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修行网

空有二宗根本之考究

发布时间:2023-01-26 13:36:59作者:金刚经修行网

  文坛公鉴空有二宗根本之考究

  佛教有空有二宗(即性相二宗),稍事佛学者,几无人不知之矣。二宗之根本,大都人说:有宗本于无著,空宗本于龙树。考龙树实未立空宗,无著亦未立有宗。无著之唯识,不异龙树之般若。何以故?龙树空一切法而成般若智,既有般若智可成,安得谓之空宗也?无著言一切法皆从缘生,空无自性;又言一切法唯识所变,识外无法,而成唯识性。既曰识外无法,安得谓之有宗耶?唯识与般若,同说一切法空,而般若与唯识,名虽异而体实同也。无著空一切法而显识性,所谓法法唯识也。龙树空一切法而成般若,所谓处处般若也。龙树、无著,同一鼻孔出气,同说第一义谛,未尝少异,何言龙树宗空,无著宗有耶?

  龙树若立空宗,则违般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旨。无著若立有宗,则违唯识——识外无法——之旨。是故余言:龙树不立空宗,无著不立有宗。谓龙树立空宗,则谤龙树;谓无著立有宗,即谤无著,各落偏见故。若曰:龙树无著造论甚多,何得以一论片断一切论耶?余问菩萨造论,不违佛经,佛教果有空有二宗,佛经亦应有所考证。佛经虽浩如烟海,不能一一考究。总而言之,小乘经虽多,同以空、无常、无我为宗;大乘经虽多,同以实相、无相、无不相为宗。大小二乘之经宗,即佛教之宗。舍大小二乘经典,别无佛教故。于此可知吾佛说经虽无穷尽,说经之宗旨,唯止此二而已。小乘空有不空空,故谓之偏空。大乘空有俱空,远离二边,故谓之中道。于是可知:谓佛教是空宗则犹可。谓佛教是有宗,则大反佛宗矣。佛经之宗旨,专为破有法。如华严经说有无量世界,然后将无量世界归纳于毗庐性海中。又如解深密法相品说:有三自性。随即又说,三自性皆无。凡是佛经说一切法,莫不立即破除。为欲破除一切法故,不得不先说明一切法。虽说一切法,非立一切法也。是故佛经不但不以有为宗,亦复不以空为宗。非但破有,亦复破空故。乃至涅磐会上,大破而特破。乃曰:吾四十九年未说一字。非但破有相法尽,佛法亦扫尽矣。又可知佛教始终皆空,非先空后有也。龙树无著不违佛教,故不立空有二宗。若立空有二宗,即为违佛教者矣。

\

  龙树无著既非空有二宗之主,然则空有二宗从谁而来耶?考印度佛教史云:大乘空有二宗,始于护法、清辨二论师。而二师之争端,又始于护法。彼时护法、清辨同讲唯识。清辨则依古说三无性,护法则另出新章,说依圆有,遍计无,色不离识,名为唯识。由此引起互相争论。以色不离识,识色对立,故名有宗。以色即是识,识外无色,故名空宗。空有二宗之争,元始于色不离识。色不离识,即依圆有,如是依圆有即空有二宗之根本也。从可知空宗即唯识宗,非龙树宗也。二宗之争点,在相有相无。有无皆是法相,并未言及性之一字,不知何以又名为性相二宗耶?余谓流言龙树宗空,无著宗有,皆后人拟意追加,毫无根据。

  中国之相宗,始于玄奘,成于窥基。玄奘以前,虽有唯识,不名相宗。玄奘所译之唯识,异于旧译,盖旧译是法性唯识,新译是法相唯识也。从来有人觉得法相与唯识,非但意旨淆讹,名义亦不能合而为一,因此又说:法相是法相,唯识是唯识。既有其宗,不能无本,因此乃说:唯识自有唯识论为根本,法相以百法论为根本。又说唯识是还灭法,相法是生起法等。考百法论,是世亲解释佛说“一切法无我”之句义而成,即将一切法演成一百法,义谓一切法皆空无主宰也。若舍去“空无主宰”之义,但取“一切法”为有宗之根本,有此理乎?

  又有人说:龙树之空宗,无著之有宗,非互相反对,乃互相助成。学有宗者,必须学空宗。学空者,必须学有宗。空有和合,方成第一义谛故。若依此说,不但护法清辨不通佛法,盲盲相争,连龙树无著亦皆是偏知邪见,一落于空,一落于有,皆未得中道第一义故。乃至从佛灭后,至无著之前,其间学佛者,皆是偏空邪见,未有宗有故。由无著以后,皆学有宗,又成偏有之见。如是西方历代诸祖,无一正知见者,其言岂其然乎?

  龙树不宗空,无著不宗有,已如前说。至于空有互相助成第一义,亦似是而非。如学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有何不足,而欲法相资助耶?果然学般若后,更学法相,方能圆成佛法者,然则,但依般若修行,即成偏空外道矣。何以佛说,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即此可知般若是究竟佛法,毋须法相助成第一义。又不但般若具足第一义谛,凡是大乘经典,无不具足第一义谛,否则不得名为大乘经故。如学唯识,识变一切法,一切法皆是识性,有何不具足?而欲更学般若以助成耶?但学法相,色不离识,遍计无,依圆有,则常在有无二边法中,纵学到弥勒下生,亦无益处,非佛法故。如蒸沙作饭,万劫不成,沙非饭本故。假使空有二性和合能成第一义谛者,然则第一义是有为法,非本然天真,是和合性故。当知佛说第一义,即不二法门,非有非空,故名不二。离二边,故名第一义。若空有和合,即成二法,非不二法故。双立二边,是世俗谛,非第一义谛故。又二法和合,即染污法。二法和合,即有为法。非和合即清净法,非和合即无为法。而且二法终是二法,任何和合不能为一,体二故也。佛法不二法者,如水与波,名二体一。能了此义者,名为不二而二,是为双照二边;若将水波之名相空去,无水无波,是为二而不二,是名双遮二边。如是不二,离诸妄相,是为无分别之境界,即诸佛之境界,即第一义谛也。如是可知学空宗,再学有宗者,明明是二边,而说第一义。明明是二法,而说不二。如是自欺自诳而不知,复谓龙树偏空,无著偏有,冤哉冤哉!空有二宗,元从护法清辨起,今而谓佛教中本具空有二宗者何耶?盖一切法相可有可空,谓空谓有者,各具一分理由,二者之是非,无从判断,只好言佛教中本具空有二宗,两存其说而了之。岂知如此判断,等于结上生结,重增迷昧。假使彼等于一切法相上争常争断,亦各具一分理由,还可谓佛教中本有常断二见否?断常二见,为佛所诃,断不可将断常之法加入佛教中。其不知空有二见,犹如八两半斤,无差别也。断常是二边见,空有亦二边见也。假使佛教以有为宗,绝不再以空为宗,如以常为宗,绝不再以断为宗。断常自相矛盾,空有亦自相矛盾故。言佛教具有空有二宗者,于此可惺悟矣。

  佛教之宗旨,不以有为宗,亦不以空为宗,无所宗是为佛教之宗。此如风动幡动的故事,以世人心量观风动幡动,各有理由,任何人不能说风动不是,亦不能说幡动不是,即不能解决二者之是非。唯六祖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当下破二边之执,发二者之深省,可谓善说中道者矣。

  以上考究空有二宗,有种种批评:或谓二者全是,或谓二者全非,从未能分别其曲直。以余见解,毕竟空宗胜于有宗。何以故?偏空是小乘法,偏有是凡夫法,以有破空,如回小乘向凡夫;以空破有,是度凡夫入小乘,其曲直可判然矣。再则,清辨虽破有,而自不立于空,然其佛法非特不可执有,亦复不可执空。如掌珍论云:“真性有为空,如幻缘生故。无为无有实,不起似空花”。可证清辨有为无为皆不着,即不落空有二边也。至于护法,则执定色不离识,依圆是有,遍计是无,始终不离二边。是故余虽引非风动非幡动,双非二者,以理量而论,毕竟以空破有为合法。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