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唯识学的理论千头万绪,体系宏大繁复,思辩性极强,古来不少人将之称为最繁琐的哲学,望而生畏。虽然表面看起来,本书一如书名所示的那样,是多篇文稿的札记,收录的文章或讲记篇幅的总量也不算大,似乎难以将唯识学的全貌展现无遗;但是其中每一篇,字里行间无不昭显出作者对唯识学要旨的深刻领悟,真乃解行并举所获的心得之谈;所以才能将深邃的唯识思想借助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纲举目张,清晰明了。本书不仅对初学者开卷有益,专攻者亦可备为深入瑜伽之难得参考资料。
内容简介
本书的作者惟贤老法师,早年曾先后分别在四川南充龟山书院和重庆汉藏教理院师事过在支那內学院进修过的国学和佛学大师王恩洋先生及著名佛教思想家和改革家太虚大师。王先生和太虚大师二人在唯识学等方面的精深造诣,在他们至今已是八十五岁高龄的高足惟贤老法师身上得到了独到的承嗣。老法师虽已是耄耋之寿,可撰文讲说,丝毫不让当年,引经据典,思想深刻,层次分明,逻辑严密。书中,老法师通过对唯识学话题的解说,将佛法的思想核心和修持要领也一并揭示出来,展现出佛法独具的博大和睿智、慈悲与超然,彰显出古老的佛教所高扬的理性的光芒。
作者简介
惟贤长老,四川省蓬溪县人,生于1920年。六岁开始读私塾,三年读熟《四书》、《五经》。十二岁在蓬溪县白塔寺依止定光师父出家。
目录
唯识学在佛法中的地位
唯识法相问答
唯识种子义
论转识成智
阿赖耶识浅说
因明十四相似过类略释
唯识二十论提要
唯识三十颂概说
瑜伽真实品讲义
唯识学的业报论
唯识要义
唯识答疑在读书会
玄奘法师与唯识学
——纪念玄奘法师圆寂1335年
玄奘精神与西部文化研讨会总结提纲
玄奘精神与人间佛教
读解深密经笔记
读楞伽经笔记
缘生要义
附录:惟贤法师小传
精彩书摘
(二)什么叫唯识性
唯识性,有三性三无性,结归到真如性、圆成实性。三性即是把世间法、出世间法归:勾三种,即:遍计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概括了世间、出世间、有漏、无漏、染、净。世出世间法虽多,总括就是三性。
为什么叫“遍计执”呢,它是虚妄的,众生执着我,执着法,认为有人我、法我,实际上没有,但是众生普遍执着,所以叫“遍计执”。
“依他起性”就是因缘生法,有两起,一种是“染污依他”,一种是“清净依他”。“染”就是妄心,由“妄心”生起的现象,有执着。“清净依他”就是从开始皈依佛教,闻熏正法,就慢慢转为清净。染污依他是有漏的道路,清净依他是无漏的道路,逐步转识成智,那么在“依他起”法上,逐步的把染污清除,转为清净,转成“圆成实”。
“圆成实”的圆,就是指真如性是普遍的,成即是其性常住不生不灭,实就是真实不虚,非如外道的神我,这个性就是真如性、法性、佛性。彻底认识这个三性,必须建立“三无性”。
三无性就是相无性、生无性、胜义无性。“相无性”就是在一切法上,是没实我、实法相的。生无性,就是说一切法因缘生,不是上帝生,也不是自然生。胜义无性,就是达到我空、法空,证人胜义境界,由二空显现真如,即是胜义无性。
请购价格
原价:20.16(元)
现价:16.80(元)
请购链接
http://book.kongfz.com/16329/92928989/
版权所有:金刚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