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与珍惜」,尊重什么?珍惜什么?不知道大家看了这题目,有没有把握它的主题,究竟在说些什么?是不是会直觉联想到「生命的问题」?不晓得各位在佛法上,面对生命的分类,熟不熟悉?可能你们会想,怎么问那么傻的问题,生命的分类,金刚经不是讲得很清楚吗?
这里稍许提一下,通常我们谈生命的分类有三种,第一种是大家最熟悉的有情众生,是指有情感反应,人可以直接体会到的。第二种非情类,「非」是指是非的非,并不是说它没有情感,而是说它的情感反应,是我们没有办法直接感受到的。第三种无情类,也不是说它没有情感,而是人根本感受不到的。
然而,这三种要怎么去分辨?有情类指的是动物,包含了爬虫类、水族类……等等的众生;非情类指的是植物,像树木、花草、蔬果;无情类指的是矿物。可能这三种分类,大家比较陌生,除非多看些经典,否则不容易了解,但是它的名相不像我这种说法,现在我们不探讨这些。
为什么要提出生命有三种分类?因为很多不信佛教的人会提出异议:不杀生,你们讲不杀动物,但植物也是生命啊!为什么可以杀?矿物也有生命,你们同样去毁灭、去破坏;为什么他们会有如此的反应?这是因为我们没有很完整的把佛法表现出来,所以引发很多不信佛教的人,造成误解,而说到:你们的戒条头一个是不杀生,可是你们还是要吃蔬果,还要用花来供佛,不都是杀生吗?
我们晓得,佛像都用玉石……等,甚至以黄金来打造,因此,在这里先要了解、认识生命。佛教谈不杀生,究竟以什么理念建立的,如果只是强调不杀生,就变成是很多佛教徒学佛,因为不杀生,那我们就吃素,不吃猪、鸡、鱼、鸭肉……等,这是错误的观念。
佛法不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我们讲不杀生,是依于人的情感,直接可以感受到对方生命的存在,像感觉它的痛苦、喊叫……,这些比较残忍的行为,也因此我们要了解,为什么把不杀生摆在有情之类;其实我们讲不杀生的重点,是培养慈悲心。
佛菩萨是大慈大悲,我们是学佛、学菩萨的人,当然要学他的大慈大悲。所以,我们对佛法,有时只从一些教条,或由比较死板的方式去看佛法,结果让很多人认为,佛法不错、佛教不错,可是我没有办法去接受,为什么呢?要求这个不可以、那个不可以。我们在人世间,已经有太多的不可以,佛法才提出解脱,如果学佛之后,反而增加许许多多的不可以,这个解脱会变成什么呢?硬是以佛的看法,来说解脱,而不是人的看法。其实佛法是对人说的,而不是对佛说的,因我们人有那么多的问题,才需要佛法的帮助。
佛法用比较简单的方式表达,是指的佛陀所说的道理和方法,听起来好像没有错,可是没有抓住它的重点。所谓佛法,先要了解:「佛」是什么?谈到这里,大家会说:你忘了,这是教师学佛营,连「佛」我们都不知道吗?可能你知道,但不一定知道的很详细。因为,一般谈到佛,是指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然而,「佛」在梵文中间,称「Buddha」,翻成中文是觉悟,因此,佛是觉悟的意思,如果把握了这点,就很容易了解,什么叫佛法。
因为人在世间有太多的迷惑、太多的无奈,不能觉悟,才需要佛陀的道理方法帮助我们;而佛陀的道理方法与世间法,有什么不同?我用最简单的方式告诉各位,世间的法或多或少都有缺失,就像以知识经验化解问题,所谈的是智慧的问题。可是,「智慧」两个字,在梵文中间是分开的,梵文中谈智是阇那,指的是知识和经验;般若才谈慧,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
如果世间法谈智,以知识经验去化解问题,总是有很多做不到、或有缺失;「智」除了世间的知识经验之外,也包含释迦牟尼佛的知识经验,可是,佛法不是出世法吗?怎么也说是世间法呢?举个例子,大家就很容易了解,像佛教有部大藏经,我说那是印刷品,不晓得大家怎么想?那是一堆印刷品,里面有知识经验,所以它还是属于「智」,因此,「阇那」就是知识经验,不管是世间的、佛陀的、或其他宗教所说的,都叫做知识经验,都称之为阇那。
佛法里面强调「慧」的问题,它究竟表现什么?它是运用一切的知识经验,发挥到极致,什么样的极致?也就是面对问题的时候,运用你的知识经验,能够完全的化解问题,使它不再有缺失,此时,所显现的力量,才叫慧。所以,我们讲慧是力量,智是发动力量的动力;因此,以慧而言,拥有的知识经验愈多,表现的慧就愈圆满;拥有的知识经验不够,表现的就不够。
可是到达像佛陀一样的智慧,肯定是零缺点,此话怎讲?因世间法都是相对的,像善恶、是非、对错、美丑;事实上,人往往在相对中,选择正面,而舍弃负面,譬如说:善跟恶的问题,一般佛教徒最强调要去恶向善,世间人也是如此。
以佛教徒来讲,释迦牟尼佛不把人分成善人、恶人,而是说人的业,有善有恶,并不表示人拥有的业有善有恶,就可以分类他是善人、恶人,为什么不可以?很简单,人无始以来,造作的业有善有恶,不是完整的善,也不是完整的恶,这时候怎么分辨他是善人、恶人?如以世间人分辨,看他有善行的时候,就是善人;有恶行的时候,就是恶人。
但是,释迦牟尼佛不用此种方式分别,他是谈「业」有善有恶,这种善恶是你过去所做的,不能肯定你现在是善人或恶人,他是用什么方式去看?善、不善。为什么这么说?人的行为有善的时刻,也有不善的时刻,可是这不是一种分别,而是善的行为中间,可能有其不善,不善的行为中间,可能也有其善。
在座的大部分都是老师,我们晓得教学的方法很多,当你教学生,如果用的语言,比较激烈一点,是不是你就是恶呢?虽然,看起来不善,事实上,它的目的是善的。如此将可发现,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对人不讲善人、恶人?他在佛法上强调,即使你是个善人,其实也有不善的地方;如果你表现不善的时候,也有善的地方,这是依于世间的知识经验去看问题。
我们晓得佛陀的知识经验,是运用此种知识经验,发挥成比较圆满的方法,才叫慧,从这上面可以发现,佛是觉悟的意思,凭什么觉悟?凭的是智慧的觉悟。所以,我说学佛、修行,是学智慧、培养智慧。如果学佛,只在名相、经文上去念、诵、背、拜,那不叫学智慧,而是以佛教徒的方式所表现的一种行为而已。
可是这种行为并不表示,一天二十四小时、一辈子、或每一时刻都能做到,至少他还要吃饭、穿衣、睡觉,还有很多其他的事要做,在做的时候,脑筋还是会想,此时所想的,难道说都是念经、拜佛吗?能做到这个样,也很了不起,为什么?你已经没有分别心,已经制心一处了!也是我们所说的入三昧境界。事实上,做不到,最起码在吃饭的时候,桌上摆着很多菜,你还是会分别,咸了一点、辣了一些,这甜的东西,可能吃了不太好,还是有很多的想法,不可能不想,因为人必然会想。
什么是智慧?就是怎么运用知识经验化解问题,因此,学佛是学智慧,学了智慧才不会被迷惑,才能得到觉悟,这种行为叫修行。也是刚刚我说的,它包含了经典里面所说的,以此修正身、语、意的行为,或叫身、口、意行为;人会造业,是因为身口意行为有缺失,我们人之所以要修行,是要调整身口意的行为。
人总离不开这三种行为的造作,像句子,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它绝不是单纯的这个意思,它有直接感觉的,或经过迂回须要再去思考的。又譬如遇到一些事情,讲的时候,感觉有点可笑,可是愈想愈好笑,可见人的思想,一直在动。身、语、意在佛法里面,想达到圆满的觉悟境界,需要时时刻刻提起正念。
提起正念做什么?使我们身口意的造作不要有偏差,怎么样才不会有偏差?像戒律、法门……等等的知识经验,运用这些知识经验,帮助我们的身口意不会有偏差,不要去造业,而去行道,这才是佛法的目的。
今天有缘,到这里参加学佛营;谈到「学佛营」,我对「学佛」这个名词,有点异议,以寺院而言,应叫「研习营」比较好,大家一起来研究讨论。
讲到修行,我们学习经典、学习法门,这都是很正当的,可是有个问题,要学什么经典?修什么法门?常常很多佛教徒见了法师,向他问讯,甚至于向他磕头,请法师开示,这点我不赞成;不是磕头的问题,因为,那不是学佛的态度,也不是学佛的方法。
真正参访善知识,应该带着问题去,平常看经典,或修法门,有了问题,要带着问题去问法师,法师帮你分析。可是有一点,大家要特别注意:千万不要听到最后,请法师告诉我,修什么法?或说法师,我很烦恼,能不能告诉我,怎么办?这不是带着问题去。因为,烦恼只是个概念,法师们并不能够说,你有烦恼,给你一个菩提,你就不烦恼了。
同样,大家来到菩提寺,假使有蚊子咬你,你还是会烦恼,菩提寺的「菩提」两个字,不可能让这个环境没有蚊子。所以,为什么说我们要带着问题去,而不要用概念的方式去问;譬如你烦恼,用过各种方法,但还是烦恼;请问法师,该怎么办?法师的回答有两种:
其一:哎!学佛的人,不要烦恼嘛!是不是就不烦恼了?还是烦恼。
其二:那好!我教你一个法门;刚开始教你念佛,天天念、时时刻刻念,烦恼来了就念,开头有效,念上三两天,烦恼还是烦恼;你再去问他,他教你一个咒语,或者你还不能化解,反正他都会告诉你一个方法,到最后你还是烦恼时,会挨一顿骂,「你看你,业障重不重?我什么都教了,你还是烦恼。」这是时下佛教界的现象。
释迦牟尼佛只能告诉我们道理方法,我们要自己去面对烦恼,他绝不会说,你提出烦恼,我给你一个菩提。因此,佛教不是问跟答的问题,偶尔也有选择性的问题存在,但没有问答的问题,因为你提出的问题,即使告诉你一个答案,这答案的本身,还是有问题,绝不是说你提出问题,告诉你答案,你的问题就化解了!
各位做老师的最起码知道,一加一不一定等于二;就像我经常讲的,乘法是倍数,为什么一乘一还是一?为什么一乘二还是二?可是二乘二是四。四乘四是十六,如果再往复杂一点的数目字去思考,这问题就大了!然而,算术、数学都是人为衍化出来的。世间的法,本来就有缺失,并非是零缺点,那么的完美。
佛法是针对世间相对的,去认识它,从相对中去突破,这要怎么做?例如要明辨是非,不参与是非,对于「是」、「非」,你要明了、要辨别,可是不可以参与,是不是麻烦来了?既然要明辨,又不能参与,大家想想这个问题该怎么办?其实很简单,你只要记得,这中间还有一个「我」在!因为人人都有一个我。
假使说我们要明辨是非,涉及到是非,只有两个人,如果自己也要参与,就变成三个「我」了!怎么样能够在自己以外的两个他我,去认识是跟非?学佛最怕的是常常忘了自己的我,就像卖卫生棉的广告,好得不得了,好得忘了那个「我」。
如果以学佛的心态去看问题,要知道,还是自己「我」的问题,不是人家那个我的问题;譬如烦恼,人家讲一句话,可能不是讲你,你会联想到,可能就是在讲我。人最可爱的地方在哪里?他毁谤我,我很难过;既然是毁谤你,为什么要难过?毁谤不是事实嘛!居然还难过;可是,每个人都很可爱,情愿难过,为什么?因为自己的我显现了,可是这个显现,不是去分析对方的毁谤,而是以对方发出来的声音,用自己的感情、自己的方式感受,好像受了伤害。
人有的时候,还有更可爱的地方,譬如在办公室,你要签名或做什么……,可能没有带笔,人家桌上有笔,就顺手拿来写,习惯性地往口袋一放,走了。假使这个人说:「你怎么做小偷?」你不会难过,最多说:「对不起,我以为是自己的。
91年暑期教师学佛营
版权所有:金刚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