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谈下我对财供养的认识。刚修学的时候,我还没有财供养的意识,因为一直觉得我们学习是免费的,既然不收费,我干嘛再要供养?现在已经意识到了,这就是典型的自以为是,是凡夫的想法和感觉。
随着修学的深入,我有了主动供养的意识,从最开始只供养书院,到后来每个月把供养分作五份。虽然有五份,但我很惭愧,每一份的钱不算多。
可是我想把供养的习惯坚持下来,这样的坚持对于调整自己的心行很重要。我告诉自己,如果不是用这些钱来供养,吃吃喝喝、买点东西就花掉了,满足的只是自己一时的欲望,对于生命品质的提升和改善没有什么帮助。如果钱不用,那就更不起什么作用了,说不定还会增长吝啬贪财的负面心理。我现在觉得,能用正确的发心,而不是用以前那种在庙里捐钱求菩萨保佑的想法来做供养,是与修学真正相应的,是一定有利于修学的。如果没有进入书院学习佛法,我一定不会有这样的认识。另外,学了依止法后,我对供养有了更新的认识,依教奉行就是行法供养,而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就像导师在视频中说过要我们把《道次第》背出来。我一开始觉得这个怎么可能啊,怎么也背不出来的。因为内心觉得不可能做到,所以就没有行动。我现在仿佛明白了导师的用意,虽然一时间背出来是很难的,但是我应该先树立这样的发心,而不是自以为是地认为做不到就不发心了。这就好比我们每次做定课和回向发愿,道理都是一样的。
为什么我在修学的时候就会忘记这点呢?说明我还是偏重于知识性的学习,忽略了根本目的是要把正见落实到心相续中,替换凡夫的感觉。导师反复说,学习佛法,重要的不是学了多少知识,而是真正掌握了多少,运用了多少,落实到心行中的有多少。所以我应该时刻按这个标准来检验自己的修学态度,领会导师这么说的用意。我感觉自己才真正明白善知识的重要性,导师不厌其烦地在把最殊胜的学习方法和修学的注意点毫无保留地讲给我们。如果没有导师,这一切能从何处觅得?我必定会陷入自己的设定中,带着自己的认知去学习佛法,那样能知道怎么修学吗?
有了这样的发心后,我就想办法开始落实。我先从偈颂开始,争取每天都能花点时间来背诵,我相信日积月累一定可以的。这么做了后才真正体会到背出来就是自己受益,法义更熟悉了,经常浮现在脑海中,可以反复闻思。其实背或者不背,与导师何干,还不都是为了我们自己好。所以我想明白了,在修学路上,不要再想着耍什么小聪明,就应该老老实实地按照模式一步步来,用心地学,用心地吸收,做一个合格的佛弟子。
版权所有:金刚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