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修行网

少说话是教养,会说话是修养

发布时间:2024-12-30 05:23:33作者:金刚经修行网
少说话是教养,会说话是修养

古人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话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智慧。有的人说话,让别人感到如沐春风;而有的人却会让人敬而远之。

多言,贻害无穷

《周易》里讲“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有吉德之人,自知为善不足,非不得已不讲话;急躁之人,急于自售,所以话说得多。

祸从口出,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能说,否则祸患就会降临。

曾国藩一生在“戒多言”上下足了功夫,他不仅经常批评自己“每日言语之失,真是鬼蜮情状!”也经常反问自己“言多谐谑,又不出自心中之诚”,这种言语习惯、个性缺点,“何时能拔此根株?”

他不仅对自己有这个“戒多言”的要求,还把它当成家训智慧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内容,尤其是对他的两个儿子和几个弟弟反复灌输、强调这一点。

曹操害怕有人暗自谋害自己,常吩咐侍卫们说:“我梦中好杀人,凡是我睡着的时候,你们切勿靠近我!”

有一个晚上曹操在帐中睡觉,被子落到了地上,近侍慌忙取被为他覆盖。

曹操立即跳起来拔剑把他杀了,然后继续上床睡觉。半夜起来的时候,假装吃惊地问:“是谁杀了我的侍卫?”大家都以实相告。曹操痛哭,命人厚葬近侍。

人们都以为曹操果真是在梦中杀人,唯一有杨修知道了他的意图,下葬时叹惜地说:“不是丞相在梦中,是你在梦中呀!”

曹操听到后十分厌恶杨修。终于在“鸡肋事件”中以扰乱军心为由,杀了杨修。

会说话,是大智慧

不要说大话、狂话。春秋战国时期,赵国有一个方士好讲大话,他自称见过伏羲、女娲、神农、蚩尤、苍颉、尧、舜、禹、汤、穆天子、瑶池圣母等等,已经活了几千年了。

有一天,赵王从马上摔下来,伤得不轻,医生说,需要千年以上的血才能治愈,于是赵王就命令把方士杀了取血。

吓得方士赶紧澄清自己是吹牛,但是赵王不信他,认为他是为了保命而撒谎,还是把他杀了。

所以,千万不要不知轻重,胡乱吹牛。

说话不要直来直去。虽然我们经常听到“有话请直说”类似的话,但这多半是气话。

实际上,在大多数情况下,有话直说的效果并不好。春秋时期齐景公喜欢养鸟,他让臣子烛邹看管一只鸟,烛邹不小心,这只鸟飞了,齐景公生气要杀烛邹。

齐国国相晏子知道了,就说:“好吧,把烛邹这家伙杀了给大王谢罪,在杀死他之前我要当着大王的面数落他的罪行,让他死得瞑目。”

晏子命人绑了烛邹,数落其罪,共有三条。

其一,大王的鸟竟然让你放飞了;第二,你放飞了大王的鸟,惹得大王为一只鸟而杀人;第三,你死了不要紧,可是大王为一只鸟而杀人的事情传出去,其他诸侯国的国君和国民会笑话我们齐国国君把一只鸟看得比人的生命更重要,这不是败坏大王的声誉吗?有此三条,烛邹该杀。

齐景公闻言笑了,说:“赶快放人,我明白了。”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喜欢快人快语。但是有时候直言不讳往往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这个时候需要一些说话的技巧。

说话不能揭短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少年时当过放牛郎,交了一些穷朋友。

称帝后,有两个从前的穷朋友来见他。因两人的话说得不一样,两人的命运也各不一样。

第一个人被引进宫内,他一坐下便指手划脚地说:“我主万岁!皇上还记得吗?从前你和我都替财主放牛。

有一天我在芦花荡里,把偷来的青豆放在瓦罐里煮。没等煮熟,大家都抢着吃。你把罐子都打烂了,撒了满地的青豆,汤都泼在地上了。你只顾从地上抓豆吃,不小心把草叶送进嘴里,卡住了喉咙。还是我的主意,叫你把青菜叶吞下,才把卡在喉头的草叶咽进肚里去。”

朱元璋听了他的述说,在百官面前哭笑不得,为了保住体面,他把脸一沉厉声喝道:“哪来的疯子,替我乱棍打出去!”

这个抱头窜出的倒霉蛋,去给朱元璋的另一位旧友——昔日的同路放牛娃说了这件事。

那个放牛娃泯嘴一笑,说:“你看我去,保得富贵。”

于是他大摇大摆走进宫来,一见朱元璋,纳头便拜,然后叙起旧来:“皇上还记得吗?当年微臣随着你大驾都骑着青牛去扫荡芦州府,打破了罐州城,汤元帅在逃,你却捉住了豆将军,红孩儿挡在了咽喉之地,多亏菜将军击退了他。那次战斗我们大获全胜。”

朱元璋对旧友吹嘘的那场战争心知肚明,但他却把丑事说得含蓄动听,面上有光。

又想起当年大家饥寒交迫有难同当时的情景,心情激动,立即封这位旧友为御林军总管。

不要攻人短处,揭人疮疤。揭人疮疤的人,招人痛恨,害人害己。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每一个人都有尊严,所以在生活中,不要揭人短处、言人隐私。

另外,还有一些说话的原则,与大家分享:

急事,慢慢地说;

小事,幽默地说;

没把握的事,谨慎地说;

没发生的事,不要胡说;

做不到的事,别乱说;

伤害人的事,不能说;

伤心的事,不要见人就说。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