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次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现场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开园3周年之际,11月3日,2018牛首山佛顶文化艺术节重要活动之一 第16次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在牛首山佛顶宫召开。
会议现场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心澄,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卢浔,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执行所长净因,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哲学系教授赖永海,日本佛教大学教育学科外聘讲师川村觉昭等24位佛教研究领域的专家出席会议。两国佛教界的代表们历数过往,秉着友好和虔诚的信念,共同探讨中日佛教文化交流方向。
共谋学术理论创新 中日佛教交流再上台阶
中日两国佛教界之间的友好交流源远流长。公元552年,佛教传入日本,在一千多年的历史沧桑中,两国佛教各宗派之间开展了多方面、多层次的交流活动,持续不断,迄今不衰。历史上众多得道高僧为中日佛教文化交流作出贡献,六次东渡的中国赴日高僧鉴真更成为两国文化交流的使者。
两国佛教各有其优势,面临传统与现代在学术方面的继承和创新、寺院建设和管理的制度运行等共同困境,应寻求和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和机制。在开幕式致辞中,心澄表示,中日两国佛教学术界的频繁交往和共同努力,对促进两国学术进步、理论革新,乃至佛教界的进一步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更为维护和平、众生安乐幸福出一份力。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心澄
心澄说: 作为 黄金纽带 的重要一环,历时三十余年的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已成为中日两国佛教界和佛学界唯一坚持至今的佛学交流平台,是两国佛教友好交流的有力见证。希望中日两国佛教界积极发扬佛陀慈悲博爱思想,努力净化社会人心,消除民族隔阂,为促进中日友好、维护世界和平作贡献。
日本学者稻冈誓纯
日本学者稻冈誓纯表示: 我们这一届的会议主题是关于佛教教育,由此可见中方佛教界对佛教教育是非常感兴趣并且会持续研究下去。
南京大学资深教授、中华文化研究院赖永海院长
随后,南京大学资深教授、中华文化研究院赖永海院长与在座嘉宾分享关于佛教教育中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问题的观点,他认为:从佛教教育来说,培养佛教人才和一般大学是不同的,佛教教育不用于一般教育,一般教育注重知识传授以及能力培养,而佛教教育注重的是追求升格和菩提心的培养。
作为学术层面的友好往来,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走过了三十多个年头。站在社会发展、两国交流深入的历史节点上,本次学术交流会议增进中日佛教学术的沟通,重温历史,汲取经验,推动开创新时代中日佛教健康发展的新局面。
两国佛教交汇牛首彰显文化名山历史底蕴
佛教研究各领域专家合影留念
中国佛教拥有2000多年悠久的历史,涌现了许多高僧大德,缔造了众多祖庭,底蕴与经验为世界瞩目。而佛教在日本社会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日本人口中,佛教徒占比例超过70%,信徒众多促进日本现代佛教发展,佛教教育随之取得相当的成绩。本次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选址牛首山,为佛教文化源远流长的中日两国,搭建了友好交流的桥梁。
牛首山自古以来就是佛教名山和文化名山。唐代,被誉为 东夏之达摩 的法融禅师在牛首山创立牛头禅宗,开启了佛教的中国化历程。如今,因秀美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佛教渊源,这里成为了供奉当世仅存、世间唯一的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的佛教圣地。因此,本届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选址于此,充分展现了两国佛教的深厚历史与宽广未来。
佛教研究各领域专家合影留念
目前,牛首山正成为海内外亿万信众顶礼瞻望之圣地,吸引了中国乃至世界佛教界与文化界的关注。佛顶文化艺术节是牛首山立足自身独特文化资源,以开放的胸襟与广阔的视野打造的品牌文化活动,也是南京以及江苏文化旅游领域具有较强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的文旅品牌活动。
作为牛首山的一项重要品牌活动,佛顶文化艺术节积极开拓思路,坚持融古贯今。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墨韵 匠心 书法艺术展、 盛世华章 牛首颂歌 情景诗画晚会、 我的禅 生活美学设计展、第16次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等文化艺术活动接连上演,丰富佛顶文化艺术节活动形式和内涵、增强各方参与度与体验感。
未来,牛首山将继续发挥佛顶骨舍利供奉圣地和佛教名山的双重优势,致力成为海内外佛教界交流互鉴的窗口与平台,成为传承与发扬中华佛脉的一张亮丽新名片。(汤霖/摄)
版权所有:金刚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