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修行网

念观世音菩萨即是自在—事事无碍 理事圆融

发布时间:2024-04-12 05:21:31作者:金刚经修行网
念观世音菩萨即是自在—事事无碍 理事圆融

念观世音菩萨即是自在——事事无碍 理事圆融

观音菩萨,梵文 Avalokite?vara,又作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光世音菩萨等,从字面解释就是观察(世间民众的)声音”的菩萨,是四大菩萨之一。他相貌端庄慈祥,经常手持净瓶杨柳,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当人们遇到灾难时,只要念其名号,便前往救度,所以称观世音。在佛教中,他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同大势至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并称“西方三圣”。
观自在菩萨,就经文来说,有两种解释:
一、是观察自在、彻底断惑、法界即我、触目菩提的大菩萨。
二、是寻声救苦的圣观自在——观世音菩萨。
这里虽没有明确的标示,但两种意义都有;而在此所谓“观自在菩萨”,是泛指一切自观自在、观察自在的大菩萨。
菩萨贵行,所谓“六度万行”;离开行,就没有证,也没有菩萨。坐在那里不动,是不能到达彼岸的。践行般若波罗蜜,有深有浅,因为践行的深浅,所以从登地菩萨到十地菩萨、从等觉到妙觉,都是由践行般若波罗蜜的深浅度来分证的,并非以任何标准来规定,也无须透过人评会议。
前面所说“观照般若”,就是不用六识,也不离六识。法相宗的修行重点是把前五识——眼耳鼻舌身,转为“成所作智”,把意识转成“妙观察智”。“观照般若”是要使六识消融于般若,产生观照作用;观照作用就是“大圆镜智”。
为什么观世音又名为观自在?根据梵文「阿缚卢枳帝湿伐逻」的原义,含有「观照纵任」或「君主」的意思,也就是观照万法而任运自在的意思。现在借用太虚大师的话来作一解释,他说:因为观世音菩萨有般若的智慧,照见五蕴皆空,所以能救苦救难。平常人执五蕴为世界、为我,就不能照见五蕴皆空,有自、有他、有人、有我。要能照见五蕴皆空,则人我是非皆能消除。真正做到无人无我,则能以众人苦难为苦难,这样才能成就大慈大悲,才能成就大公无私的伟大人格,发挥救苦救难的作用。」(见《太虚全书·杂藏》五五一页)
自利是智,利他是悲,菩萨依智能之体,起慈悲之用,遍观法界众生,随其机缘,拔苦与乐,自由自在,无所障碍,因名观世音。亦名观自在。或有人说:旧译名观世音,新译名观自在,征之佛经,并不尽然。或说观自在,另有其人,非即是观世音,更不可信。其实,观世音即是观自在,观自在亦即是观世音,而大悲心陀罗尼经,世尊则名之为观世音自在。
“观自在菩萨”就性质而言,有全称的大菩萨、特称的观世音菩萨。就属性而言,有悲、智二方面:
一、在智的方面是观自在:一切诸法,万事万物,入眼了然,不会执著认同,不会形成窒碍。由万事万物的本源,看到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看到万事万物的最后结局,看到条件组合的万事万物当体是空。
二、在悲的方面是应机救苦自在:一称南无观世音菩萨,马上获得解救。观世音菩萨过去是对中国人,稍早是对东方人,现在是对全世界,都有很深的缘。很多人得了重病,求观世音菩萨,咒大悲水喝,就痊愈了,这是“大悲自在”。
此外,“观自在”是菩萨的共法。观,是“觉观”。菩萨“自观自在”,卓然独立,不认同外物。既然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实,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虚幻,色受想行识(五蕴)原本不存在,就只有“自在自觉”、“自觉自在”了。能够这样,自然就会超越一切痛苦、烦恼、灾难了。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大士神光第二十八节选:本师赞叹观世音菩萨
佛告阿难:彼佛国中诸菩萨众,悉皆洞视、彻听八方、上下、去来、现在之事。诸天人民以及蜎飞蠕动之类,心意善恶,口所欲言,何时度脱,得道往生,皆豫知之。
又彼佛刹诸声闻众,身光一寻,菩萨光明照百由旬。有二菩萨,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阿难白佛:彼二菩萨,其号云何?
佛言:一名观世音,一名大势至。此二菩萨,于娑婆界,修菩萨行,往生彼国。常在阿弥陀佛左右。欲至十方无量佛所,随心则到。现居此界,作大利乐。
世间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难恐怖,但自归命观世音菩萨,无不得解脱者。

《地藏菩萨本愿经》见闻利益品第十二节选:本师赞叹观世音菩萨
佛告观世音菩萨。汝于娑婆世界,有大因缘。
若天若龙,若男若女,若神若鬼,乃至六道罪苦众生。闻汝名者,见汝形者,恋慕汝者,赞叹汝者。
是诸众生,于无上道,必不退转。常生人天,具受妙乐。因果将熟。遇佛授记。

观世音菩萨的表法是慈悲:
他的理念是从家庭走到社会,因为人不走出去,那么你的缘份就不会广泛。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是教育我们,用慈悲的心结广大缘份,也是教育我们爱心奉献,服务社会。我们念观世音菩萨,不如我们做观世音菩萨!大家想一想,六道里面什么罪恶都有,菩萨能进到六道去渡众生,他的精神首先是什么呢?菩萨的伟大精神是原谅世间上的一切过,就是“菩萨不看世间的过”。他如果还看世间的过,他永远救不了世间的苦。我们埋怨人,能渡得了人吗?所以说真正的慈悲,第一步是原谅一切过,能原谅一切过就能感化一切过!所以慈悲是感动众生,慈悲是感化众生!再恶的众生,见到菩萨的慈悲,也主动转变过来,所以说慈悲能召感天地,是无上之德!
为什么观世音菩萨到哪里,天龙八部都跟着他?表示菩萨的慈悲召感天地。因为龙王菩萨能降甘露,所以菩萨到哪里甘露就到哪里。我知道龙王菩萨常常跟随观世音菩萨,所以如果天旱不下雨,当你们念观世音菩萨请求下雨,马上就会下雨。如果水灾严重,当你念观世音菩萨,请求龙王菩萨不要下雨,雨也会停下来。观世音菩萨的精神是慈悲,观世音菩萨的功德是原谅一切过,他能原谅一切过,才感化我们所有的恶业众生。 所以我说,念地藏王菩萨不如我们做一个地藏王菩萨,我们念观世音菩萨不如做一个观世音菩萨。而我们在生活中,因为没有能力真正能做到像这三位菩萨一样,所以人来到世间一定要拜师学道。拜师学道,接受师长的教育,明白做人的根本,然后依照师长的教导来做,这就是普贤菩萨的精神。把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扩展到对一切众生的大慈大悲是观音菩萨表法的重要意义。要以善心、善念、善行、对待一切众生。不分国土、不分族类、不分彼此、和睦相处、平等对待、互相尊重、互相关怀,永不间断。文殊菩萨:文殊菩萨代表“ 智慧” 、“ 理性 ”。佛门常说 :慈悲为本, 方便为门。
如果离开智慧和理性,仅仅依从个人感情去实施所谓慈悲与方便,其结果往往是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带来无穷的烦恼。所以慈悲、孝敬要建立在理性和智慧的基础上。普贤菩萨:普贤菩萨代表“实行”。孝敬、慈悲、智慧 ,如果不能落实在生活上,不能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上,就没有意义,就变成空谈了。所以普贤菩萨交给我们实践、实行、真干。把地藏菩萨、观音菩萨、文殊菩萨的法门统统做到。

为什么要念观音菩萨名号 宣化上人
假使我们生出贡高我慢的心:“啊!我们万佛圣城是勇猛精进,他们是懈怠懒惰。”如有这一念心,所有的功德,都会没有了。这就是自满心、自傲心。我们必须了解,人家在无量劫以来,就修行用功。现在人家休息,是在等待我们从后边追。若能这样地想,所用的功,一定会相应。不要在用功里生出障碍的心,障碍就是自满,就是我慢,这样就妨碍菩提种子生根发芽。我们用功,要懂得这一点--无论在什么情形下,绝对不可以生贡高我慢心,不可有自私自利心。要看“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要有这种的思想,才是修道人的胸怀。
我们一开始用功,存心要正当。如果心存不正当,无论用什么功,都会着魔。心要是正当,不管用什么功,都会成佛。所以佛和魔,只在一念之间,因此在这个地方,要特别注意。
为什么要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因为观世音菩萨和娑婆世界的众生,都有大因缘。祂是寻声救苦救难的菩萨。有人在想:“我们有苦有难,才念观世音菩萨。我们没有苦也没有难,念观世音菩萨做什么?”你觉得没有苦吗?在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恶世中的众生,统统有苦,苦不堪言。在轮回中转来转去,这不是苦吗?一天到晚不停地打妄想,这不是苦吗?总想自己要得到什么,总想利益归于自己。想不到,就睡不着;求不得,就吃不下饭。你看!这不是苦吗?谁能保证自己没有苦?没有这个苦,还有那个苦。总而言之,苦不离身。如果万念放下,一无所求,那时,才算没有苦。
我们在念“南无观世音菩萨”,首先要了解它的意义。“南无”是梵语,译为皈命。“观”是观察,用妙观察智来观察。谁有妙观察智?观世音菩萨有。她有这种的智慧,故在世间上一切的声音,悉知悉见,都骗不了她。“世”是世间,“音”是音声。观世音菩萨修“反闻闻自性”的法门,所以用心来观察世间众生呼救的声音。菩萨闻之,即刻分身前往,救出苦海,令众生离苦得乐。所谓“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观世音菩萨如慈母一般,有求必应,不会令子女失望。所以说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
菩萨是半梵语,应读“菩提萨埵”,译为“觉有情”,或译为“有情觉”,意思差不多。

觉是觉悟,有情是众生。也就是觉悟中的众生,也可以说众生中的觉悟者。菩萨是自觉觉他的圣人,没有自私心,没有自利心,一切为众生的幸福着想,而忘掉自己的存在,这就是无我的精神。
我们想祈求观世音菩萨保护或帮助,必须用真心来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便会产生心电感应作用。观世音菩萨听到众生的求救声,一定来拯救出苦海。但如果念时不诚心,掺杂求名求利的心,便不会有所感应。
我们现在念“南无观世音菩萨”的圣号,要纯凈其心、至诚恳切地念。不为私欲而念,乃是为五浊恶世中所有的众生而念。祈求观世音菩萨慈悲,令全世界的人类,消灾免难,罪灭福生,都能获得好处。
人人抱定这种宗旨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这样感应道交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各位!把念观世音菩萨的功德,皆回向给法界众生,所谓“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虚云老和尚:观世音菩萨究竟能救什么样的人间苦难呢?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举例说:“ 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刹之难。以是因缘,名观世音。若复有人,临当被害,称观世音菩萨名者,彼所执刀杖,寻段段坏,而得解脱。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夜叉、罗刹,欲来恼人,闻其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恶鬼,尚不能以恶眼视之,况复加害?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杻械枷锁,检系其身,称观世音菩萨名者,皆悉断坏,即得解脱。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怨贼,有一商主,将诸商人,赍持重宝,经过险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应当一心称观世音菩萨名号,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汝等若称名者,于此怨贼,当得解脱!众商人闻,俱发声言:南无观世音菩萨!称其名故,即得解脱!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威神之力,巍巍如是。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饶益,是故众生,常应心念。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
另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圆通章 》分十四个方面来列举观世音菩萨所能救的人间苦难,曰:“一者由我不自观音,以观观者;令彼十方苦恼众生,观其音声,即得解脱。二者知见旋复;令诸众生,设入大火,火不能烧。三者观听旋复;令诸众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四者断灭妄想,心无杀害;令诸众生,入诸鬼国,鬼不能害。五者熏闻成闻,六根销复,同于声听;能令众生,临当被害,刀段段坏,使其兵戈,犹如割水,亦如吹光,性无摇动。六者闻熏精明,明遍法界,则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众生,药叉、罗刹、鸠槃茶鬼及毗舍遮、富单那等,虽近其傍,目不能视。七者音性圆销,观听返入,离诸尘妄;能令众生,禁系、枷锁所不能着。八者灭音圆闻,遍生慈力;能令众生,经过险路,贼不能劫。九者熏闻离尘,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淫众生,远离贪欲。十者纯音无尘,根境圆融,无对所对;能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瞋恚。十一者销尘旋明,法界身心,犹如琉璃,朗彻无碍;能令一切昏钝性障诸阿颠迦,永离痴暗。十二者融形复闻,不动道场,涉入世间,不坏世界,能遍十方供养微尘诸佛如来,各各佛边为法王子;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男者,诞生福德智慧之男。十三者六根圆通,明照无二,含十方界,立大圆镜空如来藏,承顺十方微尘如来秘密法门,受领无失;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端正、福德、柔顺、众人爱敬、有相之女。十四者此三千大千世界,百亿日月,现住世间诸法王子,有六十二恒河沙数。修法垂范,教化众生,随顺众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

华严经记载 念观音名号24种利益(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十六 罽宾国 三藏般若 奉诏译)
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放阎浮檀金妙色光明。起无量色宝焰网云。及龙自在妙庄严云。以照善财。即舒右手。摩善财顶。告善财言:
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善男子。我已成就菩萨大悲速疾行解脱门。
善男子。我以此菩萨大悲行门。平等教化一切众生。摄受调伏。相续不断。
善男子。我恒住此大悲行门。常在一切诸如来所。普现一切诸众生前。随所应化而为利益。
或以布施摄取众生。或以爱语摄取众生。
或以利行摄取众生。或以同事摄取众生。
或现种种微妙色身摄取众生。或现种种不思议色、净光明网摄取众生。
或以音声善巧言辞。或以威仪胜妙方便。或为说法。或现神变。
令其开悟而得成熟。或为化现种种色相。种种族姓。种种生处。同类之形。与其共居。而成熟之。
善男子。我修习此大悲行门。愿常救护一切众生。令离诸怖。
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欲重明此解脱门义。为善财童子。而说偈言。
善来调伏身心者 稽首赞我而右旋 我常居此宝山中 住大慈悲恒自在
我此所住金刚窟 庄严妙色众摩尼 常以勇猛自在心 坐此宝石莲华座
天龙及以脩罗众 紧那罗王罗刹等 如是眷属恒围遶 我为演说大悲门
汝能发起无等心 为见我故而来此 爱乐至求功德海 礼我双足功德身
欲于我法学修行 愿得普贤真妙行 我是勇猛观自在 起深清净大慈悲
普放云网妙光明 广博如空极清净 我垂无垢佣圆臂 百福妙相具庄严
摩汝深信善财顶 为汝演说菩提法 佛子应知我所得 一相一味解脱门
名为诸佛大悲云 秘密智慧庄严藏 我为精勤常救护 起诸弘誓摄众生
怜愍一切如己身 常以普门随顺转
1 、我于无数众苦厄 常能救护诸群生 心念礼敬若称名 一切应时皆解脱
2 、或遭牢狱所禁系 杻械囚执遇怨家 若能至心称我名 一切诸苦皆销灭
3 、或犯刑名将就戮 利剑毒箭害其身 称名应念得加持 弓矢锋刃无伤害
4 、或有两竞诣王官 诤讼一切诸财宝 彼能至诚称念我 获于胜理具名闻
5 、或于内外诸亲属 及诸朋友共为怨 若能至诚称我名 一切怨家不能害
6 、或在深林险难处 怨贼猛兽欲伤残 若能至心称我名 恶心自息无能害
7 、或有怨家怀忿毒 推落险峻大高山 若能至心称我名 安处虚空无损坏
8 、或有怨家怀忿毒 推落深流及火坑 若能至心称我名 一切水火无能害
9 、若有众生遭厄难 种种苦具逼其身 若能至心称我名 一切解脱无忧怖
10、或为他人所欺谤 常思过失以相雠 若能至心称我名 如是怨嫌自休息
11、或遭鬼魅诸毒害 身心狂乱无所知 若能至心称我名 彼皆销灭无诸患
12、或被毒龙诸鬼众 一切恐怖夺其心 若能至诚称我名 乃至梦中皆不见
13、若有诸根所残缺 愿得端严相好身 若能至诚称我名 一切所愿皆圆满
14、若有愿于父母所 承顺颜色志无违 欢荣富乐保安宁 珍宝伏藏恒无尽
内外宗族常和合 一切怨隙不来侵 若能至诚称我名 一切所愿皆圆满
15、若人愿此命终后 不受三涂八难身 恒处人天善趣中 常行清净菩提道
16、有愿舍身生净土 普现一切诸佛前 普于十方佛刹中 常为清净胜萨埵
普见十方一切佛 及闻诸佛说法音 若能至诚称我名 一切所愿皆圆满
17、或在危厄多忧怖 日夜六时称我名 我时现住彼人前 为作最胜归依处
18、彼当生我净佛刹 与我同修菩萨行 由我大悲观自在 令其一切皆成就
19、或清净心兴供养 或献宝盖或烧香 或以妙华散我身 当生我刹为应供
20、或生浊劫无慈愍 贪瞋恶业之所缠 种种众苦极坚牢 百千系缚恒无断
彼为一切所逼迫 赞叹称扬念我名 由我大悲观自在 令诸惑业皆销灭
21、或有众生临命终 死相现前诸恶色 见彼种种色相已 令心惶怖无所依
若能至诚称我名 彼诸恶相皆销灭 由我大悲观自在 令生天人善道中
22、此皆我昔所修行 愿度无量群生众 勇猛精勤无退转 令其所作皆成就
23、若有如应观我身 令其应念咸皆见 或有乐闻我说法 令闻妙法量无边

一切世界诸群生 心行差别无央数 我以种种方便力 令其闻见皆调伏
24、我得大悲解脱门 诸佛证我已修学 其余无量功德海 非我智慧所能知
善财汝于十方界 普事一切善知识 专意修行无懈心 听受佛法无厌足
若能闻法无厌足 则能普见一切佛 云何见佛志无厌 由听妙法无厌足
尔时观自在菩萨。说此偈已。告善财言。善男子。我唯得此菩萨大悲速疾行解脱门。如诸菩萨摩诃萨。已净普贤一切愿。已住普贤一切行。常行一切诸善法。常入一切诸三昧。常住一切无边劫。常诣一切无边刹。常观一切诸如来。常闻一切三世法。常息一切众生恶。常长一切众生善。常绝众生生死流。常入如来正法流。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