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弘扬戒律困难?答:这个问题很难一时讲清楚,只好引用圣严法师的观点来说明,有五点困难:(一)律本太多,纵合不易:传来中国的戒律,共有四律五论之多,其中各部广律的制戒因缘以及戒相条文,相差不了多少,但是其中律论对于条文的解释,各彰本部的宗义,互异的就多了。有的要求很严格,有的要求很轻,如果逐部看了之后,即使自以为是,也无法肯定已经是到什么程度。因此,南山道宣律师,没有见过新译有部的律文,他的好多观点是相左于新译有部律的。有部律虽然后出,但是,以义净三藏留学印度二十多年,考证了当时所有的印度律制,并且作《寄归传》以用说明,他的观点可能要比南山较为正确,如果今天用有部诋毁南山,恐怕又觉得不可,不圆融。今人如果要治律弘律,思想必须要冲破这个难关。(二)戒相复杂,不易明记:大家知道,佛法之中,以唯识宗的名相最多,最难一一明记,殊不知律宗也有如此的困难存在。大家只知道戒律最少的是五条——五戒,最多的话是比丘尼戒——三百四十八条。但是,这个仅仅是条文而已,就象一个仅仅熟背宪法条文的人,并不能成为宪法专家。因为差不多在每一条的戒相中,都有开、遮、持、犯的分别,同时开、遮、持、犯,各个都有轻重等级的区别,同样犯一条戒,由于动机、方法、结果的不同,犯罪的轻重,及忏罪的方式,也随着不同。戒律的条文,固然是戒,凡是不在条文中而仍然违反了佛法原则的,也都算是犯戒。犯的是什么戒?
版权所有:金刚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