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佛系青年”背后:中国抑郁症患者超过5400万,且趋向年轻化
在国内的抑郁症患者中,大学生所占比例正在逐年增加。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其中一半以上的人患有抑郁症。
佛系文化的流行也折射出当代年轻人的心理状况。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报告,中国有超过5400万人患有抑郁症,占总人口的4.2%,而全人群患病率约为4.4%。
目前,抑郁症正呈现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在国内的抑郁症患者中,大学生所占比例正在逐年增加。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其中一半以上的人患有抑郁症。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1/4的中国大学生承认有过抑郁症状,而学业、人际、恋爱、家庭以及就业压力正成为大学生抑郁症的诱发原因。压力之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重要。
在由“白鲸健康”、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家庭用药》杂志主办、多家心理机构协办的健康校园行-首届心理健康大型系列公益活动上,心理学副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倪伟回忆,在大学工作的时候,总会接收来自大四学生的种种焦虑,这背后反应出如今的孩子从幼稚园开始直到高中毕业,几乎都在为考上大学的目标努力,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会安排好一切,自己除了“好好学习”这个套餐之外,几乎没有其他选择。可进了大学之后,父母提供的“学习套餐”没了,转而变成自主选择的自助餐,大学生们突然就没了方向。
倪伟建议,应该在刚进大学的时候就设立一个小目标,不是“先赚他一个亿”那种,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一个可触及的目标。这个目标不能太空,既要有时间限制,也要有可量化的标准。早一点找到自己的目标,早一点开始向着目标迈进,也就能更早地掌握人生的“主动权”。也能避免在临近毕业时焦虑不安,能够更好地掌握自己的人生。
据了解,目前大学心理健康工作实行“三级预防”措施:一级预防,未病先防;二级预防,心理中心专业老师咨询干预;三级预防,治疗及康复工作,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重点主要放在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两项工作上。华东师范大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王继堃教授还介绍“我国高校除了设立心理咨询中心以外,还有一项特色是配备辅导员。”以华师大为例,加入学校心理认识科学学院的新进老师都需要兼职2-3年的学生辅导员工作。
据悉,现今高校普遍非常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生入校时会进行心理普测,筛查心理问题高危人群并进行追踪,及时给予帮助,但同时在普测过程中发现,大学生群体中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明显逐年增加。
与会专业人士指出,大学生的确存在着不少隐性压力,其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并不是无病呻吟,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和理解。而事实上当下 “佛系文化”的盛行的也应当引起社会对年轻人心理问题的重视。按照百科的解释,佛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看破红尘、按自己生活方式生活的一种生活状态和人生态度。
但是因为文化的差异,我国社会对抑郁症等心理健康问题尚存在“病耻感”。王继堃教授说,“以抑郁症为例,我在美国进修时,抑郁症患者会主动表达,‘我心情不好,难过,可能是得抑郁症了,你能帮助我吗?’但我接诊我国抑郁症患者时,对方最先表达的往往是身体症状,往往还不能正视和接纳心理健康可能存在的问题。”
但从治疗角度看,国内也存在不少问题尚需解决。
“我国精神科专业医生巨大缺口”, 财新《中国改革》杂志执行总编辑、财新传媒创办人之一的张进在访谈中提及,“根据现有情况评估,目前需要50万精神科专业医生,但在岗专业医生仅有3万人,通过相关学科医生转岗2万人,共5万人,尚有40多万的缺口。作为需求补充供给的心理咨询行业,其发展也是步履艰辛,主要是因为抑郁症群体属于特殊形态的诊疗市场,一般的商业化行为与其消费状态适配难度较高。”
另一方面,药物治疗联合心理咨询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但心理咨询的门槛比较高,不仅要找到合适的心理咨询师并不容易,同时心理咨询师的作用是推动和引领,真正让人走出抑郁的,还是自我成长。此外,心理咨询的费用较为昂贵,效果也很难立马体现,长时间的时间和经济投入,并非所有人都能够承受。以抑郁症为例,目前常规的药物治疗费用为1000元/月,心理咨询费用则600-7000元/小时不等。
版权所有:金刚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