多重人格。情节严重者,往往被视为精神疾病。事实上,这些现象并非个别,善心人也会有冷酷之举,残暴者也会有温柔一面,区别只在于反差程度和表现方式的不同。
生命在无尽延续过程中,以明和无明为基础,形成了种种心理力量。其中,既有贪婪、嗔恨、妒嫉、自私、骄傲等负面心理,也有慈悲、善良、自信、无嗔等正面心理。每种心理力量,都代表着一种心灵频道。
和电视频道一样,心灵频道也有不同的信号。其强弱程度,正取决于心行积累。当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并远远高于其他信号时,就会伺机抢占频道,占据心灵的“收视率”。如贪心重的人,因受贪念驱使,会习惯性地现起贪心,而不断贪婪的结果,便使贪心无限张扬,进而成为贪性人。但我们要知道,这并不意味着贪心便是他的唯一频道。事实上,只是贪的信号太强,使其他频道受到干扰而无法正常播放。
认识到这一原理,我们就不必为现有的不良心行气馁,那样会顺着惯性堕落。我们更不能为偶尔的优良表现自得,那就可能因疏于防守而被烦恼攻击。我们要做的,是正视心灵的善恶频道,主动把握播放权,积极点播正面的心灵频道,使之信号不断增强,最终,牢牢占据心灵主导地位。
2、心灵陷阱
许多人都觉得世事难测,处处陷阱,稍不留神就落入圈套。其实,世间陷阱是有形的,具有相应社会经验或人生阅历便能识别真伪,不为所惑。即使涉世不深,只要带着防范之心审慎行事,也不至轻易受骗。
最难防范的,恰恰在于我们自身,在于心中各种无形的陷阱。其可怕之处,不仅在于我们无法逃避,更在于很少有人能意识到,甚至,我们在落入陷阱后还会将它越挖越深,以为这是人生出路所在。
这些陷阱,恰是负面心灵频道不断工作的结果。比如对某人生起嗔心,若这念嗔心不能及时制止,而是反复播放,我们就会收集到很多关于这个频道的素材。事实上,心有着奇特的编辑功能,能将种种有关乃至无关的素材统统演变为嗔心所需的证据,使我们在嗔心的泥淖中越陷越深。虽然,我们有时也会因这样那样的帮助爬出陷阱。但只要陷阱还在,但凡想起此人,仍会一头栽下去,就像俗话说的那样,“想起来就有气”。若是心灵陷阱越挖越多,那我们的一生,就会从这个陷阱落入那个陷阱,永远暗无天日,永远遭受伤害。
所以,我们要仔细审查内心,发现陷阱所在。同时,培养正知正念的力量,彻底清除陷阱,而不是简单地在表面掩盖一番,那样就会埋下更深的隐患,更重的危机。
3、心态与人生
人类的生活方式千差万别。为什么我们会选择这种生活方式,而非另一种?除了客观条件的制约,还有主观因素在作用,那就是我们的欲望、想法和情绪。
欲望促使我们追求。其中,有善、不善、无记三类,毋须全面否定。欲望不同,故产生幸福的因缘也各不相同。有人以事业有成为追求,在努力工作中获得幸福;有人以家庭美满为追求,在天伦之乐中体味幸福;也有人以及时行乐为追求,在声色刺激中寻找幸福。但我们要知道,唯有善法相应的正当欲望,才是获得幸福人生的途径。否则,不仅会背离幸福,更会使人走向犯罪深渊。除具体内容的差异,欲望还有容量多寡的区别,这也是影响幸福的重要因素。少欲者,解决温饱就能知足常乐;多欲者,拥有再多也欲壑难填。若将欲望比作器皿,少欲有如杯子,轻易就能装满;多欲有如汪洋,百川归海尚不能盛满。所以,佛陀时常教导弟子们应少欲知足。如若不然,就会将一生耗费于无休止的索取中,甚至无暇享受。
情绪影响个人心情。其中,分健康与不健康两类。健康的情绪,如喜悦、愉快、满足等;不健康的情绪,则有忧愁、焦虑、恐惧等。情绪的发生,源于心对境界的感受,但它的变化又会影响内心平衡。正确看待人生和世界,是杜绝不良情绪的根本。此外,还要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一旦感染,及时治疗,在发病初期控制其蔓延。若不懂得对情绪进行分类管理,而是任其发展,到全面发作时,就难以救药了。忧郁症所以会成为现代人的通病,造成自杀率的居高不下,重要原因,就是疏于情绪管理,疏于对心的观照。
想法决定人生选择。事实上,多数人的生活只是摇摆于欲望和情绪之间,每天说着、做着的,无非是我要、我不要;我喜欢、我讨厌;我开心、我痛苦。有时,人们也会感叹这种生活的无聊与无奈,但感叹之后,多半仍是继续妥协,继续随欲望和情绪漂流。除此而外,很难找到超越欲望和情绪的正确想法,这也是人们所以和幸福擦肩而过的重要因素。因为欲望和情绪是变幻无常的,这使人生选择变得盲目,使人生目标变得游移。如果没有正确的想法作出抉择,作出取舍,幸福又怎能如期而至?
了解各种心理因素对人生的作用,就应依此对照,检查现有欲望是否合理,哪些想法需要调整,哪些情绪应该克服。不断调整,多方养护,有效保障心灵健康。
五、结说
探索人心与人生的关系,是为了唤起人们对心的重视。当内心出现烦恼时,当生活遭遇困境时,当人际关系产生隔阂时,我们不要一味寻找外在原因,还应将目光收回,看看自己的心处于什么状态,看看这位人生导演是否存在问题。
追根溯源,我们才会发现,打开心结,就能从根本上瓦解烦恼。虽然,外在改善尚有赖于诸多条件的和合,未必能以个人意志左右。但只要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就不会因外境变化受到伤害,更不会使自身成为危及社会、伤害他人的不安定因素。所以说,健康心灵不仅是幸福人生的保障,更是社会和谐的因素。(信息来源:《人世间》)
编辑:明蓝
版权所有:金刚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