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时,就是佛乞食回到住处,洗足安坐之时。长老,有两种含义,一是耆年长老,就是戒腊久。戒腊是比丘受具足戒以后,安居的年数,我们受完戒以后,以安居的年数来定戒腊,受完戒没有安居不能算一腊,安居以后才能定为一腊,这个就是戒腊久,年纪大,长老。第二个意思叫法性长老,就是德重智深。所以长老包括有德有腊的,有德无腊的,有腊无德的,这里须菩提是德腊兼备。须菩提是梵语,译成中文叫空生,他是舍卫城鸠留长者的儿子,在他出生的时候,家中库房里所有的财宝突然不见了,存放财宝的地方,这个位置都是空的了,因此叫他空生。他的父亲见到这种现象觉得很不吉利,就请相师来给他看相,相师卜卦之后说,就对他父亲说了,你不要担心,这是一件大吉事,这个孩子将来不会被世间的名闻利养所束缚,大家听了之后,就为他取了个名字叫善吉。七天以后,这些家里不见的这些宝贝又都回来了,这些财宝又都出现了,所以又叫他善现。须菩提在佛的十大弟子中,他是解空第一,对佛所说空的妙义能够彻底解悟的,在这些弟子中首推须菩提长老。有一天,佛陀突然不在僧团,所有的人都在到处寻找,都不知道佛的去处,阿那律尊者就以天眼来观察,然后他告诉大家,佛陀到忉利天去为母说法,大概要三个月,人间的时间要三个月才会回来。三个月以后,佛回到人间,在还未到达僧团的时候,这些知道的人都争先恐后的去迎接佛。此时须菩提正在灵鹫山的石窟中缝补衣服,他听到佛下降人间的消息,马上站起来,想放下手中的衣服前去迎接,就在这时,他心中想,我现在去奉迎佛的圣驾,是为的什么呢?
所以须菩提对甚深微妙的这个空的真理,能深刻的体证和了解,而本经谈的就是真空实相妙理,所以须菩提作为本经的当机者。而且须菩提还是过去青龙佛陀,过去已经成佛,他现在是倒驾慈航,来帮助释迦牟尼佛弘化,度脱众生,我们今天说是大权示现,来辅助释迦牟尼佛度化众生的。
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须菩提领悟到世尊的行住坐卧不离般若,欲请世尊为大众演说妙法,所以从座位上站起来,离开座位面向佛。请法一定要有礼节,偏袒右肩,右膝著地,这是随顺印度的风俗习惯,是表恭敬的礼节。比丘拜见佛陀或者问讯师僧的时候呢,必须要偏袒右肩,表示启请正觉之法以身荷担。我们看我们中国的出家人,虽说没有偏袒右肩,但是我们海青外面,搭的袈裟时,也是偏袒右肩的,也是著的这个相的。右膝著地,右是表正道,左是表邪道,看我们绕佛,都是右绕三匝,顺时针,这也是表启请正法。
合掌恭敬,合掌是表一心,恭敬是属于意业,前面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这是属于身业,而白佛言,这以下须菩提所讲的话,是属于口业,身口意三业都很恭敬,这样才是真正做到请法的礼节。我们学佛,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恭敬心,听经闻法诵经念佛,还有待人接物,一定要有恭敬心。印光大师说,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诚意正心,是成就一切世出世法的基础。不要说修学佛法要有恭敬心,就是修学世间法,你想修学,想学世间的学问,如果做不到尊师重道,也是什么都学不到的,你没有这恭敬心,怎么可以去用心去学,你怎么能领纳善知识的意图,所以我们一定要用恭敬心去求学。
版权所有:金刚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