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修行网

破茧而出 修定调心

发布时间:2023-02-24 15:36:27作者:金刚经修行网

  修定调心

  修定调心

  修定的功效

  动与乱

  修定的原则

  绝除妄想执着

  正念

  妄想之一:有想皆妄

  妄想之二:大小.粗细.显隐

  妄想之三:我心已定

  妄想之四:三轮不空

  一心境界

  修定方法

  内息与随息

  观心法门

  小结

  修定调心

  今天继续讲有关「修定的理论和方法」,相信各位对这应该是比较熟悉的。但在整体架构上,我们还得把这部份重述一下。

  修定的功效

  现首先来反省一个观念,为什么要修定?若「定」,即不动,乃所谓的「八风吹不动」─心在一切境界中都不为所动。可是三法印中,首曰「诸行无常」;或四念处中有「观心无常」。既一切境界本来就是无常的,不只外境无常,也心境无常。于是在无常的法印下,心会动,倒才是正常的;而何以修定却欲违背无常的法印,而冀修成心不动的境界呢?

  修定的功效,依我看来主要为「降伏业障」也,而不是冀望修出什么境界来。因为凡夫从何造业呢?乃为心向外攀缘故造业。所以修定者,乃反其道而行之;故使本来向外攀缘造作的心,而变成向内收摄至寂静无为。若心能保持在寂静无为的状态中,才使一切无明业障不再现行。否则即使听到再多的佛法,但碰到境界时却又业障现前,一切作不了主矣!所以如不能以修定的功德来降伏业障,则再多的经教,终究不过是口头禅而已。尤其在紧要关头,生病时,临终时,用意识思惟的方式,更将欲振乏力─除非平日已有十分的功夫。简单讲,修定乃为降伏业障也。

  所以虽「诸行无常」,我们还得修定。以心若能定,即能在一切境界中,虽观照明了而不动不乱。人的烦恼,乃为乱而来;而乱就是心在种种的境界中起矛盾。而矛盾者,多为业障现行故。今以修定故,乃能安心在一切境界中,而不起业障的现行。于是为业障不现行故,心能不动不乱。故《般若经》中有谓:不乱不味故,应具足禅波罗蜜。

  动与乱

  下面再论「动与乱」的关系。以诸行无常故,心境会有变化;所以不管物相的动或心境的动,乃是相应于缘起的本然。但是动和乱,却未必有连带的关系。如世间人常说「动乱.动乱」。事实上,动未必乱,乱也未必动。比如说燕行有序,故虽动而不乱。同样一个好的工程师,能按部就班地执行工程的进度;故虽动而不必乱。

  反过来说,乱也未必动。有时候一个人活得太无聊了,虽无所事事,心却胡乱如麻。或者打坐在那儿,心中妄想纷飞,压制不了;身虽文风不动,心却乱成一团。

  所以动未必乱,乱未必动。可是对一般凡夫来讲,动即不免乱,少动少乱,多动多乱,愈动愈乱。此乃因为凡夫,本就没有智慧。既生命的目标不清楚,更行事草率唐突。甚至在内心里,本就有很多矛盾,故一碰着境界,就将业障现前而自我烦恼。

  比如好吃的人,一看到好吃的东西,就在那边挣扎「要不要吃?」若吃了,不只花钱,又会长胖。而不吃,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或者瞋心重的人,却不幸冤家路窄,碰上了仇家。于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此时,内心又开始挣扎了 。所以因于内心的矛盾,故一碰到境界就开始乱了。

  于是很多人宁可先不去碰境界。如老子所说:不见可欲,使心不乱。因此从不动而不乱,这虽不是最高境界,可是对很多人来讲,还比较好下手。至于能做到「虽动而不乱」,则须要更高的智慧。所以从不动而不乱去入手,这便是修定的法门。至于虽动而不乱,则是修慧的法门。

  以上已从降伏业障.使不现行,而论「不乱」者。其次,再述「不味」者。不味即是不执着也。由于在修定过程中,会产生很多世间未曾有的觉受;于是很多人便因沉溺于种种觉受中,而产生执着。这便是「味」也。而真修定者,既不可因外在的境界,而产生散乱;也不可为内在的觉受,而产生执着。这才能相应于「不乱不味」的禅波罗蜜。

  简言之,修定法门虽不是最究竟的─因为它跟无常的法印,有些相违背。但佛教仍将之视为修观证慧的前方便。

  修定的原则

  既修定的法门,主要是从「不动中」去启修的;则如何才能使心不动呢?心之动,乃为随境界而起分别。故欲使心不动,首要断除心境的连结关系。心若不去攀缘境界,便能不随境界而起妄想。

  所以修定的大原则,乃「收摄六根,心不对尘」而已!以一般人若六根触对六尘,就会现起六识;而识则不出分别取舍也。于是为消除一切妄想执着,乃从「根不对尘」中去着手。

  修定的方法,形式似很多,比如数息.念佛.诵经等。其实重点还不出「收摄六根,心不对尘」这个大原则。因为如能直接收摄六根,而使心不对尘,则倒不必再用什么方法。

  可是这对很多人来讲,反而不容易做到。因为众生还是习惯去抓住一样东西;若一切不取不住,反倒不能安心。因此退而求其次,乃将心专注在一个单纯的对象上,使较能安心。本来心散动于很多不同的境界中而打妄想,现则收心专注在一单纯的对象上。这「心」我们且不要把它讲得太玄─什么真如心.等流心。就修定而言,心即「当下的注意力」也。

  所以修定的方法,乃「置心一处,以楔出楔」也。将注意力专注在某对象中,此即「置心一处」也。比如就数息法而言,顺着呼吸,从一数到十,从一数到十。这呼吸与数字,即是一处者。如再仔细分辨,最后这一处,还非呼吸,而是数字而已,因为数字还比呼吸更单纯。而数字者,乃仅当下的数字尔─过去者不留,未来者不企。方法当用得愈单纯愈好,如数息时,还分心于身体的觉受,那就不是置心一处了。同理就念佛法门而言,此一处者即当下的佛号而已!如心还期待有什么感应.瑞相,便是「杂用心」也。而杂用心者,如何能修成一心不乱呢?所以修定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练习把心专注在一点,这一点愈小愈单纯愈好,这称为「置心一处」也。

  至于「以楔出楔」者,方法本质上也是妄想;但因为若专心用它,便能抵消其它妄念故,权且用之。待用到其它的妄想皆消除之后,再来放下此妄想,便能达到消除一切妄想的境界。

  绝除妄想执着

  因此对刚开始修定的人而言,都是有方法可用的。但如功夫渐纯熟,就可以不用方法,而直接返照我们的内心。若有妄想杂念,则直接消除它。如此照而又照,消而又消,便能使我们妄想渐少而至于无念。

  以上修定的原则.方法,乃「收摄六根,心不对尘」和「置心一处,以楔出楔」而已!故若能掌握这些大原则,至于其他的就很单纯了。所以若问:「何者为妄想?何者为正念?」当然就佛学而言,各宗各派会有很岐异的看法。但就修定而言,离开当下的方法,就是妄念。

  正念

  至于正念,则只有当下的方法,才是正念。至于其他的都是妄念,包括任何觉受.瑞相,甚至菩萨现身.佛来灌顶等,都是妄想。或者思惟佛理,或突然想起一些好玩的事等,就修定而言,都是妄念而已!

  于是我们缘此而来省思:打坐会着魔。很多人都人云亦云地说:打坐,当心会着魔。其实如掌握以上所讲的原则,那怎么会着魔呢?因为一切魔境,皆远离方法矣!所以任何境相,其实是不需要去辨明那是什么境界?我们看《小止观》上提到很多魔境,或如《楞严经》上也有五十阴魔之说。很多人愈看愈糊涂,还不确认自己是否着魔?其实那能不着魔呢?因为只要心,已离开方法,就是魔境也。因此禅宗便讲得很直接:佛来佛斩,魔来魔斩。只要我们察觉到已离开了方法,而去攀缘境界,便都是妄想与魔境;因此须即时回向到方法上。所以在佛法里常讲的「回向」或「回向功德」。乃是回向到正道或正念也。因此以回向故有功德,而非有功德故回向也。

  如已确认:离开方法,就是妄想与魔境。那打坐还会有什么问题呢?因为所有的问题皆从妄想而来,故能将一切问题当妄想处理,就没什么答案好找的。所以我在禅堂里回答的问题都很简单,因为真正的问题不过是:你未认真在用方法,才会有那么多问题。对真正用功的人,那有闲岔去扯这么多问题呢?

  而我们很可怜地常被灌输说:打坐很危险,打坐会着魔,打坐要有名师指导。其实名师,也是指导你回到方法而已!所以我们只要能确切地掌握这个心要:离开方法,就是魔境。便能保证你在打坐的过程中,逢凶化吉,过关斩将。至于其它葛藤,早将斩尽杀绝吧!

  以上所示修定的心要:『收摄六根,心不对尘』;『置心一处,以楔出楔』以及『离开方法,就是妄念』。其实已够用了!但为很多人于面对境相时,又放不下矣!故还得三申五令,细部分解。

  ***

  妄想之一:有想皆妄

  正念讲过了,其它就很单纯了。然以一般众生从初用方法,到完全没有妄念的境界,还将有大致的渐次与过程。故以下略述其过程与渐次:

  现首先分析妄想的相状。大原则还是一句老话:有想皆妄。中国字很有意思,心上面有相就是想。所以心上有任何的意念.思惟.记忆.觉受等相,都是想也。而有想者,皆妄也,故称为「妄想」者。然也不是必变成断灭.昏沉或无记,才是心中无相。想主要从「作意」而有,故称为「打」妄想也。如非作意而想,则虽仍是妄想,却是细妄想也。故以下再剖析妄想的差别:

  妄想之二:大小.粗细.显隐

  大致而言,妄想乃有大小、粗细、显隐的差别。何谓大妄想?如果在用方法时,却打了一个妄想,以致于把方法全忘掉了。于是想了好久,才猛然觉醒到:我正在打妄想哩!因此才赶快回到方法。若用数息,则早忘掉刚才数到那里,所以必须重一数起。这能截断方法的妄想,我称为大妄想。

  初修定时大妄想很多,所以方法都是捡了又丢,丢了又捡。然经过一段时间修习之后,我们的警觉性会提高。故在打妄想的当下,便能很快警觉到「自己在打妄想」而回到方法上。于是虽夹杂有妄想,但方法还是连续绵密地用着。这在方法之间夹杂的妄想,我称为小妄想。比如我们数息数到三时,觉得脸部好痒,但好痒的念头只一闪便过去了。故下面再呼气时,还知道数四.数五。就修定的过程而言,正常的话,当过一段时间后,即不再有大妄想,而只剩下偶然乍起的小妄想而已!这是讲大小的层次。

  其次讲粗细,我们常说打妄想,打即谓「作意」也。从作意而起的妄想,皆称为「打妄想」者。所以想昨天的,想明天的,想自己的,想他人的,一切用心去打的妄想,乃是「粗妄想」也。大致而言,粗妄想皆可回想,回想我刚才在想什么?其次有细妄想者,细妄想不是我们去攀缘它,而是它自个现形的。这种情况就像我们晚上将入睡前,好象作梦其实又不是梦,有很多杂念撩绕不已。它既不是我作意去打的妄想,且当我们意识到它时,它就消失无踪矣!甚至根本很难回顾起「刚才曾想什么?」这种情况,其实更像晚上作梦一般。梦当然不是我作意去作的;且在梦境时,虽形影丽丽,但只要一醒过来,便声色渺渺,重觅无处?

  其实众生的心田中,本既有粗妄想,也有细妄想;就像大海里的波涛一样,大浪花里夹杂有许多小浪花。但当我们粗妄想很凸显时,就察觉不到细妄想的存在。因此除非我们在打坐时,已将粗妄想渐次降伏了,那细妄想才会浮现出来。我师父曾把数息法,分为七个层次。故至少要达到第四层次,才会有细妄想的浮现。这也就说,必待大妄想、小妄想,皆泯除了,才能发现有更细微的妄想。所以论典上有曰:寻与伺。寻是自己去攀缘的大妄想,而伺乃自个浮现的细妄想。

  既有想皆妄,故一切见闻觉知的作用,其实还归是妄想。所以不管眼根所看,耳根所听,或身体一切痛痒.冷暖.通塞.轻重.浮沉.滑涩等觉受。在平日视为真实者,但于禅坐用功时,乃必将之视为妄想也。甚至心觉得轻安.喜乐.寂静等,其实还归是妄想而已!

  有人谓:禅坐用功,得经历小我的统一,大我的统一,甚至身心的统一,内外的统一。其实真统一者,此「一」当亦不可得。至于心之觉受有统一相者,其实都不过是自我暗示的迷头幻影。我还是回归一句提示:离开方法,即是妄想。以上乃说明粗与细的层次。

  下面再讲显和隐。如业识种子已现行了,这称为「显」。所以不管大妄想.小妄想,粗妄想.细妄想,都是显也。而隐者,乃指尚未现行的种子。然尚未现行,却不代表它不存在。在经典上,或名之为「随眠种子」,随眠就是还在睡觉,故不起现行。但睡觉后,终究有一天还会醒过来作怪的。故修行,要消业障;不只要消已现行的业识种子,且当消未现行的随眠种子。

  妄想之三:我心已定

  为什么我们要把妄想剖析得这么仔细。因为很多人会以自我暗示的心态,不断催眠:我打坐,心已很定了,已找不到任何妄想也。事实上,那有这么容易就没有妄想了。如经典上说『阿伽陀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既业识种子,如瀑流般地后浪推前浪,怎可能休止或断绝?所以能使瀑流由大浪变小浪,由小浪变平流,流得平顺无纹,便已入定了。而非期待瀑流不流,或水全淘光了。

  所以真会用功的人,乃不当用自我暗示的方法,以强求自己很快没有妄念。相反地,要用心于察照自己还有什么妄念?而立刻断除它。事实上,禅坐的方法就像筛子一般。既妄想有大小.粗细的差别。故筛子刚开始启用时,只能将粗大的妄想先过滤出来;至于较细小的妄想,则还无能为力。而待用功一段时间后,既粗大的妄想已降伏殆尽;则当更换为细目的筛子,以把细一点的尘沙也筛出来。以这样不断用心于去发觉自己还有更细微的妄想,而去弃除它。才使我们的心愈来愈细,愈来愈定。

  这一点,乃与很多人不同。因为他们都希望很快没有妄念,所以便不惜欺骗自己:已经没有妄念了。或者懒得去觉照妄念的存在。因此我经常碰到有些人这么问:「我已经没有妄念了,下面当怎么办?」如已没有妄念,则岂有"我当怎么办?"的妄想出现─真是不打自招。又有人说他心很定了。可是时间还不好熬哩!甚至闷得无聊。心很定者,时间当一滑即过!怎可能难熬,甚至无聊?其实,这是观念的偏端,故造成的错觉。他根本还有很多妄念,却不愿再去筛除。所以心还是很粗哩!

  事实上,不管从理论或经验来分析,一个人绝不可能体验到「自己已无妄想」的境界。因为若真无任何妄想,则早忘我也。而忘我者,又岂能觉得自己已无妄想。所以既觉得自己没有妄想,这就有能有所,这就是妄想也。

  因此真会用功的人,当只不断地发觉自己有妄想,而不会发觉自己没有妄想。因为没有妄想的时间,是根本不存在的。就像我以前的经验,虽一支香中只打了几个妄想,却三十分钟已滑过去了。因为若前一个妄想与下一个妄想,乃间隔十分钟。但为不打妄想的时间,一滑即过;所以在感觉上,前后两个妄想还是粘在一起。所以不断去发掘自己还有更细微的妄想,这才是修定的重点。而修慧,乃不断去发觉自己还有那些放不下的执着。

  所以修定修得好,反无任何觉受。只是时间过得很快,一下子又是一支香,一下子又已一个上午过去了。

  妄想之四:三轮不空

  以上所讲大致是第四层次,故有细妄想的显现。现再讲第五个层次:

  我师父讲到第五个层次时,乃用三条线来表示。这三条线,即意谓着「三轮不空」。三轮者,首先有我。其次,有方法可用。第三,有当下的数字。这我.方法与数字,即是「三轮」也。如套用佛学的名相,亦可说是根.尘.识的存在。所以如用数息法,还意识到有我,有方法,有数字,即是三轮不空者。以上乃就空间的范畴,而论三轮不空。

  其次,亦可从时间的范畴,而论「三际未了」。所谓三际,乃指过去,现在,未来。因此若还知道时间前后相的差别,则表示我们还未突破时间的范畴。所以一个人用方法,用得最好时,当既不觉得自己在用方法,也不觉得有时间的存在。自己跟方法.时空,等持而合一,此即所谓「三昧」也。观音菩萨因证得观音三昧,所以能听得一切声音。也有人修火光三昧.念佛三昧等。

  简言之,唯能所双泯.前后际断,才与「定」相应。否则,就算「当下一念,清清楚楚」,也只是自我暗示的假相而已!因为所谓清楚,乃是从比较不清楚后,才能显现出其清楚。而既将心安于当下,则岂能从比较而生「清楚与不清楚」的差别呢?所以这些愈修行愈清楚的人,只不过是「以讹传讹」或「一犬吠日,百犬吠声」,将来不着魔才怪哩!

  一心境界

  修定修到最后,乃证得一心境界。故在一心中,既无能所的对待,亦乏前后的差别。既已突破空间的枷锁,更也超越时间的范畴。于是心乃能像广大无边的镜子一般,能把一切相都照进去。故修定成就后,能显现天眼.天耳.宿命.他心等神通。

  然即使能照进一切相,却仍是无知.无识,不起作意分别。如镜子,猫来猫现,狗来狗现。镜子不去分别猫狗为何物,只是随照显了而已!所以反而无知.无识,无能.无所,万年一念,一念万年,才与定相应。

  此之万年一念者,并不是说在万年间,只现起一个念头。而是虽随照显了,却不起作意分别。我们常说:如来常在定,无有不定时。然佛虽常在定,却也常对众生说法:对贪者说不净观,对瞋者说慈悲观;为八万四千种众生,开八万四千种法门。佛虽经常游化说法,可是还不出万年一念也。

  这也就说,虽相是有差别的,但心性却是平等的。然要证得心性的平等,这不只须有定的成就,也还得相印于慧的成就。以上讲到这里,主要是讲修定的理论:为什么要修定?还有正念与妄想的界定!

  修定方法

  下面再介绍一些基本的修定方法。现首先讲数息法,相信各位都已学过数息法,所以我只讲较重要的部份。为什么选择以数息法入门呢?因为它作意最少,妄念至微。

  我们人从生下来就会呼吸,所以不需要刻意才能呼吸。又数字从一到十,对我们来说也是最顺遂的。于是因自然.简单,所以作意最少。前已说过:任何修定的方法,本身也是妄念。而所用的方法,若是不自然.不单纯,须刻意为之;则方法本身,便是个大妄念。如此既以大妄念压制小妄念,则它能检点出来的妄念就很有限。此恰如筛子的孔目很粗,故对较细的尘沙便无能为力。因此像持楞严咒.大悲咒等,皆须刻意持之,所以心不可能很定的。其次念佛.诵经等亦然。当然以上乃就纯自力的修定而言。

  但如果心很粗.很乱,则可用「倒数」或「隔数」的方法─数字从十而九,而八.七 或从十九而十七.十五 。因为倒数或隔数,是一种比较粗重的方法;而粗重的方法,乃能盖住多数的妄念。但如用一段时间后,心已调细了,这粗重的方法便反成逆障也。所以欲修定,当用最自然.最单纯,作意最少.妄念至微的方法;故选择以数息法作为入门方便。

  其次数息法,当顺着自然的呼吸而数。首先这牵涉到作意的问题,因为若用控制呼吸的方法而来数息;则控制者,即是作意也。而既作意,心何能细?其次,若作意呼吸,反会与我们的身体不协调;于是会产生胸闷.头痛.疲累等问题。有些外道,乃教人用作意的方法来呼吸,那是练气功,而不是修定。虽练气功,也有练气功所欲达成的目的,但却不与修定相应也。

  数息法原则上是单数出息或单数入息,数出的话就不数入,数入的话就不数出,尤其对初学者更当如此。然到最后,乃可试用「出入皆数」,这是我个人在打禅七时的心得!因为我们数息,数了老久,虽大妄念已降伏了;却常在出入息之间,打个小妄想。于是因有小妄想,所以心仍没办法更安定。尤其在出息─有数字可数时,还比较不会有妄想;而待入息不数时,便容易打妄想。所以我乃练习:出入都数,但数同一个数字。于是以出入皆数,便使我们的心保持同样的警觉性,而能消除更微细的妄想。可是如用得不好,却容易形成控制呼吸的现象。所以当细心去揣摩:如何能出入皆数,而不致控制呼吸的要领。如练习好的话,当很快能从第四层次,提升到第五.第六的层次。

\

  数息,心要专注,当把注意力唯系于数字上。当然最初须从注意鼻端,而看着呼吸的出入,然后才能顺呼吸而数数字。但过一段时间后,乃可不必再注意于鼻端,便能顺呼吸而数息。如此再练习一段时间后,更能顺着自然的呼吸而数数字,而不需要再着意于呼吸也。因此到最后,心中只有数字.数字.再数字。以心只有数字,其方法乃更单纯;而愈单纯者,即愈专注也。

  反之,若着意于呼吸,即注意到身体的存在。而身体既存在,就会有种种的觉受─不管酸痛.冷热.通塞等。于是觉受既多,心何能专一呢?所以不注意呼吸,而只注意数字;反更容易忘掉身体的存在。又数字有前后相,如能练习到只安心于当下的数字,那心就更能专注也。

  内息与随息

  一个人如用数息法一段时间之后,呼吸自然会变长.变细.变深。如本来一分钟有十五次呼吸,则现在将变成只有十次.八次;故每次呼吸的间隔时间便愈来愈长。其次呼吸也将愈来愈细,本来有所谓风相.喘相,而现在竟变成很细,以至于若有若无。于是当呼吸变成愈来愈长,愈来愈细时。要再数息,乃有困难,好象找不到呼吸可以数了。甚至有人说:要刻意呼吸,才有息可以数。

  如果一个人已面临这种困境,则我们首先会建议他数内息。所谓内息,就是丹田息。也就是在脐下丹田的部位,将发现有如心脏开翕的现象。其实一般人除了用鼻端呼吸外,还有用毛细孔呼吸的。所以即使鼻端已停止呼吸,而毛细孔的呼吸还将是存在的。若详实说,乃为毛细孔的呼吸比例已增大故,鼻端的呼吸才会变长.变深.变细。

  所以当鼻端的呼吸已慢慢深细,以至若有若无。则我们返观丹田,便可察觉到内息的存在。于是此时,便可改数内息。内息由于比较深沉.细致,所以必更专注才能数好。当然数内息,注意力仍是着重于数字,而非呼吸。

  其次,若不数内息,也可用随息而直接去看呼吸的进出.长短,甚至冷暖.通塞。因为如呼吸已变成很深细,当妄想杂念也很深细才是。所以此时再改用随息的方法,将使身心变得更轻松自在。大致而言,数息较紧,故妄想少。而随息较松,故身心较闲适。然而随息虽松却不容易提升,因为既随着呼吸的进出.冷热.通塞而分别,心岂能很定?

  所以我还建议用「数内息」的方法,因为数内息除本有调心的作用外,还兼有调脉的功能。此为内息所在之点,其实就是气脉不通的地方。为什么我们呼吸,只能吸到这么深呢?因为再下去,脉便不通矣!于是现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一点,其实也有把气血集中在这一点的作用。而气血既集中于此,便有助于通调气脉也。

  当然于用功的当下,我们是不需要去分别气脉通塞的问题,而只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数字上,即自能兼具调脉的功能。以调心的功效而言,数内息其实还比数鼻息,更易得定。因为:一.内息更平稳,乃不可能用心去控制呼吸。二.内息比较深沉,故心亦随之深沉。鼻息较浮泛,故心亦容易跟着浮散。三.内息因比较细微,故需更专注才能看清楚。然除非用数鼻息一段时间后,才能察觉到内息的所在,而去数之。

  观心法门

  前所介绍数息.随息等方法,皆是「置心一处,以楔出楔」的方式;故还有方法可用。但这还不是最直接的方法,所以下面我们再介绍「观心法门」─此乃直观妄念之起而径除之。我们不再用心去专注任何对象,而只确切地返观自心;若察觉其现起妄念,则立刻截除它。若看到妄念起了,就随时消除它,方法就是这么简单。

  各位听到这里,是否还问:若妄念不起时,我们当做什么?其实既无妄念,则根本不可能还有任何问题。这像猫捉老鼠一般,只要一看到老鼠,不问大小胖瘦,一律吃掉它。

  其次,也可用另一种方法:旁观妄念的生灭而远离之。有时候,我们不需急切地要去消除妄念。因为妄者,乃从作意分别而生。既念起念落,乃顺乎无常的法印;则我们何必心急败坏地去操心它呢?我们只要练习「不受其影响」便可矣!故此之谓「远离之」,不是要使变成没有妄念,而是只不受它影响而已!这我常用一种比喻:就像一个人坐在河边看流水,水既不断从上游流来,也不断往下游流去。而我们只安稳地在岸上看水流。所以即使有水花,也不可能溅到我们身上;更不可能被波涛袭卷而去。

  事实上,这需有较深的功夫才作得到。因为能把妄念纯客观化,的确很不容易。一般人或者就不打妄念,或者便与妄念打成一片,那能将妄想杂念纯客观化呢?旁观妄念的生灭而远离之,这在密宗称为大手印。妄念如虚空鸟道,去来无踪;故起任它起,落任它落。不作任何思惟分别。

  下面再述禅宗的参法:在妄想杂念起的当下,去问妄想杂念从何而起?这是从观心启修而兼参禅的法门。这种情况有点像禅净双修的行者,一方面持念阿弥陀佛的圣号,一方面又参「念佛者是谁?」

  因为我们就为不知道妄心从何而来,所以才得随时防范,而防不胜防.烦不胜烦。如果我们能参出妄心的起处,就能直捣黄龙,而肃清贼窝。那就不用再担心:那时候又会打妄想了!

  所以兼参妄心的起处,其已不是单纯的修定法门尔。修定其实还只是像以石压草,用隔离境界的方法而回避妄想杂念,终不得究竟也。唯直接从妄想杂念的根源处去消除,才是究竟了义的。

  以上所介绍修定方法,大致是从数息入门,而后经由随息或数内息,而使心愈来愈定。若呼吸已很细,甚至妄想也愈来愈少,便可改用观心法门。观心法门最初只是看着妄想的起落,而消除它;若进一步,则可兼参妄心的起处?如能参透,即得定慧等持,而与解脱相应。

  小结

  在此我们先作个小结:修定的原则,基本上是从根不对尘中去内摄,而能消除妄想杂念。因此若于修定的过程中,有心追求境界,或着迷于种种觉受;则岂非头上安头,缠上加缠?

  所以很多人都说:禅坐会着魔。但魔很可怕吗?魔如真很可怕,则倒我们不会「着」。但为它很可爱,我们才会着。因为这些境界,即是我们平日所贪求的。所以当它现前时,我们来不及判断,便已迷上它了。

  因此很多人之所以在打坐间迷失自己,其实不是魔来缠我,而是我自去找魔。而魔非魔,其实也不是境界的问题,而是观念与心态的问题。如果观念正确,心态纯净,则任何境界都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何魔之有?

  本来修定即是为了远离境界,而消除业障。但如有心追求境界,则本来的业障还未消除,竟又染上另一种业障。目前修定学禅的人虽多,但本质上却都是外道禅,为什么呢?因为都在境界与觉受上作功夫。而这些对很多人,倒更有它的吸引力。因此很多新兴宗教,都能风靡一时,而吸引很多人去信受奉行。

  众生很可怜,本来就是为求解脱而修行的,而现却为了修行,倒增加更多的束缚,且还自洋洋得意!真是歧路亡羊,流离失所。事实上,我的课讲到这里,大家当已明白:学佛与修行,其实很单纯哩!只一条路,直走到底。可是众生的本质,就是不喜欢这么单纯嘛!因何名「众生」呢?生而又生,变化再求变化,希望有更多的花样,期勉有更多的噱头。若太单纯了,反教人不耐烦噪,反让人活不下去了。必从证得「无生」而远离众生,这倒是一般凡夫最不容易相应的。因此虽很多人学佛,但还跳脱不出「众生」的共业。于是再怎么打坐参禅,都只是聊胜于无吧!好!今天有关修定的理论和方法,便讲到这里。下次再详细讲到一些生理的变化。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