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修行网

南北朝的佛教艺术

发布时间:2024-08-07 05:25:57作者:金刚经修行网

5至6世纪是中国的南北朝时期,北方由胡人鲜卑族所统治,建立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当时,佛教艺术已经发展出比较符号性及具有图解线条的抽象性表达方法。这种风格被认为是十分庄严的。最初,北魏风格的佛像以宽额、尖鼻子、微笑为主,展现秀骨清风的气质。头部后的背光有向上的尖端,呈现薄片状。

后来,寺庙与纪念馆常在山洞里设立。佛像主要从岩石浅浮雕出来,很少采取高浮雕的手法。在龙门石窟内的雕塑就是明显的例子。直到6世纪,大量的雕塑由黏土制造,或者由青铜铸造。位于洛阳的龙门石窟是中国着名的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始建于北魏,至今仍存有窟龛2100多个,佛塔40多座,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余品。其中龙门三窟,是北魏宣武帝为孝敬其父母而捐钱开凿的,花了24年才完成。室内共有11尊大佛,造像严谨,面型修长,高鼻大眼,形态文静肃穆。

始建于北魏的云岗石窟中发现很多楼阁式佛塔,而建于北魏正光元年的河南嵩山嵩岳寺塔是保存至今的最早的一座砖塔。塔身12面,第一层高大东西南北各砌有拱门,其余各面做成宝箧印式塔式样,酷似阿育王塔,配以火焰形尖拱,明显具有犍陀罗艺术风格。除了佛像外,也有很多关于歌咏伎乐舞蹈的记录,譬如云冈第十二窟门楣上方,有一幅石刻浮雕图描绘一群伎乐天,使用十四种不同的乐器来演奏。乐器可分为管乐器、弦乐器、打击乐器三大类。

同样始建于北魏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的麦积山石窟是唯一保存北朝造像体系最完整的石窟。由于经历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的发展,石窟清楚显示泥塑艺术演变历史。

音乐方面,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仍然有继续的发展。西晋末年,来自西域僧人帛尸梨密多罗曾经到建康的建初寺住居。根据宋赞宁的《宋高僧传》记载,“曾作胡呗三契,梵音凌云,次诵咒数千言,声音高畅,颜容不改,既而挥涕收泪,神气自若。又授弟子觅历高声梵呗于今。”高音成了这个梵呗的声腔特点。东晋时,月支国支昙龠也到了建业建初寺,教授发音与转读,并且创作了“六言梵呗”,在当时非常流行。《高僧传》卷十三记载:“善转读,曾梦天神授其声法,觉因裁制新声,梵音清靡,四飞却转,反折还弄,虽复东阿先变,康会后造,始终循环,未有如龠之妙,后进传罗,莫匪其法,所制六言梵呗,传声于今后。”南朝梁武帝非常信奉佛教,他把《善哉》、《大乐》、《大欢》、《天道》、《仙道》、《神王》、《龙王》、《灭过恶》、《除爱水》、《断苦轮》等十篇梵呗定为正乐,并且设立有法乐童子伎、童子倚歌的梵呗,更举行无遮大会。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