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尤其是刚上学时爱动好玩,往往玩儿到高兴时,小伙伴们突然呼唤,常将书包玩具等落下起身就走,等回到家里,母亲问起才恍然大悟。所以母亲三番五次的告诫我,凡起身离开时要回头看一看。由此,我慢慢养成习惯,也就很少丢东西了。
到了中学,尤其是到了高中,课程多了,学习量大了,加上是学生干部,学习很吃力,想争第一的愿望往往落空。二哥那时上大学。他告诉我,听课时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很重要,但下课后或晚上睡觉前,静下心来用极短的时间回头看一看,趁热打铁,回顾一下,将重点要点提出来,挽个结;并在星期天挤出点时间,回过头来钻进去提纲挈领地再回顾小结一下更重要。善于及时地回头看看想想,养成习惯,将会事半功倍。此法着实很有效。
到了工作单位,尤其是院办、党办、行政处合并成综合办后,我作为主任事多而杂,往往事不遂人愿。这时,我们给部委领导当过多半辈子秘书的郭院长传经验给我说:将你计划要办的或领导交办的事或职工反映出来的事都记在小本子上,时常翻开看看,每天回头查查,将那些做了的勾掉并从中总结出经验教训,没做好或还没做的想想该怎样做会更好。这样不但不会误事,事情还会越做越顺手,越做会越好。此经验确实使我受益良多。
后来,中央布置历次党内教育活动,都将“回头看”作为一个重要阶段来实行。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凡事回头看的重要性。
回头看,对于工作来说,就是对前一段的事作个小结,找出经验和问题,明确发展方向或下一步工作目标,以达到推动工作的目的;回头看,对于人生来讲,就是对个人历程经常进行一番回顾,为下一步转折或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回头看,对于自省来说,就是对以前检查过的问题,逐一看看有没有改正和改进,是不是还存在隐患,以免发展下去,酿成大错,成为遗憾。
人生要做到每一步都走得正确、快捷、稳健,能成功地达到预期的目的,起码不留下遗憾,就应该多反思、勤总结、常回头看看。反思要切实认真,检查要触及灵魂,总结要坚持不懈,“吾日三省吾身”,才能确立做人做事最正确的方向,最好的方法。养成回头看的习惯,既可以让人在品味利弊得失甜苦的过程中不断升华自己,也可以彰显出人的睿智与练达,并能从中寻得人生的一条最顺畅的捷径。
作为人生的回头看,是多种多样的。如翻阅过去的日记,写自己的回忆录,包括看看史书,看看历史上的圣贤等。
唐太宗李世民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用生命和时间看看世界上著名的圣贤,读读经典的名著,想想父母老师的教诲,才能不管走到哪里,都能比别人看得远一点、走得快一点。因为千百年来,没被淘汰的名人名著是一代代人选择的结果,而不是市场的选择;父母老师是真心诚意传道授业解惑的。这里首先是读史,因个体生命有限,要想领略人类经历的酸甜苦辣、成功与失败、生命与死亡,只有读史,回过头来向先贤们(包括父母老师)请教;其次读点哲学,求得人之为人、人之胜人的根由与方略;再者学点心理学和宗教学,探寻人的意识和心灵是怎样自我协调运行的,进一步求得更多的切合人心、符合人性的东西,以达到超尘脱俗的境界。先贤们都很重视回头看,并将此作为认识世界,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和人生道路的金科玉律。如金文的道字
是
(走)+
(行走至十字路口)+
(停下来四处张望、思考、选择、确定路径);另一个金文道字
是一个人走到新路口回头看。从第一个金文道字可以看出人的头发是向后飘动,说明人是冲向路口的;从第二个金文道字可以看出人是在运动中突然回头,小辫子才甩动的。这说明向后看的目的不是留恋美景,止步不前,而是在快速寻求正确的路径,把握准确的方向,继续前进的。此处的道也如老子所说的道,即万事万物的真理与生存发展的规律。所以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释迦牟尼也为求道,在菩提树下苦修六年,才得道成佛。圣贤们一生都在寻道、得道、传道和卫道甚至可以殉道。因此,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在人生道路上也应该经常地回头看看圣贤们,并在效法圣贤的道路上经常地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人生足迹,进而“正其不正以归于正”。明代大儒王阳明曰:“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
人生之路遥遥,人生之岔道更是多多,在交叉十字口停下来,静下心来认真地回头看看,才能记住自己曾经走过的路,才不会迷失前进的方向;在失败的路上常回头看看,回顾自己的初心,总结其失败的原因,以增强前进的信心与决心;在成功的路上常回头看看,能时刻保持冷静与谦谨,以充满理想的力量。人生路漫漫,诱惑也多多,要想有所作为,不仅注视前方,向前看,还需要经常地回头看看,这样才能不迷失自己并能重新认知自己,随时调整自己,才能信心百倍地踏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回头看看,身后有很多智者的哲思。回头看看,身后也写着已被证明了的正确的人生道路。回头看看,在临死的时候,才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也不会因为虚度人生而懊悔;才会生得自然自在,死得淡然安然。
“证得正道”的注释:
“证”是佛教用语,即领悟、觉悟、彻悟和印证、验证、证得的意识。六祖说:“所谓佛,就是觉者;所谓法,就是正;所谓僧,就是清净”故“证”也即佛(前念迷惑,就是凡夫;后念觉悟,就是佛陀),“正”也即佛法(正其不正以归于正。“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於正者,为善之谓也。”)。证,正如《红楼梦》中宝玉的“偈”语:“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大意是:彼此都想从对方得到感情的印证而频添烦恼;看来只有到了灭绝情谊,无需再验证时,方谈得上感情上的彻悟;到了万境归空,什么都无可验证之时,才是真正的立足之境。宝钗认为宝玉仅仅悟到了五祖大弟子神秀的偈语(其偈云:“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只到了门口,尚未登堂入室。黛玉所续的“无立足境,方是干净”才算达到了六祖惠能的偈语境界(其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若尘埃。”这才是禅宗三境界中最高的境界。
版权所有:金刚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