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为福田。
另外福田还有和尚田,和尚就是为自己剃度或授戒的师父。和尚翻译过来叫力生,什么叫力生?就是有能力度众生。也谓“力能生长法身,养智慧命。恭敬供养,即获福利,故名和尚田。”还有什么田呢?阇黎田。“此云‘轨范’,亦云‘正行’,谓羯磨、教授等五种,轨范后学,纠正修行。”阇黎田就是做得非常好,有轨范的作用,能给人带来榜样,能做羯磨法,能教授别人学习佛法,能够以身示法,叫后人跟他学,纠正修行。这样的僧人,如果你恭敬供养,即获福利,这叫阇黎田。阇黎也叫阿阇黎,也叫“轨范师”。比丘受具足戒,安居满五个戒腊以后,就入阿阇黎位。这里注意一点就是安居得满五个戒腊。就是说不结夏安居不算僧数,有的没安过居,甚至只安一个居,就去给人家做福田,这都是有问题的,都是不允许的。僧人吃饭也是这样,夏腊(即戒腊)大的在前面。诵戒也是这样,都注重这方面。不管年龄大小,有时候年龄很大,但是你的夏腊不如他长,你得排在后面。佛法是以法为重。
这里说的阿阇黎主要指教导我们的师父,从师父那儿修学。但此师父不是指剃度师,一般和尚是剃度师。也不是说所有满五个戒腊的比丘都属于自己的阿阇黎,两人必须有一种师徒关系才属于。阿阇黎有五种:
(一)出家阿阇黎。剃度出家,为授沙弥十戒时的阿阇黎。和尚是和尚,还有个阿阇黎。
(二)受戒阿阇黎。受具足戒时的羯磨师,故又作羯磨阿阇黎。
(三)教授阿阇黎。受具足戒时的授威仪师,故又作威仪阿阇黎。
(四)授经阿阇黎。教授经典的师父。古时候经典都靠传诵,拜师以后,传授一句偈,就属于授经阿阇黎,要视为和师父一样。因为古代没有书,全靠口的传诵。所以你想得到佛法,他告诉你一句,你就念一句,这就是经的传诵。佛经为什么传诵到现在呢?就因为靠口诵,所以一直传到现在。
(五)依止阿阇黎。依止某一比丘修学,乃至仅依止从学一宿,就可称依止阿阇黎。
“阿阇黎”、“和尚”都属于师父,共同教化。阿阇黎仅次于和尚——就是剃度师,这个我们也应该清楚。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弟子顶礼上妙下祥法师
随喜诸位师兄闻法
恭录于大悲寺上妙下祥法师讲述的《吉祥经讲义》
版权所有:金刚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