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尼隆莲法师德相
追思法会
佛教在线北京讯 2006年11月18日,中国人民大学温金玉教授撰写专题文章《影落峨眉第一峰: 悼一代名尼隆莲法师》,追思刚刚圆寂的素有“中国第一比丘尼”之称的隆莲法师。
全文如下:
2006年11月9日6时50分,中国当代第一比丘尼隆莲法师在成都爱道堂安详示寂,享年97岁。重庆一位法师当天就发来短信告知,初闻消息,心里沉沉的,一夜未曾睡着。
隆莲长老的名字,在初接触佛教的那些日子里,就已听说过。后来从购买的各类佛教书籍里,不断能看到她老人家的信息,尤其是在《法音》杂志上读了她撰写的许多文章与诗词,颇受感染,渐渐地有意识收集一些有关法师的文章和采访记。知道了法师俗姓游,名永康,1909年5月2日生于四川省乐山县。其传奇的经历触动着每一人的心。她从小生长在一个书香盈门的家庭。工诗习画,古文功底扎实,诗词、书法造诣深厚,且精通英文、藏文。对中医也有研究,曾挂牌行医。上世纪30年代还在成都县立女子中学教授过数学课程。1931年参加四川省举行的高等文官考试,名列第一名,轰动一时。1936年于成都女子师范学校担任教职,再次参加四川省政府举行的县政人员考试,名列榜首,一时间名声大振,人称“西蜀才女”。后来被委任为四川省政府编译室编译,是第一位女文官。因不喜官场往来,且受日寇侵华战争困扰,悄然辞职,于1941年7月11日在成都爱道堂出家,拜昌圆大和尚为师,法名“隆莲”。她先后曾追随王恩洋先生、法尊法师、能海上师学习。1956年,调赴中国佛教协会,参加《佛教百科全书》的编撰。1960年,奉调回四川一直至圆寂。法师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政协委员、常委;中国佛教协会理事、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副会长;四川省佛协秘书长、会长、名誉会长;成都市佛协名誉会长等职。
其实书上读来总是概念化的感觉,而真切地感受到她老人家活生生的人格魅力是在1991年。那年3月份当代大陆另一著名比丘尼五台山通愿法师圆寂,我前往五台山采访其常随弟子如瑞、妙音法师。在她们的讲述中曾多次用极为恭敬的语调与神情提到隆莲法师其人其事,并将隆莲长老刚刚传来的一首情意凝重、文采斐然的悼词给我看,其中有“古调重弹,律意谁传,流水高山生暮寒;悲君不起,留君无计,青囊总是埋愁地”的句子,催人泪涌,从中感受着两位老人相濡以沫的情谊,体会着顿失法侣的无奈与孤苦的心境。从那时起,心中就不时升起欲拜见老人的念头。1998年终于圆了梦。这也是唯一与隆莲长老曾有的一面之缘。
1998年全国佛教界举办了佛教传入中国二千年系列纪念活动,山西省佛教界亦准备隆重举行五台山五顶文殊菩萨圣像开光大法会,活动筹备从年初就紧张地展开。初春时节,我陪同山西省佛教协会根通长老赴成都一家佛像铸造厂去验收文殊菩萨圣像的敬造工程。去成都前,我便表达了如有可能想探望隆莲法师的心愿,根通长老说看机缘吧。成都工作告一阶段后,我极力鼓动根通长老去看望隆莲法师,几经联系,得知老人正在住院,我们终于在华西医院的小会客室见到了这位老人。当时有两位年轻的比丘尼师傅陪着一同出来。当时老人已是近90岁的高龄,但思路清晰,言语掷地有声。虽处病中,举止间依然凛凛正气,落落大方,颇有大丈夫相,初见之下不禁肃然起敬,想像着平日里其不严自威的摄受力。她与根通长老很熟,曾在朝礼五台山时题赠一幅中堂,根通长老甚为珍惜,一直挂在客厅正中央。两个老人缓缓地交谈,我静静地倾听,午前柔和的阳光透过纱帘,洒落一地,那一情景至今依然难忘……
有此因缘,日后更多地关注老人以及她所创办的比丘尼教育事业。2004年我的一位女硕士研究生在选择学位论文题目时就确定为“隆莲法师及其佛教教育思想与实践”。后来论文答辩,因资料新颖,选题独特,受到答辩委员会的肯定。
感受隆莲法师的一生于佛教贡献良多,我以为主要有二:一是1984年创办了新中国第一所比丘尼教育学院——四川尼众佛学院,在中国佛教比丘尼教育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为复兴中的中国大陆佛教提供了可喜的人才资源,这也是赵朴初老人生前再三呼吁的大事。二是恢复传授二部僧戒。1980年,在中国佛教第四次代表大会上,隆莲法师表达一个愿望,就是想在大陆恢复比丘尼的二部僧戒。1982年春,得到通愿法师的襄助,于成都为8位比丘尼传授了二部僧戒。这是“文革”后,我国首次传授二部僧戒。律幢再树,戒月重辉。这对当代中国佛教制度建设意义无量。
隆莲法师的才学、德行深受学界、教界的尊重。1956年周恩来总理访问斯里兰卡,接受其国总理托请,允诺承担《佛教百科全书》中国佛教部分的任务,回国后专门设立了编纂委员会,隆莲法师是教界唯一入选的女性。至今她所撰写的文章,依然是学者参考的必备资料。
因缘不可思议,由笔者主持的佛教制度网站于10月下旬连续登载了隆莲法师的经历与诗词。如今,月冷蒲团,哲人已萎,千秋风范,常住馨香。我们深切祈愿,老人不舍娑婆,乘愿再来。
(作者:)
土登
版权所有:金刚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