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品往生者具备声闻行者修行的条件
1、中品上生者以持戒为重
观无量寿佛经说:‘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恶,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得离众苦,行者见已,心大欢喜,自见己身坐莲华台,长跪合掌,为佛作礼,未举头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连华寻开。当华敷时,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脱,是名中品上生者。’
2、应当以什么心态受持八关斋戒?
现在教界有些地方打佛七或佛一,均会在法会开始时,举行受持八关斋戒的仪规。依观经说,如法受学八关斋戒,以此戒行功德,回向西方极乐世界,未来往生弥陀净土中,立即便能证得声闻最高的果位——四果阿罗汉。为什么毕生受持八关斋戒,临终往生净土的当下,就能在听闻赞叹‘苦、集、灭、道’四谛真义的微妙法音下,立即了脱生死,获得六种神通的殊胜果报呢!?这是想依八关斋戒做为中品往生的莲友所应重视、关心的问题。
请注意看,观经说,持八戒的修行者,命终之时,弥陀放金色光,来到他的面前,为他演说‘苦、空、无常、无我’的出家修行法。为什么佛不为他说发菩提心的方法,也不为他说忏悔罪业的下品往生法,而为他说‘出家修行法’呢?这就叫做‘相应修行法’。所谓‘相应’,就是说这个持戒修行者的‘发心’,必须与弥陀所赞叹的出家修行法的‘发心相应’,才能感得弥陀来为他开示,‘苦、空、无常、无我’的解脱真理,于此,便能清楚的觉悟,欲求中品往生,应当发什么心来受持八关斋戒?
(1)发‘苦、空、无常、无我’的心来受持八戒
出家是‘出世法’,不是‘入世法’,同样的,净土是‘出世法’,不是‘入世法’。净宗祖师大德一再训诫我们,愿生极乐世界,首先一定要发‘出苦’之心,要深刻地发出‘出离生死苦海’的坚固信愿心,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已经在受持,或者欲受持八戒的居士,都应当随时依观经所说,反省自己有没有确实发出弥陀赞叹的‘苦、空、无常、无我’的出家修行‘心态’来守持八戒?如果虽然受持八戒,但是内心仍然‘贪求世乐’,不能体会‘苦、空、无常、无我’的持戒意义,那是和中品往生不相应的。
(2)发‘出苦’心的培养方法
佛法所说的发‘出苦’心,是要透过‘持戒’、‘观想’、‘修定’的过程,才能发得正确,发得深刻。
观想最好的方法就是做‘不净观’,能实地到火葬场去观看更好。为什么要做‘不净观’?目的便是希望透过‘不净观’的方法,激发你的‘厌离心’、‘出世心’。其他如到医院、伤残院、殡仪馆、太平间、屠宰场以及参加助念等等,都是培养我们发‘无常心’、‘出苦心’的很好方法。
往生净土,著重在事实上的力行,理论上的专研、精通,如不配合实际上‘持戒’、‘观想’的发心,是说食不饱,没有用的,往生净土与‘你、我’无份。
唯有当你透过培养发‘出苦心’、‘无常心’、‘无我心’的种种观想方法,确实时时激发出‘愿离娑婆生死之苦,愿生极乐菩提之乐’的信愿心,才能在念佛(修定)时,产生与弥陀本愿力中品接引相应的定境效果。
唯有当你‘心愈静’、‘心愈细’时,才能感受到世事无常、事事是苦、事事不可贪著,那时你才能真正深入、坚固的发出‘出苦心’、‘无常心’、‘无我心’来念佛、来持戒,求生净土。如此则中品往生与你有份。
(3)以阿罗汉持戒的心做为持戒的发心
由观经中的中品上生可知,受持八戒的发心,是与出家修行者的发心相应的。就如增一阿含经所说‘持心如真人’,像阿罗汉一样的以一颗追求真理解脱的心来守持八关斋戒。
一、不仅尽毕生之力不杀生,而且还要经常像阿罗汉一样的生起慈悲众生之心,以减低杀害众生的心念(按罗汉曾在色界定时修持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二、不仅尽毕生之力不偷盗,而且还要经常像阿罗汉一样的以布施(法施)之心利益众生,以克制偷盗之心。
三、不仅尽毕生之力不淫欲,而且还要经常像阿罗汉一样的洗涤自己的妄念,勤修清净梵行,以节制淫欲之心。
四、不仅尽毕生之力不妄语,而且还要经常像阿罗汉一样的诚恳待人,不扰乱众生,以减轻妄语之心。
五、不仅尽毕生之力不饮酒,而且还要经常像阿罗汉一样的严持禁戒,以调伏散乱之心。
六、不仅尽毕生之力少食知足,过午不食,而且还要经常像阿罗汉一样的于用餐之时,不著美味,以清净心受食,来节制贪食美味之心。
七、不仅尽毕生之力不坐高广大床、不著香华脂粉之饰,而且还要经常像阿罗汉一样于于日常生活间,舍弃任何诱惑吾人放逸修行的华贵物品,以减轻我们贪图享受的欲望。
唯有如此克制自己的种种心念与行为,才能产生创造另一种背离娑婆苦海的清净业行,而进入学习净土法义另一层次的实践阶段。
此处所说的‘持戒如真人’,便是力行中品往生的修行法,最好节制、减低我们五欲烦恼的实践戒行。
3、八关斋戒的‘关’与‘斋’是什么意思?
增一阿含经说,八关斋戒的斋,就是洗心、净心的意思。‘关’乃是关闭六根之义。如果莲友们能以上述这八种方法来关闭我们的六根,便能逐渐达到克制、清净身心的目的。相对的,若能以清净心来守持这八条戒法,就能渐次达到六根禁闭的理想。而关闭六根,不为尘染的目的,为的就是要让我们种下清净修行的信念,逐步走向与中品上生相应的修行法。
以清净心守持八关斋戒,所获得的成果,必然是清净的善业果报。净土世界的众生,在最初道业精进的修行下,所得到的果报,同样是清净善业的成果。所以以两者所获得的净业果报来讲,是相通相应的。但是在地球人间守持八关斋戒的善业众生,如果不知将今生修持的戒行,随时发愿回向西方极乐世界,仍是不能往生净土的。
4、禅、净相通的道理
净宗祖师大德曾经告诫我们说,禅、净可以相通。禅净相通的道理,就是在于禅行者与净行者两者修持的程度,均到达某种相通的证境,而获得某类相应的净业果报。如大势至菩萨在因地修行时,以念佛心入念佛三昧,证无生法忍,就是禅净相通相摄最好的明证。
而以中品上生来说,如果守持八关斋戒的莲友,能够时时如前述弥陀临终接引所说,以一个真正修道人的志向发苦、空、无常、无我之心来修学八关斋戒——持心如真人,并以修定(念佛)来摄心持戒。并且随时将持戒、修定的清净心念回向极乐世界,随时发出厌离娑婆,愿生净土,见佛闻法,了脱生死的坚固信愿。当今生受学八关斋戒的心态(按十戒、具足戒皆由五戒、八戒而开演),到达趋于‘一心不乱’的出世寂静心态时,便能逐渐进入出世的修禅证境。这就是禅、净相通的初步相应‘心态’,而在临命终时,感招阿弥陀佛现身接引,应其修学与解脱行者相应的持戒心念,为其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超越生死的解脱真理。
当这位莲友生到极乐世界,就随著他宿世学习阿罗汉持戒修行的根器,听到各种赞叹‘苦、集、灭、道’四圣谛的微妙法音。这位莲友便在他听到各种法音称赞‘四谛’解脱的修行真理时,立即启发了他多生多世潜藏在八识田中所修学的深厚定慧之力,顿时思法、悟法,烦恼烧尽,证得阿罗汉果,六通成就……。
往生净土,了脱生死。这便进一步说明了净行者与禅行者(阿含行者)修持到某种程度,可以相通相证的道理。
5、中品中生者的修行意义
观经说:‘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世界,戒香熏修,如此行者,命欲终时,见阿弥陀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华,至行者前。行者自闻空中有声,证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随顺三世诸佛教故,我来迎汝。行者自见坐莲华上,莲华即合,生于西方极乐世界。在宝池中,经于七日,连华乃敷,开目合掌,赞叹世尊,闻法欢喜,得须陀洹。经半劫己,成阿罗汉。’
2、什么是二果?
(1)初果二果未离欲贪
金刚经说:‘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杂阿含经说:‘若三结尽,贪恚痴薄,得斯陀含,彼一切皆于四圣谛,如实知故。’
初果圣者虽然对于修行的戒律——断戒取,解脱的正法——断疑,及正见色身的空无自性——断身见,已经见到了生米(悟道),肯定生米必能煮成熟饭,必断烦恼,必脱生死。但是在调心的历程中,仍然没有将贪嗔痴三毒烦恼彻底调伏(尚须往返人间、欲界天七次)。到达二果果位时,不仅身见、见取、疑三结断尽,并且已经将与欲界相应的贪嗔痴烦恼的余习心影,荡除得非常非常微薄了(贪嗔痴薄),只要再在欲界天及人间往返受生一次,便可彻底断除五欲贪念,超离欲界。
因初果、二果的修行者尚须在欲界各受生七次及一次(大体上上说),由此得知,初果二果修行者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尚未完全离欲清净,心迹未离欲贪,未离六尘影像,只不过内心已经从不贪执六尘外境,开始踏上修行的道路,而且已经在修持间做到对心性上‘贪嗔痴淡薄’的功夫。依二果圣者对四谛空性的体悟,绝对不会往往返天上、人间的受生修行期间,生起能修能证能生之心的。
(2)直接从阿含掌握修行解脱的重点
‘贪嗔痴’是三界无数烦恼的总称,众生无论生存在三界任何‘界地’内,都有与其界地相应的贪嗔痴烦恼现前,令众生贪执现地涌现的一切,继续造业、受果。而这许多与三界相应的无量微细潜伏在我们内心的烦恼细惑,没有经过禅修的洗炼,根本无从察觉。事实上,这些重要的根本、枝末烦恼,早在阿含经上便有说明。只不过后世的唯识家,针对末法众生的烦恼、所知障重,将其次第分割开来,予以系统化、复杂化,为后学者剖析出一条深入内省的修行道路。如果一分利根器的禅修者,直接从阿含所载精简扼要的修行程序中,反覆玩味,就能掌握并理解根本、无我的解脱法味。
(3)外道禅定与佛教禅定成果不同
如果在禅修中,只著重在身体脉搏、气息等的变化和控制中做功夫,而不知配合淡薄心性上‘贪嗔痴’做调整,知见一直停留在‘贪执身见、哗众取宠’的范围内,纵然进入初禅、二禅……的境地,与佛教初果断‘身见、戒取、疑’,及二果‘三结尽,贪嗔痴薄’的圣者证境,毫不相应。因其修因基本上与佛弟子修因下手用心处不同,当然在禅定行进间所产生的定慧力用也不同。因此无论修持任何宗派,在不断‘三结’,不断‘贪嗔痴’,脱离阿含所说的声闻四果修证的般若‘无我’中观知见的次第与内容做基础,所产生的任何神通变化现象,均属外道禅定境界。
3、什么是三果?
(1)经上对三果的说明
金刚经说:‘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杂阿含经说:‘五下分结尽,生般涅乐阿那含,不远此世,彼一切知四圣谛。’
什么是五下分结?这是针对欲界整体性的烦恼惑业而言。即身见、戒禁取见(持戒心不平,亦是戒禁取见)、疑、贪、嗔等五种烦恼。初果圣者在这与欲界相应的五种烦恼中,仅断除了三种——身见、戒禁取见、疑,贪嗔痴尚在。二果圣者不仅断了身见、戒取、疑三种烦恼,而且贪嗔痴微薄。到了三果的修行境界,已经将身见、戒禁取见、疑、贪、嗔等与欲界相应的五种烦恼业习,统统尽断,超离欲界天,不会再返回欲界受生。而且以其所体证的五蕴性空真理,不会生起他不来欲界受生之心的。(如经文说,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
(2)综合一、二、三果证境
我们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初果圣者只是在禅观的体会中,断除了对解脱佛法见解上的疑惑(断见惑),但是对于心态上的贪嗔烦恼犹需精进调伏(进断修惑)。故阿含经上只说初果在禅修中断除了身见、戒取及解脱法义上的疑惑,未说断贪、嗔等心态上的烦恼。也就是说,初果圣者对于与欲界相应的五盖:欲贪、嗔恚、惛眠、掉悔、疑等根本烦恼均未调伏,‘未离外尘动相’。到了二果圣者,对于心性上与欲界相应的五盖烦恼,已经断除得非常微薄了,‘已离六尘粗动相’,不会再在欲界天及人间一往一来的受生期间,生起来去动相。三果圣者则将与欲界相应的贪嗔等粗动烦恼完全断除,不还欲界受生,‘心迹完全远离欲尘动静二相’,于人间寿命终了,上升色界天上进修。
(3)三果圣者以七种因缘入涅槃
因各各修行者多劫累积的定慧或者定多慧少,或者慧多定少,有种种偏向不同。所以当三果圣者超出欲界天,在进入四果的修行历程中,形成七种证入涅槃的情形:
一、中般:有的三果圣者,在超离欲界往生色界之际,就在中有极短暂的期间,生起强有力的定慧力道,断尽色界、无色界上界的烦恼惑业,顿证阿罗汉,而于中有位上契入无余涅槃。
二、生般:有的三果圣者,在生到色界天不久之后,即生起坚毅的定慧力用,断尽残余烦恼惑业,于现身中,得证阿罗汉果;并于此生命终之后,证入无余涅槃。
三、有行般:有的三果圣者,在上升色界天后,必须经过很长时间的用功勤修,才能于现身中证入有余涅槃。
四、无行般:有的三果圣者在生到色界天上,因其宿根猛厉,不必刻意加功用行,诸无漏道自然现前,于现身中自在如如的证入有余涅槃。
五、上流般:有的三果圣者在生到色界天后,不在其所生色界天上之处般涅槃,而因他乐定或乐慧的根器差别,转生与其根器相应比较上一层的天处进修,就在他再转生的天处进修中证入涅槃。
六、无色般:有的三果圣者,超出欲界天后,不投生色界天上,而直接超生无色界天,在无色界天处继续修行而证入涅槃。
七、现般:有的三果圣者,在超出欲界天后,既不上升色界天,也不超生无色界天上,而直接于脱离欲界天的刹那间,未经中有位,当下断尽三界的所有烦恼惑业,现身证入涅槃。
4、什么是四果?
(1)经论上对阿罗汉的解释
婆沙论说:‘阿罗者,谓一切烦恼,汉名能害;用利慧刀,害烦恼贼,令无余故,名阿罗汉。复次,罗汉名生,阿是无,以无生故,名阿罗汉。彼于诸趣、诸生、生死法中,不复生故。复次,汉名一切恶不善法,言阿罗者,定远离义,远离诸恶不善法故。’
金刚经上说:‘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杂阿含经说:‘若一切漏尽,欲有漏心解脱(超欲界),色有漏心解脱(超色界),无明有漏心解脱(超无色界),无漏心解脱,慧解脱,见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自知不受后有,彼一切悉知四圣谛。’
(2)戒定慧与四果的关系
杂阿含卷二十九说:‘初果及二果圣者,以持戒为满足,律仪具足,少定少慧;三果圣者戒定具足,智慧转增;四果圣者,学戒满足,学定满足,学慧满足。唯有在定慧二者平等证觉下,才能完全斩断上界烦恼——五上分结,超脱三界。’五上分结即:1、对色界禅乐的爱著,2、对无色界空定的难舍,3、不受二界众生掉动心念的影响而退失禅定,4、超离二界众生自恃凌他憍慢之心,5、永断色界无色界二界地内痴闇无明之心。
(3)综合四果修证次第
初果圣者断‘身见、戒取、疑’三结,二果圣者不仅三结断,而且‘贪嗔痴薄’,三果圣者则将‘身见、戒取、疑及贪嗔等’欲界的五下分结烦恼全数斩断,心迹彻底超出欲尘动静二相束缚范围;而当三果圣者在进修中,将色界、无色界二界界地内的所有痴暗无明之心(即五上分结),悉数拔除时,顿时身心便得到大自在、大解脱,能以大自在的解脱慧力,转换四大,将色身出水出火……,印证‘色空不二’‘心色无碍’的道理。
(4)心解脱、慧解脱与俱解脱
在阿含经中,提及阿罗汉有心解脱、慧解脱及俱解脱三种名词。事实上,心解脱阿罗汉、慧解脱阿罗汉及俱解脱阿罗汉三者本是一体的。
什么是心解脱?即修行者于日常动静之间,内心依定慧之力斩断贪、嗔、痴,从烦恼障中解放出来,获得心自在的境界。
什么是慧解脱?依中阿含卷二十四说:‘……若有比丘彼七识住及二处知如真,心不染著,得解脱者,是谓比丘,阿罗诃名慧解脱。’
所谓七识住,即人界、欲界天(合为一类识住众生),色界中之梵天、晃昱天、遍净天三类识住众生,以及无色界中的无量空处天、无量识处天、无所有处天三类识住众生。此七类众生,皆因住著于‘识’,所以生生世世在三界中受生,轮回无期。
什么是二处知如真?二处者,其一指无想天,其二指非有想非无想处天。
意思是说,慧解脱者,以慧观之力,证悟欲界、色界、无色界的各界众生识生、识集、识住、识异的情形。所以能一心求出三界,心不染看于识,在获证解脱智慧后,自知自觉:‘我从此生起不再受后有身。’故称为慧解脱。或说其在尚未超脱三界时,便先自知自觉‘我从今生起不受后有身’,而称此为慧解脱者(见杂阿含卷,十四)若依此说,可知心解脱、慧解脱、俱解脱三者,只是‘依阿罗汉证果的时机不同而有区分’(见阿含经止观)。
又什么是俱解脱?依中阿含卷二十四说,俱解脱者,经过色界四禅定,无色界四空定等八种层次的禅定修持,而超脱此八种禅修境界(八解脱),在现身中自觉自证:我此刻已贪嗔痴永尽(心解脱),已依慧观之力斩断三界烦恼障(慧解脱),成就阿罗汉果,获得六种神通。
经文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及慧解脱者经过‘色界、无色界’禅定的修持,而超脱四禅八定,证果解脱。但是由阿含经所说了脱生死的方法,可以得知,一个修行者,成就阿罗汉果的先决条件,一定要定慧等持,定多慧少,或慧多定少,都不能慧证解脱。依阿含经说,绝对没有不修禅定而直接从闻思慧证果或世智辩聪证果的阿罗汉,当知修慧是建立在禅观之中。
‘慧解脱者必得心解脱’,一个心地污秽,不从禅观下手修定的求道者,是不可能获得清净明利的出世智慧,自觉自证‘我从此生起不受后有身’。相对的,若不依慧观之力,单凭禅定修持,贪嗔痴不可能断尽,贪嗔痴不断,不可能获证心解脱,成就阿罗汉果。
如杂阿含经说:‘圣弟子修习于止(定),终成于观(慧),修习观(慧)已,亦成于止(定)。一个欲求解脱的修行者,一定要上观俱修,定慧等持,才能获证诸解脱境界。’
又如前述杂阿含经说:‘一个阿罗汉,一定要无漏“心解脱”)贪嗔痴断尽),才能以解脱智慧(慧解脱)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不受后有……。’
所以说,慧解脱者必得心解脱,心解脱必由慧解脱而建立,净土中的阿罗汉,即是具备心解脱、慧解脱的证道者,由心、慧‘俱解脱’,而自知自证‘我从此生起不受后有分段生死之身,进一步以‘变化身’而度众生。
(5)最稳当的修行道路
当一个修行者果真知阿含经所说:经过出家、学戒、持戒、听法、持法、思法、守护六根、净意、知足、正见解脱佛法、正念心念起伏、独住远离、断除欲贪、禅思空义、正观空行、入禅定、身作证、见到、得四禅不动心、圣慧明达,启开神足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天眼通、漏尽通,六通具足,心解脱、慧解脱、俱解脱的四果修证次第,必然自觉自悟三界烦恼的连根拔除,不会再对今生由无常因缘假合所形成众生分段寿命的延续幻有中产生:对‘自我’生存实在性的执取,对‘我与人’对立真实性的固执,对‘众生’存在缘起性的贪执,对‘寿命’延续生灭性的留恋,对‘自我’能证、能断烦恼实证性的执著,彻底断除对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等四相的执取之心,而达到了声闻弟子随佛出家,修学解脱之道的目的,‘戒定慧’三学具足成就,永远不会再于三界轮回中遭受生死烦恼之身。
一个阿罗汉圣者,早已断除了界内众生的我执傲慢之心,与世无诤,与三界无诤,其内心在无诤、离欲的平静心湖中,永远过著祥和、安宁,随缘度化众生的平实生涯。
版权所有:金刚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