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上有佛二尊,懊恼世人不识;只看现在爷娘,便是释迦弥勒;若能供养得他,何用作别功德?中国是崇尚孝亲文化的国度,因此,当佛教传入后,随着经典传译的增加,佛教中孝亲思想便迅速顺利地和本土文化相结合。目犍连救母的故事和报父母恩节(盂兰盆会)的来历,地藏菩萨超度母亲的事迹等在汉地广为弘扬,僧伽中还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孝僧”。
齐朝道纪禅师,侍奉母亲时,无论衣着饮食,大小便溺,事必躬亲;隋朝敬脱和尚,每次外出弘法、听讲佛学,都用扁担,一肩挑着母亲,一肩担着经书,孝满乡里;唐代子邻法师为报母恩,超度亡母往生,日夜礼佛诵经,礼佛四万拜,诵《法华经》过百部;唐代陈尊宿,每日织蒲鞋再贩卖,用卖鞋的钱供养母亲,人称陈蒲鞋。
有意思的是,佛教来到中国之后,曾遭遇的最大尴尬和误会却恰恰是“不孝”,原因就在于舍父母出家的行为。关于这一点,明朝莲池大师曾在《为僧宜孝父母》和《出世间大孝》二文中,提出了佛教对孝亲的观点,很具有代表性,他认为孝分三等:
下等孝顺:奉养双亲,免于饥寒。
中等孝顺:功成名就,光宗耀祖。
上等孝顺:为父母说法开慧,往生佛国,永离三途。
不仅如此,佛教更将孝亲思想扩大为对众生的慈悲,即视天下苍生为父母,这就是《梵网经》上所说的:“一切男子皆我父,一切女子皆我母”,以博大的胸襟,平等感恩一切生命。因此,僧人出家是为了实现大孝于天下的悲愿,所以必须听闻正法,成就佛道,以度天下无边的众生。据《缁门崇行录》里记载:唐朝慧斌法师为报父亲养育之恩,曾凿义井一口,供往来行人汲水解渴,这就是将对家中父母的小孝延伸为对天下世人大孝的一个实际案例。
为了说明孝道的重要性,中国佛教学者进一步提出“百善孝为先”的理念,并以中国传统“仁义礼智信”等五常与“不杀、不盗、不淫、不饮酒、不妄语”等五戒相统摄。所谓不杀以成仁,不盗以为义,不淫以成礼、不饮酒以成智,不妄语心优信,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孝戒平等观。
可见,明确提出以孝为一切善行的根本,使佛教更符合中国的社会心理;而把孝的内涵和外延扩展,则是佛教对中国孝亲文化的一大贡献。 (谢路军 潘飞)
版权所有:金刚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