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禅宗为什么会有南顿北渐之说
观瀑图五祖弘忍继承达摩衣钵后,于黄梅开僻东山法门,大江南北道俗闻风而至,依止修道者数以千计。其中佼佼者并不多,《楞伽师资记》和《历代法宝记》说有十一人,《景德传灯录》作十三人。圭峰宗密《圆觉经大疏钞》卷三作十人,又说十三人。各说不同,甚难统一。综合不同的说法,共约二十五人。弘忍临死之前也说过他弟字中能够弘法的人不多。他对玄蹄说;“吾一生教人无数;好者并亡,后传吾道者,只可十耳”。这十个人,分别是神秀、智洗、刘主簿、惠藏、玄约、老安、法如、惠能、智德和义方。而在此十人中,最突出和影响最大的是神秀与惠能。此二人虽然是同一师承,但所传禅法在行持上各有特点。惠能在南方。其禅法以《大乘般若》思想为主导,被称为顿悟法门,神秀在北方,其禅法以四卷《楞伽经》教义为主导,被称为渐悟法门,世称南能北秀或南顿北渐。
峨嵋之钟其实,顿渐之说并非惠能和神秀的本意,而是门下弟子为了标榜稳各自师承嫡傍而产生的分别。从实质上来讲,南顿中有渐,北渐中有顿,二者本身并不茅盾。
如果一定要寻根朔源,分别顿渐的差异在哪里,那么就要从二人所作的偈颂中来寻找答案了。
在一次讲法中,五祖弘忍告诉众弟子:“达摩祖师辗转相授之衣钵,现在要寻找传承之人,大家可以把自己的修行心得写好呈上来,谁明心见性了,就能得到衣钵成为继承人。”大家听了五祖的开示,一致认为这个衣钵的继承人非神秀上座莫属。无论是资历、还是悟性,众弟子对神秀都一致认可,足以说明他的优秀。
峨嵋金顶十方普贤面对大众的认可,难得的机遇,神秀却惴惴不安,尽日食不甘味、夜不能眠。因为他无法断定自己的修为是否已经达到明心见性的地步?可是众人的极力举荐又让他不甘愿缄默,犹豫再三,悄悄在在走廓回壁上写下了感悟偈: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
时时勤拂试,勿使惹尘埃。
神秀所写的偈语很快在大众中传开,大家都在传唱称念,五祖亲自前来勘验。他看完后说道:“此偈虽然好,可惜尚未见性。但是大众依之修持,可免堕落轮回之苦。”他心里明白,这一定是神秀所作。
此时,刚刚来到黄梅不久的惠能正被安排在厨房桩米,听到大家在传唱神秀的得法偈,认为“此是世俗见地,并没有识的真心。”大家听了都笑他说:“你一个不识字的精人,说什么见地不见地。”他很认真地告诉大家自己也有一首感悟偈,麻烦谁代为书写。
一个不识字的人也有感悟偈,大家面面相觑,觉得不可思议。当时的刘主薄当即应允代为书写,希望他悟道后一定要先来度脱他,惠能当即应允。于是,一首颠覆中国禅宗发展史的偈语闪亮登场。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峨嵋万年寺此偈一出,如炸雷般在黄梅寺内传开,五祖弘忍看后自然是心知肚明,但是他担心大家会因为妒忌而加害惠能,便以“此偈也未见性”为由,把它擦掉了。
于是,便有了三更密授法要,江头师徒相送,“迷时师渡,悟后自渡”的诀别。
这两首得法偈,最终成了“南顿北渐”两大禅系分庭抗争的标尺。
我们把二人的得法偈反复体悟,就会发现神秀的得法偈首先对主体加以肯定,是悟后起修的长养。我们把神秀的感悟偈拆开来看,即:菩提树,明镜台;勤拂试,惹尘埃。菩提树是觉悟之体,明镜台是观照之心;因为都是存在的主体,所以虽然时时勤打扫,还是难免沾染尘埃。五祖所说的依此修行,可免轮回重在“勤拂试”上,所以才会说依之修持可免轮回苦。这个“勤拂试”就是不间断修习的过程,觉悟的本体,观照的心俱已显现无遗,这是悟后的妙境,循径而行,拂去情妄执着,自然也就不会错路了。
惠能的感悟偈,完全是对神秀感悟偈一针见血的破斥,充分体现了般若学先否定然后加以肯定的特点。我们同样取其最后三字,即:本无树,亦非台;无一物,惹尘埃。
狼山通教寺所谓:隔岸观火,其境立殊。神秀以“假有”为渐修的依托,最终抛开“菩提树、明镜台”而趋无为臻境;而惠能则以“真空”为彻源的究竟,是“打破砂锅问到底”、“不到黄河不死心”的直下承当。
其实,就禅的本质而言,重在对心性的觉悟。病罹患于身,如何调养,如何对症下药?目的就是为了减少痛苦,获得痊愈。
只是医者方剂不同,有的喜欢以猛药克疾,有的以调适为要,心态的承重决定了顿渐的悬殊。
版权所有:金刚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