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友喻——念佛 请看经文:“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 …… 专持名号,就能契入三昧,就能够带业往生,就能解决生死问题,就能够圆成佛道。 这么殊胜的利益,它的原理是什么?那么在这个《念佛圆通章》里面,佛用了两个比喻来帮助我们理解,这个佛跟我们众生是什么关系,我们念佛的心态、这种认知背景怎么建立,我们念这句阿弥陀佛,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它能解决我什么问题,它和我们到底是什么关系。这个问题一定要解决,因为念念念,就念,念得很没有感觉,好像念得很陌生。 我们每天要念的这句佛号,跟我们到底是什么关系?所以首先用亲友喻,亲友喻告诉我们,有一方是专门忆念,“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在现象上的描述当中,佛无量劫以来都在专心致志地忆念众生,没有一刻地忘怀,为了度一个众生无量劫以来随形六道,没有一刻地厌舍;但是我们众生呢,却是“专忘”——专门忘记这个亲友。我们怎么专忘呢?这里面忘记的这种机理实在就是来自于我们无明:我们的众生的心体跟佛是平等无二的,一念无明妄动,这种妙真如性就转为八识的心,就有一个能觉、所觉,然后衍生为我们的身心结构以及山河大地,“一念无明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所以我们就忘记了本具的佛性,忘记了有一个早已成就佛果的人在慈悲地忆念我们——忘怀。我们的心完全奔逸在五欲六尘里面去了,在这个三界六道轮回的过程当中,完全地迷惑颠倒了,所以我们听闻到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我们都很难很难相信。我们到处流浪,当乞丐乞讨,打工,然而我们褴褛的衣衫底下,却有一颗无价的摩尼宝珠——价值连城,我们都忘了。所以佛经也讲末法众生有个特点:不了解佛恩,不报佛恩;不知恩,不报德。他完全忘了。那么以后的众生的业障深重:不仅对佛这个觉得超越的圣人,有一种很强的疏离感;现在一般的人就是对自己父母的恩德,他都会忘记呀,他都不了解呀。 虽然我们忘了,但是佛对我们的忆念——这种慈悲、这种摄受,还是一刻地没有停留,还在随形六道不断地示现种种身份,来给我们进行教化,给我们种下善业的种子。但佛虽然随形六道,由于我们老是忘了,我们老是业障深重哪,我们一点信心都没有哪,所以这样两个人虽然碰在一起,这个佛能够看清我们,我们跟这些佛菩萨——过来的佛菩萨,是对面不相识。那么在我们的这个佛教的记载当中,就有很多佛菩萨游戏人间——神通应化,等到他走的时候才稍微稍微透显一点消息。 讲唐代天台国清寺有一个丰干禅师,他是常常骑着老虎到他寮房去的。他有一次到外面游逛——在杭州的时候,有一个即将要到台州做太守的叫闾邱胤,这个人即将要赴任的时候得了一个病——头痛的要命,怎么治也治不好,有一天丰干禅师过去了,就给他咒了一杯水,往他头上一洒,这个头痛的病一下就好了。这个闾太守就很高兴啦,说:“你从哪来的?”“国清寺。”“国清寺象你这样的有道高僧是不是还有?”他说:“有。”“这个是谁?”他就提出这个寒山、拾得。“寒山、拾得是什么人?”“文殊、普贤。”身份就说出来了。这个闾太守一听,国清寺还有文殊和普贤哪,他就非常高兴,所以上任的第三天备了丰厚的礼品就到国清寺来,问这个客堂知客师,包括寺院的主持。这个执事一看太守来了——地方最高的官员来了,都盛情迎接,坐在那个会客厅。听说他要拜见寒山、拾得大师,这个知客师说:“啊,这两个人在厨房里面,常常烧饭砍柴的。”他说:“大人要见他,我们把他叫过来就行了。”太守说:“哎,不不不,这个我要亲自去。”这个寒山、拾得常常在寺院里面相互讲话,疯疯癫癫……全寺院都不知道他们身份,都很瞧不起他们。太守一去就赶紧向他俩顶礼,这一顶礼寒山、拾得就往外走。这个太守就在后面追,寒山、拾得就走到山上,从山上的石头上进去了,即将进去的时候,回过头来跟太守说:“丰干饶舌。”说丰干他多嘴呀。说:“弥陀不识,礼我何为?”“弥陀不识”,那说明这个丰干禅师是阿弥陀佛变现的了。寒山,拾得进去,这个山石就闭拢了。你看,就永远再不出来了,丰干禅师也坐化了。那你说这三位大师,一个阿弥陀佛的化身,另两个文殊、普贤示现在这个人间,大家都以为他们疯疯癫癫,都瞧不起他们,可不是“如是二人,若逢不逢”吗?“或见非见”吗?佛菩萨能够见到我们清清楚楚,我们见不到佛菩萨。这就是“单忆有离”呀:你单方面忆念,这两人还是疏离的,不能交融在一起。所以这桩事情,我们众生越在苦难的时候,佛菩萨越有示现,但我们业障深重,我们不知道。虽然不知道,这些佛菩萨、这些过来人在护念我们,在想方设法用种种善巧方便教化我们,拯救我们:这是佛菩萨的悲心所致啊。 你看《悲华经》释迦牟尼佛做宝海梵志的那一期,他发五百大愿,五百大愿他特别地悲悯娑婆世界人寿百岁乃至于刀兵劫的那个时候的众生。在佛的五眼圆明的眼里,实际上是太苦了,而且是全体的暗冥、全体的无明、全体的业障深重,没有一个人能够对佛法,对出离道,对解脱道有信心的。所以当时这个大悲菩萨还发了一个愿,希望就在那样的一个时候,要警觉那些天上的人——天上那些善根福德比较深厚的人,觉动他们的仁慈之心——要纷纷到人间来,让他们来帮助刀兵劫的苦难众生。所以那个时候我们可能也会碰到善知识的,来劝大家来念阿弥陀佛。在那个刀兵劫十分苦难的时候,你只要信愿持名十声乃至一声,都能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由于这个念佛一法是彻底彰显阿弥陀佛的大悲救度一切众生的这个殊胜方便,所以等到佛经全都在这个地球上消失的时候,还要以悲心哪,加持这部《阿弥陀经》——《阿弥陀经》也就是《无量寿经》,一个是大本,一个是略本——所开显的念佛法门住在这个人间:住世一百年,为苦难的众生做最后的救度。 那么这个经文就给我们透显佛菩萨的这种大慈大悲的心,是永恒地在忆念我们的,这是一桩法界当中的真相,我们别忘了。但我们在轮转的众生是专忘的啊,因为我们全身心地都在五欲六尘里面去了,我们全身心的都被无明、暗冥所包围了,我们全身心都浸透着贪、嗔、痴、慢、疑了,我们全身心地都在造作种种的恶业了,可不是忘了吗?可不是跟我们的自性本体游离得越来越远了吗?业障越重,就越难产生信心的智慧,越难进行一种回归,所以这真是一个很悲哀的事情,是一个很深刻的悲剧。那么我们现在能够听闻佛法,听闻到一种佛从超越的界外传来的声音,哦,原来有一位亲友永恒地在忆念我,现在我们只要回光返照,也从五欲六尘造业的轨道转过一念来忆念这个亲友——心念转过来呀。那么因为佛在忆念我们,我们专忘,所以就是一个绝缘导体;现在一念回光,我们也在忆念佛,这“二忆”——二人的忆念就沟通了,就互动了。
由于佛对我们的那种忆念是出于他的深心的大慈悲心来念的,如果我们在六道里面轮回得苦不堪言的时候,这一念地回光也是非常恳切的、至诚的,这二念一旦沟通,相互的这种互动就非常得深切。这个浪子回家呀!所以这样我们跟佛就能够形和影不相分离,形影不离就好像一面镜子跟它的光影不相分离一样,就好像声音跟回音不相分离一样。这种“不相乖异”:乖就是违背、乖违;异就是不一样、南辕北辙。我们以前的不信佛不信因果不信轮回、没有出离的心的这种行为,都是乖异了我们的清净真如自性,也就是乖异了十方诸佛对我们的这种忆念,所以我们现在要倒回来,我们就从这一生到下一生乃至多生多劫,就能跟佛住在一起。所以这个“忆”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我们上午讲的——我们的念头要落在什么地方,落在九法界都不究竟,我们这个念头落在阿弥陀佛的名号上,也就在忆念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十劫以来专门在忆念我,他的金色的手臂垂了十劫要来救我,他十劫以来都在望眼欲穿——来盼望我们回去。这一点《无量寿经》里面是讲得非常明晰,在极乐世界每天阿弥陀佛跟观音、势至坐侍论道,坐在那里他面前就能看到他方世界所有的景物,就能看到那个地方众生的情景。哪个地方众生善根即将成熟,怎么去救度他——这个佛菩萨有一种慈悲的威力就是能够不失时机地救度众生,只要众生善根成熟,马上给予救度。那么阿弥陀佛跟观音、势至——西方极乐世界是没有白天昼夜的——他也没有什么非得要交班要轮班不可,所以他是十劫以来不间断地就这么关顾我们,在注视我们:了解我们一切苦难,了解我们一切需求,会给予恰到好处的帮助。这种事情哪,我们一定要明白呀,不要以为阿弥陀佛哪里有啊?佛菩萨哪里存在呀?我在这儿受苦,跟他有什么关系呀?我是我,他是他呀。不是这样的,佛菩萨跟我们是同体的,我们受苦跟佛太有关系了。我们如果念佛不能往生,这个法藏菩萨都不能成佛,是这么一个关系。
所以他在忆念我们,而且是没有一刻间断地忆念我们,没有说我们睡觉,佛可能也睡觉了——有间断,没有,还要值班——也没有值班,他是不疲不厌。所以这里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往生的时候,由于佛这个专门忆念、不间断的忆念、了解一切的忆念、无条件施加帮助的忆念、一切障碍都能解决的威神力,就能让我们临终的时候没有任何的障碍,非常稳妥地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这个《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虽然它字数少,但是它在这个众生跟佛的互动方面、关系方面,是阐释得非常的明晰。如果我们相信阿弥陀佛十劫以来专门在忆念我,没有间断地在忆念我,你说我们就放心了:无论我临终怎么一个死亡方式,阿弥陀佛这种专门的忆念一定能解决我们的问题。你要有绝对的信心,这种忆念它就会把我们认为很难解决的问题,佛事前都给我们安排好了,叫做预设好了。它难信就难信在这个地方,因为我们对事情的成败得失的这种考量,总是站在我们自己的角度,用我们凡夫的知见来加以诠释,所以他就很难理解佛的不可思议的忆念之力——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这点我们看印祖文钞,当时讲一个小例子,这小例子虽然小,小可以喻大呀。说当时有个居士跟印祖讲了当地发生的一个车祸,那个车祸呢,是那个司机不谨慎开车,全部的人都栽到那个山下的湖里面去了。汽车下去的时候,乘客包括司机四十多个人全都死了,但是唯有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女人却是坐在岸边了。等到第二天早上大家营救的时候——只是打捞尸体,但是这个三十岁左右女人坐在岸边如痴如呆,这个营救的人就很奇怪:她也是坐车,她也是乘客啊。“怎么你没有死啊?你怎么活下来了?是什么力量让你活下来了?”这个一问三不知,这个女人什么都不知道,反正她就坐在岸边了。所以在当地都成了一个新闻啦。 这怎么解释?当时这个梦庵居士嘛,就把这个事情请教印祖,看看印祖怎么解释。当时在座的有不少人,印祖当时就没有说话,等到这个人群散了——其他人听了也是“哎呀,奇怪呀,奇怪呀”,但奇怪不出个所以然出来——等到这个傍晚的时候,印祖就让侍者写了个纸条过去,纸条上寥寥数语,说:“此女人命不该死,盖是佛天鬼神把救她的方法预先准备好了,想必如是。”寥寥数语啊,但是它揭示了个秘密。你看,当车就冲到水里的时候,谁能够靠自己力量来逃避呢?逃不了哇,但是这个共业当中有别业,这个女人命中在这个灾祸当中不会死亡,佛天鬼神就有一种力量,事先就在要栽下去的那个关键时刻,有种力量把她扬到了岸边来。她也不知这股力量是怎么来的,反正她就到了岸边——到了岸上没有死亡。那对这个命不该死的女人,她可能有深厚的善业力量啊,她都能感得佛天鬼神对她的忆念,对她的关注,在关键时刻用不可思议的力量,解决她凭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 那么我们由小推大,有阿弥陀佛五劫的思惟、无量劫积功累德、大不可思议的威神力量,在他专忆我们的时候,在他不间断地关注我们的时候,我们所有的障碍、所有的困难还怕什么呢?靠我们自己力量根本不可能解决的问题,但是在佛的力量面前那是小菜一碟的,那是轻而易举的。所以为什么一个念佛行人相信了一种超越性的佛的存在,你碰到任何问题都可以向佛去祈求,去祈祷,你只要用至诚去祈求,一定会有感应,一定会有效果。 这次四川大地震,虽然死了很多人,但是很多信佛的人却是幸存下来了,这里就有感应道交,就有佛菩萨的加持力在里面。我们也希望把这些感应的故事能够编成小册子,能够广为流通一下,因为现代人业障深重,对佛菩萨的存在常常没有信心。佛菩萨绝对存在,佛菩萨的力量绝对是超越而不可思议的。所以“一专为忆,一人专忘”,我们要了解就是这个事实真相:佛在永恒地忆念我们,我们在专门地忘记这桩事情。现在我们知道这样,我知道佛在慈悲地忆念我,我现在转而也忆念佛,这两种忆念就会互动,就会相应,这样我们就生生世世跟佛永不分离。跟佛不分离,那就是生到净土嘛;如果跟佛离开了,我们还在三界六道苦不堪言地流转哪——客作浪子,一代不如一代,一世不如一世啊。——2009年3月大安法师讲于广州大佛寺
版权所有:金刚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