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修行网

大宝法王:为了利他,我愿改变自己!

发布时间:2024-09-11 05:22:05作者:金刚经修行网
大宝法王:为了利他,我愿改变自己!

修行是一种向内观修,因不忘众生、不舍众生,修持转变自己的心,让心平静、清净下来的方式,这个叫作──「佛法」。

教授:第十七世大宝法王噶玛巴 邬金钦列多杰
时间:2009年1月12日上午10:00-12:00

地点:印度菩提迦耶德噶寺 藏译中:堪布丹杰

梵文三皈依

金刚萨埵百字明咒

献曼达

请转法轮

到西方弘法的缘起

今天是噶举祈愿法会特别为了西方弟子准备的一次课程,我非常高兴看到这么多人来到这里,在将来的几天当中,我会讲一些有关「生活中的佛法」的内容。这是第一次我在印度给予这样特别为了西方人的课程,各位有机会看看比哈尔省这个地方,而且有机会来到这个佛教的一个圣地。在过去几天当中,在座的一些朋友建议我要说英文,但是我不觉得我的英文够好,从今年开始我已经在上密院开始以英文来教学,但是只是刚开始一点点而已,我想这大概是我到西方国家的一次的准备。由于过去几天比较繁忙,我很难在今天早上就以英文来教学,但是我很希望可以在明天或后天试着以英文来教。

我们常说佛法的生活,这也是我们今天的主题,也是我们要做的,在生活中实践佛法,今天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到这裡,我们每一个人来自不同的国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环境、生活背景,和不同的生活的方式。但是我们今天相聚在这里,这是很难得的一个善缘。今天我们谈「生活中的佛法」,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环境背景,我们要如何来过不同的佛法生活,但由于我现在年纪还轻,也因此我不具备太多丰富的经验,但是我会尽力地来为各位讲说。

佛法不只是仪轨,也不只在佛堂里

所谓的佛法,也是我们平常在说的,我们常说要修行、修行佛法,就是在修这样的佛法,会觉得它是一些仪轨,或者是身体上、语言上的行为。有了态度与修持,会觉得这才是佛法,但是这些你需要特别安排时间去修持,你很难由于这个目的,我们在一生当中、一天当中去安排一些时间来修行,但是这样的特意安排时间,或者在佛堂裡的一种修行,很容易只会将修行留在你的佛堂,很难实际将它运用在生活当中。

修行,是一种向内观修

事实上所谓的佛法、仪轨,它并不只是一些仪轨、唸诵或者一些身口意的行为而已。所谓的「法」,藏文叫作「却」,「却」的意思就是一种改变我们身心的一种方式,亦即「佛法」。譬如有瞋恨心的人,得不断提醒自己,试图改变自己,让自己的瞋恨心慢慢地愈来愈少、愈来愈小;如果自己是一个贪欲心特别重的人,那么让自己的贪欲心变轻、变少。所以修行可以说是一种向内来观修,修持转变自己的心,让自己的心平静、清淨下来的方式,这个叫作「佛法」。不论各位在工作、生活当中,我们都可以修行。譬如在工作的时候,你会观察「我的动机是什么?」、「我为什么要这么做?」,你可以慢慢的改变自己,或者调整自己的心情,或者与人相处时,你会试着、懂得佛法的应用,你会随时观看自己的心、调整自己的心态,这是很重要的功课,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这个才称之为「佛法」。

法王的特殊、不共修行方式

在我个人的一些经验跟感觉呢?我感觉生活越来越繁忙了!可以说自己唸诵、课诵或者禅修的时间越来越少!但是我平时的想法是什么呢?我常常会遇到很多朋友,在这些日常裡,我会常常观察自己的心跟行为是不是真的符合真正利益到别人,或许我这么做就是我的一种修行方式,这是属于我个人的一种特殊的、不共的一种修行方式。当我小的时候,一早我会唸一些课诵文,中午也要唸课诵文,晚上也要唸,但至少我会唸一个小时,每天会唸一个小时的课诵、日诵,当时只是觉得,把它当成一种例行、觉得很重要的功课,并没有特别其他意义。但是现在我常常会接触很多的朋友,互相之间结下关爱的善缘。当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譬如在我吃东西、睡觉的时候..等等,在个人的时间裡面,我常会在心中浮现,就好像眼睛甚至还看到我今天见到的这些朋友,所以我觉得自己的心,并没有远离这些朋友们,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活生生的、一个很实际的一种修持方式。以前似乎所谓修持佛法目标都是很模煳的,并不是一个活生生,或者所缘境都不是太清楚,是比较模煳的,好像只是一种祈愿、一种希望而已。但是对我来说,现在我常常觉得这些目标也好,或者所缘境,都是活生生在我眼前衍绎、在我心中刻绘。所以常常要利益别人、帮助别人,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活生生很实在的一个历练,是很热腾腾、很实在的一种状态,这是我的一个感觉。

请不用担心,我并没有感冒。本来想说要感个冒也不错,但是一直没有感冒。我小的时候,有时候因为看太多经书,觉得有点累时,我就想:「要是生病一下,该有多好!」。藏医有时候会看我们的脉,或看我们的状态。在西藏有的人生病,藏医还会看你的尿液或是参考一些状态。在当时有一个喇嘛,他为了要装病,所以刻意把酱油倒进尿液裡,然后给医生试图蒙溷过关,但是我并没有这么做,至少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这样做过。

大乘行者,最重要的就是不捨众生、不忘众生

在世界各个角落的每个人,有着不同生活背景跟环境,虽然处在不同的环境裡,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体念一切众生。我们常常说修行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心,我们不要忘记众生,这是很重要的。但我们有的时候不在乎或者散逸,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忘了众生了,甚至我们眼睛看不到週遭任何人了。这表示我们懈怠了!所以无论在世界哪个角落、哪个国家,我们的眼睛要看到,心中要想着跟我们有关联的朋友以及众生们,如果忘了这些,那么整个佛法的基础就没有了。所以我们说大乘的一个修行者,对他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不捨弃众生、不忘众生,如果能够随时记着芸芸众生的话,那么所有佛法的基础都扎实了,它都建立起来了,所以这是最重要的。

利他是改变的动机

如果我们心中能够活生生的显现,或者感受到众生历经的各种苦乐的话,那么我们才可能慢慢生起一种想要调整自己的心。现在其实很多人,他并没有很想要调整自己或者改变自己的心,或者并没有具备感动自己、调整自己内心的缘,他会觉得:「我为什么要改变自己呢?我就是我自己嘛!我自己也有自由,过得也很好。」亦即心中只有自己的话,那你会觉得不想要改变现状。因为,如果改变自己的话,那么原有的就会消失,所以对一个执念深的人来说,他不会想要改变自己。倘若一个人能够想着众生,真正能够对每一个众生的苦与乐,能够感同身受、时时想起来放在心中,然后想着如何帮助别人的话,那么你才有可能以这种因为想着别人的心,你才会想要改变自己、调整自己,真正实际开始改变自己。

心中放着众生,才能看到、体会别人的苦乐

我们常说改变、调整自己,这需要一种感觉,需要一个因缘,你只是说「我要改变自己」没什么用。一定要有一个促成或者激励你,想要改变自己的一个因缘。你知道如何改变自己,就算自己没有了,也没有关係!因为体知你与众生一体,当你真正把众生的苦乐感同身受的时候,你会更在乎别人的苦乐,你也会体会到「自他的苦乐都是一样」。那么你会慢慢放下「只有我」的自己。只爱自己、只想着自己的这种心,慢慢、慢慢就会放下、就会变小,你会想要慢慢放下你自己,因为你总是看到、体会到别人的苦乐,所以常常我们说:「心中要放着众生啊!」这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对众生的爱,如同珍宝一般

这样对于一切众生的一种关爱,这种如同珍宝一般的,如果我们掌握到它,如果放在你的心中的话,那么我们所谓的该断的烦恼、具备对治法,才会变得比较容易,因为你会知道心中有这么重要的一个珍宝,而其他的没有什么关係。譬如说:「烦恼」,平时我们说要捨弃「烦恼」似乎不太容易,我们常常会觉得粗略的「烦恼」不好,虽然有这样的一种认识,但是你却不完全觉得应该捨弃它,所以会很容易生起情绪跟「烦恼」,但是如果你掌握了慈爱、关爱的珍宝,在你心中的话,你会觉得其他都不重要了。

譬如有一个人很喜欢对方,他虽然找很多对象,到处去结一些缘,但是都没有办法作决定,最后将会知道──「心中最喜欢的人是谁?」当他得到这样一个喜爱的人的时候,那过去的、所认识的,都不再需要了。只有这一个你爱的人,你会想要跟他过一生。这样比拟虽然有趣,你如果找到这样一个心中知道最珍贵、最珍爱的对象时,其他都不再需要。所以现在我们心中的这个珍宝,可以说是一种,对一切众生的关爱。如果你只放在心中,但是因为你没有意识到,你不具备这个珍宝,所以你会觉得手足无措,没有办法作决定,会有很多的疑惑和迟疑。

生活当中去实践利他,就是佛法

所谓佛法是在生活中实践。好像我们生活当中,经常会有很多烦恼、很多疑惑,那你会过得不开心,人生目标不清楚时,你会过得不愉快。所谓的佛法,如果有一个清楚的目标,你要达到的一个目的的话,那么佛法并不困难。如果你不瞭解真正佛法修持的目的话,那么只会让你的修持变得更繁忙、更麻烦,甚至造成更多的妄念,那么佛法只会流于教条式的宗教。的确佛法包含很多的教条和义理,重要的是我们要将自己和这些教义融会在生活当中,无论是不是精通这些教理,要在生活实践这种利他跟这些教义。

修持观音菩萨──由生活中落实,慈心、悲心、空性

很多人常常会问:「我应该作什么修持?修什么本尊?」我会说「修观音」或者「修度母」。但是所谓你要修持观音菩萨,是指这样的一个观修是你真正应该在生活当中去落实,我们要建立起这个修持的基础,就是慈心、悲心、空性的修持,这是非常重要的!但他却对于自己到底跟观音菩萨的关联是什么并不清楚,因为我们并不具备了慈悲心的修持,所以当你一谈到观音菩萨,你会觉得到底祂是谁?或者说要怎样跟观音菩萨建立起关係?你有很多的疑惑产生。譬如说:祂是四隻手的一个人,甚至我要怎么跟祂握手都有困难。由于这样一个原因,我们并没有抓到真正修行目的的根本是什么,所以当一提到「你需要修观音菩萨。」你并不清楚到底怎么依止祂,如果是个活生生的人,你还可以很容易去亲近祂、问祂,但是所谓一个本尊,你只会觉得祂是虚空当中突然冒出来的一个本尊,因为自己对于慈心、悲心、或者空性的修持不具备,所以你会觉得本尊观修只是宗教的一种信仰而已。

生活是不离佛法的

所谓的修行或者修持佛法,是每个人在自己生活当中,,它需要跟你的生活一起的、并行的,就好像你的生活要有清楚的目标,同样的佛法也是一样。有许多修行者进入佛门之后,开始修持佛法,会觉得好像要把佛法带入到生活,切入到佛法当中。我觉得最重要应该是我们对佛法的一些体会。因为初学者,并没有对佛法很深的体会和瞭解,只是很粗浅的瞭解。由于这个原因,我们说要把佛法带入生活当中,似乎会很困难。修学佛法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生活当中会遇到很多困难、烦恼,或者会觉得一种空荡荡、一种空洞,我们会觉得有一种空虚感,这时候我们会想要填补一些心灵的东西,就是这样一个感觉。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这种空虚或者遇到挫折的情况,遇到这些情况我们想:「佛法对我这样的情况有什么样的帮助,我们应该怎么做?怎么透过佛法来做?怎么来填补我们人生当中的空虚?或者如何帮助我克服各种的困难和挫折?」可能要从这种角度来想。

我们常说,佛法要跟生活一起,我觉得这两者有些不同,因为有些人总是很想要试着把佛法带入生活,但是有时候会变得整个生活都变了!譬如有的人还没修行佛法的时候,家庭气氛还蛮融洽,但是成为佛教徒之后,兴许太投入佛教,整个人全变了!本来家庭很和谐,尤其密乘总喜欢要铃杵,反而造成家人的一些困惑,会觉得这个人怎么修学佛法后,变成另外一个人,变得怪怪的..等等。因为刚开始没有对佛法具备正知、正见,所以刻意想要把他认识的佛法硬生生带入到生活当中,这反而打扰了家人,打扰到了他的生活。对一个初学者来说,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在生活当中,遇到的一些困难,然后经由这些时刻和机会来思维佛法,那么在这时候你会想到:「我困难的时候,佛法对我会起什么作用?」你会瞭解:慢慢的你会知道生活离不开佛法,不论任何一部份,由于你先从这些细节,每一次的机会将它跟佛法相融,用佛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慢慢地你会知道整个生活它都是佛法了,佛法跟生活会产生一种平衡。如果不懂这一点,反倒会造成生活中的不平静。

上师、善知识的重要

我们所谓的修持佛法,所谓的「法」到底是什么?

所谓的「法」就是调整自己的心,也就是让我们的心更好、心变善。那么所谓的调整我们的心,这个方法是什么?我们要知道什么方法可以调整我们的心?什么口诀?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真正的、实在的一个口诀;如果是一个假的口诀,这是不行的!我们需要有具备传承的、具德的、正确无误的一种修心口诀,所以我们要亲近一位上师。但是要找到一位具德的上师也并不容易,虽然自己想要找,或者自己觉得他是具德的,但他也不一定真正是具德的,所以的确许多朋友、弟子都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所以真正调整我们的心的这种方法,这就是「法」,那么这种「法」或者教导我们这些教法、口诀的上师,也变得非常的重要!那我们可能接着会问说:「那这个口诀在哪裡呢?」,这种口诀我们说是要依止「上师」、「善知识」,这两者要分开,譬如说:你想要依靠的一个对象,那么这时候叫作「善知识」,或者称为叫「老师」。还有一种是你并没有特别要依靠、皈依他,你就只是听闻他的说法、听他来讲法,那么所以可以分为这两种:一种是你心裡要依靠的这种「上师」的话,那就是你真正要透过他的教导,各种的方式告诉你,如何降伏烦恼的方式,这种「上师」就会需要是一个「实修的上师」;但是第二种「老师」就是指一般教导佛法知识的「老师」,就算他自己没有实修,但是也没有关係!重点是他具备佛法的知识,这样也是可以的!我们常常说这样的「老师」也是很重要的,因为透过他,你对佛法会有更多的瞭解,more understand的话, 那这样也会很好的!所以我们说「老师」、「上师」可以分为有这两种,或者说「善知识」有这两种。

实相的老师──一切所见所闻、顺逆无常,都是上师

一般我们说,所谓的「老师」是指真正是一个人的「老师」,但有的时候有的「老师」它会以不同的形象出现,它不仅是所谓人类的「老师」,身为人类的「老师」,而是我们说外在各种的相,它也都是「上师」。譬如说:我们在修心的教法当中提到,逆缘、各种恶缘,就是我们的「上师」、就是「善知识」、就是「老师」,这些逆缘、挫折,其实它都是我们的「老师」,都可以教导我们。或者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换,「冬天」我们会直接反应,要穿厚的衣服,但是我们不应该只是这么肤浅的理解它,而是要更深刻的瞭解到,事实上,这个春、夏、秋、冬,它并不是分开的四个季节,事实上我们常常提到无常的道理,所谓的无常,它是一种延续性的一种转变。譬如说:「冬天」它是因为春天、夏天这样一个,花朵的盛开,这种情况慢慢的消失,然后冬天才会展现出来。所以当我们谈到「四季」,或者「冬天」出现的时候,你更深刻去思维「四季变换它就是无常的一个『老师』,它在教导我们无常的道理的。」那么这就是一个无常的口诀,这可是一个活生生、热腾腾的一个口诀,就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所以这样一种活生生、热腾腾的佛法的口诀在哪裡呢?就在各位的生活当中、各种的经验当中,这是我们要认得的,这真是我们要知道的,所以佛法不是只有耳朵听到的那些才是。这我以前也常常说过,就像我自己,我会有机会听闻、接触到很多的上师,听闻到他们的教法,我有更多的机会,很多人会说「你有这样的机会!」,但事实上,佛法不是只有耳朵听到的这些教法而已,而是你真正听到的这些教法,它的意义跟它的东西是什么?你因为听到这些教法,而你会生起一种听闻的智慧,而你要真正去思维跟体会到它。所以,所谓的佛法并不只是你耳朵听到的,眼睛看到的、经历到的这些,都是佛法。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