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修行网

定道资粮颂讲记

发布时间:2023-01-08 19:33:12作者:金刚经修行网

定道资粮颂讲记

  能海上师 集颂

  智敏上师 讲授

  多宝讲寺

  内容目录

  第一讲 1

  初 门类大别 1

  甲一 禅派 1

  乙一 总标 1

  乙二 别示 2

  丙一 非次第禅——一心禅 2

  诸佛宗通及说通相——引《楞伽经》 5

  三乘宗通及说通相——引《楞伽经》 8

  丙二 次第禅 10

  丁一 世间禅 10

  丁二 出世禅 13

  四谛十六行观 16

  第二讲 18

  问题解答 18

  丙一 非次第禅(续) 21

  丙二 次第禅(续) 23

  修禅的目的 23

  世间禅 24

  出世间禅 26

  四谛 27

  根本乘五道次第 29

  八忍八智 30

  30

  见所断八十八随眠 31

  修所断八十一品随眠 31

  大乘五道次第 32

  甲二 禅科 34

  八背舍解脱 34

  第三讲 35

  问题解答 35

  八背舍解脱(续) 36

  八胜处 39

  十遍处 41

  甲三 禅果 42

  三明六通 42

  正等明 44

  无愿智 44

  甲四 禅用 45

  四无畏 46

  三念住 47

  大悲心 47

  二 发心资粮 49

  甲一 总标 49

  甲二 拣邪 50

  乙一 九种不正发心 50

  第四讲 51

  初 门类大别(续) 51

  甲四 禅用 51

  十力 52

  三念住 54

  如来大悲 55

  第二种十八不共法 56

  二 发心资粮(续) 57

  乙一 九种不正发心 58

  乙二 不正发心之过患 60

  甲三 显正 61

  乙一 发无上大菩提心 61

  乙二 发菩提心内容 61

  丙一 四弘誓愿 61

  丙二 俗谛——修一切善 62

  丙三 真谛——离一切相 63

  乙三 菩提心之胜利 63

  丙一 成就断德 63

  丙二 成就悲德 64

  三 内外圆满资粮 65

  甲一 内五种圆满 65

  乙一 善得人身 65

  乙二 生处中国 66

  乙三 诸根不缺 66

  乙四 无诸业障 67

  乙五 正信不邪 67

  甲二 外五种圆满 68

  乙一 值佛出世 68

  乙二 说十二分教 68

  乙三 教法久住 69

  乙四 作证随转 70

  乙五 他所哀愍 70

  第五讲 71

  四 决定出离心资粮 72

  甲一 自求出离成就解脱 72

  乙一 标涅槃为上 73

  乙二 根本乘五道 73

  丙一 资粮道 74

  丙二 加行道 77

  丙三 见道 78

\

  丙四 修道 79

  丙五 无学道 79

  甲二 度他出离圆满菩提 80

  乙一 显利他功德 80

  乙二 大乘五位 80

  丙一 资粮位 80

  丙二 加行位 80

  丙三 通达位 80

  丙四 修习位 81

  丙五 究竟位 81

  五 戒律仪资粮 82

  甲一 律仪总纲 83

  乙一 不亏戒本 83

  乙二 随顺威仪 85

  第六讲 87

  提问 87

  乙三 善行如律 90

  五解脱处 91

  乙四 远离五家 97

  乙五 畏罪忏悔学戒 98

  六 根律仪资粮 100

  甲一 总说——修此三所依法,非此不能转根 100

  甲二 以戒律仪为基础 102

  第七讲 103

  问题解答 103

  海公上师对戒律的学习研究与实施 105

  甲三 修正念力 113

  甲四 明正念力之作用 115

  乙一 喻前五识 115

  乙二 第六识 116

  甲五 解防护意 117

  甲六 急治流漏 118

  甲七 策根 118

  甲八 结成 119

  第八讲 120

  问题解答 120

  五 戒律仪资粮(续) 122

  甲二 十种亏损 122

  乙一 总标 123

  乙二 分陈 123

  丙一 无出离心 123

  丙二 戒羸行缓 124

  丙三 恶性浮散 124

  丙四 愚不畏罪 124

  丙五 邪愿邪行 125

  丙六 违世出世轨 127

  丙七 邪命 127

  丙八 过奢受用 129

  丙九 过事苦行 130

  丙十 内秽外净 131

  乙三 结示 132

  甲三 佛赞戒德 132

  乙一 引佛语 132

  乙二 赞戒德 132

  丙一 根本 132

  丙二 庄严 133

  丙三 熏香 133

  丙四 涂香 133

  丙五 妙行 133

  丙六 律仪 134

  甲四 善观三业 134

  乙一 观身语业 135

  乙二 观意业 136

  乙三 引佛教罗怙罗偈 137

  乙四 尸罗次第清净之法——由戒生定 137

  甲五 净戒十德 137

  乙一 五分法身由戒生起 137

  乙二 随愿往生 139

  乙三 身心调寂 140

  乙四 鬼魔不娆 140

  乙五 凶暴不怖 140

  乙六 仇怨不害 140

  乙七 非人护佑 140

  乙八 法缘顺利 141

  乙九 自在转生 141

  乙十 现证涅槃 141

  甲六 别解名义 142

  第九讲 142

  戒律仪——引《瑜伽师地论》 142

  六 根律仪资粮(续) 144

  根律仪——引《瑜伽师地论》 144

  密护根门 144

  防守正念 144

  常委正念 146

  念防护意 147

  行平等位 149

  能善防护 149

  不取其相 150

  不取随好 151

  防护诸根 152

  修行律仪 152

  策发防护 153

  不应策发 153

  辨二所摄 155

  七 于食正观资粮 158

  甲一 总说 158

  四食附讲 158

  第十讲 162

  甲二 观段食过患 162

  乙一 正食观可厌恶 163

  乙二 食已过患 164

  乙三 追求之过失 165

  乙四 防护之过失 166

  乙五 亲爱因食成怨 167

  乙六 欲心无厌之害 168

  乙七 被食所缚之患 170

  乙八 恶行苦果之怖 170

  甲三 正知之义 171

  甲四 求施方轨 172

  甲五 受食方轨 174

  甲六 结成 178

  第十一讲 179

  问题解答 179

  于食正观——引《瑜伽师地论》 181

  由正思择食于所食 181

  观诸过患 182

  观少胜利 187

  思择诸相 188

  不为倡荡 191

  不为憍逸饰好端严 192

  为身安住 194

  为暂支身 194

  八 悎寤瑜伽资粮 195

  甲一 总意 195

  甲二 顺障法修心 199

  乙一 时顺正念不顺五盖 199

  第十二讲 202

  乙二 五盖之对治 203

  丙一 对治睡眠盖 203

  丙二 对治贪欲盖 209

  丙三 离瞋盖 211

  丙四 离悔举盖 212

  丙五 离疑盖 212

  乙三 结劝 216

  甲三 养息 217

  甲四 正念 217

  甲五 临卧策心法 218

  悎窹瑜伽——引《瑜伽师地论》 219

  总释名相 219

  于昼日分经行宴坐从顺障法净修其心 221

  由法增上从顺障法净修其心 222

  对治昏沉睡眠盖 222

  第十三讲 224

  对治贪欲盖 225

  对治瞋恚盖 226

  对治掉举恶作盖 227

  对治疑盖 227

  由自增上及世增上从顺障法净修其心 230

  于中夜初分如法寝卧 231

  至夜后分速疾悎寤经行宴坐从顺障法净修其心 235

  九 时存正知资粮 236

  甲一 总义 236

  甲二 别陈 236

  乙一 往还 236

  乙二 瞻睹 239

  乙三 屈伸 242

  乙四 用衣持钵 243

  乙五 饮食啖尝 243

  乙六 四种威仪 243

  丙一 行 243

  丙二 住 244

  丙三 坐 244

  丙四 卧 245

  乙七 精进悎寤 245

  乙八 语默 246

  乙九 解劳寝息 248

  第十四讲 249

  问题解答 249

  正知而住——引《瑜伽师地论》 250

  往还 250

  睹瞻 253

  屈伸 254

  衣钵 254

  饮食 254

  经行 255

  宴坐 255

  寝寤 256

  语默 256

  解劳睡 259

  辨知住 260

  十 定品大要 260

  四禅四空八根本定颂 260

  灭尽定颂 267

  四无量颂 268

  由闻法获益深浅别利钝根 269

  资料说明:

  本资料系根据上师讲课录音记录整理而成,未经上师审阅。

  本资料主要面对讲寺内部及函授学员学习临时使用,不足为凭。仅供参考,请勿翻印。由于记录整理者水平、时间所限,其中可能存在诸如误听误记等错误,如在阅读中发现,请及时指出,并反馈给讲寺函授部,以便更正。

  联系地址: 浙江省三门县高枧多宝讲寺函授部

  (1A)修定很多的重点都在戒上面,戒就是定的资粮,为什么我们现在要讲这个呢?有几个原因。一个是我们以前学了很多的法相,法相很费脑筋,现在的天气比较炎热,在这个气候,要讲法相的话,恐怕大家身体吃不住。最近很多人有病,当然我们需要调节一下,讲一些比较轻松一点的。这个虽然是脑筋不用那么多,但是要行动的。

  我们以前讲法相的时候还是要联系到行持,现在我们讲行持了,那么重点在行持,但是还是联系到法相。这两个不能脱开的,但是有侧重面。在前一阶段气候好,侧重于法相,那么行持也是带在里头,从法相里边如何指导我们的行持。现在我们是因为天气热的关系,也使大家不要过分地用脑筋,所以说侧重在行持方面。而行持也不能离开法相,没有法相的正确的指导,行持也就是盲目的。所以说这两个永远是不能脱节的,希望大家行持之中并不离开法相,学法相的时候也没有离开行持。这两个,不管你重点讲哪一边,对方一定要拉起来。那么现在行持是重点,但是法相也不能忽略。所以说我们在讲的时候,对定那一方面的概念跟法相还要讲一下。那么现在我们就开始了。

  初 门类大别

  甲一 禅派

  乙一 总标

  震旦禅派二 次第非次第 次第依教观 非次一心禅

  这里海公上师把中国汉地的禅分了两个派,这个是限于汉地的。“震旦”,大家知道,就是代表中国汉地。“震”,《易经》卦里边是东方,震是东方的意思。“旦”,古代的“支那”两个字拼拢来是“旦”。这是发音不一样,古代的发音跟现在不一样。现在我们把“支那”拼起来,拼不出“旦”字,而古代“支那”合拢来就是“旦”,支那就是中国。东方的这个国家,就是“震旦”。

  从中国汉地的传统的禅定来说分两派,这个前提是汉地,不包括藏地、印度、斯里兰卡的南传。这里讲的是汉地的禅,所以不要去一概地统括到整个的佛教里去,南传的跟藏传的没有包括。那么就中国汉地的禅派来说,有两个大派,一个是次第禅,一个非次第禅。这是把这两派的名字先讲一下,一个是按照次第的禅,一个是不讲次第的禅。

  但是这里也不是绝对的,我们说次第禅跟非次第禅并不是绝对不同的两个。次第禅就是按照次第上去,非次第禅就是越等、超流,但是虽然超流,并没有脱离次第。飞机从上海到北京,好象是离开上海之后中间什么地都没有粘,一直到北京才下降,好象是超越的,只有上海北京两点。但是飞的过程中凡是上海到北京所有的站口还是每一个都经过的,不过不是每一个都去停一下就是了。假使火车的话,从上海到北京每一个站口都要经过,也可能大的站还要停一下。

  次第禅跟非次第禅实际上一个是快一点,一个是按照次第慢一点,就是这个问题,并不是说非次第禅就没有次第,这个次第一下子越过去。也就是说我们过去的比喻,就是一刀纸,你把它一张一张裁,这个叫次第禅。如果把这个纸叠起来一刀切下去,这个比喻就是非次第禅。一刀就把它全部切断,不是一张张裁掉的。但是我们知道,一刀切下去的时候,还是每一张纸都一个一个经过的,并没有说跳跃一张纸。如果跳跃一张纸的话,那这一张纸就没有切断了。所以说次第非次第,我们要辩证地看,不要绝对地分成两个。

  那么次第禅是什么呢——“依教观”。“依教观”就是说依佛的教修观——止观,这个是次第禅,这是正规的。按了正规的就是次第禅。依佛的教修禅定,就是奢摩他跟毗钵舍那。一般的教,不管天台也好、华严也好、唯识也好,……它的修法都是这两个——止、观。止基本相同的,那么观每一个派就不一样了。假使说天台的是三止三观,唯识就是五重唯识观1。那么其他的,华严有华严的观,中观有中观的观,各式各样的,这个就是观里有所不同,但是原则还是一样的。依教有观,教就是知,观是行,还是知行合一。

  非次第禅一般就是指的禅宗,一心禅,不讲教,离开教,单是观心。

  我们中国汉地的禅派是两个,一个是次第禅——就是“依教观”修的,依教依观而修的;一个是非次第禅,是直观自心的。

  下边就分开两个大科而讲,先讲一心禅。

  乙二 别示

  丙一 非次第禅——一心禅

  灵山拈花笑 心心相印传 证教海精髓 第一义悉檀

  惟论见佛性 绝次第言谈 摄上根上智 喻如天龙雨

  这是说禅宗的。那么我们说禅宗是怎么来的?

  我们汉地的佛法是东汉的时候,迦叶摩腾跟竺法兰两位进中国来,白马驮经,翻译经书,这个时候佛教在中国开始弘扬。那个时候都是佛的正规的教法——次第禅,有教有观,学了教理之后,然后修奢摩他、毗钵舍那。

  就是我们现在《菩提道次第》也一样,前面“三士道”先给你讲仔细、讲好,道理讲完,然后最后是“止观章”,“奢摩他”——如何修定,再一个“毗钵舍那”——在定中如何观想,把一切中观的道理给你抉择清楚,一点不含糊,辩论得很仔细。你们可以看到在昂旺堪布的《略论释》里边,他还是“略论释”,但是止观章占的篇幅超过三分之一,十二卷以后就是止观的内涵。一共是二十卷,有近乎一半的篇幅是讲止观,那是重点。真正地修就在奢摩他、毗钵舍那里边。

  以前迦叶摩腾他们来的时候,就是修佛的正规的次第禅,依教有观正式修的。但是到了中国以后,就是很多讲教理的偏于一边去,讲义学,义学兴起来,把禅定好象放松。那么就是说知行两个没有平衡起来,偏了。

  达摩祖师来的时候,发现这个毛病,他就用禅的方法来对治。所以说这个禅是在中国汉地特兴的,在印度、中国藏地并没有如来禅跟祖师禅的分别。因为汉地人有这个毛病,偏于讲义学,把止观忽略,达摩祖师矫枉过正,故意把一切教都不谈,只谈这个自性,只观佛性,观自己佛性,以禅宗的方式来救这个毛病。

  所以说,虽然方法不同,但是他这个禅定里边并不是离开次第禅,还是一样用这个四禅的,以四禅八定的基础来参禅、参话头,这样子也开悟了。

  这就是说在义学大盛的时候,当问你的时候——因为经论背得很熟,什么话你都能够用经论的话来回答。但是不是从自性流出来的,这就是依样画葫芦,等于说是起一个录音机的作用。那么真正是不是悟到佛的这个心地、精髓呢?就不敢说了。就是依教,每一个问题几乎可以答出来,那么达摩祖师不用经论,不谈经论,他用这个自性流出的一种特殊的话,那个话头,来看你到底能不能回答。所以这个方式在我们汉地就叫禅、话头。所以说他把这个经教的话都不谈,就直截了当地在不可说的里边,提一个话头来参。这样子的方式是汉地兴起的所谓祖师禅——祖师传下来的。正规的就是如来禅。

  那么这个开源、开头是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拈花,迦叶尊者微笑,这就是以心传心,“心心相印传”。释迦牟尼佛拈花,迦叶微笑,那就是释迦佛的道理,并没有说话,就是拈花的一个动作,迦叶尊者心里领会,那么他就是心里笑,就现微笑的相。

  那么到底领会什么道理呢?就是缘起性空的道理么,就是真正成佛的心,精髓就是缘起性空了。“心心相印传”,佛的心跟迦叶尊者的心两个互相相合,就是个印一样的,这个印打下去,章上的纹路跟纸上显的纹路是一模一样的,那么这也是佛的心跟迦叶心一模一样的,这是“传”,就是传了佛的那个心髓了。

  那么我们说这个心本身就是法界,法界也就是心,迦叶尊者可以接受了佛的缘起性空的道理,那么这样子“心心相印”,跟佛是一模一样了。这个并不是以佛的心加到迦叶尊者的心,迦叶尊者本有的佛心他悟了。就是“法法不相入”。我们在讲唯识的时候,“无有少法能取少法”2,并不是佛的心传到迦叶尊者心里边去,而是佛的心的道理,迦叶尊者心里会悟,这叫“心心相印”,“传”——传下来了。

  “证教海精髓”,这个就是离言说的,“第一义悉檀”,我们说四个悉檀,最高的第一义悉檀是离言说的,就是讲缘起性空的最高的道理,它是离言诠,就是超言说思想的不可思议的,“离四句,绝百非”的。那么在唯识宗里边,也就是说的所谓非空非有,非一非多,就是讲那个东西。最高的那个第一义悉檀,不可言说的,超出言说之外的,就是真正的教海的精髓证到了。

  在这样子的禅派里边,“惟论见佛性”,他们不讲多余的话,直接谈佛性。这个佛性是什么?缘起性空。在禅宗里其他的一些支末的东西他不要谈的,直接谈佛性,开门见山,就谈佛性。

  “绝次第言谈”,一切次第的方法,一切语言的表达,都离开了。

  那么这一类是什么呢?“上根上智”。就是说以前在汉地的,那些教已经学透,什么话都能以“教”的方式回答,那就用这个方法,使你从不可言说当中去会悟佛的缘起性空的道理。所以这些——上根上智才能用,对中根、下根用这个方法,他没有梯爬不上去。这些人梯已经有,他抓了个梯不放,那就要用这个方法,叫你把梯放下,可以直接得到佛地,也就是百尺竿头再更上一步。如果你百尺竿头,把这个竹竿抓住不肯再上去,那永远证不到真正的空性,就留在言说的文字雾里边了。那你要超过这个,要用禅宗方法给你进一步超上去。那么中观是不是有呢?也有这个方法。但是当时因为达摩祖师看到那个机,用禅宗方法能够救那个时弊,所以用这个方式。所谓“单刀直入,直见佛性”,那些次第、那些言说全部甩掉了。所以说这个根器摄的是“上根上智”,“三根普被”是不行的,只能是摄那一些。

  “喻如天龙雨”。打个比喻,天龙下雨。我们说最大的雨就是龙下的雨,就是像那一天晚上这个雨,倾盆大雨,就是像水倒下来那么大。如果整个的天空,天龙下那么大的雨,那么一切地方水都淹起来,都不能容纳,只有大海能容纳。你天龙下再大的雨,大海也不会满出来,总是全部能容纳到。大海就是上根利器,最大的雨就是祖师禅。这个禅很厉害,就是天龙雨一样,大得很,但是上根利器无所谓,他全部吞下去,一口把你吞进,更不会有什么吃不下的。这是禅宗的“机教相对”了。

  我们这里强调,禅宗是达摩祖师到汉地来,针对汉地当时修行的人的弊端,创造的办法。在藏地、斯里兰卡没有这些弊端,这个方法就没有用。所以说不要把这个一概地包过去,说藏地、南传的没有禅宗,你们是不如我们,这个不能这么说。在汉地有这个弊端,需要禅宗来纠正。没有这个弊端的,要吃什么药呢?没有害病你给他吃药,不是吃坏了吗?所以说有病么要吃药,没有病的就不需要吃药。不要强套于人家,人家没有害这个病,你非要把这个药给他吃。你说你也要参禅,这个要引起一些矛盾,这个也不好。

  下边引《楞伽经》的一个颂,上师引这个颂很有深的道理在里边。 《楞伽经》里边有这么个颂。

  我说二种通 宗通及说通 说者授童蒙 宗为修行者

  这个原文我们也把它抄下来了,大家可以看一看。那么这个原文是如何呢?《楞伽经》第三卷里边。(我们黑板抄好大家抄。要抄的笔记很多,因为抄的人有限,这个黑板也有限,多的也抄不下,只好就如此了。)

  诸佛宗通及说通相——引《楞伽经》

  佛告大慧,三世如来,有二种法通。谓说通及自宗通。说通者,谓随众生心之所应,为说种种众具契经,是名说通。

  “佛告大慧,三世如来,有二种法通。”有两种法要通达的,哪两种呢?“谓说通及自宗通。”说通跟自宗通。这里我们要说一个:为什么自宗通。在前面《楞伽经》两次说了说通、宗通。第一次说的是对三乘的,声闻、缘觉、菩萨三乘的。这个地方说单是佛乘的,所以有自宗通——佛自己的证的境界,这个通。那么前面的我们等一下再补充,先把这个说了。“三世如来”,这是诸佛,不是声闻、缘觉、菩萨。是佛的境界的两个法通,一个是说通,一个是自宗通——佛自己的宗通。

  什么叫说通?“说通者,谓随众生心之所应,为说种种众具契经,是名说通。”佛证到一切法,等于说大医王——一切众生有什么病,就给你说什么法。你的病浅,给你说浅法,你的病深,给你说重的法。所以说这个众生的根器假使是上根的,就给你说简单的法,一说你就开悟了。

  像舍利弗,他还是外道,还没有见到佛,看到马胜比丘的威仪极好。他看到威仪好,非常佩服,就跟马胜比丘去问道。他说:“哎呀,你这个威仪真了不得,你心里的证悟一定也是非常高的,请问你……”,他问道了。马胜比丘说:“我出家不久,佛的道理我也学得不多,只记得一个颂。”就是缘起颂,“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这么一个颂3。这个缘起颂一说,舍利弗当下开悟。这四句话就把他引发了过去善根,就开悟,这是上根利器,很简单的一句话就使他开悟了。“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这四个句子,舍利弗就开悟了。

  所以说是上根的,简单的法就开悟,下根的就要多说,要不断地说,说的又多又……按照次第安得好好的,然后他能爬得上去。

  这是佛随众生的心,该说什么就说什么。你自己没有证悟的,高的法就说不来。自己已经证到佛的境界,才能随其所应,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众具契经”,具足一切善法的契经,“契经”就是契经契理的那些经。说通就是应机说法。这是佛的说通。

  自宗通者,谓修行者,离自心现种种妄想,谓不堕一异、俱不俱品,超度一切心意意识,自觉圣境界,离因成见相,一切外道、声闻、缘觉、堕二边者所不能知,我说是名自宗通法。

  “自宗通”,是修行了,这是佛的境界。这个境界一个是教,一个是证。佛的正法有二,一个是教法,一个是证法。教法是教化众生的,证法自己内证的。

  “宗通”就是内证的,“自”就是如来的。内证的是什么境界呢?修行的人,他避开自己心里所现的种种妄想——我们以这个唯识的观点来讲,就是说自己虚妄分别,现那个依他起的能遍计、所遍计,能所遍计交织之中又现的遍计所执的那一些执着、妄想,这些虚幻的、不实的境界都现出来了。那么这些种种妄想全部离开,把遍计执全部扫除,留下什么?圆成实了。这个我们都学过,这是唯识的观点讲。我们因为学的唯识,这里就用唯识观点讲。因为《楞伽经》一般是唯识宗所尊崇的,其实用中观讲也可以的,那么我们这里就用唯识讲。把自己心里所现的一切妄想,就是遍计所执全部扫干净,

  “谓不堕一异、俱不俱品”,“一”、“异”、“俱”、“不俱”就是两边,这个两边都离开,也就是说圆成实的。非一非异,非生非灭,非多非少,非上非下,这是离二边,一切二边都离掉了。那么这样子证得圆成实性了。

  “超度一切心意意识”。一切心、意识,这些执着全部超越。

  “自觉圣境界”,自己能够证到殊胜的圣者的境界,这是佛圣者的境界。

  “离因成见相”,离开这个因缘和合所成的虚妄之见的相。我们说因缘和合是依他起,依他起里边能遍计、所遍计,那就是产生很多遍计所执,这些相全部离掉,因缘所生的那些妄境的相全部离掉。

  一切外道不要说,哪怕是声闻、缘觉没有达到究竟的,堕于二边的。声闻、缘觉,生死、涅槃是二边,不能超越。离开声闻、缘觉之后,生死就是涅槃,那就是不堕二边了。那么这个最高的圆满的境界,就是能够证到的,声闻、缘觉所不能知道的,外道更不能知,凡夫、外道更不能知,哪怕声闻、缘觉也不能知的。

  证到之后,“我说是名自宗通法”,这就是佛的宗通,就是佛证的境界。

  大慧!是名自宗通及说通相。汝及余菩萨摩诃萨应当修学!

  “大慧!是名自宗通及说通相”。前面说的自宗通跟说通的相貌,就是这样子的。“汝及余菩萨摩诃萨应当修学!”那么你跟其他的大菩萨都要修,要学,就是说我们要修说通也要修宗通。为什么呢?你没有宗通,你说就说不出来,你说什么?要乱说,或者么是录音机,人家怎么说你也怎么说。碰到一些境界来,人家是这个机,佛说的是那个话,你却是自己照搬的,自己没有修证的,碰到另外一个机,你也说这个话,那就搞错了。

  不要说我们,就是舍利弗、目犍连,他们是大阿罗汉,但是他们没有离开二边——佛的离二边的境界没有达到,他们有的时候还要搞错。那不是公案里有嘛?有两个人找舍利弗还是目犍连出家,一个是洗衣服的,一个是过去是打铁的。那么尊者就叫洗衣服的修数息观,打铁的修不净观。结果修了很久,两个人都不得好处。这两个人修的时间很长,不得好处,就很着急,有一次有机会么碰到佛,就问佛。佛就问那个洗衣服的,他说:你修什么法?他说:我修的数息观。你本来干什么?洗衣服。哎呀,他说,你修不净观就行了。那么那个打铁的,问他,你修什么呢?他说:我修的是不净观。他说:你本来干什么?我打铁的。哎呀,他说,你就修数息观嘛。这两人一换之后很快就开悟,成阿罗汉了。

  那怎么呢?就是佛能够对机。打铁的,他以前打铁,一锤一锤打,那个很有节奏的数字。那你数息,过去习气跟数字相应的,那你数息观一修马上相应,就开悟了。那么洗衣服的以前经常洗衣服,衣服都是脏衣服,人家去换下来的。看了很脏的东西,他心里这个脏的概念很浓厚,再一修不净观,马上提起来,脏的东西都现出来,那很快就成功了。

  所以不要说我们凡夫,就是尊者、证了大阿罗汉的,有的时候还看不出。所以说你没有真正地证到最高境界,那你要“说通”,说不通,就是要乱说了。

  那么我们就是说,末法时期,只能依了佛的话说。自己要编一套来说,那要祖师才行,不是祖师就怕搞错,更糟糕。离开佛的一个字就是魔说,我们没有这个胆量,只能是照本宣说。如果记错了也只好智慧不够,没有办法了。但是末法时期,碰不到善知识,在佛的时候就好。

  那么我们不是见佛更好吗?见佛,只要你福气够了就能见。但是你现在的福德智慧都不够,就是佛在你面前,也现的是凡夫相,你见不到真的三十二相佛的。所以说我们要见佛不用从外求。有的人就是“我要见佛”,到处求,从汉地跑遍,跑到藏地,跑藏地,又跑到印度,到处求,求佛。你所看到的都是凡夫,他就是佛,在你眼睛里也是凡夫。所以说你要求佛,从心上求,把你见佛的障碍都除掉之后,三十二相佛就在你面前。这个不奇怪,智者大师修法华三昧,就看到佛在灵山还在说法。就是说你的福德因缘成熟之后,佛就在你面前。我们说不要往外求,再再地说要不向外求,就是这个意思。

  善知识是一样的。有的人最欢喜找一个真正的大通的善知识,到处求。我们说你到处求,即使遇到善知识你也认不到。善知识不会他头上写一个我是大真善知识,是什么所化的,不会告诉你的。那你没有一定的福德智慧,是善知识你也认不到。那么你还是向内求。真正向内求之后,善知识就会来,感应都来了。

  我们学过菩提道次第的,这些要点都要抓住。有的人学了菩提道次第,尽是学皮相,学皮相得不到好处,受用没有。菩提道次第讲得很清楚,自己要成就法器。你是一个显教的法器,就有显宗的善知识会来教你;如果你是成了密宗的法器,就有密宗的大善知识会来教你。这个佛是发了愿的,三世的佛都一样的愿,一切众生,都要救度,就怕你没有这个缘,你成熟自己——自身的缘成熟,佛的救度是现成的,到处可以拿得到的。我们没有成法器,佛的钩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不去抓住——就是大吉佛爷说的:慈悲钩索来,你不抓它,你怎么办呢?佛也钩不到你了。你把它抓住,你不要放嘛,就钩上去了。那么自己要抓,怎么抓呢?成法器。如果显教的波罗密乘的,大乘法器;如果你是密乘的,密乘法器。

  (1B)密乘法器如何成就?我们记得我们考都考过了。自己好好地把法器的条件成功,那密宗的大善知识决定会来教你,不要你东跑西跑,很容易地就会碰上,你自己不是法器,就在大善知识面前,如入宝山空手回,你还拿不到东西。

  这是“宗通”、“说通”。这个说通是由宗通而来,宗通当然是实证的,要下死功夫。所以说这个叫自宗通跟说通的相,这个相貌就是如此。你跟其他的菩萨摩诃萨、大菩萨,要成佛的菩萨摩诃萨都要学、都要修。你要成佛的资粮,你要成佛的宗通、佛的说通,那必须要学这一些。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谓二种通,宗通及言说。说者授童蒙,宗为修行者。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这个就是我们引的那些话。

  “我谓二种通,宗通及言说。说者授童蒙,宗为修行者。”这个“我”就是佛,是佛的假安立的我、名言的我。为要成立世间一切法,安立一个“我”,不是实在有个“我”。阿罗汉都没有“我”,佛还有“我”呢?当然没有了。但是要安立世间上的事情,名言上就安立一个我,这是假的我。佛自己说,有两种通,一种是“宗通”,一种是“说通”。

  “说者授童蒙”。这个并不是绝对的。对宗通而说是内证的,说通是普被三根的。那么中间,宗通是不通下根的,说通是通下根的。从通下根的说“授童蒙”,并不是说说通专门授童蒙的。那么高的哪个来说?就是高的还是要说了。小孩子无知叫童,蒙就是蒙蔽,对佛的道理——这个成佛的、佛的一些高深的证到的境界的道理,都被自己的徧计所执的境界蒙蔽住,一点也看不到,叫蒙。童蒙就是凡夫。跟初机、凡夫来说,那非要跟他讲初机的法,那么上根的要说上根的法。这里因为强调宗跟说的关系,“说”是普被三根的,那么从下边来说、初机来说;“宗”是单是指修行的,它是最高上根的。那么一个上一个下,这个好配起来了。

  “宗为修行者”,真正你上了路,修行的,离言说修行的,那就是宗。

  这一个颂,海公上师就把它引到这里来,来比喻如来禅跟祖师禅,这是一个比喻。我们要知道《楞伽经》原来的意思,就是说教证二法都要通,叫一切菩萨要通。我们就借过来说,说“说通”是次第禅,因为他是通三根的。宗通是只是对上根利器的,不可言说的。配如来禅,能不能配?可以配,但是不要配死了。不要说一定宗通就是祖师禅,说通就是如来禅,那个把《楞伽经》的意思又搞死了。

  这个就是学法不要学死,一个法可以到处可以应用,但是不能说一个地方应用了其他就不能用了。为了这个道理,《楞伽经》前面那一段,我们再把它念一道。这还是第三卷里的,这是声闻、缘觉、菩萨三乘的宗通、说通的相。

  三乘宗通及说通相——引《楞伽经》

  佛告大慧:一切声闻、缘觉、菩萨,有二种通相,谓宗通及说通。

  “佛告大慧:一切声闻、缘觉、菩萨”,这是三乘。“有二种通相”,这不是说佛的境界,是低一点的,声闻的、缘觉的、菩萨的,都有二种通相。二种通的相貌,“谓宗通及说通”,也是一样的,宗通、说通。

  大慧,宗通者,谓缘自得胜进相,远离言说文字妄想,趣无漏界自觉地自相,远离一切虚妄觉想,降伏一切外道众魔,缘自觉趣光明辉发,是名宗通相。

  那也就是说,自己证到的一个殊胜的相,都是离开文字言说的、妄想的。这个是无漏的,自己证到的境界,是远离一切虚妄及妄想的,降伏一切外道众魔的。外道众魔都是虚妄、妄想所变的,你既然虚妄的分别、妄想都去掉,还有什么魔呢?“降伏”,没有魔才叫降伏。我们说最害怕降魔就是说要一种很猛励的法把魔杀死,这个叫降魔?——这个是结冤。

  最近有一个事情,就是新乐庵她们有一个沙弥尼,现在着了魔。什么魔呢?据说她自己在乱说之中,说她过去是一个有钱的小姐,她跟她下边的一个佣人私通,养了个孩子。这个事情当时等于很失体面的,她们父母也很不舒服,很愤怒,这个女人么也只好……所以说这个叫女人,心地不善的,她感到对自己不利,也就想办法如何挽救自己,就把那个男的跟孩子都杀死,都弄死,把他尸体也给他消掉,这样子表面上没有事情了。那么现在这一位做了沙弥尼,这一次她们电话告诉我,这两个人找她,要她死,一会儿怎么,一会儿怎么,话里边一会儿说男人话,一会儿说小孩子话,小孩子心理都出来。后来她们比丘尼就给他们念经、超度、说法。这个男的给他授皈依。据说那个男的这么说,他说自己皈依,这个事件也不好再做,那个孩子就交给她去管,不管了。结果就是这个孩子缠着她,喉咙里尽说小孩子的声音的话,要死求活的,现在还没有解决。那么这是什么东西呢?魔——过去的冤到现在成魔,所以说不要结冤。

  你说把这些魔用一些猛励的法把它杀死,可不可能呢?也可能。以前我们这里来过一个,专门抓鬼的,专门搞这些的。他专门修不晓得哪一个教,降魔。你降得不好,自己都死掉。对方如果强有力的话,这些护法他镇不住,回过来把你杀死。即使镇得住,把它杀死,你要赔很多的福,折很多的福。他的一个命给你断掉,你不要赔很多福吗?你自己折福、折寿,都会来。你杀了一个有情,下一辈子还得受报。而那个有情,他本来有冤,死了之后怨气更大,下一辈子不但是他原来的仇人,还加你一个仇,要报两个仇,这个越来越搞不完,你还出三界?你要出三界,他把你抓住,不给你出去。所以说魔不能用硬的方法去把它征服。一切黑教、什么气功师、那些巫婆、神汉,他们搞的都是这一套。

  佛教不要去搞这个,除非特殊情况,对圣教有害,不得已才降一次,那是菩萨道。把你杀掉之后免得你造罪,免得圣教给你糟蹋掉。使他不要受大的报,这是偶尔这么用一次,也不能经常用。这些魔都是自心的妄想所变的,把这些降伏,所以说离开这些虚妄觉想之后决定降伏一切外道众魔,自己的光明阐发。

  这是“宗通相”,是三乘的宗通相。

  云何说通相?谓说九部种种教法,离异不异有无等相,以巧方便随顺众生,如应说法令得度脱,是名说通相。

  “云何说通相?谓说九部种种教法”,九部契经,“离异不异有无等相”,这个也是圆成实的相。就是要说通,你决定要有内证,要离开一、异、有、无等等二边的分别的相。“以巧方便随顺众生”,以善巧方便顺众生的心。离开一、异、有、无的话,离了言说,你怎么说法呢?顺众生的机,善巧方便,该说什么就说什么。不是自己要说,自己没有一个字可说,但是众生有病,话就多得很,你什么病,什么法都来了。这样子是应机而说。“如应说法令得度脱”,这个叫说通相。

  大慧,汝及余菩萨应当修学。

  这是说一切菩萨,没有说摩诃萨。就是一般的菩萨,三乘的法你都要会,那么你可以度三乘。如果你只会一乘的,碰到其余两个乘的机你就不能度,所以三乘法都要会。

  这里他故意地强调一下,那个当然是注解里的话,就是说善于说法的人,必须先要(通达法起?)4,就是先要善于通达宗通。要说通善巧的,必定先要宗通善巧,然后你才能说。如果你宗不善巧的话,说就说不出来,说要说错,或者你就是跟舍利弗、目犍连一样,教人要教错,他们证不了道。所以说真正要善于说法,必定要善于宗通。自己在证里边对离言的本体——超过一切分别、二边分别的里边用功得了善巧,然后对了机,阐发无碍的辩才,随机而说。

  这是宗通、说通的关系。说通跟宗通本来是辩证有联系的,不能割而为二,一割为二都有毛病。就是上午我们说的,单说不行,数食不能充饥。单行不说就是没有依教而行,那是盲目地盲修瞎练。所以说这两个东西本来是不能割开的,你要一割开的话两个都是毛病,两个把它联系起来,互相地相辅相成。这个就是我们说的宗通、说通,这是《楞伽经》的原来意思。

  这里海公上师引申到如来、祖师禅,我们要体会海公上师的意思,也要体会《楞伽经》的意思,不要死执于宗通就是禅宗。这个不要这么死,可以代替说禅宗,但是不截然,不一定如此。那么祖师禅,也就是一心禅,就说到这里。

  丙二 次第禅

  次第禅总二 世间出世间

  “次第禅总二”,次第禅也可以分两种,它是一层一层分。我们有个表(见表一,第2页)。次第禅也是两种,一种是世间的,一种是出世间的。

  丁一 世间禅

  观下地粗劣 忻乐上地静 若定若上生 久住于观行

  从欲至非想 世间九次第

  什么叫世间的呢?“观下地粗劣,忻乐上地静。”这个我们学过——好象唯识里边有没有啦?好象有过。《俱舍》里边是广讲这个“下地”“上地”。我们三界有九地,欲界是五趣杂居地。五个趣——天、人、地狱、饿鬼、畜生五个趣。趣是五个,道是六个。这个修罗道摄在天趣跟畜生趣里边,因为有的修罗属于畜生的,有的修罗属于天道的,所以在趣里边就不分一个修罗趣。这五趣在欲界都有,欲界有天、有人、也有鬼、也有畜生、也有地狱,所以说最低一个,欲界是五趣杂居地。初禅离生喜乐地,二禅定生喜乐地,一层一层上去到非想非非想天。最下是欲界,最高的地非想非非想天。

  修世间禅的总的一个动机,就是说“观下地粗劣,忻乐上地静”。下地,不管你是哪一个,相对地说,初禅来说,观欲界是下地,欲界是粗、苦、障——有障。那么观初禅就是静,静是对粗来说的,妙是对苦来说的,离是对障来说的,静、妙、离。那么你观欲界的粗、苦、障不好,观初禅的静、妙、离,观初禅好,这样你发心,离欲、恶不善法,去五盖,那么得到离生喜乐,证初禅地。这是对下地的欲界不好,认为不好,要追求初禅的。

  因为世间禅只能一地一地相对的,你二禅对欲界是远了一层,那么初禅跟欲界挨到的,他看欲界的苦最清楚,那么对欲界的苦要离掉,那你就向高的一层,初禅进去。得了初禅以后,和二禅一比较,初禅又是粗、苦、障,二禅又静、妙、离,一层上一层了。那么二禅的静、妙、离观得好,然后又厌离初禅,就得二禅了。这样一个个上去,就是说相对的,下一地的苦,它的劣,观它不好,然后相对的上地好,它的静、妙、离,那么这样子一层一层地往上升,这是世间的禅定。欲界是没有定的,初禅开始有,属于色界定。色界四个禅定,然后无色界有四个定,那么就是四禅四空,加一个前面未到地定就是九个,这是世间定,禅定。

  “若定若上生”,“若定”,得了定,假使修初禅的,得了初禅定,人还是欲界的人,但是初禅定得到了。证到初禅定的人,有象征的,因为初禅已经离开欲界的男女、饮食贪,都没有了。所以得了初禅的人,他要一入定,不吃东西不睡觉没有问题的,对男女的事情绝对不会起一念的欲,不会动一念心。那么,这个欲界的饮食他不吃,不会死的,他只要入定好了,不会死的。出了定当然不行。

  我记得有个公案说:以前印度山上苦修的人很多,但不一定是佛教的,这是外道,婆罗门教,在印度的山洞里边。他们英国人才到印度去的时候,整个印度经常探险。到山上去看,山洞里边跑进去,看见一个人坐在里边,身上长满藓苔蜘蛛网。这考证下来总几百年以上的。这个人虽然他是入定,不动,但是看出来是活的……,那么他们怎么办呢?他们也很好奇,把那个人轻轻地抬下来,先抬下来抬到地面上来。然后这个入定的人也惊醒,出定。在定中很胖,身体很丰满的。那么出了定之后,他的肚子饿了就要吃东西,越吃越瘦。因为定的时候,他有这个定的禅味,禅悦为食,把他这个身体维持得好好的。而出定之后这个禅悦就失掉,粗的四大的作用又起,那就要吃东西。吃东西——他因为好几百年没有吃过,他吃下去,东西吃下去营养还不够,反而把以前本来很丰满的身体把它瘦下去,越吃越瘦。以前有这么一个公案。

  那就是说“禅悦为食”的话,初禅的人你不给他吃东西,他就入定好了,一年两年都没关系,只要不出定,出了定就不行。

  那这个是初禅相,那么二禅更高。这是世间定,入了定之后就有这个功能。

  “若上生”,那就是说得了初禅定的人,他这一辈子死掉,下一辈子决定生初禅,上生初禅天。那么得了二禅定的人,他这一辈子死掉,决定是生二禅天,这是决定的。“上生”,生到天上去。

  “久住于观行,从欲至非想,世间九次第。”这是世间道。

  修世间禅定,婆罗门教就专门修这个定,所以说婆罗门教的神通是从定中来的。世间禅定也可以发五通,我们经上经常看到的外道仙人有五通的,一般都是指这些修世间禅定的。那么我们说气功师的禅定奇怪,你看他气功师都有妻子儿女,没有离欲,他也吃饭,不吃饭他要饿死的,他这个禅定哪儿来,这个神通哪里来的?这个一想就可知,加持的,鬼神的通在他身上起作用。所以说他也可以得一点定,也可以有一点通,但不是他自己的,是属于加持的。大力鬼神有这个功能的,可以加持到他身上去。这些不是自己的,比婆罗门那些世间禅定还差。

  那要修这个世间的禅,也不是说一下而成的,要“久住于观行”,要很长的时间安住于修这个观,修这个禅定。“观”就是观下地的粗、苦、障,观上地的静、妙、离。然后在初禅来说,要离开欲界的恶不善法,就是欲界的瞋恚,欲界的淫欲心,还有这个五盖:昏沉、掉举、睡眠、恶作等等。这些障碍除掉,可以得离生喜乐,就是初禅定。二禅有二禅的方法。那是一层层上去,所以说也不是很简单得到的。但是气功师很快,做一个梦,或者山上去一次,他就会突然发通。那是加持的,不是自己来的。要“久住于观行”,要很长的修行,也要刻苦的。那么修行后果就是得禅定。

  所以欲界是第一层,欲界没有定的——但是欲界也有定,有个欲界定叫电光定,但是一刹那,真正地起作用是色界定。从未到地定开始,那真正能起作用的。那么从欲界到非想非非想天,一共有九个地方,就是九个次第,这是“世间九次第”。从这个地方总的来说,欲界是没有定的。如果要叫九次第,就把欲界与初禅的中间那个层次,也属于初禅天的未到地定摆进去,那么是九个定,这是讲世间的有漏定。这个定得到之后,烦恼是伏下去,就是说不起现行,但是根子不能断。所以说得了初禅的人,他对男女的心是没有的,但是不能碰到境界,因为他种子还在。

  我们讲《俱舍》不是有这个话吗?烦恼现起的主要原因,是烦恼的种子未断,对方的生烦恼的境现前,非理作意起来,不能克制自己的话,就会起烦恼。所以得了初禅定的人,要世间定的话,经常要提高警惕,不能放逸。

  这个在佛经上很多。一个国王每天到中午的时候迎接一个仙人从天上飞下来应供,吃了饭之后又送他回去,飞回去。那是五通仙人,他能飞,这是神境通。但是有一天国王有事,要去办公,不能接,他就很着急。他的女儿说:“哎,父亲,我天天看你接的,这个事情哪个做不来呢?他来,我手这么一接,两个脚持牢,把他轻轻放在地上,他就踩着地走。他要走的时候我就把手摆在地下,他踩上去,我把他抬起来,他就飞走。这我会,你放心好,我来接。”国王说:“好好好,你天天看我接的,你大概会了。”国王就放心去了。那个女儿就来接,她是国王的女儿,国王的王妃都是长得好的,国王是国中选来的王妃养的,本身也是长得端正的,她的女儿当然端正的。她去接仙人的时候,这个仙人,一般印度都不穿鞋的,他脚一碰到女人的手感到很柔软,一下子欲心一起。也不要动其他的念头,也不要做什么坏事,就是这个欲心一念起来之后,禅定就没有。禅定没有飞不来,飞不来他只好饭吃好之后,本来他到平台上要送他回去,飞回去的,他只好打妄语,他说:“你们这国家我来了那么多次,你们那么富强,那么繁荣,人民那么多,那么好,我从来没有仔细看过,飞来飞去的话那是一下儿过,今天我要仔细看看,我不飞。”那就一步一步走回去,那就是禅定没有了。

  所以说世间禅定是不稳当的。真正要不退,要无漏禅,就是出世禅定。下边讲出世禅定。

  丁二 出世禅

  由亲近善士 聪慧具堪能 知苦思断集 修道趣涅槃

  得有学智见 继续修圣道 见修所断断 自离系涅槃

  永超越三界 是为出世禅

  出世禅定又要进一层,不是那么容易就得到。那么怎么得到出世禅呢?

  “由亲近善士”,那就是“菩提道次第”的了。你要修出世法,先要亲近善知识。善知识十个功德,没有十个功德就不能亲近。很多人就是有这个矛盾,就是说在皈依的时候,三宝都是宝,都要尊重,都要听话。那么我碰到剃了头的都是善知识,都是僧宝,什么话都听。恰恰有些人非法的,你要听,什么话都听他,糟糕了。

  我们上次讲的,一个居士,她是练气功的,练放气身体放坏了。她就拼命求,求一个师父来救我,怎么怎么……。那她这样求是有感应,梦中就看见一个穿岀家衣服的师父来救她,不久梦中看到的人又真的发现了。哎,赶快,这是真正的大救星来了,赶快叫他求救了。求救之后,怎么救?修双身法来救她。这个不是糟糕了吗?这是外道,碰到一个外道。

  所以说要亲近善士,不是说现了出家相的人都可以亲近他,就可以跟他去学法。这个还得要看看“菩提道次第”,十个功德够不够,不够的不能学。而这十个功德,康萨仁波卿的抉择,两个是不能少的。一个是持戒,必定要持戒的,不持戒的话你不要去上当;管你什么样,装模装样的怎么样,不持戒的,不能亲近。第二个悲心。所以这个是康萨仁波卿的智慧,也是他历代传承的经验之谈。在我们试下来非常兑现的,这两个东西你抓住,再怎么不会上当。这个东西不抓住的话,上了当之后叫冤也没地方叫。亲近善士,“菩提道次第”讲过的,我们不多说了。

  “聪慧具堪能”,“聪慧”就是说由闻思修的三个慧,有堪能性,自己有能够学法的堪能性,自己要有堪能性。

  海公上师这里特别强调,所谓有堪能性的有两个:“耐烦”,耐烦什么?就是说你能够忍得下去。一个要“勇猛”,勇猛就是说看到困难的时候不要退,要冲上去。

  在我们讲《辨识阿含》的时候,不是讲《法蕴足论》的四圣种品吗?四圣种品5:比丘就是勇士,比丘就是打仗的勇士,跟敌人要拼刺刀的。什么敌人呢?烦恼。烦恼就是敌人,不能跟它妥协的。比丘是真正的勇士,世间的勇士会投降,比丘是死不投降的。那么这个是说我们断烦恼,要勇猛的心,不能是看到困难就退。

  还有“耐烦”,这个海公上师特别强调的,他说你实在是过不下去,赖都要赖过去。这次安居我们这里就出现一些人。安居,有的时候,他感到条件不对,或者身体不适应,或者是同室的那两个人之间不和,他总是要想办法离开,要走。安居,我们说移安居有没有?是有。有什么条件?命难、梵行难。你在这里住下去,你命要送掉的,这个地方有狮子老虎或者有非人要害人的,那你不得不移安居;如果这个地方有一些淫女,她要逼迫你做淫欲事情,梵行难,那你要转移。除非这些的话,否则是不动的。海公上师说除了这两个以外你赖都要赖过去。赖过去才能够成就。

  我们说一切艰难困苦来,你能够勇猛向前地跟它搏斗,胜过它当然是最好。如果你一下胜不过,你就不要退,赖在那里,赖在那里把时间赖过,也算你胜了。我们说“坚持就是胜利”,世间上有这个话,你坚持下去好,哪怕你打输,你还坚持,结果胜利还是你的。如果你要退,好,失败了。

  安居,海公上师亲自示现一个例子——就是说他在进藏的时候,因为他的年纪不是很年轻了,三十九,要学法,还要学藏语,很困难。就修“白文殊”,修这个法希望增加记忆力。(2A)正好这个法传了就去安居,安居么一个房间配好。还有个同修一起去的,一个房间。结果这个房间,进去之后发现糟糕,安居定也定下来,这个房间里边臭虫是满的。你只要睡在那里,晚上是咬得睡不着的。他那个同修没有办法,不管你天热,也没办法,把整个的被盖,把头到脚全部包起来,这样子躺在那里。而海公上师,用功了要坐,那这个怎么办呢?床上的臭虫,手一拉就一把。那么他想办法,床离开墙,床的脚下面放几个罐桶,里边有水,臭虫它爬不进去。不是好了嘛?那就是有伞兵下来,天花板上的臭虫“叭啦啦”掉下来,还是满床,这个臭虫是多得不可计。你要找什么方法都没用,它是海陆空三军都有,什么办法都没有用。结果那个人就坐不住,走,这个地方再住下去人就要死掉,睡也不能睡,怎么办呢?海公上师咬了牙赖,赖了三个月,赖过去,成功,“白文殊”修好了。这个就是你赖过去也是胜利,要想逃避就是失败了。

  所以这个地方我们正在安居,很多人要跑,跑了两个。走的时候我们也给他提高警惕,第一个安居你退了的话,这个等流果下去,以后你碰到困难都会退。你成佛的中间困难是无边无数的,那你碰到困难就退、碰到困难就退,你要成佛的话,困难得不得了。不要说成佛,你想得一个禅定,有困难的,要退,得不到禅定,你要成就个什么,也有困难,也得不到什么。以后你什么都得不到。因为这个等流果的力量很大,一次失败,以后碰到困难,自然心里有个反应,要退,这个力量就起来了。

  我们在上海的时候,我们几个居士以前都是金刚道场的,大家很要好,那个时候到五台山出家去了。有一位,他过去分配到东北去工作,东北很冷,他是上海人,从来没有经过那么冷。就看到马路上的马,马背东西、拉车,不是身上淌汗,汗流下来,由于东北的天气很冷,一下子就结了冰,就看到马肚子下边一条条的冰条好多条。哎呀这个样子看了是吓死人,他说这样子这个地方怎么能呆?这个地方,呆了不是冻死吗?赶快回来,逃避了。逃避了之后,这个等流果就是后头又发了。到了五台山之后——去的时候五台山是文殊菩萨道场,好好好,什么都好,一到那地方一片荒凉,吃的也差,住的也差,什么条件都差,又是特别冷,要打退堂鼓,回家了,他是赶紧回上海。一次的退,以后要引起以后的退。所以希望大家要提高警惕,这个等流果不要养成。同类因要生等流果,你一次退,以后还会退,永远退下去,越退越厉害。

  “堪能”,就是海公上师强调的,一个是耐得烦,再困难要赖过去。一个是勇猛,能够克服困难。这两个,一个是头等的,用勇猛的力量能够克服困难的,一个暂时打不过去赖过去,也是胜利。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