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再来举例说明一下,我们的真心就是实相。如天上的明月,五蕴就如同水里的月影,因为小孩们无知,不知道月亮是在天上的,以为水底影印的月亮是真的,他生起贪爱的心,入水去想捞这个月亮,我们想一下,能不能得到?
下面,我们再来概括总结一下,以便大家能够更好的理解。观自在菩萨这一句,开门见山的把全经的总纲给点了出来,我们前面讲过了,这一部《心经》就是围绕着观自在菩萨来讲的,这是纲中之纲,这一句就能概括全经。观自在菩萨是我们学习的典范和榜样,我们要学习观自在菩萨,用甚深广大的观照法门,来开发般若妙智,用开发这个词还不大恰当,应该直接让我们的清净本性显露无疑,用般若妙智把色受想行识五蕴照破。其实五蕴根本是无所有、不可得的,色受想行识这五蕴是虚幻的。因为它虚幻,所以要照见五蕴皆空。不要执着在法见上,连照见法门也不可得,因为照见也是法,因为五蕴本来是空,当下即空。诸法空相,不但照见是空,最后连空也不可得,有空就是没有照破。照见五蕴皆空,不光把五蕴空掉,连空都不可得,一切都不可得,这才能称为皆空,才能说是照见五蕴皆空,连空都不能有。这样既破我执,又破法执,了分段、变易二死,达到生死苦海的彼岸,真正的大自在。
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之所以称为五浊恶世,就是因为一切众生执着外境、外相,而不知这些外境、外相都是自性的显现,都是自性的作用。就比如天上的白云,我们都见过白云的变化,一会儿变化像山川、像大海,甚至能变换成动物的图案,像龙、狮子,尽管相变换多端,但是本体白云一直都没有变,它是因缘和合的。我们不被变换的假相所迷惑,不要执着山川、大海、狮子变化的种种假相。同样我们世上的一切色相,包括男女老少、山河大地、飞禽走兽,都是我们自性的显现。你能够识得自性是真实的自己,自性才是真实的自己,这就是醒悟;反之,不识自性,只把外界的假相和四大假合的身体,当成了真我了,就像你只认识白云变化的大海、山川、狮子,而不识得它的本体是白云形成的一样,那就被相所迷惑了。忘失了本来,以至于抛家离舍,在外面流浪生死。
《金刚经》中说的非常的到位,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如果你见到诸相了,知道它没有本体,知道它是我们的作用,我们佛性的作用,则见如来。什么是如来?不是外面的佛,就是我们的佛性了。你知道外相皆是不可得、无所有,若见诸相非相,这个时候你就知道,一切是我们自性的显现,则见如来,就是这么一句,就是这么一个解释。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都是因缘和合,就像白云一样,因缘和合,我们所看到的,都是因缘和合法,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没有一个自体,没有一个本来,它都是因缘和合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见到我们的佛性了,知道都是佛性的作用了,就这么一个意思。
我们如果能在待人接物时,明白这是自性在起的作用,那就时时见性,处处见性。所以你们看师父这么快乐,没有烦恼、没有忧愁,因为一切都是假相,好的也是自性的显现,不好的也是自性的显现,不被外境所转,知道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你会非常自在的。玄沙禅师曾说:真心就是你的见闻觉知,现量就是真心。就是说一切事物自然现象,不要加上你的主观妄心分别,那就是真心。没有分别心,那么举手投足、言谈笑骂,就都化为自性的妙用,都是我们自性的妙用。山河大地、森罗万象都是自性的显现,这自性,就是具足一切能够应缘显相起用的妙有真空,就是这么一个道理。你明白了,这一段就听完了,《心经》的大意你就已经掌握了,也可以说佛法的中心、佛法的修行方法你也就已经掌握了,就是按照这个观自在菩萨,处处去观照,知道一切皆空,都是我们清净本性的作用。其实,好也是你清净本性的作用,不好也是你清净的作用,好也是因缘,不好也是因缘。我们都活在因缘法中,但是不要忘失我们清净的本性,不要执着外相,知道它的根,是我们清净本性的作用,就这么一个意思。《心经》教导我们的,就是让我们认识这妙有真空的真性,从而圆证菩提大道。
版权所有:金刚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