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修行网

净土宗的修行方法,你知道吗?

发布时间:2024-05-12 05:25:36作者:金刚经修行网
净土宗的修行方法,你知道吗?

净土宗的修行方法,可以说法门极深极广,普摄一切众生,圆该五时八教。净土宗所说的“土”,就是禅宗所说的“心”,就是佛教所说的“佛”。清净之心就是净土,净土就是清净之心。所以净土宗说:“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心即是土,土即是心,所以说,没有任何一宗,能够超乎“净土”之外,没有任何一宗超乎“心宗”之外。

如果就净土宗的本义来讲,我们的心清净了,则一切土、一切处,无不清净。古代的大德们说:如果我们的心清净了,阿鼻地狱就能变成净土。如果我们的内心,污垢不净,净土也会变成阿鼻地狱。至于西方净土,乃表日升于东,日落于西,结果圆成之义。

在净土宗,有三种念佛的方法。一是实相念佛,二是观相念佛,三是持名念佛。这三种念佛的方法,表面上看起来是不同的,实际上而论,却是一样的,都是摄持妄心,使其不为境牵。

第一,实相念佛。

实相念佛类似于禅宗,它不念有相佛,也不念无相佛,不着于有相,也不着于无相,而是时刻照顾自己的当下心,使其不跟着色尘境界跑。色尘境界不仅仅包括外在的认知对象,也包括内在的思想观念,总之,凡是有相的东西,无论是内识,还是外尘,皆属于色尘境界的范畴。修行人如果跟着色尘境界跑,按佛家的标准来说,便是心随境转了,便是着相了。实相念佛就是要照顾自己的当下心,使之不跟着色尘境界跑。若有所跑,即刻牵回,犹如禅宗的“牧牛图”所喻:牧童喻修行人,喻实相念佛的人;牛喻跟着色尘境界跑的妄心习气。起初之时,那头野牛的野性难驯,它是不肯就范的,所以,牧童一手牵缰,一手执鞭,以令其就范,这象征着修行人的自我护持,使自心不跟着色尘境界跑。

世事繁杂,皆需用心料理,若说能时时看得住这个妄心,使其不跟着色尘境界跑,就我们这些深入世间的人来说,那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实相念佛,对是深入世间的人来说,很少有人行持这种方法。

第二,观相念佛。观相念佛就象藏密的观想法一样,它是把某一尘境,或某一佛像,当作观想的对象,使被观想的尘境或被观想的佛像,能够在观想者的心中历历分明。如此观想,其实,也是“以一念代万念”的方便方法而已,以这种方法,制止住这个狂乱奔逸的妄心。由于人们的习气总是于各种境界中推波助澜,眼要看好看的,耳要听好听的,口要吃美味的,心要想随意的,心思动荡,愈演愈烈,成一种难以止息之势,总之,趣境的习气势力是很难以降服的。为了使人从随境流迁的境界中解脱出来,不再被各种境界拖着跑,佛家便想出了种种办法,用以克服种种妄习。观相念法佛的方法,也是方便法门中的方便之一。

观想法就是在自己的心中观想起一个像,这个像或是一个宗教图景,或是一尊佛菩萨像,总之,那是一个唯心所造的图像观念。人们用心想念这个图像观念,使它历历分明,为的就是要用这个图像观念抑制住其它妄念的产生,所谓“以一念代万念”。要使所观想的“图像观念”历历分明,观想者就必须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全神贯注,心无旁鹜,则纷纷扰扰的妄念,便会渐渐地停息下来。由于观想力的摄持,观想者便无暇顾及到其它妄念。定心一处,妄念不起,即是方便清净。

如果就究竟了义的清净上来说,无论是所观想的“图像观念”是多么的殊胜与庄严,那依然是一个唯心所造的虚妄境界。学人若能于此一堪堪破,豁然识得这个“齐含万相的净明觉性”。识得这个“齐含万相的净明觉性”之后,立足于这个净明觉性,随缘起诸妙用,这才是佛教所说的究竟了义的清净。然而,初机之人,难以顿了此事,故须心住一处,令心有个方便息止。借此方便,降服粗妄。借此方便,精进不懈,待功夫纯熟,唯此一念(所观想的图像观念),他念不生。正于此时,为人师者,当为点破,令其证见实相。学人证悟实相之后,方知三藏十二部经,皆是自心本性的注脚。今日证悟至此,乃得无字真经矣。所以古人说,“六经注我”,“三藏十二部经,不出一心”。到此境地,方知一切法相,无不是无相心体中的事,所谓:“无明尘劳即是菩提。无集可断。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证,无苦无集,故无世间;无道可灭,故无出世间。纯一实相,实相外更无别法。”此时,生死涅槃,娑婆极乐,等同空花幻影。若于空花幻影中更求解脱,那自然是梦中妄为。

第三,持名念佛。持名念佛同观相念佛一样,其道理也是心系一缘,摄诸妄念。妄念若起,也不理睬。一心只在佛号上,哪有闲心说闲话管闲事。由是之故,任他妄念自生自灭,不去理睬,就象“龙衔宝珠,游鱼不顾”。佛号喻宝珠,游鱼喻妄念。也就是说,修行的人,若能一心执持名号,心念耳闻,专注其上,妄念乱起,也不理睬。佛家用这种方法,来比喻持名念佛的方法。如果一个人念一句佛号,心念耳闻,妄念若起,也不理睬,则妄念自然脱落。这种持名念佛的方法,看似宗教的,而其效用却是非宗教的——心性修养的。观相念佛,是观那个“唯心所造的视觉图像”。持名念佛,则是观那个“唯心所造的听觉图像”。无论是“视觉图像”,还是“听觉图像”,其实,那都是唯心所造的心理现象。观想的人或念佛的人,把自己的心思灌注在这个唯心所造的“心理现象”上,那自然是一个“以一念代万念”的“自净其意”的方便方法。一念即唯心所造的佛念,万念即胡思乱想的妄念。学人若能借念佛之法,证悟到了这个“念佛的心”,本分天然,无缚无脱,此人便是体证到了“实相”的人,这便是净土宗所说的“无相悉地”,也是“常寂光净土”。在这个一真法界里,全是诸人自己,更无心外之物。

实相念佛与观相念佛,这种功夫比较难做,不如持名念佛更加方便,所以,净土宗的行人,大都运用持名念佛这一方法。因此,我们就持名念佛的方法,来谈一谈净土宗的修行。

佛教巧妙地创立了持名念佛的方法,把“阿弥陀佛”这个名号,安放在众生的心中,巧妙地代换众生的妄念,使众生在不知不觉之中,净化了心灵。古代的大德们说:“清珠下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想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佛经上谈到念佛净心的方法时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也就是说,运用一句佛号,心念心闻,栓住眼、耳、鼻、舌、身、意,使之不再外驰。上中下三种根基的人,不问是哪一种人,只要能按照这种方法去做,内而身心,外而世界,一切放下,将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全神贯注在这一句佛号上,绵绵密密的用功下去,就会于不知不觉中,把垢心转化为净心,透彻佛法的真义。

念佛时,既不能操之过急,追求念佛的数量,或一味地放声大念,以免伤气耗血。同时,也不能疏漏缓慢,让妄念有空子可钻。念佛如能像推重车上山一样用力,句句相接,字字分明,即使下下根基的人,也能达到念佛的真正目的。因为真正的佛法,不在于思考理论,而在于恭行实践。只要心不外驰,一心念佛,净念相续,久久功纯,自然就会妄心消融,明心见性。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