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修行网

“禅定与禅观”

发布时间:2022-10-20 10:10:50作者:金刚经修行网

“禅定与禅观”

  现任印顺佛学研究所所长、弥陀寺住持的宏印法师,月前应台北慕钦讲堂之邀,主讲“禅定与禅观”。宏印法师首先指出近年国内学禅风气盛行,佛教书籍亦充斥坊问:这些资讯或能满足初机学佛者,但是否就是正——正见,或能否提供深一层的采讨,在在都是问题。宏印法师于演讲中强调修持禅定必须遵循“有相、有住、有念”三原则,而非一味的盲修瞎链。兹概述演讲内容于后,以飨读者。

  佛法浩如烟海,钻研不易。宏印法师认为,要想正确深入佛学,应把握重点,才不致误入旁门,虚掷光阴。学佛既是为了求解脱、断烦恼:而解脱的途径为何?烦恼的内容又为何?凡此种种,都是我们学佛修行的关键。宏印法师指出,“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学佛不仅要有因果观念,更应将个人行持的点点滴滴纳入因果的系统。佛世之际,一比丘因不通达教理,误认自己的四禅境界为四果:当禅定退失,竞又认为果位退失、不究竟。这时不论舍利佛如何劝诫,该比丘仍一味坚持己见,终致造下无可挽回的恶业。

  宏印法师援引这个故事,说明了修行的因、解脱的果,两者不容错倒,且环环相扣。佛法告诉我们修行的目的在于解脱烦恼。我执、法执、见惑、思惑……等均名烦恼,烦恼并具“有漏”的特性。法师指吾人尽可在日常生活中观察种种的“有漏”。他举例说,一般人在平时若遭遇非理的待遇,总会坚持个人立场,以致嗔心大作。对于具有正见的佛教徒,此时不偏自己有理无理,只要起了烦恼即是有漏,就属自己修持不力。由此亦见得修持的困难与严格之一斑。

  如众周知,佛教以“戒、定、慧”三学来断除烦恼。宏印法师认为这“三无漏学”中,戒是基础,而定、慧二学最重要。他引用《大智度论》所说:“昆尼是世界中实。”证明龙树菩萨将戒律画归“世界悉坛”,也因为这一特性,戒律常需随著时代环境而作调整。法师援引佛世之际规定不能取用隔夜的食物一例,分析说,当时没有冰箱,比丘们吃了宿食,可能影向肠胃,妨碍修行。相对于第一胜义的慧学,则共于外道的定学,是无论何人、何时、何地,要想解除三毒的束缚,必定先加以修学的。

  欲获般若慧观,必先仰仗定力。宏印法师综合经论表示,修持定学可获四种功德,即:现法乐、胜知见、分别慧、漏永尽,兹分述如左。

  “现法乐”:一旦获得禅定,不仅心生喜悦,身体亦有乐触。行者浸淫在禅悦中,欲界五蕴的业报身渐渐转化,若千生理现象逐渐改变。此时若是女众,则周期性的月事转少,最后停止。种种情形皆因欲界身转色界身所致。宏印法师认为,现代人闲时感到无聊,忙时又手足无措:这种窘况并不适合修定。他认为今人修定,应在一天中挪出时间,并且规律地日日为之。中国的大乘佛法常言“行住坐卧皆禅”,法师指称这种禅法不拘定相,较易在生活中实行。然而,这样的禅观因为没有固定的所缘、定姿,故不能入定,但如勤练得法,却是可开发吾人的般若智慧。

  “胜知见”:这里指的是“光明想”或“神通”。修光明想的人,须观想置身于一片光明之中,对于昏沉能予有效对治:修得好,也能得到生天的果报。再者,如修“九想观”至“白骨想”时,行者持续凝神于雪珂般的白骨,此时“似相”现前,行者定于白光之中,转“不净观”为“净观”。此外,神通亦属于胜知见之一,能自在变化四大,显现神变。要言之,一个人能将某些主题或观念,以禅定之力膨胀之、扩大之,进而表现在身心世界,就是“胜知见”的涵意。宏印法师认为现代人日理万机,环境复杂,较不易获得知见。

\

  “分别慧”:现法乐、胜知见属于“止”:分别慧属于“观”。有了根本的禅定作为基础,就能以“四念处”的法门来发起慧观。也就是,行者藉著定力,对于身体、感受、心念、缘起等主题反覆、细密地观照,并保持正念正知,活在当下。行之既久,就能远离颠倒梦想,进而唤起无漏慧。

  “漏永尽”:“漏”就是各种大大小小的烦恼。易言之,透过禅定的修持,最后终能断尽烦恼:这是佛法不共外道的地方,也是我们修定的真正目的。具有定力的慧观,能破见惑、思惑。见惑指的是错误的见解,能障碍修道,引发烦恼:思惑则是潜意识中的情绪、习气。宏印法师认为,持续性的正念正知,可以破见惑。至于思惑,则需深厚的定力予以调伏。是以在原始佛教中,最为推重“具解脱”阿罗汉,亦即慧观、禅定兼具的解脱者。这里,又再一次证明了修习禅定的重要性。 ?

  定力既然如此要紧,应怎样修持才如法呢?宏印法师依据经论归纳如下六点:“依住堪能性”、“能成所作事”、“正念曾习缘”、“令心不余散”、“明记不忘念”、“安住而明显”。

  “依住堪能性”、“能成所作事”,指出修定必须寻觅明师或自我观察:到底自己目前是否适合习定?宏印法师认为,若千前行的具足是需要的:如有人要先礼佛拜忏,方堪人道……等,不一而足。若是贸然地修习禅定,非但成功机率不大,身心也容易出状况。

  具备了正确见解,调控了内外在的环境,就应遵循“正念曾习绿”……乃至“安住而明显”等原则修习禅定。宏印法师说,修定要依于“所缘” (在定境中的目标),并且不背离“有相”、“有住”、“有念”原理下,按部就班的习练。其次,“所缘境”(目标之内容)的安立,必须是顺于解脱、出离,远离三毒的。如密宗的曼图罗(坛城),或者是出入息、佛号、颜色……等,都是容易引发禅定的所缘境。

  宏印法师举《观无量寿经》里曾提及修持“落日观”的要领是:谛观落日,三下心坚住,专想不移”并且“闭目开目,皆令明了”。这就是安立所缘境方法的一例,与“不净观”、“曼图罗”……等亦通称为“假想观”。龙树菩萨称“假想观”为“对治悉檀”,特用以对治粗重的烦恼。宏印法师表一不,有些假想观能引入“无我”、“无常”的观境,山就是“胜义观”,进而从“有相、有住、有念”跃入“无相、无住、无念”的实相境界,达到修定最高、最终的目的。

  宏印法师最后指出,般若智慧是世、出世间的分水岭,行持至卜心,大事已毕。因此,尽管冗务缠身,也要拨出时间作如法、规律的习定功课。他并勉听众常常思维“无常、苦、空、无我”等法性,配合禅定的增长,最后必能获得般若光明的照耀。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