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禁欲还是纵欲,佛教不提倡禁欲,更反对纵欲。
那什么是欲呢?导师开示:“欲,即是需求义,有来自心理的,也有本能性的,欲是生命延续的保障。
”佛教把欲分为善、恶、无记三种。善法欲是完善人格的动力,追求善法欲,这是佛陀所允许的——比如我要解脱,我要成佛,我要利益一切众生。这种欲望如何发展,关键需要接受智慧引导。如《八大人觉经》云:“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欲望的副作用即是不善欲,如果我们贪著欲望,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痛苦、灾难。比如这次疫情的发生,据说最先发现在某海鲜市场,这个市场除了海鲜,还售卖多种野生动物。他们为了贪图眼前的那一点所谓的美味,造下不可挽回的罪业。现在人们惊慌,不敢复工,学生不能正常上学,这种种难道不是从贪欲而起的吗?有句话叫:“祸从口出,病从口入。”人类因为贪欲而受种种苦果,因此我们应该多多加以反思。
对于无记的欲望,要保持适当的度。色身要善加养护,才能帮助追求善法欲。欲界众生其生活由欲望主导——财、色、名、食、睡,这些欲望总体属于本能性的、物质性的,是基本的欲望、基本的需求。然而有些人过度地贪求,既伤害到自己,也伤害他人。
佛法告诉我们,善法欲是可以追求的,善法欲在声闻乘和菩萨乘中都很重要。比如上面所说的想要成佛度众生,当然要有需求的愿望啦!而后慢慢实践落实,这样才能够自利利他。就像祖师大德们那种无我利他的精神,他们为了帮助更多众生走向觉醒之道,舍己为人、慈悲利他,是我们都能够感受得到的。
末学学佛前,对出家的师父都很恭敬,一直认为出家人都是少欲知足的。后来看到有一位出家师父用手机、洗衣机、电脑,还有开车等等,内心非常不理解。为什么出家修道了,还那么“奢侈”地享受生活呢?心想:以后如果我出家了,一个人到山上去住茅棚,买一点米和盐,自己种菜吃就可以啦,不要任何人供养。自己做自己吃,懂得念佛拜佛就好,谁也不会干扰我。那时的我认为这就是修行。
后来经过学习佛法,我才恍然大悟,才明白,欲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出家人也是人啊,他们也要生活,为了修道,日常生活必备的用具也是需要的!
导师说:人生在世,有基本的生存需求,这也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基础。比如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困了要睡觉,包括在家人的正当家庭生活等,这类非善非恶的欲望,佛教称为“无记”。只要保持适当的度,并不会带来什么副作用,也不必刻意自苦其身。因为色身就像工具,适当养护,才能有效使用,发挥更大作用。
佛教提倡中观之理,不偏不倚,不过度、不紧缩,不影响正常的生活,激发起善法的欲望,引人前行。
版权所有:金刚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