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演绎了一曲曲生命之歌
最近在一次传统文化学习班上,末学听到一位幼儿园老师的分享,内心感到很沉重。到底是家长听从孩子的安排,还是孩子听从家长的安排。这大概是目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
其实大自然给我们演绎了一曲曲生命之歌,旋律优美,格调昂扬,节奏紧凑。天地厚德,生生不息。父母不仅要养育它们,还要教给它们生存的技能,这种技能的完成是本能的,这些技能的学习与模仿都是短暂的,就像人类说话一样,稍纵即逝。尽管有三五年的时间足矣。一旦失去学习的最佳期,将永远不会拥有了。这样才能使各自的种族繁衍生息下去。大自然是多么的神奇而有趣呀!奥地利的一位科学家劳伦茨经过研究发现,小天鹅出生后,认识妈妈的时间,只有三天。而且出生时,谁在它的身边,它就认为谁是它的母亲。如果它出生时,一个人在它身边,这个人往哪里走,小天鹅就跟在这个人的屁股后边,一直追着往前跑,看上去在跳天鹅舞。它们误认为是自己的妈妈。小狗出生后,扑哧扑哧模仿打洞的时间,只有七天。如果出生后,它生活在水泥地面上,过了一个星期后。这只小狗一辈子也学不会打洞了。小老虎在父母的带领下,追赶猎物,那种气势如行云流水······小鹰在父母的陪伴下,在太阳底下,在朗朗的天空中,舒展开双翅,欢快的飞翔,这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的真实含义。小鱼儿在父母的陪伴下四处游动。沉鱼落雁是多么的优美壮观!这是自然规律,这是自然之道,这是宇宙秩序。
人类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父母亲又是如何影响孩子的呢?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老天爷给安排的学习时间最长,有十几年的学习时间。不但要向父母学习,而且还要向他人(老师)学习。父母是一家之长,父母之所以成为父母,因为他有几层意思,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是孩子的领导,老师,父母亲。从这个角度说,父母与孩子的地位是不能颠倒的。父母是一本十分丰富的参考书,什么疑难杂症都可以在书里边找到,就看孩子读不读这本书。古圣先贤曾经告诉我们,“教妇初来,教子婴孩”(北齐:颜之推),“蒙以养正,圣功也。(李炳南)”“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杨、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三字经》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无论是先哲教育,还是经典启迪,都在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学习,尤其是在幼小的时候,更要好好学习。而且影响孩子的主要途径是父母与老师。父母不仅要教给孩子一般的生活技能,而且要教给他们一些文化内涵。要告诉他们什么是道德,五伦大道是做人的根本,五常是人与人相处的关系。母亲在引导孩子做人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周朝统治的时间最长久,拥有800年的历史,周文王、周武王等圣先人,是因为周朝有三位圣贤的母亲:“太姜、太妊、太姒”,一周朝开国之初,太姜、太妊、太姒,皆记贤德,母仪天下。三太是周文王的祖母、母亲、妻子。须知天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庭有善教,则所生儿女皆贤善。家有贤子,则国有贤才。达则兼善,普溢斯民。如是之意,出于家教。家教之中,母教最要。孔老夫子有一位贤德的母亲,陪着孔子求师拜师之虔诚,无人比拟,把孔子引向了一条光明大道。孟老夫子,大家都知道“孟母三迁”。孟母的“断机杼”促使孟子刻苦学习,终究成为一名亚圣之才。“母亲对于孩子,是第一所学校。她自己能理解她的孩子的个性,了解孩子的倾向、爱好,从而能照料他、鼓励他,为他做准备,给他指明前途。”(科威特:穆尼尔·纳素夫)当年印光大师说:“现在这个世界,世道不好,人心险恶,都是因为大家没有好好教育儿女所产生的结果,有些人的子女资质本来很好,却被父母教坏了,说起来很令人心痛,所以你要把教育子女看得很重要。人之成败关键全在幼时,家庭教育为改造社会培植新人之根本途径”。(宋)陆游说:“人莫不爱子孙,爱而不知教也,犹弗爱也”。“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清)黄宗羲 比如说,某住宅小区,一天,一位大人领着孩子,走在小区划卡的大门口中,大人划卡把门打开了,小孩子跟在后边,可是小孩子看见后面又有几个人连续的走进来,这位六——七岁的孩子就用手把住门,使门敞开着。一连几个人过去了。这时大人说话了,你这个孩子,你快点走啊,你给他们把门,他们连声谢谢都不说。我们仔细地想一想,大人的这句话对孩子的成长是不是有益处的呢,答案昭然若揭。教育就是上所施,下所效。长善救失。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你的圣贤教诲太高深了,我做不到呀。那么我们用生活的实际例子来看一看会是怎样的呢?我们就从衣食住行来说吧,穿什么衣服符合一个人的身份,既经济和体,又美观大方,谁家的孩子能说清楚呢?一日三餐,到底吃什么是有利于健康,应该怎么吃,谁家的孩子说得上呢?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居住在什么地方是比较方便的呢,要居住多大的房子,才符合实际情况呢,谁家的孩子知道呢?出门行走,有远近之分,如果往远处走,要乘坐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呢?要走什么路线才能到达呢,谁家的孩子心中有数呢?看来孩子毕竟是孩子,这些活动孩子要依赖家长才能完成。末学觉得,孩子的命运是掌握在家长的手中,父母站在山巅上,孩子也能够站在山巅上领略无限的风光;父母站在水沟里,孩子自然得到沟水的浸泡。
如果家长一味听从孩子的安排,迫使老师也听从孩子的安排,就等于断送了这个孩子的慧命了。这和人造侏儒有什么区别呢?其情景非常可怕,可怕到什么程度呢?就好像盲人骑在瞎马上,而且处在悬崖中。这不是危言耸听,其结果就是如此。
那么究竟应当怎样教育子女呢?古圣先贤告诉我们:“远邪佞,是富家教子第一义;远耻辱,是贫家教子第一义”。〔(清)李惺 〕“ 子弟少年知识方开,须以端谨长厚养其心,为一生人品根基”。〔(清)申居鄖〕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
安详是处世第一法;
涵容是待人第一法;
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教子工夫:第一在“齐家”,第二在“择师”。(清)陆世仪 要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社会教育在与成就孩子的广博学闻。
究竟是家长听从孩子的,还是孩子听从家长的。末学用西方哲学家柏拉图的话语来结束全篇吧:“孩子惧怕黑暗情有可原,成人惧怕光明是最大的悲剧”。孩子做了对不起家长的事情有可原,家长做了对不起孩子的事后悔莫及!
版权所有:金刚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