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佛寺(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妙传)
广州大佛寺大雄宝殿(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妙传)
广州大佛寺位于广州市惠福东路惠新中街21号,始建于南汉时期(公元917-971年),是一座千年古寺,与千年古街北京路商业步行街相毗邻。
大佛寺初名为新藏寺,至宋代曾一度荒废。元朝入主后,在原寺旧址重建殿宇,易名福田庵,香火得以延续。明代再度大规模扩建,东起双门底下街(后永汉街,今北京路),西至龙藏街,南接寺前街(今惠福东路),北达西湖街(今西湖路),尽入版图,寺院更名为龙藏寺,从此奠定了广州 五大丛林 之一的地位。
明末清初,南明永历三年,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清兵南讨广州。平南王善可喜与耿继茂为统帅,合围穗城,遭明兵顽强抵抗,攻战十月而孤城难下,于是纵火焚城。烈焚之后,殿宇悉数化为灰烬。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善可喜心生忏悔,故自捐王俸,亲任董理,以 为天子祈福 为名,动工重建佛寺,至翌年冬竣工。佛寺殿宇布局,建筑规格,皆仿京师官庙式样,建筑艺术兼具岭南风格。其中的大雄宝殿,更是气势雄伟非凡,大雄宝殿高18米,建筑面积达1277平方米,大殿用的巨型楠木柱为安南(今越南)王所捐赠,经近350年仍完整无损。殿中供养三尊大佛像,一一皆以青铜精铸,各高6米,重10吨,堪称 岭南之冠 ,时人称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 大佛寺 之名,亦由此而得。
然而这座千年古刹在近百年间,经历两次劫难:一是民国初年,当局将大佛寺部分庙产变卖以充军饷。二是 文革 期间,僧人被逐,庙宇被占,文物被毁。直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宗教政策得以落实,1986年,大佛寺作为佛教活动场所正式开放。1990年,广明法师应请卓锡来此担任住持,重燃传灯,续佛慧命,进行了前期寺院修复工程。
1996年,耀智法师续任大佛寺住持,承担起中兴古刹重任。耀智法师广结善缘,积聚人力物力,兴建祖师塔园,创办佛教图书馆、素食阁,成立大佛寺念佛堂、禅修中心,成立慈善基金会和梵呗艺术团,组织四众弟子共修,在繁华的闹市区向市民开放 都市禅堂 。大佛寺再次成为香火旺盛的弘法道场。
广州大佛寺图书馆是一家向社会开放的现代化图书馆,成立于2000年9月,典藏丰富,馆藏图书22000种19万册,并出版馆刊《如是雨林》。2003年,大佛寺图书馆成为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佛教分馆 。
2003年,耀智法师为了恢复大佛寺历史传统格局,发愿收回、征用周边房产,通过人大、政协提案建议,多方玉成,由市政府委托市规划部门把大佛寺建设列入广州城市规划中,并于2004年底由市规划局下发了《〈大佛寺及周边城市设计〉的通知》(规划批[2004]148),批复同意大佛寺内殿宇建设用地面积12238平方米;批准大佛寺寺前、寺后城市绿化广场规划用地面积3530平方米。
按大佛寺的规划,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向南依次恢复重建观音殿、地藏殿、钟鼓楼、天王殿、山门,以符合丛林古刹传统寺院格局的要求;大殿正北建设佛教文化中心大楼,以满足当代佛寺的多元化、现代化使用要求。佛教文化中心大楼是一栋外观5层,内部9层(含地下2层)的楼阁式仿古建筑,总建筑面积为18836平方米,其中包含有毗卢殿、万佛阁、禅堂、功德堂、念佛堂、方丈室、图书馆、大礼堂、佛教展览厅、书画院、素食馆等多功能、现代化的综合大楼。目前该大楼已竣工,将陆续投入使用。
版权所有:金刚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