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喜欢抄经的主,从开始学佛的时候就找自己喜欢的部分,抄在一个小本子上。记得最早完整地抄下来的是《普贤行愿品》,用了大半天的时间。读诵时候容易浮光掠影看过去的部分,都扎扎实实地印在脑子里,记得最深的是: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
当时觉得读起来铿锵有力,一时又没有现成的书,就对着电脑抄了一遍,没想到对自己症候的,好多都出自那里。当初学忏悔的时候,也是学《普贤行愿品》的“忏悔业障”。
我根据开示,计划抄7遍《僧伽吒经》。
因为师谈到某某事情功德福报大的时候,总要在后面加一句:“当然,不如无四相地抄写《僧伽吒经》功德福报大!”
第一遍当然是地狱业翻腾,什么都顾不上,就是老老实实抄,脑子里一会儿都不消停,都是些因缘的加持。不过,地狱业能消得这么快,倒是出乎意料的!第二遍抄得比较快,因为担心时间拖得太长不好,结果字迹有些潦草,自己看来实在过不去,到第三遍的时候,就改了。
见师开示:“抄的时候,要一个字一个字地抄,不要急,别怕一部经书用50天抄完,没人催你要作业。但是用的心的力量不相同,这个字有放光和不放光的。当然这是着相的说法。要把心静下来。”
我就开始慢慢地写,渐渐心也静下来,字迹和前面一比,好像换了一种性格,一笔一划地写出来的,而且燥气少了很多。
到第四遍时,因为一直记得,要以忏悔心、愿力心、恭敬心、出离心抄写,就特别注意用心。当时写一个“释迦牟尼佛”都是恭恭敬敬、如在眼前一样。感应就是,从骨子里往外冒业障,像清洗骨头一样。
后来才知道,自己因为吃众生肉很多,杀业重,骨头上密密麻麻的都是众生的神识,骨髓都是黑色的。忏悔无始来的恶业!!!
但是,这个忏悔心、愿力心、恭敬心、出离心,怎么和无四相结合呢?我知道忏悔有无相忏悔、实相忏悔,所谓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不去造作不就是忏悔吗?无四相不就是忏悔吗?
抄写第六遍之前,恰巧师说起,抄经,要以清净心,无四相地抄,如果实在有起心动念,就要以忏悔心。不需要想东想西的。这样法力最大。
哦~~~~原来如此!
第六遍,加上前面5遍的力量,结合师最近的开示,我只管抄经,不多事,结果发现佛陀在讲这部经之前,已经酝酿了无量劫,等待这样一个机会,来讲这个法,将所有的老少众生一念之间度上来。其实我们抄写的时候,也已经种下了这个愿力。“以愿胜故”!
抄写的时候,一切业障自然平息了,一切本自清净,一切皆是幻起幻灭。它起灭它的,毫不相干。包括身受、念头、情绪……原来如此。不过这毕竟是建立在前5遍的基础上的。
南无僧伽吒!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何谓去四相呢?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名四相。
我相乃四大五蕴所缘起,缘起诸法乃性空,性空诸法不可得,是故,我相无我,无我不可贪,是名去我相;人相是我相的对立而存在,妄计我是人,我生人道,异于余道,名为人相,我相不可得,人相亦不可得,不可贪著人相,是名去人相;众生相乃众缘所成,六道众生妄计色受想行识和合生此身,名之众生相,然而众生相无自性,无自性不可得,名为去众生相;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一期寿命,或长或短,是名寿者相,然寿者相其体亦无自性可得,心不生贪著,故名去寿者相。
版权所有:金刚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