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道论 (Visuddhi Magga)
觉音 尊者 著 译者 叶均
第十 说无色品
(空无边处业处的修法)在四梵住之后,提示四无晚(定)之中,先说希望修习无边处的人这样的考察:「由于有色之故,才见得有取杖、取刀剑,吵嘴辩驳诤论;然而在无色界中则全无此等事情」,他依不「为厌离、为离贪、为灭色而行道」的说法,见此业生色中有取杖等的过患及眼耳之病等的数千病患,为了要超越那种过患,除了有限制的虚空遍之外,以其余的地等九遍中的任何一遍而生起第四禅。他虽然已用色界的第四禅超越了业生色,但是那遍的色也是(与业生色)类似的,所以连那(遍的色)亦欲超越。
何以故?譬如一个怕蛇的人,在林中为蛇所追逐,急速而逃,但在其所逃之处看到(像蛇皮的)花纹的多罗叶或藤或绳或裂地的裂痕,亦生怖畏而战栗,所以连那种(相像的东西)也不愿见,又譬如一位和加害他的敌人共住在一村的人,为敌人的杀缚与放火烧房等所恼乱,因此便去他村而住,但在那里看到(与敌)相似的面容,声音及行动的人,亦生恐怖而战栗,所以也不愿见他。
这譬喻与前的结合如下:比库以其所缘而具有业生色的时候,如那人为蛇或为敌所恼乱的时候。比库以色界的第四禅而超越业生色之时,如那人的急速而逃及向他村而行。比库考察遍的色也类似于彼(业生色),故亦欲超越那遍的色,如那人于所逃之处及他村看见有花纹的多罗叶等及与敌人相似的人亦生恐怖而战栗,故亦不愿见他们。
又被野猪所袭的狗及怕鬼的人譬喻,亦可引例于此处。
如是那比库因厌离于第四禅的所缘的遍的色,且欲超越它,曾于(转向、入定、在定、出定、观察等的)五行相而得自在。从熟练了的色界第四禅出定之后,看见那禅有这样的过患:「在那的四禅中是我所厌离的色为所缘」,「这第四禅与喜之敌相近故」,「这(的第四禅)较粗于(无色禅的)寂静解脱故」。
然而论(第四禅的)支是没有粗的,因为如色(界第四禅所具)的二支(舍,一境性),在无色(禅)也同样的(具此二支)。
他看见这样的过患之后,并盼望除去它,即于空无边处的寂静无边而作意,扩大他的遍至于轮围(世界)的范围或者遂其所欲的远大,以那(扩大了的)遍所触的空间而「虚空!虚空!」或「虚空无边」的这样作意,而除去那遍。然而所谓除去,并不是像卷席子,也不是像从锅子里拿出烧饼一样,只是对于那遍不念虑不作意不观察而已。(即是说对于那遍)不念虑不作意不观察而专以那遍所触的空间「虚空!虚空!」这样的作意名为遍的除去。除去遍时,不是增加,也不是减少,光是对遍的不作意及不「虚空!虚空!」而作意而名为除去。只是明了除去遍的虚空。「除去遍的虚空」或「遍所触的空间」或「离遍的虚空」都是同样的。他对那除去遍的虚空之相作「虚空!虚空!」的数数念虑思惟。由于他这样数数念虑思惟,镇伏他的五盖,住于念,以近行而等持其心。他于那(虚空)相数数修习而多作。他如是数数念虑而作意时,如色界心之(安止)于地遍等(所缘),而空无边处心则安止于虚空(所缘)。于此(空无处)处,亦(如第四禅)以前分的三或四速行心为欲界心并且是与舍相应的,其第四或第五(速行)为无色界心。
其余的地遍中所说的同样,但以下这些是其差别。即如是生起无色界心之时的比库,譬如观瞻以青布或黄或赤或白等任何的布所系缚住的车门或袋或瓮等的口的人,忽给疾风或任何人除去了布的时候,则他当见虚空,同样的,先以禅眼而观遍的曼陀罗而住,次以「虚空!虚空!」的遍作(准备)而作意急急地除去那(曼陀罗)相时,则仅观虚空而住了。
对于这样的修行者,即如所说:「超越一切色想灭有对想,种种想不作意,(思)『无边虚空』,空无边处具足而住」。
(释空无边处业处的圣典文句)此中「一切」是一切行相,或一切无余之义。
「色想」──是以想的首目而说色界禅及它的所缘。于「有色者见色」等句则亦名色界禅为色;于「见外面的美丑之色」等句则说色界禅的所缘(为色)。所以此处关于色的想为色想,及「以想的首目而说色界禅」的(色想)是同义语。(此色界禅)即色即想故色想,即指色是它的名而说。当知地遍等类及它的所缘是同义语。
「超越」──是由于离贪及灭。这怎样说呢?即依(五种禅各有)善、异熟、唯作(三种)而称为十五种禅的色想及依地遍等称为九种(十遍中除了限制虚空遍)所缘的此等色想以一切的方法或无余的离贪及灭故──即因为(此等色想的)离贪及因为灭的缘故,所以空无边处具足而住。若不超越一切色想,那空无边处具足而住是不可能的。
关于此(超越之)意,因为贪于所缘是不能有想的超越,若超越了想的时候则超越所缘,所以不说所缘的超越,而在《分别论》中只说相的超越,即:「此中什么是色想?于色界定入定者的(善想),或生(色界)者的(异熟想),或现法乐住者的(唯作)想、想念、已想念,是名色想。因为这色想的超越之故,所以说『一切色想超越故』」。因为此等(无色)定是由于超越所缘而得,不像初禅等(色界定)可在同一所缘中而得,所以亦用超越所缘而解释此意。
「灭有对想」──由于眼等事物(感官)对于色等所缘而生想为有对想。与色想等是同义语,即所谓:「此中什么是有对想?即色想,声想,香想,味想,触想──是名有对想」。善异熟的(色声香味触)五(有对想)及不善异熟的五(有对想)的此等一切十有对想的灭、舍、不起、不存续,故说(灭有对想)。
可是此等有对想在入于初禅等定的人也是没有的──因为在入定之时不会由五(根)门而起其心故。(为什么只有这里说灭呢?)然而这正如已在他处舍断的苦乐却在第四禅中说(舍断),亦如有身见等(在须陀洹道即已舍断)却在第三道(阿那含道)中说(舍断),当知为了鼓励于此(空无边处)禅中而起精勤以及由于赞叹此禅,故于此(空无边处禅)而说此等之语(灭有对想)。或者说虽然入色界定者也无彼等有对想,但非因为舍而无──因为色界的修习是不生起离色贪的,而是色及有对想维持关系的;然而这空无边处定的修习是由于离色贪而生起的,所以可说彼等有对想在处空无边处定是舍断的,不但只可以说,实可断然接受。因为在此(空无边处)以前未曾舍断彼等(有对想),故世尊说:「声是入初禅定者的刺」。此空无处业已舍断有对想,故说入无色定者不动及寂静解脱。如阿罗罗与迦罗摩入无色定时,有五百辆车经过他的近旁,也不见及不闻其声。
「种种想不作意故」──对种种境而起的想,或种种的想。这种种想的意义在《分别论》中作这样的分别:「什么是种种想?」即未入定者及具意界者或具意识界者的想,想念,已想念,故名种种想」,即未入定者的境界──意识界所摄的想,生起于色声等类种种不同自性的境上(故名种种想)。其次有八欲界善想,十二不善想,十一欲界善异熟想,二不善异熟想,十一欲界唯作想,如是有四十四种想,其种种自性互相不同,故名种种想。
种种想皆不作意故──不念虑故、不思考故、不观察故──即是说不念虑、不思考、不观察于彼等(种种想)故。
因此(色想、有对想、种种想)中,前面的色想及有对想,由于空无边处禅所生的(无色)有中便不存在,更不必说在于这(无色)有中具足此(空无边处)禅而住的时候了。因超越及灭于彼等(色想及有对想),故说彼等二者的无有。其次于种种想中,八欲界善想,九唯作想,十不善想这二十七想则依然存在于(空无边处)禅所生的(无色)有中,是故说「种种想不作意故」。盖具此禅而于彼(空无边)处住者,是因为彼等(种种想)不作意故具足此禅而住,若于彼等(种种想)作意者,则不得入(空无边处)定。
(关于这三句的)简而说之:则「超越色想」一句是指一切色界法的舍断而言,「灭有对想,不作意种种想故」二句是指一切欲界的心,心所的舍断与不作意而说的。
「虚空无边」──因不知这虚空的生的边际或灭的边际故「无边」「虚空」是说除去了遍(而现)的虚空。当知此处的无边亦因作意的无边。故《分别论》说:「他于那虚空中,置心专注,无边遍满,所以说虚空无边」。
「空无边处具足而住」──在此句中,没有它的边际故「无边」。虚空的无有边际为虚空无边,而虚空无边即空无边。即此空无边是它的相应法的(空无边处)禅的住处,故以住处之义为空无边处,犹如诸天的住处为天处。
「具足而住」──是获得了空无边处的成就,以适合于空无处定的威仪住而住。
这是详论空无边处业处。
(二)识无边处业处
(识无边处业处的修法)欲求修习识无边处(业处)者,曾以五种行相于空无边处定修习自在,他看见了空无边处有这样的过患:「此(空无边处)定依然近于色界禅之敌,不及识无边处的寂静」,欲求离去空无边处,于识无边处的寂作意,便对那遍满虚空而起的识:「识、识」的数数念虑,作意,观察与思惟。但不是「无边、无边」这样的作意。
他这样的运用其心于那(识)相之中,镇伏了五盖,安立于念,以近行定等持其心。他对于彼相数数修习而多作。当他如是行的时候,便得安止他的识无边处心于那遍满于虚空的识,如对虚空而安止空无边处心相似。至于安止的方法如于空无边处所说的同样。
因此而说这(修行的)人为:「超越一切空无边处,(思惟)『识无边』,识无边处具足而住」。
(释识无边处业处的圣典文句)此中「一切」已如前述。
「超越空无边处」──此句如前面(空无边处)所说的方法,以(空无边处)禅及(空无边处的)所缘为空无边处。依前面所说的空无边是所缘,因为它是初无色禅的所缘,故以住所之义为处,像诸天的住所为天处,故名空无边处;又空无边是(空无边处)禅的生起之因,则以产生之处的意义为处,故名空无边处。譬如剑蒲阇是马的(产)处等等。如是由于他不起及不作意于(空无边处)禅与所缘,故得超越于二者,(换言之)即他具足此识无边处而住,是故把此(禅与所缘)二者作为一起而说「超越空无边处」。
「识无边」──是说他对「虚空无边」如是遍满而起的识,而这样「识无边!识无边!」的作意。或者以作意为无边。因以虚空为所缘的识,为全部的作意,而彼比库作意「(识)无边」。
正如《分别论》说:「识无边,是他作意那遍满虚空的识为无边遍满,所以说识无边」,这句中的「识」字是用作对格的意义解释。诸义疏师对于此义作这样的解释:「无边遍满,即是说他作意那遍满虚空的识」。
「识无边处具足而住」──此句中:没有他的边际故为无边际。无边际即无边。本来识加无边的合为「识的无边」,但现在说「识无边」,就通俗的用法。那识无边是它的相应法的(识无边处)禅的住处,故以住所之义为识无边处,犹如诸天的住处为天处。余者如前所说。
这是详论识无边业处。
(三)无有所处业处
(无所有处业处的修法)欲求修习无所有处(业处)者,曾以五种行相于识无边处定修习自在,他看见了识无边处有这样的过患:「此(识无边处)定依然近于空无边处之敌,不及无所有处的寂静」。欲求离去(识无边处),于无所有处的寂静作意,便作意那为识无边处的所缘的空无边处的识的无,空及远离。如何(作意呢)?即不作意于识,却对「无,无」或「空,空」,或」远离,远离」的数数念虑、作意、观察与思惟。
他这样的运用其心于那相中,镇伏了五盖,安立于念,以近行定等持其心。他对于彼相数数修习而多作。当他这样行的时候,便得安止他的无所有处心于那遍满于虚空而起的广大的识的空、远离、及无等(所缘),如对遍满虚空的广大的识而安止识无边处(心)相似。
至于安止的方法当知已如前说。但这些是它的差别:当他的安止心生起之时,譬如一人,看见了为些事情而集会于园堂等处的比库众,便到别的地方法,在比库们终结了集会之事离座而去之后,此人又来(园堂处),站在门口,再看那集会之处,只见空,只见(人已)离去,此时他并不这样想:「那些比库都已命终或去诸方了」,但见此处空、离去、及无有。同样的,这比库以前是用识无边处的禅眼而见依虚空而起的识而住,后来由于「无、无」等的遍作(准备)的作意而消除那识的时候,则他见被称为(识的)离去的无而住。
因此而说这(修行的)人为:「超越一切识无边处,(思惟)『无所有』,无所有处具足而住」。
(释无所有处业处的圣典文句)此中「一切」如前所述。
「识无边处」──此句亦以前述的方法,以(识无边处)禅及所缘为识无边空处。依前面所说的识无边为所缘,因为它是第二无色禅的所缘,故以住处之义为处而名识无边处,如诸天的住处为天处,又如无边是(识无边处)禅的生起之因,则以产生之处的意义为处,故名识无边处,如说剑蒲阇是马的(产)处等等。如是由于他不走及不作意于(识无边处)禅及所缘,故得「超越」于二者,(换言之)即他具足此无所有处而住,是故把此(禅与所缘)两者作为一起而说「超越识无边处」。
「无所有」──是说他「无!无!」「空!空!」「远离!远离!」这样的作意。正如《分别论》所说:「无所有,是令那(空无边处)识的无有,令成非有,令其消灭,见无所有,故名无所有」。虽然似乎是说灭尽识的思惟,但此义是这样的:即不念虑不作意不观察那(空无边处的)识,单是作意那(识的)无的自性、空的自性及远离的自性,而说为无有、非有及消灭,实无他义。
(无所有处具足而住)在此句中,没有任何东西故无所有,是说连一点残余也没有。无任何的有为无所有,和离去空无边处的戏是一同义语。那无所有是(无所有处)禅的住处,故以住处之义为空无边处,如诸天的住处为天处。余者如前述。
这是详论无所有业处。
(四)非想非非想处业处
(非想非非想处业处的修法)欲求修习非想非非想处(业处)者,曾以五种行相于无所有处定修习自在,他以为:「此(无所有处)定依然近于识无边处之敌,不及非想非非想处的寂静」,或者以为「想是病,想是疖,想是箭,而此非想非非想是寂静,是胜妙」,他看无所有处有这样的过患并见上面(非想非非想处)的功德,欲求离去无所有处,于非想非非想处寂静作意,便对以无(所有)为所缘而起的无所有处定「寂静,寂静」的数数念虑、作意、观察与思惟。
他这样的数数用意于那(无所有处定的)相中,镇伏了五盖,安立于念,以近生定等持其心,他于此相数数修习多作。当他如是行时,便得安止他的非想非非想处心于那称为四蕴的无所有处定,如对识的离去而要止无所有处心相似。至于安止的方法当知已如前说。
因此而说这(修行的)人为:「超越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具足而住」。
(释非想非非想处业处的圣典文句)此中「一切」已如前述。
「超越无所有处」──此句依前述之法,以(无所有处)禅及所缘为无所有处。依前面所说的无所有是所缘,因为它是第三无色禅的所缘,故以住处之义为处,名为无所有处,像诸天的住处为天处;又无所有是(无所有处)禅的生起之因,则以产生的意义为处,故名无所有处,如说剑蒲阇是马的(产)处等等。如是由于他不起及不作意于此(无所有处)禅及所缘,故得「超越」于二者,(换言之)即他具足此非想非非想处而住,是故把此(禅与所缘)两者作为一起而说「超越无所有处」。
「非想非非想处」一语,称此禅为非想非非想,是因为实有那样的想的存在之故。为了先示那行道者的想,《分别论》提示是「非想非非想的人」,并说「他对那无所有处寂静作意,及修习残余的行定,所以说为非想非非想的人」。
前面引文中的「寂静作意」,是(作意)这(无所有处)定实为寂静;即以无所有为所缘而安立,因有这样寂静的所缘,故作意那(无所有处)为寂静。如果成意为寂静,怎么能够超越它呢?因为他不欲再入定故。即他虽然作意那(无所有处)为寂静,但他没有「我要于此(无所有定)转向,我要入定,我要在定,我要出定,我要观察」等的思惟、念虑及作意。何以故?因为非想非非想比较无所有处,更寂静更胜妙之故。
譬如一大威势的国王,乘大象之背而巡行于都城中的街道上,看见雕刻象牙等的技工,紧着一皮,另以一布缠于头上,四肢沾满象牙的粉,制造各种象牙等的工艺品,并对他们的技艺感觉满意地说:「诸位呀!此等技师能制造这样的工艺品,多么技巧啊」!但他不会这样想:「啊!如果我成为这样的工艺,我将放弃我的王位」。何以故?因为光辉的王位有更大的功德之故。同样的,此瑜伽者虽对这(无所有处)定而作意为寂静,但他不会这样的思惟、念虑与作意:「我要于此定转向入定,在定,出定及我要观察」等。
如前面所述的瑜伽者,因对无所有处定作意为寂静,得达那报细妙的安止定的想(即非想非非想),即以那样的想而名为非想非非想者,并称他为修习残余的行定。「残余的行定」便是到达究竟细微的状态的行的第四无色定。
现在为示到达了这样的想而称为非想非非想处的意义说:「非想非非想及非想非非想处入定者的(善的心、心所法),或生者的(异熟的心、心所法),或现法乐住者的(唯作的)心、心所法」。在这里,是指(入定者、生者、现法乐住者)三者之中的入定者的心、心所法的意义。
次说(非想非非想处的)语义:因为没有粗的想而有细妙的想,故不是与其它的相应之法共的禅的想亦非无想,故言「非想非非想」;而非想非非想是属于意处及法处的处,故名「非想非非想处」。或者此(非想非非想处的)想不能有利想的作用故「非想」,因有残余的诸行的细妙的状态的存在故「非非想」,是名「非想非非想」。非想非非想是那其余诸法的住处之义而为「处」,故名「非想非非想处」。不仅这(非想非非想处的)想是这样的,但那受亦为非受非非受,心亦为非心非非心,而触亦为非触非非触,当知那说法是由想而代表其余的诸相应法的。
这个意思可以用涂钵的油等的譬喻来辨明:据说一位沙马内拉用油涂了钵而放在那里,到了饮粥的时候,长老对那沙马内拉说:「拿钵来」!他说:「钵内有油,尊师」。「那么,沙马内拉,拿油来,把它倒在油筒里面去」。沙马内拉说:「可是没有油,尊师」。在这个譬喻,因为中涂着油不适用于盛粥之义故说「有油」,然而又没有油可以倒入油筒故说「无油」,如是而此(非想非非想处之)想不能有利想的作用故「非想」,因有残余的诸行的细妙状态的存在故「非非想」。
然而什么是想的作用?即想念所缘及(其所缘)成为观境之后(而对那境)生起厌离。譬如温水中的火界(热)不能行燃烧的作用,而此(非想非非想)不能行敏捷的想念作用,此想亦不能如在其它诸定,对那成为观境之后(的境)生起厌离。事实若对其余,(色受等)诸蕴不作思惟的比库,对此非想非非想处蕴既思惟而又厌离是不可能的。但尊者舍利弗可以那样做,或者与生俱来而有观及有大慧如舍利弗的人则有可能;然而他(舍利弗)也是用「如是此等法实非有而后生,生已而后灭」这样的总体思惟才可能这样做,并非依各别法观而生的。这是此定细妙的状态。
此义正如涂钵的油的譬如,可用道路的水的譬喻来辨明:据说一位行路而走在长老前面的沙马内拉,看见少许的说道:「有水!尊师,脱掉你的鞋子吧」。长老说:「有水吗?那末,拿我的浴衣来,我要沐浴」。沙马内拉却说:「没有水,尊师」。在这个譬喻中,是仅足以湿鞋之义为「有水」,然不能作为沐浴之用故言「无水」。如是它(非想非非想)不能行敏捷之想的作用故名「非想」,因有残余的诸行的细妙的状态的存在故为「非非想」。
不但可用此等譬喻,亦可应用其它的适当的譬喻来辨明此义。
「具足而住」已如前述。
这是详论非想非非想处业处。
杂论
无等伦的主(世尊),
已说四种的无色,
既然知道了那些,
更当认识其杂论。
由于超越所缘而成无色定的四种,
然而慧者却不希望超越此等定的支。
(超越所缘)此四无色定中,因色相的超越而成初(无色定),因虚空的超越而成第二(无色定),因超越于虚空而起的识而成第三(无色定),因超越于虚空而起的识的除去故成第四(无色定)。如是当知因为超越一切的所缘,故成为此等四种无色定。
(后后更胜妙于前前)其次关于贤者并不希望超越此等定的支。即不像于色界定,而于此等(无色界定)没有支的超越,因于此等(无色界定)都只有舍与心一境性的二禅支。虽然如此:
但各各较后的更胜妙,
须知层楼衣服的譬喻。
即譬如有四层的大楼,在最下层虽可得天的歌舞、音乐、芳香、花鬘、饮食、卧具、衣服等胜妙的五种欲(色声香味触),但在第二层(的五欲)可得较胜于下层,第三层更胜,第四层可得一切最胜妙。虽然这四层大楼,依层楼是没有什么差吃,但依五种欲的成就而言差别,即愈上层而次第比较下层为愈加胜妙。
又譬如由一位妇人纺的粗的、软的、更软的及最软的丝而制成四斤、三斤、二斤、一斤的四种衣服,其长度与宽度都是相同的。虽然就那四种衣服的相等的长度和宽度说,是没有什么差别,但根据其触肌的舒服,细软的状态及高贵的价值,则愈后者次第的比较前者愈为胜妙。
如是虽然这四无色定中都只有舍与心一境性的二支,但依照其修习的差别则彼等(四无色定)的支成为一层胜一层,故知后后次第而较为胜妙。
此等(四无色定)有这样次第的比较胜妙:
一人紧握不净的草蓬,
另外一人靠着他而立,
一人不以靠近而在外,
另一人又靠着他而立。
正如这样的四个人,
慧者当知四(无色定)的次第。
关于此颂的意义如次:在一个不净的地方有一座小草蓬。有一个人来到此地,厌嫌那里的不净,以两手搭挂于草蓬,好象贴紧在那里而立。此时另一人来,告着那贴紧于小草蓬的人而立。又一人来想道:「那贴紧草蓬的人,这靠近他的人,两者所站之处都很坏,诚然草蓬倒时则他们亦倒,我现在站在外面」。于是他便不靠近那前人所靠之处而站在外面。另有一人来想道:「那贴紧草蓬的人及靠近他的人,两者都不完全,那站在外面的人很好」,他便靠近那人而立。
在前面的譬喻中:当知那除去了遍的虚空,如在不净之处的小草蓬。因厌恶色相而虚空为所缘的空无边处,如厌恶不净而贴紧草蓬的人。依那以虚空为所缘的空无边处而起的识无边处,如那依靠贴紧草蓬的人而立的人。不以空无边处为所缘,却以那(空无边处的识的)无为所缘的无所有处,如思那两人的不安全而不靠近贴紧草蓬的人而站在外面的人。在称为识的无的外部而立的无所有处而起的非想非非想处,如思念那贴紧小草蓬的及靠近他而立的不安全,并思那站在外的为好的站处而靠近他而立的人。
(非想非非想处以无所有处为所缘的理由)然有这样的意思:
这(非想非非想)以那(无所有处)为所缘,
因为没有其它(所缘)的缘故。
譬如人民虽见国王的过恶,
但为了生活也得来用他。
即此非想非非想处用那无所有处为它的所缘,虽然知道那(无所有)定有着近于识无边处之敌的这样的过患,但因为没有别的所缘之故。这好象什么?譬如人民虽然知道国王的过恶,但为了他们的生活亦得用他为王。即譬如一位具身语意的粗恶的行为而支配着全国的暴君,人民虽然知道他的粗恶的行为,但不能于他处获得生活,故为生活只得依靠他同样的,这非想非非想处,虽见那(无所有处的)过失,但不得其它适当的所缘,故以无所有处为他的所缘。
同时(非想非非想处)也是这样的:
譬如登长梯者而握该梯的横木,
又如登山顶者紧望该山的山峰,
更如攀石山者靠着他自己的足膝,
此人则依这(无所有处)禅而生起。
为诸善人所喜悦而造的清净道论,在论定的修习中完成了第十品,定名为无色的解释。
版权所有:金刚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