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修行网

信愿法师:《观经四帖疏》〈玄义分〉七门料简之和会门(五)

发布时间:2024-03-11 05:24:09作者:金刚经修行网
信愿法师:《观经四帖疏》〈玄义分〉七门料简之和会门(五)

【观经四贴疏讲义】《观经四帖疏》〈玄义分〉七门料简之和会门(五)

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

上回我们探讨到第一卷〈玄义分〉七门料简的第六门“和会门”。和会门善导大师再分为六小段。六小段上回我们探讨到第二段,善导大师以道理来论破诸师对《观经》的错解。上回我们说到上品上生与上品中生,今天我们从上品下生接下去看。疏文善导大师说:

【上下者:上言从种性至初地以来者,未必然也。】

“上言”就是慧远大师所言。“从种性至初地以来”,“种性”是指三贤位的菩萨。慧远大师认为,上品下生是三贤位至初地菩萨在往生的,善导大师说:不是这样!所以这句疏文说“未必然也。”

【如《经》说:“此等菩萨,名为不退,身居生死,不为生死所染。如鹅鸭在水,水不能湿。”】

下面善导大师引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来佐证“菩萨是不退菩萨”。就是三贤位至初地的菩萨,是三不退转的菩萨,已经不为生死所束缚。就像鹅、鸭在水中,不会被水淹湿。“不退”有三不退,就是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三贤位至初地的菩萨,虽然身居生死三界,但不为生死所束缚,不是像凡夫众生,在三界内受业力的束缚,受生受死六道沉沦,不是!

下面善导大师同样引用《大品经》开示:

【如《大品经》说:“此位中菩萨,由得二种真善知识守护故不退。何者?一是十方诸佛,二是十方诸大菩萨。常以三业外加,于诸善法,无有退失,故名不退位也。此等菩萨,亦能八相成道,教化众生。论其功行,已经一大阿僧祇劫,双修福智等。”】

善导大师继续引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开示说:三贤位至初地的菩萨,因为有二种真善知识的守护,所以不退。这二种真善知识,第一是十方诸佛,第二是十方诸大菩萨。十方诸佛以及诸大菩萨,经常对三贤位以及初地的菩萨三业加持。诸佛菩萨三业加持,使得三贤位菩萨,以及初地菩萨不退失。“于诸善法,无有退失”,这“诸善法”就是指菩萨悲智双运、自利利他,菩萨运智上求佛道,运悲下化众生。

凡夫很容易退失在佛道,菩萨不会。凡夫初发心易发,但恒久心难持。我们只要看看我们周遭所谓的佛弟子,往往学佛初入佛门很发心,但经过三年、五年,就不要学佛、不要修行;也有念佛的人,念佛三、五年,不要念佛了。原本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要往生了,逢缘触境,退失佛道。信愿最近也看到念佛的人,竟然有从念佛直接退失到外道,不要念佛了,去学法轮功;不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了,要去李洪志的法轮世界,实在很颠倒。佛经说西方极乐世界殊胜庄严,是从佛的真如智慧称性宣说而出,竟然不相信,相信人所说的世界。上个月,信愿到香港弘法利生,也看到香港有念佛的人,竟然经过没多久就不要念佛,去信基督教了;不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要去耶稣的天堂,直接从佛道退到外道。凡夫众生就是会退失道心,继续沉沦在生死苦海之中。

所以凡夫如果真实体解到佛的大慈大悲,怎么会退失佛道?知道这句佛号是佛对我们慈悲怜悯的心愿,心中真实如法体受、感受,怎么会不想念佛呢?不想去西方极乐世界呢?

三贤位的菩萨与初地的菩萨,就不同于凡夫会逢缘触境退失佛道,不会!为什么?因为诸佛菩萨威神加持,无有退失,所以是不退位的菩萨。

善导大师引用《大品经》说,此等的菩萨亦能八相成道。对初地以上的菩萨而言,就有办法八相成道。“八相成道”这八相,第一降生、第二入胎、第三出胎、第四出家、第五降魔、第六成道、第七转法轮、第八涅盘。这八相成道是初地位的菩萨就有这个本事。

善导大师说:此等菩萨,亦能八相成道,教化众生。论其功行——功德修行,已经一大阿僧祇劫,双修福智——福慧双修,经过一大阿僧祇劫,所以:

【既有斯胜德,更忧何事,乃藉韦提请求生也?以斯文证,故知诸师所判,还成错也。】

三贤位的菩萨乃至初地菩萨,既然有八相成道,教化众生的本事,有这种殊胜的功德,更忧何事藉韦提希夫人来请求往生呢?以此经文道理证明:慧远大师判上品下生是三贤位以及初地的菩萨在往生,不对!

下面:

【次责中辈三人者:诸师云:中上是三果者,然此等之人,三涂永绝、四趣不生。现在虽造罪业,必定不招来报。如佛说言:“此四果人,与我同坐解脱床。”既有斯功力,更复何忧,乃藉韦提请求生路?然诸佛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是以劝归净土。亦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济为?以斯文证,故知诸师所判,义同前错也。以下可知。】

前面说上品辈,下面说中品辈。中辈三人者,就是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以及中品下生。“诸师”也就是慧远大师说:中品上生是三果阿那含的行者在往生的。“然此等之人,三涂永绝、四趣不生。”善导大师说:三果阿那含的行者,是三涂永绝、四趣不生。三涂就是地狱、饿鬼、畜生,四趣就是加阿修罗。三涂是恶业为因、见惑为缘,感召堕落三涂恶果。三果阿那含的行者,虽然还有罪业,但必定不招来报。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三果阿那含的行者还有三毒的烦恼,但因为没有见惑的助缘,所以不会招来三涂四趣的果报。因为三果阿那含的行者已经将三界八十八使的见惑断尽,思惑还未断尽,但因为没有见惑的助缘,所以不会招感三涂四趣的苦报。

“如佛说言:‘此四果人,与我同坐解脱床。’”佛经世尊说到,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行者,与我同坐解脱床。这是什么意思?初果就是须陀洹果,断三界见惑八十八使;二果斯陀含果,除了断三界八十八使见惑外,还断欲界思惑九品的前六品;三果阿那含果,除了断三界八十八使见惑外,还断欲界思惑九品的后三品;四果阿罗汉,除了断三界八十八使见惑外,还断尽了色界三十六品的思惑,以及无色界三十六品的思惑,也就是三界见思二惑,彻底圆满断尽。所以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与佛同坐解脱床,是有不同境界。善导大师说,这三果阿那含果的行者,“既有斯功力,更复何忧,乃藉韦提请求生路?”既然阿那含行者不会再堕落三涂四趣,有这样的功德力用,更何须忧愁生死之事,还藉韦提希夫人来请求往生西方之路?不用!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