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修行网

《无问西东》王力宏X沈光耀:在最好与最坏的时代里“静坐听雨”

发布时间:2023-09-22 05:20:45作者:金刚经修行网
《无问西东》王力宏X沈光耀:在最好与最坏的时代里“静坐听雨”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第一句: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我们在这个最好与最坏的时代里,或许,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个沈光耀。

这是一部波澜壮阔的电影,当然也是一部惊喜之作。

不再琢磨为什么《无问西东》被拖了这么久才公映,但可以肯定的是,该片并没有像流言中说得那样没拍完“烂尾”甚至“拍得太烂被雪藏”等等,看完电影之后才发现满不是那么回事。

这是一部荡气回肠的青春史诗。整部电影拆分成四个小故事,这四个小故事相隔了不同的时空,却又彼此关联,纵贯整个中国近100年的历史。

导演李芳芳第一次拍摄这样一部电影,对于这样构架宏大的“叙事工程”,并没有显得尾大不掉,反而用了很简单的拍摄方式,让叙事非常工整,并没有炫技而是老老实实的讲故事,这让《无问西东》在风格上显得比较老派,剪辑也并无突出之处,但即便这样,也无法掩盖该片天生一副文人风骨,有浩然之气。

电影说的是大学精神,先生之道,贯通于四个故事之中,容纳于不同时代,不同角色上。

这四个故事中,最喜欢王力宏那段故事,不为别的,除了这段故事在叙事上的情感渲染力最佳之外,王力宏饰演的沈光耀,别看生活在一个极端的年代,他的出身也有别于常人,最终完成的事业也足够特殊,但沈光耀身上体现的“人格”,却是最接近现实的。他的身上体现的,是最理想化的你我,他的选择是最现实化的真心。

沈光耀:理想的抉择

其实,不同时空的四个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寻找最真实的自我”,而在“真实”的前提之下,每个时代,都会给出现成的“最佳选择”。

就拿沈光耀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非常理想化的角色,理想在哪里?从人设上就能看出来。

王力宏所扮演的富家子弟沈光耀,几乎拥有别人所不能拥有的一切:富贵的家世,王子般的英俊外表,傲人的学识和才华,以及家传的一身武功,还有一个知书达理、大家闺秀风范的母亲,让他拥有极高的品格。这样的人设,是被理想化的角色。

但就是这样一个角色,可以说不管沈光耀想做什么人生选择,对他来说都是唾手可得。就算退一步来说,哪怕他的出身没有这么优秀,但他也考上了清华大学,在那个年代,从这里走出的学子,人生绝对不会差。

这是沈光耀与其他几个故事中的不同的地方。

对比于吴岭澜在那个“天下实科的时代,不必迎合潮流,而叩问内心”的前提下做出的抉择,对比于陈鹏在那个特殊年代,对于事业和情感“二选一”的情况下最终选择事业的羁绊,对比于在追求名利的世界里,张果果在野心与真心面前,最终的“反世俗”选择,沈光耀的故事是是那样的特殊。

其他角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无问西东》的大主题之下,他们所遵从选择和人生轨迹,或多或少的进行了相应的“虚化”的设定;而沈光耀,则是被“物化”的。因为他出身太优秀了,这是其他角色无法比拟的,因为吴岭澜、陈鹏和张果果在各自的时代背景下是“没得选”,而沈光耀理想化人设的前提下,他怎么选择自己的人生都行。

换句话来说,电影中的其他角色,他们的人设是“现实化”的,选择是“理想化”的。但在沈光耀身上,人设是“理想化”的,选择则是“现实化”的。

恰恰是这一点,才是让我们引起共鸣的地方,也正是直到沈光耀故事开始,《无问西东》才真正进入了状态。事后也证明,沈光耀的故事是最饱满而有力的。

王力宏:现实的风骨

当对日作战的空军来选拔士兵的时候,沈光耀报了名。母亲以为沈光耀参军是想追求功名利禄,特地从家里赶到西南联大简陋的男生宿舍中找到他,涕泪俱下。沈光耀感到对母亲深深的内疚,他没有解释,答应放弃参军。而后一次日军的空袭,把西南联大本来简陋的茅草房几乎炸成一片废墟。看到亲爱的同胞在鲜血中挣扎,看到自己最喜爱的一个小男孩惨死在母亲的怀里,沈光耀内心深处真实的声音又一次被唤起,让他无法回避。在忠孝不能两全的艰难选择下,沈光耀决定作出忠于自己内心的决定。

所以至此,大概明白为什么选择王力宏饰演沈光耀了,因为从人设和选择上来看,王力宏跟沈光耀太像了。

王力宏出身就非常优秀,外祖父许凤藻是中国海军将领,奶奶许留芬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系,他家境富裕,不说别的,从他的兄弟身上就能看出来。哥哥王力德是耶鲁大学医学博士,哈佛医学院科学家,弟弟王力凯保送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在这样一个家庭环境之下,王力宏却选择了音乐。他当年被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威廉姆斯学院同时录取,最终选择了威廉姆斯学院,主修音乐。

看到了吧,不要以为沈光耀这个被“物化”的角色是脱离现实的,恰恰是最能代表大众的,因为他的选择。

说句大白话,这就是“梦想和励志”。

本片并不是通过呈现沈光耀如何艰辛和自强来完成励志的突出,而是“虚中有实”的突出一个核心:沈光耀(王力宏)选择了一条路,并一直坚持了下去,梦想已经是“完成时”,现实才是“进行时”,这才是真正的励志,要好过千万心灵鸡汤。

因为我们看来太多的“穿越重重阻力完成梦想”,“家境贫寒一路打拼获得成就”的故事,而沈光耀的故事,没有过度追溯过去,而是突出反映现实,你,是否在选择做真实的自己?

所有这样能看出,对于沈光耀这个角色,王力宏算是本色演出吗?从表面上看是这样的,有着近似的出身,和为了理想奋不顾身的执念,对于王力宏本人而已,出演这样的角色还是第一次!我们接着往下看。

王力宏X沈光耀:因为真实所以共鸣

之所以沈光耀在西南联大的这个故事,成为很多观众最喜欢的一个故事,除了富有情绪感染力的叙事和角色悲壮的结局之外,沈光耀的人设和角色,是能够引起共鸣的。

比如《大兵小将》中的将军,自导自演的《恋爱通告》中的偶像明星杜明汉,以及《色戒》中的热血爱国青年,这些角色其实都有一个特征,就是外放型。而沈光耀这个角色则是内敛型。

王力宏第一次出演这样的角色,对于角色特质的要求,是内敛的。因为这个角色游走于现实残酷与浪漫理想的矛盾之中,他优异的出身与理想的执念。

王力宏对这个角色的拿捏非常到位,没有完全放弃以往的戏路,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矫正和延伸,一名有着理想和家教的热血男儿,准确的找到角色的把握,这与他多年的演戏经验不无关系,也与本片对该角色突出刻画内心矛盾的手法有关。

就像他对母亲下跪那一幕,没错,令王力宏将复杂纠葛的内心和表象的波澜演绎得很生动。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沈光耀就像《黑客帝国》第一部中的尼奥一样,在现实与理想的抉择下,究竟选择“蓝药丸还是红药丸”?

就像现实中的你我一样,我们都常说“如果我有XXX,我会怎样怎样”,甚至几年前最流行的“如果我中了彩票,马上辞职”等等,但实际情况呢,无非是在怨天尤人罢了,就算真的中了彩票,辞职之后你会干嘛呢?

沈光耀告诉我们,现在什么都有,不管身处什么时代,不管面对的是什么环境,不管听到多少外在的声音,不管承受多大的压力,人都不能迷失真实的自我。

王力宏对该角色的诠释,他把握了一个度量,没有让角色过于外放而显得冲动,也没有收的太猛而显得木讷,因为该角色的特质与王力宏本身的重合度,最终的状态是那种发自内心的真实。他并没有完全颠覆自己的戏路,而在此基础上找到一条新的路线,从而进行颠覆性的演绎,也就是传说中的循序渐进,用句话来形容就是“润物细无声”。

所以才会引起大众共鸣,也会让沈光耀最终的结局更加触动人心。

这个角色,隐藏于我们每个人的心底,我们都希望自己可以有着沈光耀那般的出身,但即便有着这样的条件,你是否还会如童话故事《小王子》中的小王子那样,坚持自己初心呢?

静坐听雨:最好的时代与最坏时代

回到开篇,什么是最好的时代与最坏的时代?

青春是最好的时光,然而任何时代对于青春来说,都是最坏的时代。因为在不同环境下,总有各种各样的时代阻力成为内心的羁绊,电影中的四个时期,只是有着足够的代表性而已。

而青春的热血涂洒在特殊年代,用来映衬每个人都会经历过的人生,无关于年代;而以不同形象的个体嵌入历史的方式,才最能体会到对内心抉择的珍贵。进而重新穿透浅易的生活表象,直达生命内里,深入发掘源自灵魂深处的、最淳朴的生命之真。

就像电影中泰戈尔访问清华时的演讲中的那句话:

“你们有什么是可以从自己的民族里拿出来,送给这个世纪的礼物,你必须要回答这个问题,你知道自己的内心,你知道你自己的文化,你们史册里最永久的是什么。因此我竭我的志诚恳求你们,不要走错路,不要惶恐,不要忘记你们的真心和真性。”

这句话是点睛之笔,从吴岭澜传承给了沈光耀,再由沈光耀传承给了陈鹏,乃至张果果。

沈光耀是伟大的,因为他在这样的优秀出身条件和时代环境之下,完全可以明哲保身,却选择了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路。这样的选择,或许会让人在当下显得格格不入,甚至愚蠢。但这种选择却指引着人们,去面对或盲从、或黑暗、或动荡、或浮躁的“最坏”时代,在最好的年华,在众声喧哗中,用心去捕捉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声音。

真正的从容不迫、自信笃定、宁静安详,不取决于别人的评价和目光,而来自于我们对自己内心的真诚,来自于我们对自己的选择的勇敢和坚定。遵从内心的渴望,做出不让自己后悔的选择。

我每天在忙碌中所做的,是我真正想做的事情吗?我聆听到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声音了吗?我是真的在活出真正的自己,还是只是在扮演一个别人所期望的角色?

就像电影中,因为风雨大作,无法上课,就在黑板上写了“静坐听雨”,遂袖手凝神、物我两忘的先生。家境优秀的沈光耀,就坐在这个破瓦寒窑、布衣裹身的环境下,听着水滴敲击屋顶的声音,心中是一片锦绣山河。

现实中,我们都希望拥有沈光耀那样的出身,但能否在驳杂的时代中,不问世俗,无问西东呢?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