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修行网

道坚法师谈佛教慈善之反思(凤凰卫视专访)

发布时间:2023-03-17 15:11:13作者:金刚经修行网

  道坚法师谈佛教慈善之反思

  (凤凰卫视专访)

  道坚法师是重庆华岩寺方丈,设立有华岩文教基金会,从事了大量的助学、济困、养老、救灾等事业,在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第一时间到第一线参与救援,为抗震救灾做出不少努力。带着这份感动,华人佛教记者在南普陀寺对道坚法师进行了独家专访。

  记者:当我们听到绵阳佛协介绍您的事迹后,那时我们正在灾区,所以没有缘分能够采访到您。您给灾区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想知道,汶川地震之后,您作为一名北川籍的僧人和出家人,你们当时是从哪些方面开展救援工作的?当时是怎么考虑的?

  道坚法师:我们有一个岩文教基金会,从事大量的助学、济困、养老、救灾等事业。在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参与救灾活动当中,先抛开民族情感和我们的地域观念,就从佛教慈悲济世的精神来说讲,我们也应该做这件事情。

  所以当时我们所做的就是,派出大量的人力到第一线参与救援,一共组织了几个队伍:一个是救援队;第二个是医疗队;第三个是卫生防御队;第四个是心理救援队;第五个是物资的运送队;第六个是支教的队伍。这些队伍,我们采取轮换的方式,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还有和我们的其他的志愿者,还有军队一起开展联合的救援行动。应该说我们做的相对精细些,深入到第一线,把我们社会的爱心传达给正在受苦受难的乡亲们。

  第二方面,我们又组织大量的募捐活动,为灾区捐款、捐物。华岩文教基金会因为成立才两年多时间,能力有限,影响力也是有限的。但是经过我们呼吁,在短短的时间内为灾区筹集大概有300多万元,那些物资的种类是由我们当地绵阳抗震救灾指挥部采集,购买灾区最需要的物资,而不是我们凭自己想象需要什么就是什么。他们急需什么东西,我们马上就给他们运过去,所以(应该是)绵阳抗震救灾指挥中心的领导说,好像这样做的单位并不多。

  我打个比方来说,灾区很多人都拿着面包、方便面,大米,什么的,大家考虑过没有,能不能送些盐巴呢?这是我打的一个比方。他还不能呼吁,假如说一发出这个呼声的话,可能会多少万吨的盐巴就运过来了。我们为灾区提供最急需的,并且又不可少的物资。应该说,对灾区度过最初艰难的时刻起了一定的作用。此外,我们还在心灵的关怀这个板块做了很多工作。

  首先华岩寺由旭日集团的杨钊居士发起,我们组建了三天的息灾法会,七天的大悲超荐法会。全市僧人和重庆佛学院的僧人一共一百七、八十人,把全身心都放下,专门为汶川大地震的遇难同胞超度,为这些受伤害的乡亲们祈福,这个活动其实也是一个很强势的心理抚慰作用。

  另外我们也深入第一线,在最重要的那些重灾区,基本上都遍布我们的足迹。我们去给他们超度,包括在北川中学,我们都专门去给他们超度,放焰口等。我们以一个佛教徒最纯朴的方式来安慰这些老百姓。然后也组织相关的人员,当然我们派出都是比较专业的人士到达现场对那些心理有一定障碍的人,为他们进行心理抚慰,基本上我们所做的大概就这几板块。

  记者:道坚法师,您在整个汶川救灾以及平常的慈善公益活动当中,感到佛教慈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道坚法师:目前我们国家佛教做慈善是很普遍的现象,并且规模是非常大的,应该说从组织化程度来说,佛教的力量现在是非常强大的。但是,我觉得它的缺陷确实还是很明显的。在公共危机面前,第一个是我们的身份很难被确认,因为你是一个僧人,这个时候别人考虑的是你的宗教背景,可能不会考虑你是一个慈善机构,或者是慈善家,所以这个可能是主要的障碍。

  还有就是地方政府对佛教界参与慈善事业的理解程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我觉得现在的政策空间还是比较好,国家鼓励佛教做慈善,同时给予很大的政策空间。比如我们华岩文教基金会,现在它都享有捐赠免税制度,在全国的基金会当中好像还是第一家,要说我们国家这种开放的心态还是很明确的。

  第二点,就是我们佛教界参与公共应急这个板块,缺乏专业的素养。这个方面,我觉得应该像台湾的慈济、佛光山、法鼓山学习,我觉得不是很难的事情,学习就可。比如我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大型的救灾,以前我也参与过很多的救灾事业,都出现在灾难现场,但是面对这次汶川大地震,这样一个国际化的一个灾难,还是第一次。

  我们国家有相关的政策,相关的管理方法,而对我们大多数佛教团体来说,它不具备公关能力,它不知道如何进入第一线,如何与当地政府接洽,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你如何去了解灾情,然后怎么参与?最后是信息的发布,这一系列的工程我觉得是非常的缺乏人才。

  我今年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凭借我多年观察国际慈善组织的救灾行动来做的一些事情,也没有很详细的预案,只是临时的凭着个人的想法,然后带动了我们的师宗弟子一起参与救灾行动。所以我觉得以后要做一系列这方面的培训工作,这非常的重要,也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只要请港台地区的那些比较专业的慈善队伍来进行指导,甚至我们派人去学习,我觉得就足够了。

  记者:谢谢法师。还有一个问题,刘威司长谈到了现在大陆的佛教机构很多,那么您认为佛教机构面临哪些问题?

  道坚法师:我们国家民间机构做慈善的有28万家,佛教界登记注册的才十多家,省级的单位、县级的单位好像是有六十多家,然后加上功德会这些形式的机构,可能应该是数千家。首先我觉得佛教界普遍存在着做慈善是合理不合法的行为。

\

  什么是合理的呢?因为你拿钱出来做好事这个是合理的,但是按照我们国家慈善机构有专门的基金会的管理章程来看,那它是不合法的。它涉及到比如说资金的募集,或者慈善的参与,公共事务的参与,但你的身份是不被认可的,就是说没有法律地位,所以我觉得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让它合法化。

  第二个我觉得难处就是政府在基金会的管理方面还是有点过紧。因为以华岩文教基金会为例,它涉及到业务主管的和党政体系的管理,应该是民政部门,那么下面还有宗教事务的主管单位,民族与宗教事务委员会,还有党的管理机构统战部,市委统战部,还有属地化管理原则,我们国家还有这个原则。属地化管理原则,就是要由九龙坡区的相关部门来管理。还有行业管理,就是佛教协会来管理。重大的项目你要报我们本协会批准,实际上这对基金会的发展是不利的。比如我要做一件好事,这个影响稍微大一点的,涉及到与外界的交流比较多一点的,那我要跑接近一个星期左右的手续,到那时往往这件事情有可能就过去了,所以这个可能是很大的障碍。

  另外我们本身主管部门领导假如说你要跑手续也可以,那么我们相关人员来跑一些,但如果你主要领导不出面的话,又会觉得你不尊重他,由此就导致我把大量的精力耗费在无用功的事情上,真正的做的慈善可能就是半天的事情。但我还是要花一个星期的时间去跑这个手续,要等这些领导批准,甚至有的时候有些部门还说你这个是有宗教背景的,不能参与救助活动,那有可能就失败了,所以这是第二个难点。

  那么第三个阐述,基金会如果成立了,规范化了之后,资金的运作其实我觉得也不是难事。比如我们在这次汶川大地震当中,我们就整合了很多基金会的资源。当时汶川大地震的第二天,台湾佛光山星云长老就致电华岩寺,了解灾情。包括我们周边地区或者哪里发生灾情,他会在第一时间关注,那么我们就给他回馈信息。在什么地方,与哪里联系等,我就马上跟他做了沟通。那么后边的包括慈济原来也跟我们的人员有所联系,还有包括法鼓山,法鼓山甚至他们在早期没有进入核心灾区的时候,就是我带领他们跟当地政府去协恰的。最后他们进入到了第一线,出现在最需要救助的地方。包括台湾的生命电视台,海涛法师他带着大量的资金,也是我把他带到第一线。

  还有东林寺的慈善基金会,他们跟我们联手展开救援。包括杨钊居士,他也通过我们捐助了10万块钱到灾区,在全国这种例子应该还是非常多的。这一次我们的行动不仅仅是我们个人的行动,或者是我们一个组织的行动,实际上也是体现佛教界联合救灾的一次行为,不然我也没有那么大的实力。因为大家的参与,我们这一次才能够在汶川大地震当中发挥如此大的作用。我觉得要做协同的事情,也不是难事,只要大家一心为公,那么就可以将这个基金不断的整合,发挥它更大的作用。记者:还想请法师谈一下您在从事佛教慈善事业过程当中的感受?

  道坚法师:在我们大陆地区,我现在做慈善才几年时间,从最初盲目的热情到现在理智的处理,这应该还是一个很艰难的转变过程。应该说,现在大陆非常需要慈善,目前很大的困惑是慈善的氛围还不怎么强,百姓的参与度非常低。因为我们国民对社会慈善的认可度还是不高,这个是一个社会环境的问题。

  第二方面是国家政策方面,我觉得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对社会公益事业要有一定的促进方式,因为过去有慈善官办这种模式。我记得是江泽民同志当年就让社会慈善社会办,是他实现了这个目标,我们希望进一步加大这种力度,换言之就是让民间的机构有更大的生存空间。

  还有在我们国家的相关税收方面,我觉得应该有一些相关的政策出台。比如说减免那些贫穷人口的税收,首先这就是个慈善。同时第二步是对税收做一些调整,比如说调高现在的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你像一两千块钱的收入,实际上还算穷人阶级,他养活一家人的话,其实是很困难的,那么能否做一些调整。第三方面,就说有些应该要收税的要收税,比如说,遗产税,我觉得这项应该要收税。如此一来,应该对这个慈善事业有促进作用。

  第四个方面,对于捐赠免税的力度应该还要加大。因为目前我们国家捐赠免税是税前抵税,税前扣除了,实际上它力度不大,并且它有一个限定。比如企业是12%以内可以税前扣除,个人所得税是30%可以税前扣除。那么这个比例就限制了他参与慈善的热情,我希望这个做一些调整。

  还有捐赠免税的幅度有所提高,如果像西方一样实行捐赠抵税,我觉得我们国家的慈善事业马上就会做起来,人们的公众热情就会提高。我们佛教界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慈善力度。我觉得佛教做慈善是有数千年的历史和传承,我们是慈善事业的正宗,中国最早的基金会都比西方早一千多年,应该说条件是非常优越的。

  我们做慈善事业以老祖宗的身份出现,要是我们做不好的话,有愧于我们的佛教和我们的释迦摩尼佛了,所以我们现在应该要做的是,进一步明确它的方向,还有组织化结构,应该要弘扬人间佛教的积极精神。因为我在行慈善过程当中,同样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就是人们不理解你。认为你做慈善就不修行,比如很多人这么说,你一天忙的很,那你什么时候修行呢?我说,我做慈善就是修行。他说修什么行?我说大乘的菩萨行。他们就不理解,他说修行就是远离尘嚣,你怎么参与社会事务呢?这实际上是对佛教最基本知识的不理解造成的。但是在很多人心中普遍存有这种误解,还有社会整个舆论环境等等,都还不是很充分和完善。

  我们在做这些慈善事业当中,社会大众,还有包括佛教界不理解的情况还是比较多,甚至出来指责的都有,也有的比较苛刻。但是这个没关系,我觉得这些都不能作为我们不做慈善的借口。应该是说,我们就是做了好事有人骂我,但是我还是要做下去,这个信心是必须坚定的。另外,现在佛教界是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选择时期,也就说生存是有困境的,那么在面临生存问题的时候,你还要求发展,我觉得在这个时期,慈善是最佳的选择。

  记者:谢谢法师,非常好,谢谢。

  道坚法师:谢谢。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