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平等
有同修访问我,提出男女平等的问题,现在妇女要争女权,这个问题我没有法子回答,因为「平等」太难了!五根指头伸出来都不一样长,不平等,我们是否要用刀把它切平等?人与人站成一排,个子高矮不平等,是不是要把高的头削掉,把矮的安上去?
为什么不平等?其根源何在?根源是我们的妄想、分别、执着不一样,才造成不平等。明白这个道理,不平等就是平等,平等就是不平等,你们想想这两句话的味道。到什么时候真正平等?佛告诉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平等了。西方极乐世界每一个人相貌与阿弥陀佛完全一样,个子都一样高,身体皮肤都是身金色,真平等了。所以,你要平等,赶紧往生到极乐世界,在我们这个世界绝对不平等。
什么是真平等?「尽分」就是真平等。譬如我们在社会工作,我们的职位不平等,一个公司有董事长、经理到员工,最低级的是清洁环境的员工,怎么会平等?如何在这里头看到平等?「敦伦尽分」,你把自己本分工作做到圆满就平等了。董事长把他自己的工作做得圆圆满满,董事长第一。总经理把他自己的工作尽心尽力,做得圆圆满满,总经理也是第一,第一跟第一就平等了。清扫厕所的员工也尽职尽责,把厕所打扫得干干净净,他也第一,各个第一。这个公司从董事长到最低级的员工,各个工作都是第一,第一就平等了。这才是平等的真谛。你要是不懂得这种真谛,胡作妄为,只是造业而已,来生的果报会很苦。所以,一定要懂得「敦伦尽分」这四个字的真谛。
「敦伦」,敦伦要落实到「尽分」。分是本分,儒家讲「五伦十义」,义就是道义、仁义、情义、恩义。我们通常讲义务,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听。
说女人总是被压迫的,这个观念是错误的,是有人在挑拨,你上了当。女人有女人的本分工作,男人有男人的本分工作。现在女子出来踏入社会工作,这是不是好事?不是好事。细细算算这个帐,你吃亏了。古圣先贤告诉我们,女人比男人尊贵,女人的权比男人的权大。什么权?社会的安危,国家的兴衰,世界的和平,女人操这个大权。这些与女人有什么关系?与相夫教子有关系。中国古人讲,家无贤妻就无贤母,没有贤母,哪里来的圣贤出世?这个世界有圣贤,全世界人得福报,母亲的职责就是为全人类培育圣贤的人才,这是她的本分。她现在把本分丢了,要去做其他事情,古圣先贤、佛菩萨看到都摇头叹气。这里头有很深很深的道理,大家细心思惟就明了了。
做职业妇女是得不偿失,纵然你的事业很辉煌、很有成就,可是没有好好照顾你的儿女,你下一代完了。现在很多有钱人雇佣人、奶妈照顾小孩,小孩将来的习性是不孝父母。为什么?对父母没有这一份情分。他将来爱什么?爱他的奶妈、爱你家的佣人,因为那是他的养母。亲生母亲生了他,却不爱他,不教导他,这个损失太大太大了。中国古人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家没有后代,你的事业做得再成功、再辉煌,你死了之后,成绩单是零。世出世间法都重视继起的人才,那是真正辉煌的成就。你看看,中国古时候这些帝王,帝王一继位的那一天,第一桩大事就是立太子,他有继承人。我们今天把这件事疏忽了,只晓得自己去冲、去拼,全都错了,这是不了解宇宙人生真相。
(节录自21-110 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老实念佛 求生净土)
惜福
我们学佛的人常讲:「惜福。」往往将「惜福」的意思错会了。
佛陀当年在世,出家人的生活是「三衣一钵」。如果今天托的饭菜很多,这一餐吃不完,可不可以留到明天吃?不可以!佛的制度是你吃饱之后,多余的要供养畜牲,供养鸟兽,不可以留到明天。
这里面有很多道理。古时候没有现代的冰箱,怕你留的东西会变质,吃了容易生病,为了卫生,所以不许可。出家人不吃隔夜的东西,这是卫生。同时不许可你懒惰,「我今天多托一点,明天不要出去了」,这个不可以。托钵是一堂功课,天天要去。这个制度有许多用意,非常之好。
这些跟我们现前的生活完全不相同。现在我们吃的东西剩下来了,可以用冰箱来储存,明天还可以用。但是我们学佛的人往往错会了「惜福」的意思,东西坏了、馊了还要吃,以为这是「惜福」!福是惜了,过两天生了一场大病,还要人家来伺候、来照料你,你的福报马上就享光了。
所以,佛弟子要懂得卫生,要讲求卫生,我们一生不生病,不需要麻烦别人照顾。因此,在饮食上要是得病,真的不可以原谅。
在家同修对于这些剩下来的饮食,若味道变了也不应该吃,一定要维护自己和一家人的健康,这才是真正的佛弟子。
必须要记住,饮食要处处小心谨慎,败坏的东西决定不能吃,吃败坏的东西不是惜福,不要把「惜福」二字的意思解错了。菜饭味道只要一有变化,立刻要舍弃,这是绝对正确的。
佛绝对给我们一个幸福美满的生活,佛法教学是教我们「离苦得乐」,不是教我们离乐去吃苦,否则这种佛教没有人会接受。要体会如来教导的真实义,这个很重要。
(节录自《楞严经清净明诲章》7-04-05「若诸比丘。衣钵之余。分寸不畜。乞食余分。施饿众生。」)
不要忘记送礼
「好事」,在佛法里面,教导我们如何落实?「四摄、六度」全都包括了。四摄里,第一是「布施」。布施,就是送礼、请客。布施是讲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感情的联系。靠什么?靠请客、宴会、送礼。不要把这个事情看轻了、看小了,这是大事!人与人之间交往,最密切的是夫妻。夫妻为什么不和?为什么会闹离婚?为什么家庭会破碎?就是不懂得「四摄法」。懂得四摄法的人,家庭一定非常圆满。先生常常送一点小礼物给太太,太太也常常送一点小礼物给先生,表示关怀,这是维系感情最重要的一个方法。不要认为这是小事,无所谓!这是大事,绝对不是小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要忘记请客,不要忘记送礼,这是佛教给我们的。
(节录自21-112-06)
家是国家社会的基础
四摄特别强调落实在家庭,落实在夫妇。现代人把婚姻看得很轻,喜欢就结婚,不高兴就离婚,简直是儿戏!他不晓得,他背的因果有多重!轻易离婚,果报都在地狱。为什么有这么重的罪?他破坏了整个社会的秩序。整个社会就像我们的身体,一个家庭夫妇的结合就像一个细胞,我们身上每一个细胞好,身体健康;夫妻离异,家庭破碎,这个细胞就坏了。如果离婚率太高,你这个身体有一半病倒了,就很难存活下去。
现代人真的无知可怜,迷惑颠倒,胆大妄为,反对礼教。反对礼教的念头、言行,就是阿鼻地狱的业因。礼教是天道、是自然之道,你顺着这个道,你成佛、成祖、成菩萨;你违背这个道,你就堕地狱三途。世出世间大圣大贤跟我们讲,人伦的秩序是天道,人伦秩序从夫妇开始。所以,夫妻不和,造成的灾难是天灾人祸,整个世界秩序动乱,乃至于像其他宗教讲的世界末日。它的因是什么?因是夫妇不和,家破坏了,社会就没有了,国就没有了。
家是国家社会的基础。我们看《礼记》,古时候男女结合的婚礼,古礼多么隆重。为什么这样隆重举行?告诉你这个事情不是儿戏,不是小事,是大事。不只是关系你们两个个人,而是关系到整个家族的幸福、社会的兴衰、国家的存亡、世界的和平安定。现代人哪里懂得这个道理?
对此,《印光大师文钞》讲得很多,没有人听,没有人懂。印祖有一句话说得好:「国家世界的安危,女子负大部分的责任。」这句话印祖能说得出来,不容易!为什么?女人的责任,就是为天下国家培养贤德的人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要全心全力培养儿女,使儿女作圣人、作贤人,作佛、作菩萨,那是女人的责任。你生了他,不能好好的教他,你怎么对得起他?不但对不起他,也对不起社会、国家、世界。
我也常讲,我们一个人这一生当中,事业做得再大、再多、再圆满,如果底下没有继承人,事业等于零。为什么?你死了一切就完了。由此可知,培养接班人,功德第一。做母亲的责任,就是专门在家里培养接班人,这是第一大功德。后来居上,接班的人做得比我更好,这是成功的;接班人跟我差不多,这是失败的。底下一代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向上提升,这是成功的,这才是兴旺。
出家人的衣
人生活在世间,维持身体生存必须要的衣食是不能缺少的。佛陀当年在世,出家人的生活确实是如此,他的财物所谓是「资生之具」。印度那个地方是热带,所以衣服很少,三衣一钵。钵是乞食的。三衣不但是遮体,晚上睡觉时,这个大衣就当被子盖。具,我们现在是拜佛时做为拜垫,其实它不是这个意思,具是铺在地下做被单用的,衣是盖在上面的,所以称为「卧具」。出家人的财物就是三衣一钵,如果有多余的,统统都布施了,决定不积蓄。但是佛教传到中国来,中国的气候与印度不同,中国是在温带,四季分明,三衣决定不能保暖。冬天一定要棉衣,一定要很厚的被子,所以三衣就变成一个纪念的意义了。
像我们现在穿的出家衣服,全是中国的服装。现在出家人穿的服装,就是明朝一般老百姓穿的服装。这个长袖子的称作「海青」,这是汉朝时候的服装。汉朝时候,读书人是不劳力的,读书人穿的礼服是海青,大袖子的;短袖的是工作服,出力工作的。所以,我们出家人的服装完全是中国服装。
佛的服装就是披衣,有五衣、七衣、大衣,称为「三衣」。而三衣现在只有在诵经时,在举行典礼时,披在身上做一个纪念。而且这个衣缩小了,原来的衣我们现在在泰国小乘佛教可以看到,他们的衣很大,差不多比我们现在的要大两倍,真的是裹在身上。我们现在中国是用个勾环披在身上,所以这个衣就缩小三分之一。日本佛教的衣就更小了,缩小成一小块,平常不用的时候放在口袋里。日本和尚穿西装,他的衣装在口袋里,作佛事的时候,拿出来套在脖子上,这两块袈裟小小的挂在脖子上,也是做为纪念。所以,要知道佛门这些制度上的变化、沿革,其精神是教导我们真正要能放下。
(节录自《楞严经 清净明诲章》「若诸比丘。衣钵之余。分寸不畜。乞食余分。施饿众生。」7-4-05)
胎教
我们中国古圣先贤的教育,从家庭开始。在古礼上,我们看到儒家的教学从「胎教」开始,母亲怀孕就在教育她的小孩,所谓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为什么?做母亲的人,一言一笑、一举一动都会影响胎儿,所以决定要小心谨慎,端正身心,给婴儿最好的影响、正面的影响,决定不能有负面影响。这是爱护自己儿女,从怀孕那一天开始,现在谁懂得?
在家庭里面,父母是儿女的榜样,小孩从小看父母、学父母,所以你要给他好样子,决不能做出坏样子。做父母亲的人能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和睦邻里乡党,小孩从小看在心里,根深蒂固,他一生自然是正人君子,不会学坏。他平常看到要这样做,但是他不懂道理,到学校老师再给他讲这些大道理,他就懂得了。因此,进了学校,老师的责任是要把这些所以然的道理教导他,他觉悟了,这是做人的道理,这才是教育。
(节录自《华严经》第301集【勇敌大军夜叉王,得守护一切众生令住正道无空过者解脱门。】)
四岁会背弟子规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只是迷惑了自性。我们听到杨老师常常说起,她在台湾教小朋友,有个四岁的小朋友,《弟子规》背得很熟,「四书」背得很熟,《无量寿经》也背得很熟。他不但能背,也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看到他的父母做得不大对的,他就指出,他说:「爸爸、妈妈你们错了,你们没有做到。」这说明一切众生有佛性。如果没有人教,他就被污染了,他的佛性就被埋没了,我们现在就是这一类人。所以,今天圣贤的教诲,对哪些人最有效果?儿童。为什么?他还没有受严重污染,很容易把他的性德唤起来。还有一类,是六、七十岁以后的老人,他在一生当中受尽了折磨苦难,一听到佛法,他会觉悟、会回头。当中这一段正在迷惑颠倒,他排斥,他不会接受。儿童,你教导他,他会知恩,将来会报恩;老人,他会忏悔,他知道一生错了,会回头。
(节录自21-112-07)
健康的饮食
我们今天生活在这个世间,科技发达,但违背了天道,春夏秋冬是天道,四季所生长的动物、植物是天道。现在运用科学的方法,春天可以吃到秋天的东西,冬天可以吃到夏天的东西,这就是违反了天道,破坏了自然法则。眼前好像有好处,眼前得方便,但吃了怎么样?吃了得病。
西医不懂得这个道理,中医懂得。中医教导我们,健康的饮食、最好的食物是什么?现前生长的。《礼记 月令》讲到,十二个月每个月生长什么植物,你吃那个植物是最营养的。为什么?你的身体与自然完全融合成一体就健康,违背了自然法则,肯定生病。
现在澳洲是春天,中国是秋天,因交通的方便,使得中国那边的蔬菜果实运到澳洲来。若我们吃秋天的东西,不懂得吃澳洲当地的东西、这个月生长的东西,就会吃出一身病,还不知道病从哪里来的。所以,最好的食物、最健康的食物是本地的。我们住在这个地方,吃本地的,吃这个月份生长的,这是最健康的。人不能不顺应自然,自然是天道,自然是性德,随顺本性。
(节录自21-112-07)
印祖遗风
我非常仰慕印光大师,终生希望学印光大师。印光大师有三个特点:第一、一生不建道场,身心清净;第二、不收出家徒弟;第三、不传戒。我用了很长的时间去细心思惟,体会到这三桩事他可以做而不做,他是教导我们这个责任重大。
第一、建道场。古时候的道场有学风与道风,「学风」是天天讲经,「道风」是天天修行。如果道场没有道,那就是罪恶集结、聚集的场所。
第二、收出家弟子。出家弟子能不能弘法利生,续佛慧命?如果不能做到弘法利生,续佛慧命,反而借着佛法的招牌,谋求名闻利养,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这就是把他送往阿鼻地狱。这个事菩萨不能做,菩萨怎么能忍心把众生送到阿鼻地狱去?
第三、传戒。传戒后,大家不能持戒,有名无实,罪过很重。
印祖能做得很好,他不做,这是提醒我们,这一桩事情要小心,要谨慎。所以,我一生不敢做这个事情!
(节录自21-126纪念韩故馆长生西五周年追思法会)
君亲师
儒家教我们「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什么是君?以现在而言,就是领导者、带头者,什么事情我先做,不推给别人,这是君;君不推委事情于人,自己负责自己做。凡事推委别人,不是一个领导人;凡事自己亲自下手,别人自然服了,自然效法你、尊重你、推崇你。
「作之亲」,以父母爱护子女之心,爱护所有一切众生。一切众生都是自己最亲爱的子女,如此存心,方能自自然然照顾到无微不至。
「作之师」,从自己本身做起,做好榜样,认真努力教导他。譬如在学院,无论你做院长、副院长,甚至做清众、做学生,皆要克尽本分。
在自己岗位上「君、亲、师」怎么做法?我有没有尽心尽力?有没有尽到我的本分?有没有尽到我的职责?我们要记住《菩萨戒经》的教诲:「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们自己用什么态度?孝顺心、尊敬心对待一切人,再扩展到对待一切事一切物,这是修行。把我们自私自利、贡高我慢、嫉妒障碍的心理完全排除、化解,我们的灾难就消除了。
(节录自21-112-01)
吃的文化
中国人「吃的文化」,在世界上算得上是一、二,饮食讲求色香味。菜怎么配法,大锅菜有大锅菜的艺术,你大锅菜做成功了,天天吃,一生吃不厌,愈吃愈欢喜,这是真功夫。一定要处处留心,别人请我们吃饭,不是囫囵吞枣,吃菜要研究菜的作法。所以,无时无处不是在学习,任何地方都是课堂,你才真正学到东西。无论跟什么人接触,无论在什么环境,都是菩萨学处,我们都要认真努力学。
(节录自21-112-06【行好事-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
仁义
「义大」,何谓「义」?我们在许多宗教典籍里看到,上帝、天神、真主都赞叹义人,义人是有道义、有仁义、有情义、有恩义。道德、仁慈、人情、恩德统统具足,就是世间的义人,佛菩萨赞叹,所有宗教众神都赞叹。
六道凡夫也有「义」,但不能称为「大」,只有心遍虚空法界才能称「大」。六道众生的道义、仁义、情义、恩义范围不大,只在他的范围区域之内。佛是「一一国土中,周闻十方剎」,这才真正是大。
何谓道义?「道」,简单讲是自然秩序,绝对不是人为的。儒家讲的伦常大道,伦是伦理,常是五常。伦理是天然的秩序: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这不是人创造的,是自然而然,人必须要遵守,这是行道。如果违背了,所谓「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就天下大乱,人要受苦。现代社会确实有许多人不讲道义,所以社会动乱,人人自危,没有安全感。
「仁、义、礼、智、信」这五种常道,是必需要遵守的规矩,这是道义。人之异于畜生者,人懂道义,人行道义,道义是自性的流露;换言之,人的行为随顺性德。而三恶道的行为,多半是违背性德。
「仁」,推己及人。「礼」,人与一切众生接触必须要守的规矩。「义」,自己要知道自己的身分,知道自己应当尽的义务。我们在哪个工作岗位,要把工作尽心尽力做好,这是义务。我今天是出家人的身分,义务是讲经、教学。古德常言:「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我今天吃饭,我要对得起这一餐饭。「智」,不迷惑,对一切人事物清楚、明白。「信」,有信用,「人无信而不立」,所以一定要讲求信用。
(节录自《华严经》12-17-613【一一国土中,普演广大音,说佛所行处,周闻十方剎。】)
三拜
讲经的法师进入道场,一定是礼佛三拜。我进入别人的道场也拜三拜,我拜的跟别人拜的不一样。我第一拜与这个道场住持老和尚结缘,希望他将来会请我来讲经。第二拜我跟这个道场结缘,希望将来可以到道场来平平安安住几天。第三拜我跟这个道场所有信徒结缘,希望将来我来讲经时,会有人来听。我的三拜是许三个愿望,所以法缘殊胜。这是讲经法师与人家拜佛不相同,这可以提供给诸位同修做参考。
(节录自21-88)
三人行必有吾师
世出世法要做到尽善尽美非常困难,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外有六师外道,僧团有六群比丘,也不是尽善尽美的僧团。实在说,世尊是大权示现,就连提婆达多都不是凡人,都是佛菩萨再来。他们像唱戏一样,有唱正面的,有唱反面的。佛教化众生需从正面教,也需从反面教。孔老夫子讲的「三人行必有吾师」,三人是自己一个、一个善人、一个恶人。善人我们要跟他学,恶人我们看到要反省,自己有没有他这样的过失?如果有,赶紧改过自新。所以,善人是老师,恶人也是老师。环境也是如此,顺境是我们修学的环境,逆境还是修学的环境,顺、逆境缘都成就自己的德行。在儒家讲「仁者无敌」,佛法更是如此。
(节录自21-94一切众生皆成佛)
政通人和
圣人的教导无他,就是「通」,「政通人和」。一家人何以能团结?通,彼此没有隐瞒,坦诚相处,这个家庭决定兴旺。人与人之间产生误会,就是不通,彼此不相往来。夫妻不和也是不通,彼此隐瞒,太太跟先生不讲真话,到最后家庭破裂。一个家庭中,兄弟姐妹互相猜忌,不讲真话,瞒骗对方,这个家庭就败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懂得「通」的大道理。
(节录自21-94「一切众生皆成佛」)
利益一切众生
总目标与总方向是利益一切众生,而不是利益局部的众生。譬如,今天有一桩事情,能够利益这个城市的众生,这是好事。可是又有一桩事情,可以利益全世界的众生。你想一想哪个重要?哪个先做?当然为全世界众生重要,这要先做。同时遇到两桩事情,你权衡要从这里着眼,不可以为我本身的利益,为我这个小地方的利益,那就错了。
我们在此地想建一个退休村,也就是我们多年理想当中的「弥陀村」。是不是为这个地方利益来建筑?不是。我们是为全世界敬老、养老做一个示范,这个意义就很重大。绝对不是办一个老人院来赚钱,那就变成商人了。我们不经商,这一生不想赚钱,我们建弥陀村是要尽孝道,我们想把儒、佛教导我们的「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落实了,做出一个样子给大家看。
佛、儒教导我们的,就在这一个小区。我们这个小区是多元文化,不同国家、种族、宗教信仰的人,都能共同生活在一起。我们把他们都看作是自己的父母、尊长,我们是尽孝道,物质生活供养是小事。我看过许多国家的老人福利事业,都做得很好,我们不需要再做了。我们要做什么?这里面缺少孝道。我们今天要做的跟人家不相同,我们有孝敬之心,就值得做了。我们提倡祖宗的纪念堂,是因为今天大家把祖宗忘记了。我们的祖宗纪念堂每一年有两次祭祀,这是教人不忘祖宗。人能不忘本,才能孝养父母,尊师重道,因为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
(节录自「吃亏是福」2002/3/4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版权所有:金刚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