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国寺山门
报国寺内供奉的普贤菩萨
供灯
[原标题]峨眉山中第一寺 寻迹“三教会宗”报国寺
报国寺如真正抵达佛国仙山的入门处,地处峨眉山脚,为峨眉山十大寺院之一,和伏虎寺地处低山区,经由此间,再往上便是一步一景的峨眉山中了。
阳光下,报国寺金碧辉煌,古朴庄严,红墙围绕,红墙外,森木葱茏,红墙内伟殿崇宏,香烟袅袅, 山门前一对雕刻精美的石狮。山门上:是清康熙皇帝御题,玉藩手书“报国寺”的大匾。
报国寺最初名“会宗堂”。明代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明光道人建于伏虎寺右的虎头山下,取儒、释、道“三教”会宗的意思。寺里供奉“三教”在峨眉山的地方代表的牌位:佛教为普贤菩萨,因为峨眉山是普贤道场;道教是广成子,据说他是李老君的化身,他在峨眉山授过道;儒教的代表是楚狂,楚狂名接舆,和孔子同时代,楚王请他去做官,他装疯不去,后来隐居峨眉山。
会宗堂的建立,反映了明、清时期儒、释、道有过一段融洽的历史。清初会宗堂迁至现址,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行僧闻达重修。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根据佛经中“报国主恩”的意思,御赐“报国寺”名。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暮春僧广惠扩建。解放后多次维修,1986年又重建了山门。
整座寺院为典型庭院式建筑,占地60余亩,一院一景,层层深入。佛教协会的许多大型法会都在这里举行。寺内正殿有四重,依山而建,一重比一重,显得雄伟庄严。
寺中的长联十分有名,似是作为进入峨眉山的入山门户,对峨眉文情并茂的概述,将峨眉山秀丽的风光和历史轶事精炼于这108文字中,令人读而浮想遐思,如身临其美景,置身于画中,更恨不能即可启程,一览峨眉之奇美独秀。
上联描述了峨眉山的奇秀风光,囊括了著名的萝峰晴云、灵岩叠翠、象池夜月、白水秋凤、圣积晚钟、洪椿晓雨、大坪霁雪、双桥清音、九老仙府和金顶祥光等“峨眉十景”;下联追溯了峨眉山的悠久历史,将名人轶事、民间传说予以择要述说。
“海拔越三千,高凌五岳,碧嶂苍峦,兜罗艳艳映重霄。看萝峰晴云,灵岩叠翠,象池夜月,白水秋风;袅袅晚钟消俗虑,蒙蒙晓雨润洪椿。胜迹任遨游,快赏大坪霁雪,乐听双桥清音,休忘却仙峰探九老,金顶览祥光,尽将峨眉十景收眼底。
峥嵘逾万纪,秀绝瀛寰,霞披彩错,瑞霭缥缥萦岭际。溯楚狂歌凤,蒲髯追鹿,真人炼丹,涪翁习静;皇皇功德郁楠林,赫赫神弓诛孽蟒。道场斯仰慕,欣诵子昂感诗,细研蒋史山志,须长咏太白半轮秋,石湖广行纪,会当天下名山注心间。
”报国寺中还有很多著名的楹联,若是他日再去,定是要细细品来,不容错过。
版权所有:金刚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