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通寺的无字碑,立在大文殊殿的前面,跨进此寺的第二道山门,便可以看到左右两座八角碑亭,每座八角碑亭内立有汉白玉石碑一通,石碑高二米余,宽不足一米,立于康熙四十六年七月十九日。左边那通石碑上有字,系康熙御笔,所以人们管它叫有字碑。相映成趣的是在有字碑的右侧,还对称地立着一通无字碑。
立碑,是为了记叙什么,以传后世,按理当然要有铭文。可是在我们历史悠久的国家里,有的地方却立了空无一字的无字碑,这些无字碑虽无铭文,但胜似有铭文,例如武则天的无字碑,传说是按着武则天的遗言所致。她自知人们对她的一生评价各异,因此决定立块无字碑,功过是非,由后世自去评论。
那么,显通寺里的无字碑用意何在?当地也流传着一些故事。其中最普遍的传说是这样的:原来盖碑亭的地方,本是灵鹫山下显通寺的两个圆形水池。池里的水清澈如镜,好象明溜溜的一双眼睛。有一年,清康熙皇帝朝台,巡游显通寺,来到文殊殿前。他抬头一望,只见绚烂的菩萨顶端端正正坐落在灵鹫山上,好象一条巨龙昂头高卧在那里:牌楼不正是龙头?两根幡杆不正是龙角?那长长的一百零八级台阶,从牌楼上延伸下来,不正是吐出来的龙舌头吗?康熙越看越象,看着看着他不禁自语起来:菩萨顶,菩萨顶他想找一些依据,只要证实菩萨顶不是一条龙,或者是一条死龙,那就放心了。显通寺的住持当时没有明白皇帝的心思,听到皇帝念叼菩萨顶,便说:启奏万岁,那灵鹫山是一条龙,菩萨顶是牌楼,正好在龙头上,上顶云天,下临大地,所以菩萨顶十分兴旺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住持的这番话,不偏不倚,重重地打在皇帝的心上。没等住持说完,康熙便瞪起眼睛问道:灵鹫山真是一条龙?
版权所有:金刚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