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修行网

佛法——心灵之路

发布时间:2023-02-10 16:38:55作者:金刚经修行网

  佛法——心灵之路

  圣凯法师

  佛法是解脱人类痛苦的方法,从哪里下手呢?就是从心上下手。佛经上说:“一念迷,则是众生;一念觉,则是佛。”所以,佛法是以“心”为中心,而展开一系列的分析。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佛法是最高的心理学,如唯识宗上讲的“八识”、“五十一个心所”,佛法从心理的分析,到心理的改造,都有详细的方法,现代的心理学都没有分析如此深刻、细致,因为佛教对心的分析是通过内省的方法,即就是禅定的境界而得出的认识。现代的心理学虽然也通过内省的方法,但他们只是通过对人的一种心理现象,进行分析,而得出认识。如有人将胡塞尔的现象学与唯识学进行比较研究,西方心理学家荣格则利用西藏的密宗来加深对心理学的分析。

  我们将比较粗浅、笼统地介绍佛教对心理的分析,然后介绍一些众生的心病,而相应地提出一些药方,与大家共同分享佛法的智慧之光。

  一、心的特性

  有时,我们会感慨:“相识满天下,知己有几人?”我们虽然认识很多人,但是真正相知的朋友又有多少呢?但是有一位与我们关系最为密切的朋友,我们却忽略了它,不知道去了解它,那就是我们的心。我们对于这一位朝夕相处、形影不离的朋友究竟认识多少呢?我们对自己的心都不能了解,更不要说了解其他人,了解宇宙,了解一切众生。

  在佛经上记载有一个故事:有一天,心向自己提出抗议,说:“你每天清晨起床,我这颗心就为你睁开眼睛,观看浮生百态;你想穿衣,我就为你穿衣避寒;你想漱洗沐浴,我都帮助你。我们的关系如同唇齿一般的密切,凡事你应该和我有个商量,但是一旦要学道,你却背个臭皮囊东奔西跑,忙碌向外攀缘寻找,而不知道求于我,其实你所要追寻的道并不在其他的地方,道就在自己的心啊!”有一句佛偈说得好:“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我们的心是一座充满宝藏的灵山,储藏着无比丰富的资源,而众生愚痴,不知道开采自性的宝藏,反而舍本逐末,向外寻找宝物。要改造我们的心,必须先要认识我们的心,为什么我们的心是这样难以认识呢?就因为我们的心有一些特性,所以我们先认识心的特性。

  1、心具有秘密性

  语言有时虽然很丰富,但是有时却很难发生作用的,有时语言是苍白、无力的。我们的心好比仓库一样,储藏许多的心事,这些心事有时候可以畅所欲言,向别人倾诉,可是有时很难表达出来。譬如我们喜欢一个人,作风奔放的人就直接向对方说:“我喜欢你”;而性格含蓄的人却难以开口,只能封锁在内心深处。喜欢一个人难以说出口,就是怨恨一个人,怀疑一个人,嫉妒一个人,也很难让对方了解。隐藏在我们的心中的秘密可谓千百万种,无法计较,而如何将这些心事加以疏通,或者巧妙地表达出来,不至于蕴积成病,实在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智慧。

  正因为我们的心中蕴藏许多的秘密,而这些秘密有时常把我们困扰得不得安宁,《金刚经》上说:“如何降伏其心?”找到一条安心之道,是追求幸福人生的门径。当二祖慧可禅师见达摩祖师时,就是要祖师为他安抚这颗难安的心,心所以难安,是因为心中有无数的难言之隐,这个隐字就是秘密的意思。这些秘密只能留在自己内心深处,象蚕一样啃着我们的心,而且不便向别人言说,当然要痛苦不堪了。如果一个人能够修持到“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的境界,那么他的人生必定逍遥自在,了无挂碍。心中没秘密的人生,是个没有负担的解脱人生。

  我们对于那些身困牢狱,失去自由的人,常寄予无限的怜悯与同情,但是如果我们细心想一想,我们自己的心,未曾不是天天生活在自己所造成的监狱中,过去有一个人向别人偷窃了两百元,二十年的岁月过去了,但是那户人家的主人已经过世了,他的儿子在主持家务,他禁不住良心的谴责,鼓足勇气把钱还给被窃的人家:“二十年前,我窃取了你家二百元,今天特地加倍利息来还你一万元,请务必收下吧!”年轻的主人听了,感到莫明其妙,说:“我不记得你曾偷过我的钱。”“是你父亲在世的时候。”“喔!我父亲已经过世了,过往不究,你把钱收回去吧!”两个人争执不下,最后还钱的人泪流满面地说:“二十年前,我犯下了这终生的污点,二十年来我惭愧不安,无时无刻在受道德良知的惩罚,囚禁在心的牢狱中已经整整二十年了。难道今天你还不愿意给我一个机会,接受我的忏悔,让我从心的牢狱中挣脱出来,还我颗本来自由的心吗?”世间上有不少人象这位窃犯一样,虽然形体自由,但是心被私情私欲的枷锁所束缚了,失去了自由,这就是自由而不自由的人生。

  2、心具有无常性

  在《楞伽经》中说:“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风起,洪波鼓冥壑,无有断绝时。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我们的心就象大海一样随着外界的风的吹动,就会掀起各种各样的波浪。佛法常用流水来形容我们的心,相似相续,但是前念不是后念,前念刚过,后念又生起。在唯识宗上讲心与心之间的延缓是等无间缘,这是念念相似相续,无有间断。在静坐时,我们就可以发现自己的念头太多了,那么怎么办呢?对念头不要执著,好的念头也不欢喜,坏的念头也不憎恨,用清净的观照力观照自己的心,就如一杯水中,虽然下面是一大堆泥沙,但是上面的水是干净的。

  初学禅的人,对自己的心感到十分厌恶,我的心怎样这么乱呢?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心是无常变化,好的念头很快就会过去,坏的念头也是一样的,如果我们执著念头的好与坏、善与恶,反而增加对心的执著,这就是因为不了解心的无常性。禅宗三祖僧璨大师在《信心铭》中说:“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对于我们的念头,也应该“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3、心具有缘起性

  所谓缘起,就是事物的产生需要各种条件,每一种心识的产生,都需要具备种种条件。在玄奘法师作的《八识规矩颂》中说:“九缘八七好相邻”,就是说眼识的生起需要九个条件:光线、空间、距离、眼根(眼睛器官)、种子(能认识事物的内在因素)、作意、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耳识的生起需要除了光线以外的八个条件;鼻识、舌识、身识的生起需要除了光线、空间以外的七个条件。这些条件,如果不足,心识便无法生起。所以,心的生起是一种缘起。

  从以上这些条件可以看出,每一种心识的生起都是有它的原因,但是我们总是将我们的心与外界分开,认为心是心,事物是事物,产生了二元对待,于是产生了种种执著。宋代佛印禅师有一首禅诗说:

  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向暖北枝寒;

  现前一段西来意,一片西飞一片东。

  这首禅诗的起源是,有一天,苏东坡和秦少游在一起吃饭,两个人因为才华都很高,往往为了谈学论道,互不相让。这天吃饭的时候,刚好看到一个人走过,由于很多天没有洗澡,身上爬满了虱子,苏东坡说:“那个人真脏,身上的污垢都生出虱子来了。”秦少游坚持异议说:“才不是呢!虱子是从棉絮中长出来的!”两人各执己见,争执不下,便决定去请佛印禅师作个公道,评判谁输谁赢,并且互相商议输的人要请一桌酒席。苏东坡求胜心切,私下跑到佛印禅师那里,请他务必要帮自己的忙;过后,秦少游也去请禅师帮忙,佛印禅师都答应了他们。两个人都以为稳操胜券,放心的等待评判的日子来临,揭晓的日子终于到了,禅师于是正色地下评断说:“虱子的头部是从污垢中生出来,而虱子的脚部却是从棉絮中长出来,所以你们两个人都输了,应该请我吃宴席。”禅师有感而发,写了这道诗。

  在我们的观念中,物是物,我是我,物我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有时甚至是不能相融的。如认为虱子的产生不是因为污垢,就是因为棉絮,而佛印禅师的话就是为了破除执著。通常我们认为心识的产生是因为外界的作用,认识的产生是因为物质的作用。从佛法的立场来看,心的产生是因为各种条件的汇合,所以心是缘起的。

  4、从心的比喻来看心的特性

  现在科技文明发达,电脑普遍运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电脑虽然能够收纳种种

  信息,用各种方程式来说明事物的千变万化,但是却无法臆度出我们这颗变幻莫测的心。佛经上经常用各种比喻来说明我们的心,我现在仅举出十种来说明:

  (1)心如猿猴 古人形容心难以控制说“心猿意马”,心就象活泼浮躁的猿猴,生性好动,活蹦乱跳在林木之间,片刻无法静止。

  (2)心如电光 心如电光石火,迅速无比,动念之间,驰骋在宇宙寰宇,毫无障碍。如我们现在想到北京,心中马上就会浮现北京的景色,天安门、故宫等,仿佛身临其境一样。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东西速度最快?其实,心的速度最快。《阿弥陀经》上讲,“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那么这么远的地方怎么去呢?佛经上又说:“于一念顷,即得往生。”可见,我们心的速度多么快。

  (3)心如野鹿 野鹿在荒野上奔跑,口渴了想喝水,于是便尽它的本领,到处去寻找草原。我们的心就象野鹿一样,难以抵抗五欲六尘的诱惑,整天在声色犬马中忙忙碌碌。

  (4)心如盗贼 佛经上经常把我们的身体比喻为一座村庄,五根是门户,而心是这个村庄的盗贼,窃取我们辛苦积蓄的功德。王阳明先生说:“擒山中之贼易,捉心中之贼难。”我们如果能驯服心中的盗贼,使它能归化柔顺,便能做心中的主人,长养无上的功德。

  (5)心如冤家 心是我们的冤家仇敌,专门替我们制造烦恼,使我们受种种的痛苦煎熬。我们人都有一种怀疑心,比如有两个同学在讲话,看到你来了,他们便不讲话,于是你很可能便怀疑他们在讲你的坏话,其实别人是为了尊重你,才停止讲话呢?经上说:“罪性本空由心造,心若灭时罪亦亡。”所谓罪业深重是就形相而言,仿佛真实存在,但是就其本体而言,一切诸法皆空无自性,因此罪业也是因缘和合而生,无自性空,不是永远无法改变,只要我们挚诚恳切地忏悔,便可去除。如果能够泯除我们的妄心杂念,这个冤家便能与我们化敌为友。

  (6)心如僮仆 心象僮仆,受到外界客尘的驱使,向外攀缘,产生种种的烦恼。经上说我们的心有三毒、五盖,乃至有八万四千烦恼,这些都是蒙蔽我们的智慧,束缚我们的心灵,使我们的智慧失去清明,使我们的心灵不得自在。如何转心的仆役为主人,就看我们如何对心下功夫了。上面都是指出我们凡夫心的种种缺陷,下面将说明心的力量。

  (7)心如国王 心是身体的国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能够统帅、指挥一切,指示我们的眼耳鼻舌身,产生感官、认识的作用,所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人类多造利益。

  (8)心如画师 《华严经》上说:“心如工画师,能画种种物。”我们的心如善画的画家,手握着彩笔,能够画出种种图案来。平常一个人的面相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一个人的心态。心中希贤求圣,自然能浮现圣贤的风貌;心如凶神,面貌便如魔鬼罗刹一般的可怕,所谓“相随心转”,就是这个意思。以前欧洲有一位艺术家,要画一幅耶苏的画像,由于耶苏是上帝的儿子,代表着神圣的形象,应该画得庄严,因此这位画家便到处找一位相貌很好的模特。经过努力,终于找到了合适的人选,画成这幅千古佳作,受到举世的赞叹。过了几年,有人提议光有这幅惟妙惟肖的耶苏画像不够体现耶苏的伟大,如果再画一张魔鬼撒旦的像和他相比照,效果一定更好。可是,这面貌象魔鬼的人到哪里去找呢?最后在一个监狱中找到一个面相凶恶的囚犯为对象。当画家为他画像时,这位囚犯突然掩面哭泣,画家就问他说:“你怎么哭了?”“我是触景生情,忍不住悲伤才哭的。”“几年前,我也曾经当你的模特,想不到数年后我又遇到了你,可是人生的境遇却完全两样!”原来这个囚犯就是充当耶苏画像的模特,画家听了大吃一惊说:“你的相貌怎么变成得如此可怕呢?”原来,这位囚犯当时得了这笔奖金以后,吃喝嫖赌,坏事做尽,甚至以身事法,坐进牢狱,相貌也就因此变得凶恶了。

  (9)心如泉水 当今世界的危机之一,是能源的短缺,人们向深山开采矿产,向海洋采取资源,开发太阳能,但是人们往往忘了开发我们心中的能源--智慧,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活泉。开发生命的潜能,将是我们人类的大课题,因为外在的能源总有枯绝,而只有心中的能源永无断绝。

  (10)心如虚空 心的本体如虚空一般广大无边,能够涵容万物,包并天地。经上说:“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尽其意如虚空。”虚空至大至广,找不到边,虚空成就万物而毫无执取。我们要想了解佛的境界,便应[1]该将我们的心扩充如虚空那么无边无际、无牵无挂,才能包容宇宙万有。

  二、心的住处——一念三千

\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住处,但是我们的心住在哪里呢?有时候,我们坐禅,人坐在蒲团上,心却跑到很远的地方,去和别人讲话去了。心到底住在哪里呢?现在,在中国佛教史上有一个宗派叫天台宗,它有一个很重要的理论--一念三千,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念三千在天台宗是一种核心理论,天台宗宗派史上曾经因对一念的解释不同而分成山家派与山外派。“一念”,是指人的意识活动的最短时间,有时也叫“一念心”、“一心”。心在梵文里有三个单词:一是质多,是认知心、虑知心;二是污栗驮,指草木之心,也就是日常所说的树心、草心;三是矣栗驮,是对精要的积聚,也就是核心、中心,就是《心经》上的“心”,就是这个意思。天台宗所用的“一念心”,是用虑知的意思,就是我们众生的思虑分别心。我们平常都小看自己的一念心,认为只不过是一念妄想,智者大师认为这一念心具足一切染净善恶,称为“一念无明法性心”,这就象竹子在没有燃烧时,就有可燃性存在,如同恶中就有善在。等到因缘成熟,火从竹子中烧起,所烧的就是竹子本身,这就如同善从恶中生起,所破不是别的东西,就是恶本身。

  因为一念具足染净善恶一切诸法,所以智者大师提出“一念三千”,这三千是什么呢?就是十界互具,百界千如,三千法界。

  第一,依据《华严经》,我们整个世间可以分为“六凡四圣”十法界,“六凡”是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四圣”是声闻、缘觉、菩萨、佛。智 大师提出十界中的每一界,都相互具其他九界,称为“十界互具”。我们先从“人”讲起,佛法是以我们人类为中心,一切佛法都是从人而出发设置各种方便善巧,因为我们人是最有塑造性,人可以成为畜生,人可以成佛。

  当我们翻开电话簿查阅某一个人的通讯处时,可以发现到地址有都市与乡村的差别,不仅人的住处有热闹喧哗的都市与幽静僻远的乡村的差别,就是人心也有天堂与地狱的不同。有一个将军到白隐禅师那里去请教佛法,问禅师:“天堂与地狱在哪里?”白隐禅师看了他一眼,没理他,这位将军又问:“请问禅师,天堂与地狱在哪里?”白隐禅师又看了他一眼,说:“你是什么东西?竟有资格问这个问题。”将军勃然大怒,拔出宝剑,禅师突然笑了,说:“这就是地狱。”将军感到十分惭愧,马上放下宝剑,向禅师忏悔,禅师说:“这就是天堂。”在现实世间,我们也可以众生的生活也有天堂与地狱的区别。这里面有一点难以理解,那就是佛为什么也具有畜生性或地狱性,这是从本体的心性上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另外,佛有时为了度化畜生,也要变化成畜生,所以也有畜生性,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二化身,“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都能说明十界互具。十十相互具,总共便成百界。

  第二,依据《法华经》,因为每一界都可分为十个侧面,叫作“十如是”。百界各有十如是,就有一千种成分,称作“千如”。“十如是”出现在《法华经》的“方便品”,是指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相是指相状,指外在的形相,如这如人有人相,动物有动物的相;性的意思是指不变,指内在的本性,如人能思维;体是指人这个主体;力是指体所具有的潜在能力,人能够制造工具、生产劳动;作是指显现动作,就是发挥人的作用,从事各种工作;因是指直接原因;缘指间接原因;果是指由因、缘和合所生的结果;报是指果报,以上的因缘果形成后世的果报;本是指开始的相关,末指最末的果报,等是指平等,以上的如是相乃至如是报,皆归趣于同一实相而究竟平等,所以说本末究竟等。

  第三,千如又和《大智度论》所说的三世间配合,便成三千法界,代表宇宙全体。三世间是“众生世间”,指众生自身;“国土世间”是我们所居住的环境;“五阴世间”是构成人存在的五种要素。三种世间和千如相互含摄,形成三千世间。

  智者大师认为,我们平常的当下一念,就具足三千法,具足现象界的全体,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我们众生心在迷时,亦具足三千法;心在悟时,亦具足三千法。心有迷悟,而法不动。只是心在迷时,对三千法执著不舍;心在悟时,视三千法为方便、性德,不起执著。这叫“一念三千”。

  佛常讲“众生心不可思议”,所以不可轻视我们平常的一念,于是祖师常常开示我们要“照顾自己的念头”。迷与悟,就在我们一念之间,天台宗说的“一念三千”,就是要我们重视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念头,有的人一生的清白往往毁于一念的无明,而造下终身的遗憾。

  三、心病与心药

  现代的医药发达,各种各样的药品无奇不有,表示现代人所患的毛病之多,已经到了史无前例的地步了。我们生理上有所谓的癌症,心理上何尝没有不治的绝症呢?贪、嗔、痴、慢、疑就是不可小看的病患,我们为什么会烦恼,都是因为这些毛病的缘故。我们身体上有了病,不仅要打针吃药,而且还要吃补药,但是心理上的毛病,又有多少人去治疗呢?中国有一句老话:“药石医假病,真病无药医。”所谓的真病,就是心病。事实上许多的疾病是因为心理作用,最浅显如肠胃病,百分之八十和情绪脱离不了关系,如果我们能够保持心平气和,许多疾病自然就会不药而愈。现代的人们已经注意到这个方面,提出一种“身心医学”,这应该是最前缘的医学,这就是从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结合来治疗疾病。佛法就是治疗众生的心病而设立,佛就被称为“大医王”,佛陀说了八万四千法门,就是为了对治我们众生八万四千烦恼。

  1、人生大病的医治

  我们众生之所以是凡夫,难以成贤成圣,因为我们众生有三种最主要的大病没有治好,那就是贪、嗔、痴,这三种病被称为“三毒”,又称为“三不善根”。

  贪,从字面上讲即贪求、渴求,表明人内心里面缺少什么东西,才向外追求来满足这种愿望。所以,贪烦恼的表现就是由渴望到追求,在追求获得后又紧紧执著它。

  有人往往我们平常追求与贪等同起来,生活若无追求,那么生活就同死灰一团;学佛的人追求解脱,同样也是一种贪吗?如果没有贪,社会不就不会进步吗?《成唯识论》说:“云何为贪?于有有具,染著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有”就是后有,指的是业力,有具是指由业力所生的果,所以贪烦恼是对外界事物占有爱著,从而使自我得到满足,所以这样学佛追求解脱就不是贪。人为了贪求眼前的一点暂时福乐,或是一点私利,往往父子之间也争得面红耳赤,朋友之间的情谊也一脚踢开。为了满足贪的欲望,什么义理人情,什么道德,一概不顾。

  嗔,我们往往比贪容易理解,因为在世间生活,总是认为有些东西是理所当然应该追求的,而生气却是不应该的。有的人口蜜腹剑,这是隐藏的嗔心;有的人怒目狰狞,五官变形,这是外现的嗔心。我们常见到一个家庭里夫妇起了争执,某一方为了发泄的他嗔心,什么心爱的物品都要打破,等到事后花钱再买,虽然后悔,但是已经来不及了。佛经上说:“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就是这个道理。

  痴,这是很难觉察到的,平常我们讲一个人呆头呆脑,这个人很傻,其实自己更傻。有些人,生在世间上,以为死了以后还是做人,但另一种人却认为人死了就没有了。前者的思想觉得做恶事也没有关系,因为死了还是做人;而后者的思想觉得不必做善,因为死了一切都没有,所以最好及时行乐,这些都是愚痴的见解。

  下面就三毒开出一些药方,供大家参考。

  (1)贪——知足、舍、戒

  众生为什么会贪,就是因为不满足,所以佛法常说“知足”,如弘一大师,夏丏尊居士去看他时,他吃饭时只有一碟咸菜,夏居士就说:“怎么就一碟咸菜呢?”弘一大师说:“咸有咸的味道”,吃完饭后,弘一法师喝水,夏丏尊先生看到就喝白开水,有点于心不忍,就说:“法师,您应该喝点茶!”,弘一法师回答说:“淡有淡的味道。”弘一法师的人生正是知足常乐的人生。

  贪心太大的人,一切都是为自己考虑,不肯利益别人,“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就是指这种人,要治好贪病,“舍”就至关重要,看到别人有苦难时,把自己的幸福、安乐、利益施舍给人,这样贪心就会减少;另外,贪心的人不知道事物的界限,所以就必须持戒,知道什么是好与坏,戒如果用现代的话应该是“这样做不好”,如偷盗,这种行为是不好的,所以佛劝我们不要做。

  (2)嗔——慈悲、忍、定

  嗔心对修行是一种严重的障碍,佛说有嗔心的人修行如沙蒸饭。大乘佛教首先要有菩提心,修道的三个要点: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正见。修菩萨行必须有菩提心,菩提心的生起必须有慈爱心、布施心,有嗔恨心的人不可能有慈悲心。

  人生难免有不如意的事情,有些嗔心重的人,特别容易生气。其实,难以解决、不如意的事情,就会因为你生起了嗔心就会解决吗?嗔心只有增加事态的严重,这样想一想,就会冷静下来,不要动那些无用的嗔心。南传《法句经》说:“于此世界中,从非怨止怨,唯以忍止怨,此古圣常法。”忍是很不容易的,心上一把刀,唯有难忍能忍,才能成为大丈夫。我们对别人不理解,也很容易生气,于是佛陀说要“慈悲”,就是要从别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心中想:别人这样做是有自己的理由。自从今年以来,我对人文科学有一种观点,就是同情地理解别人,这个世界上应该有不同的见解存在,你也应该允许别人的存在,如果能理解别人,我相信肯定会生嗔心。慈悲与忍,都是所以在见解上的治疗,在现实生活中修习禅定有助于对治嗔心,一个有定力的人是不会随便生气的。

  (3)痴——慧

  痴,主要是知见上出了偏差,如现代世界上最热门的一个问题就是核武器,如果用核武器发动世界大战,那么将是毁灭性的行为;如果用核武器的原料建成核电站,也是一件利益人类的事业。所以正确的知见是至关重要的,而佛法的智慧就是医治众生愚痴的良药,能够恢复我们的本来面目。

  贪、嗔、痴是人生的大病,众生的病实在太多了,所以对一些病,我们提出几点。

  2、其他病的治疗

  (1)以好心对坏心

  我们的心时而圣贤,时而恶魔,浮浮沉沉,好好坏坏。当我们好心一发,仿佛成为佛菩萨一样崇高;恶念一生,马上变成恶魔一样的坏。因此我们要除掉坏心,摄护正念,培养佛菩萨对待众生的心。在佛菩萨的心目中,众生就象生病的小孩子,要竭尽所有心思来呵护他、照顾他。我们如果能以慈爱母疼爱孩子的心来对待一切人,就能泯除自他对待的关系。

  (2)以大心对小心

  中国有一话:“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浅狭的小溪容纳不下大水,当潮水高涨的时候,马上向四处流溢;潮水退了,又留不住滔滔的江流,只剩下浅浅的小溪。不象大海能够藏污纳垢,汇集百川而不改原味。中国人又有一句话“宰相肚里能撑船”,说明大凡出将入相的大才,心量必然要比凡夫俗子来得宽广,无论是称讥毁誉、荣辱进退、善恶正邪,一概都能涵容而泰然自若。我们学佛人,也要把心量扩大到如大海虚空。佛经上说:“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众生与佛的差别就在于心的不同,迷则妄念丛生,万缘攀附,人我两立;悟则豁然开朗,远离妄缘,平等摄众,心包太虚。所以,心量广大是学佛人很重要的修养。

  (3)以无心对有心

  平常有人讥笑年轻出家人念经“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其实这些人根本不

  懂佛教,要是真的能无心,那是真的在念经,恐怕是心太多了,这两天大家上殿、坐禅肯定发现我们真的太“多心”了。永嘉大师的《证道歌》说: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

  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有所用心就有所牵系,有所执著,有所对待;无所用心,心才能扩大。无心则不为一切万法所系缚,而无处不在,无处不自在。在唐朝时,四川有一位叫德山禅师,对《金刚经》有极深的造诣,当时南方禅宗正流行“即心即佛”,德山认为这是外道魔说,便发愤著了一部《金刚经青龙疏钞》准备到南方破邪说。路过沣州时,见到一间卖油糕的小店,德山刚好肚子也饿了,便走入小店对卖油糕的老婆喊道:“老婆子,弄一些点心来!”老婆婆心中想:这位师父居然这么无礼,指着德山的担子说:“师父,你这里面是什么东西?”德山说:“说了你也不懂,这是我注释的金刚经疏钞,到南方来弘扬金刚经。”于是,老婆婆说:“我有一个金刚经上的问题要问你,你如果回答出来,我就供养你油糕;如果答不出来,就不用弘扬金刚经!”德山心想:一部《金刚经》我已经滚瓜烂熟,还有什么答不上来。于是,德山哈哈大笑说:“你问吧!”于是,老婆婆问道:“金刚经上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不知师父要点心,究竟要点哪个心呢?”德山没有办法回答。

  过去心已过去,未来心尚未来,而现在心念念不停,生灭相续。如果能以无心对治世间假有、虚有的妄执,便能享受随缘放旷、任运不系的逍遥。

  (4)以平常心对好奇心

  我们众生好奇心特别强,你要是在大街上,仰着头看着天,没过一会儿,便

  会有很多人聚拢过来,也仰着头看天。现代众生因为太追求好奇,所以很容易被一些人受骗上当。“奇”就是神奇怪异不平常,只能偶尔得到,偶尔可以实行;而佛法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粮,就在我们日常平淡无奇的生活中。祖师说:“平常心是道”,就是要我们随时随刻都不可与道相违,把修行在日常生活中落实下来,这也是“生活禅”的精神。

  (5)以恒心对一时心

  佛教说诸行无常,我们的心念更是无常。我们的心攀缘六尘,所以善念更是脆

  弱。刚出家时,那些老和尚对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是:“你们要发长久心,发心容易,发恒心难。”佛门里有一句话:“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三年,佛往西天。”因为我们是凡夫,所以很容易退转,禁不起境界的考验。《华严经》上说:“初发心便成正觉”,初发心菩萨的心等同佛心一般清净,所以,希望大家在柏林寺发心,能够“永不忘初心”,尽未来际。

  四、现代青年佛教徒应有的心态

  上面已经讲了很多有关心的各种病与对治方法,下面将针对年轻学佛者应有的心态举出几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对感情不执不舍

  人是有感情的众生,要放弃感情是不可能的,但过分执著也不好,所以我们要用理智来引导感情,要用慈悲来净化感情。爱得死去活来,感情太浓就会热烘烘;感情太淡冷冰冰,是冷血动物。这两种都不对,因为这样都很容易出现问题。最好用中道的智慧来处理,中道的智慧可以升华我们的感情,可以使我们的心趋向平静。

  2、对五欲不拒不贪

  五欲是指财、色、名、食、睡。有些人,在没学佛前,对五欲贪得无厌,学佛后却惧之如洪水猛兽,连正常的生活也不过了,这样给亲人朋友带来很多麻烦。其实,五欲并不可怕,平常说:“色不迷人人自迷,酒不醉人人自醉”,可怕的是我们的心不知如何去化导五欲。作为佛教徒,首先是一位人,在社会中生活,应当有正当的五欲生活。吃得太多、睡得太多,当然不好;但不吃不睡就没有力气,一切免谈。所以,我们对正当的五欲生活要不拒不贪。

  3、对世间不厌不求

  佛说:“有求皆苦”,凡夫对世间多要求很多东西,有了洋房要汽车,当了科长还想当处长,所以希求越多,幻灭的可能性就越大,就象我们小时候吹肥皂泡,吹得越大,同时也就越危险。但是,也有人过分厌世,离群索居,学佛人在别人的眼中都成“怪物”,一提到跟名有关,就说:“我不要名,就替我写一个无名氏吧!”其实,“无名之名”也是一种名。所以,我们对这个世间,要能不厌不求,以平常心安然处之,这是我们平静而又活泼的心。

  上面,我们以《佛法--心灵之路》为题目跟大家一起探讨了有关佛教对心的分析,以及佛法改造心灵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一点受益。

  1998年7月讲于河北柏林寺“第六届生活禅夏令营”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