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修行网

心灵语录 修行篇

发布时间:2023-02-28 15:56:29作者:金刚经修行网

  心灵语录/修行篇

  《修行篇》

  ◎学佛是学认识自己,进而帮助别人也认识他自己。

  ◎改变自己,才是正确的学佛。

  ◎佛由人成,故学佛当先学做人做事;人格高尚,便是佛!

  ◎孝是孝养敬重,顺是顺心不逆,学佛当从孝顺做起。

  ◎子女孝顺,是他报我恩;子女不孝,是我报他恩。

  ◎孝亲人子应有,尊师学子应重。

  ◎内调心性,外敬于人,才是学佛。

  ◎学佛,是学智慧、慈悲、清净。

  ◎学佛要知佛心,讲经要知佛意。

  ◎先了解佛法整体,再一门深入修行。

  ◎成功只要一事,修行只用一门。

  ◎理论是说给别人听,修行是自己可以受用的。

  ◎若知修行好,就能好修行。

  ◎不是想修行,而是要修行。

  ◎先下定决心,再谈如何修行。

  ◎修行不在方法,而在于决心。

  ◎若真修行者,必发菩提心。

  ◎修行唯此一心,别无他法。

  ◎如何修行?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先随相修行,方能离相无行。

  ◎怎样才能开悟,放下便能开悟;如何才是修行,持戒便是修行。

  ◎忏悔,是修行的第一步!

  ◎问心无愧,即入修行之门。

  ◎远离一切过失,便是修行的起步。

  ◎知过是修行的开始,改过是修行的结果。

  ◎修行的品质,在于真心的转变。

  ◎忍辱,是修行最大的功课!

  ◎默默无闻好修行,声名远播难清净。

  ◎无智慧不能解脱,无福报难以修行,故要福慧兼修。

  ◎去除心中的不善心,增长心中的慈悲心,便是修行的功夫。

  ◎面对一切的境界,都是修行的下手处。

  ◎于生活中修行,便是要念念觉知。

  ◎选定法门之后,就要精进的修行。

  ◎修行之所以不得力,在于不愿意。

  ◎念佛念心,修行修心。

  ◎修行若不知己心,如何修行。

  ◎在生活中修行,于平常中悟道。

  ◎修行不离生活,生活不离一心,一心不离当下。

  ◎修行不是用脑袋来想,而是要去突破意识的陷阱。

  ◎修养是外在行为,修行是内在心境;外在别人看得清楚,内在只有自己知道。

  ◎真心待人,平心处事,用心生活,安心修行。

  ◎接受外在的境界,内在的心境,色身的变化,便是会修行。

  ◎万缘放下,随缘修行。

  ◎修行之人,心当不苦。

  ◎自在的人,才是修行人!若是常有罣碍,一定不懂修行。

  ◎修行从易至难,先念佛再观心。

  ◎万缘放下不执有,老实念佛不落空。

  ◎修行不难,难在是否老实。

  ◎顺境时不想修行,逆境时无力修行。

  ◎压抑之事非修行,修行无事可压抑。

  ◎对佛法有兴趣,并不代表有修行。

  ◎修行者!当志于道,行于仁。

  ◎事广理深真学问,难行能行真修行。

  ◎为人解说容易,要人修行困难。

  ◎修行虽是困难,但还是要修;做人虽是不易,但还是要做。

  ◎诚实做人,平实做事,如实生活,老实修行。

  ◎修行要在日常生活中下功夫,简单的说:便是用心生活。

  ◎只要懂修行,何处不是修行。

  ◎会学是学生,会做是修行,会悟是智者。

  ◎勿随意说,我在修行;勿随意说,我在度人。

  ◎流水若止,其味变臭;修行若止,其道将废。

  ◎不做不食,不毕不息;意志坚定,方论修行。

  ◎大道无心对人言,人却有意寻大道。

  ◎悟要悟得透,行要行得深。

  ◎自性为何清净,因其性本空。

  ◎清净的水被人污染,清净的心被己污染。

  ◎若无妄念之想,何须清净之心。

  ◎不要让欲望,混浊了清净的本质。

  ◎万般计较心自烦,万缘放下性清净。

  ◎不追逐,让心安住;不攀缘,让意清净。

  ◎湖水本平静,因外境起涟漪;自性本清净,因无明起烦恼。

  ◎读一本经,念一句佛,行一件事,自然清净无忧。

  ◎知有,故能精进;知空,故能清净。

  ◎心本清净,事本无事;心起念而想事,故有心事。

  ◎一切皆由缘起运作,而非有我。

  ◎凡是一切存在的,必是缘起而形成。

  ◎一切皆是缘起,缘起而生一切。

  ◎世间没有一事,是无因无缘的。

  ◎缘生境起,缘灭境灭;境是生灭,虚妄不实。

  ◎因缘是聚散的真理,无常是变化的真理。

  ◎心性本空,何来心事;因缘而有,何足罣碍。

  ◎人是因缘,事亦因缘,一切尽是因缘所生,故凡事皆应随缘。

  ◎向外看是攀缘,往内观便息缘,一切皆要随顺因缘。

  ◎随缘则不强求、不婉拒、不挂意。强求事不久,拒绝事不成,挂意事不乐。

  ◎细微的因缘,形成不可抹灭的果报。

  ◎明心是妄,见性本空,即是明心见性。

  ◎若知一切尽假名,何来毁誉染虚空。

  ◎心空境也空,一切毕竟空。

  ◎诸法本空,故无分别、对待。

  ◎了悟诸法空相,即知一切平等。

  ◎时时观照缘起,念念与空相应。

  ◎相是假相,名是假名,用是妙用,体是性空。

  ◎悲观是一时,乐观是短暂,中观方能见缘起、悟性空。

  ◎因有性空,方能缘起;缘起产生了现象,现象又回归性空。

  ◎见一切境界,应知缘起之法;处所有事相,应悟性空之体。

  ◎真空不空,即是妙有;妙有不有,即是真空。

  ◎在有处悟空,于空时觉有。

  ◎说理常落于空,谈事常着于有。

  ◎要将感觉,变成正觉,只有如实观照,直到五蕴皆空为止!

  ◎不伤害别人是慈悲,不伤害自己是智慧。

  ◎思惟可增智慧,妄想则增烦恼。

  ◎要有出世的智慧,及入世的慈悲。

  ◎在相上修,有福报;于性上修,有智慧。

  ◎读点好书,增长智慧;做点好事,多些福田。

  ◎请用慈悲心,去对所有的人;请用智慧眼,去处理所有的事。

  ◎提起是勇气,放下是智慧;提起是承担,放下是舍得。

  ◎睁一只眼,是智慧;闭一只眼,是慈悲。

  ◎心静则智生,心乱则愚起。

  ◎念念清楚,是真智慧;如如不动,是真禅定。

  ◎事情做好,是智慧的展现:不被影响,是禅定的功夫。

  ◎知识是由外而来,智慧是由内而生。

  ◎懂得妙用是智慧,懂得付出是慈悲。

  ◎放下之时,便是生起智慧之日。

  ◎了解大众是智慧,体谅别人是慈悲。

  ◎情绪让人失去理智,无明让人失去智慧。

  ◎善自护念,智慧常生,广度有情,慈悲为怀。

  ◎希望别人顺从,是凡夫的愚昧;愿意随顺大众,是菩萨的智慧。

  ◎需要是事实,想要是妄想,两者何为重要?便是智慧!

  ◎菩提心,是从慈悲心中生起的。

  ◎慈悲!是人世间最大的力量。

  ◎慈悲的人不伤人,伤人的人不慈悲。

  ◎瞋恨是从占有开始,慈悲是由体谅而来。

  ◎去除不善,见性有望;慈悲待人,成佛可期。

  ◎观一切有情、无情的众生都对我有恩,久而久之,慈悲自生。

  ◎吃素目的,慈悲为怀;切莫修口,不修其心。

  ◎道在心悟!岂在形式,而凡夫总是执着修行的样子。

  ◎坐禅不是为了什么,坐只是坐而已,如果有求,便是妄想。

  ◎静坐不是为了要舒服,故不要排斥身心不舒服的自然变化。

  ◎静坐时不起静坐的念,起坐时不生起坐的念,因为佛性无坐无起。

  ◎静坐当明心,心明本自净。

  ◎念佛可以净心,坐禅可以明心,一切皆要无心。

  ◎观息者,身心可安;念佛者,念念清净;坐禅者,本无罣碍。

  ◎万念放下,只管用功,便是静坐的要诀!

  ◎静坐在于静心,心不能静,是自己有过有非。

  ◎参禅不如行禅,坐禅不如悟禅。

  ◎昼当工作夜参禅,随缘处世心无碍。

  ◎坐禅非身不动,而是心不动。

  ◎身当动以养身,心当静以养性。

  ◎修行从无常观起,而后入无我之境。

  ◎观身变化,知生命无常;观心运作,知念头生灭;观境变迁,知万物消长。

  ◎知道无常,故不贪;知道无我,故不瞋;知道如幻,故不痴。

  ◎我们面对所有的人、事、时、地、物,常生起无常观。

  ◎乐受剎那转为苦,苦受也是无常相,故要甘愿去接受一切,不要妄起分别。

  ◎为何不妄想?此想不真。为何不执着?此事无常。

  ◎观法无常,执着不存;观事多变,妄想不起。

  ◎体悟无常,让人把握当下;体悟无我,让人不再执着。

  ◎观无常,破执着;观当下,除妄想。

  ◎无常无我无执着,有心有佛有众生。

  ◎现象无常留不住,自性常在无所住。

  ◎我本无我,因迷执我。

  ◎有我则愚起,无我则智生。

  ◎无人跟谁比,无我比什么。

  ◎无我真清净,有我真麻烦。

  ◎真我是无我,真心是无心。

  ◎如何做到一切无我?观察此身、心、境,皆是无常变迁。

  ◎明白大道,即能悟道;顺应大道,即是修道。

  ◎执着时,只有心事;放下时,一切无事。

  ◎迷时尽是对立,悟时一切平等。

  ◎念经不及念心,看经不及看心。

  ◎一经在手,心开悟解;一门深入,心神自定。

  ◎不是不修,而是无处可修。

  ◎不是不悟,而是自迷。

  ◎镜中之我并非我,镜外之我也非真。

  ◎只要一心利益众生,自然不起贪瞋痴。

  ◎粗糙的人,不能见道;用心的人,处处皆道。

  ◎放下并非放弃,而是应无所住;拿起亦非执着,而是生其心。

  ◎无福的人,想要造福;有福的人,忘了植福。

  ◎忏悔使人改过,惭愧使人进步。

  ◎遇境不被影响,痛苦就不会生起。

  ◎不能选定法门,是心未定。

  ◎攀缘之心止息,万缘方能放下。

  ◎叛逆之心,人我皆苦;随顺之行,您我皆乐。

  ◎云无去处亦无来,心无生处亦无灭。

  ◎我利于人,当要布施;人害于我,当要忍辱。

  ◎无忍辱的境,无受辱的我,方是真忍辱。

  ◎财施是暂时,法施才是究竟。

  ◎说法者无法可说, 闻法者无心可闻。

  ◎改变观念不易,去除习气更难。

  ◎时间可以解决一切,却不可抹灭因果。

  ◎念头未起之时,是吾人真面目也。

  ◎口念佛不及心念,心念不及心中有佛。

  ◎恶念产生地狱,善念创造天堂。

  ◎佛在心中,心外无佛。

  ◎当下都不能把握,还妄想未来。

  ◎心是佛,心是法,佛法在汝心中。

  ◎有心是人心,无心是大道。

  ◎道法自然,人若自然便契大道。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当顺应自然而生。

  ◎把欲望打破了,一切妄想便止息。

  ◎迷人随欲望而起舞,智者随自心而安住。

  ◎烦恼只因强出头,菩提但要放得下。

  ◎生死只是一场梦,梦醒何来有生死。

  ◎忙什么,生死未了;求什么,三界未出。

  ◎将心开启最好的方式,就是忏悔及宽恕。

  ◎智者言与无言,皆是恰到好处;愚者说与不说,都是恰好相反。

  ◎有的时候,观察它会消失;无的时候,观察它会出现。

  ◎将心观到深处,注意它会不见。

  ◎看经不难,难在是否坚持。

  ◎开悟不难,难在是否放下。

  ◎不执着的是内心,而非身边的事情。

  ◎道无分别,心自分别;道无对待,心起对待。

  ◎道本无为,人心妄想有为。

  ◎佛在心中莫远求,净在心中莫远离。

  ◎初犯,是一切罪源的开始。

  ◎无上至宝,是汝之本心。

  ◎罗汉,以离欲为本;菩萨,以无瞋为本。

  ◎无过,心自安;无欲,神自清。

  ◎被概念所困,即被法所绑。

  ◎宁可行一分,切莫知不行。

  ◎发菩提心,是大乘菩萨的前提。

  ◎为自己努力,也为别人着想,便是菩萨。

  ◎持戒有莫大的功德,破戒有很大的罪过。

  ◎无知使人苦,无欲使人乐。

  ◎顺境一句佛,逆境一句佛。

  ◎一的后面,就是二;因的后面,便是果。

  ◎贪会被骗,瞋会被激;心无贪瞋,人奈您何。

  ◎愚昧之人,带来痛苦。什么是苦?欲望就是苦!

  ◎有求必苦,无求为乐;有执必滞,无执则通。

  ◎面对内在的恐惧,它就会消失。

  ◎不被外境所惑,因为非我所要。

  ◎身让人忧心,心使人发狂。

  ◎妄想让人心不定,执着使人心不开。

  ◎欲念让人颓废,愿力使人坚强。

  ◎念佛可转凡心,读经可入圣意。

  ◎执着使人固执,妄想让人盲目。

  ◎妄心创造一切,包括痛苦的我。

  ◎心创造了我,我创造了心。

  ◎要体悟大道,就要用心去生活。

  ◎聪明之人,其苦越多;愚痴之人,其迷越深。

  ◎心不存一法,方是行般若波罗蜜。

  ◎不否认一切事物,亦不执着一切境界。

  ◎佛法是用来悟,不是用来读的。

  ◎觉心救己,发心度人,真菩提心也。

  ◎佛子当以佛心为己心,以佛行为己行。

  ◎持戒不犯错,持经不犯过。

  ◎明心不被缚,见性不被转。

  ◎有是从无而来,无是本,有是末。

  ◎心量打开,方入大乘佛法。

  ◎人强遭忌,人差遭损,当修忍辱。

  ◎爱恨本一家,用错成两端。

  ◎佛爱众生,神爱世人。

  ◎清楚事相,才不会执着现象。

  ◎从我的概念,转到我是谁?

  ◎前世你,今世我,来世他,佛性本无不同。

  ◎以六识来看,常会批判;从六根来观,时时欣赏。

  ◎面对境界,随它而去;若想如何,心已被转。

  ◎觉者无心,清清楚楚;迷者有心,迷迷糊糊。

  ◎体悟自然,让心自然,便是好方法。

  ◎不明此心心不定,了知此心心不乱。

  ◎明白心的运作模式,就不会被它所蒙骗。

  ◎梦里求解脱,梦醒何须解。

  ◎真知则不疑,真行则不退。

  ◎理懂事通,无所罣碍;理迷事着,处处障碍。

  ◎凡夫执着己见,伤人害己,实为不智。

  ◎念头虽然不同,妄念却是一样。

  ◎知而不行,非真知;行而不知,非真行。

  ◎烦恼是因妄想而生,痛苦是因执着而起。

  ◎无事易起烦恼,有事会生罣碍。

  ◎唯有透过身体力行,才能自我改变。

  ◎心外之魔易降,心内之魔难调。

  ◎吾心若不动,天下自无事。

  ◎一心则不乱,一经可通达。

  ◎依真理而说,顺天道而行。

  ◎先以法为师,后为人之师。

  ◎念念观世音,时时观自在。

  ◎慧似天上月,悲如地下光。

  ◎精进让人有道心,懈怠使人易退道。

  ◎无中可生有,有中亦是无。

  ◎有用无用皆是用,有情无情皆是情。

  ◎现象并非真相,真相本是无相。

  ◎为自己想,便生烦恼;为众生想,便生菩提。

  ◎智者不被人影响,亦不随便影响人。

  ◎执着我,故被我所绑;执着人,故被人所牵。

  ◎知自然之理,行无为之事。

  ◎太深的真理无人懂,太浅的道理无人理。

  ◎现象并无好坏,因人而有分别。

  ◎大怨虽解,余怨犹存。

  ◎真静不怕动,取静则非真。

  ◎无心之过亦是过,有心之功亦非功。

  ◎心勿散乱,行勿散漫。

  ◎人间有净土,西方有极乐。

  ◎向内一直看,云开自性现。

  ◎让妄念澄净,直到无明破除为止。

  ◎本来具足一切,何须向外执取。

  ◎时时保持清楚,平等看待一切。

  ◎相对是此岸,绝对是彼岸。

  ◎不去追求真理,只要恢复本来。

  ◎不取海一滴,不舍沙一尘。

  ◎表面的语言文字,并非真正的含意。

  ◎理解经义是解门,自我观照是行门。

  ◎经在谈心,行在落实。

  ◎日已过,悟到什么;年已尽,放下什么。

  ◎要如何开悟?彻底放下即是!

  ◎观万物尽平等,照众生皆如来。

  ◎持戒让人止恶,布施使人行善。

  ◎再愚昧的人也能悟,再聪明的人亦会迷。

  ◎本不生,故不灭;生灭如幻,故不生不灭。

  ◎不是得失的问题,而是迷悟的问题。

  ◎众生本不生,因妄想而生。

  ◎万法皆如,一切皆是,即是如是。

  ◎明白一切同时,即知不二之法。

  ◎缘生即缘灭,缘灭即缘生。

  ◎闻道有先后,佛性无差别。

  ◎心中有佛,必能成佛。

  ◎放下提起同样事,烦恼菩提两样情。

  ◎月不曾圆缺,性本无增减。

  ◎入真谛以自觉,用俗谛以觉他。

  ◎真相无相,假相非实。

  ◎执心才有结,无心何须解。

  ◎无明终有明,明而说无明。

  ◎人因迷恋现在,而不畏因果报应。

  ◎身作主是凡夫,心作主是圣贤。

  ◎思惟可以悟深,实践可以行深。

  ◎唯悟一心,不求他法。

  ◎无一法可求,才是真求法。

  ◎不执着即能放下,真放下则能提起。

  ◎想要要不到,要到即非真。

  ◎因不闻故不知,因不知故不觉。

  ◎说法者谁在说,闻法者谁在闻。

  ◎离心意识及一切分别对待,方可见性。

  ◎想法是人所创造的,故不要被妄想所蒙蔽。

  ◎心不动,故不见;心若起,则生相。

  ◎专心于道,一心利益众生。

  ◎常观人胜我之处,则傲心灭、谦心生。

  ◎智者日日好,愚者时时差。

  ◎时时有正念,正念即无念。

  ◎无人时观己,有人时观人。

  ◎心不可得,故一切法皆不可得。

  ◎人要常观世界,亦不忘观己心。

  ◎圆满自我的人格,并尊重别人的人格。

  ◎去除人性的自私,即是佛性。

  ◎一技可谋生,一心可见性。

  ◎因地要发心,果地可究竟。

  ◎专心于道者,无时间犯过。

  ◎内心的贪瞋痴,是一切灾难的来源。

  ◎虽没有菩萨的能力,但可学菩萨的心量。

  ◎我的身体,并不是我。

  ◎用心不用脑,用真不用假。

  ◎千计较、万计较,不敌阎王一召唤!

  ◎心是无形的道场,家是有形的道场。

  ◎境界本无差,人心自有别。

  ◎身若受苦,心可不受。

  ◎读书不解义,徒劳空费力。

  ◎生死本是一场梦,迷悟只因分不清。

  ◎静静观察变化,渐渐有所体悟。

  ◎心要坚持,但不执着;事要随缘,但要把握。

  ◎随缘则是尽力去做,而不执着之意。

  ◎凡事皆是变数,故我们当随缘。

  ◎无心是不执着的心,而非没有心。

  ◎当乌云遮日时,阳光随时会再出现。

  ◎不除心中碍,要向何处觅。

  ◎外来的一切不实在,本有的自心才真实。

  ◎今生不了悟,枉费来此生。

  ◎人不要活在感觉中,而要活在觉性里,觉性便是佛性!

  ◎感觉是个人的想法所引起,它并非真理,故使人永远见不到真相。

  ◎逆境顺境都不是常境,所以不舍逆境,不取顺境,只要如实观照。

  ◎清楚分辨是非善恶,平等对待贫富贵贱。

  ◎随缘是随着因素、条件的变化,而知变、应变、达变,而非随便。

  ◎能知能改,能行能觉,才是实修。

  ◎不要害怕不如意,不要在意如意,那些都是意识概念。

  ◎困难使人退缩,逆境使人退道。

  ◎生活禅味,处处皆是;人间净土,遍遍皆有。

  ◎能深入一经的人,很少;能专修一门的人,更少。

  ◎缺点是一种过失,习惯是一种障碍;知过当改,习气当除。

  ◎不见人过,不论人非,不去计较,不分彼此,恶念自消。

  ◎观照内在,就能检测自己的障碍,然后透过修行,将它移除。

  ◎念念清楚,清楚念念;不离当下,即是清楚!

  ◎道在日常,无密可言;净心观照,真相大白。

  ◎师指明路,徒须自行,虽教其理,但从心悟。

  ◎佛性本无差别,故不自卑,亦不自傲,当以平等心来待人。

  ◎向外攀缘,妄念不断,回归一心,自性现前。

\

  ◎佛法无别,唯有一心;相有差异,其性平等。

  ◎学法之人,能忍诸苦,看破生死,终得其义。

  ◎行者当惜,过去善因;今闻顿教,好好把握。

  ◎昏沈使人提不起劲,散乱使人无法专心,修行应先克服。

  ◎自我尊重,才有高尚的人格;要尊重于己,便要持戒不犯。

  ◎念念觉悟名为念佛;时时清净是为坐禅。

  ◎无爱无恨,人人好;有智有悲,人人度。

  ◎正见是明白道理,正行是老实去做,若能如此,悟道不难。

  ◎攀境生心,妄想起念;境灭无心,妄除无念。

  ◎做才能悟道,行才能解脱,其他皆是戏论。

  ◎人常在不知不觉造口业;少了福报,多了业障。

  ◎知见产生了烦恼,烦恼因无明而起。

  ◎观念易知,习气难改;当有正见,如实而行。

  ◎谈论他人,与道相违;观照自心,渐契入道。

  ◎要离一切相,修一切善,便是无住生心。

  ◎执着之心,所得者少;无住之心,无量无边。

  ◎无住生心,生心无住;但离诸相,即证菩提。

  ◎我比人高,自傲则生;我比人下,自卑则起;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心起烦恼,本心不染;心生菩提,其心不得。

  ◎常人是依自己的想法而做,行者当依法而为。

  ◎布施行善,积福去悭;阻人不为,造罪增贪。

  ◎念头是所观察的对象,能够起观得定,内心便不被影响。

  ◎鼓励代替责备,希望代替失望,愿佛弟子,明白师意。

  ◎相信自己可以做到,相信用功的法门,相信一直去行,便能成就!

  ◎要深入经藏,唯有亲身的力行,方能领悟其中的道理。

  ◎正观产生了正念,有了正念,方能正行!

  ◎持戒不犯,则心自净;精进不断,则心自定。

  ◎人有大愿,当随喜赞叹;人之所爱,要成人之美。

  ◎迷时心有真妄,悟了全妄即真。

  ◎明白妄心,就不被迷惑;知其真心,就不被影响。

  ◎凡夫之争,见相妄起;不知虚妄,轮转不停。

  ◎了解自己,当观身、心;了解环境,当观世界;三者都已了解,便无所执着。

  ◎起观!生觉、生智,使人彻底明白,事实的真相。

  ◎深入经藏,须对佛恭敬、对法礼敬、对师尊敬、对己庄敬,才能生起信心。

  ◎要悟经藏,唯信能入;疑是障碍,莫误前程。

  ◎问人问己,汝心自知;向外求法,本心自遗。

  ◎万缘如何放下?觉知世事如幻,故心不想,意不求。

  ◎念本无别,故不思善恶;善恶之念,人之分别也。

  ◎妄想执着,使人迷失;妄想因不知真相,执着因不明事理。

  ◎有我之心,便是执着,此心是一切苦难的根源!若知此离此,方得解脱。

  ◎人因有欲望,而生贪念;不能满足,故起瞋恨;不知此理,便痴心追求。

  ◎真理不论时空的变迁,其理是永恒不变。

  ◎无心于名利,醉心于佛法;无心于佛法,佛法非佛法。

  ◎读什么书,做什么人;跟什么人,成什么人。

  ◎理解才能如实知,行持才能如实见。

  ◎把苦当乐,就会永远受苦。

  ◎做人要像人,学佛要像佛。

  ◎心清能纳垢,人善能容恶。

  ◎不问别人是与非,只问自己功与过。

  ◎无求功名利禄,但求问心无愧。

  ◎心不慈必有瞋,心不柔必有伤。

  ◎日日受持经典,时时心中有佛。

  ◎月终有圆,人终有明。

  ◎此生如海浪,生命似海水。

  ◎去做才能成功,去行才能成道。

  ◎于事中悟理,于理中做事。

  ◎悟不是用口说,而是用心行。

  ◎好一时,不如永无坏;乐一世,不如常无苦。

  ◎天堂地狱心中生,凡夫圣贤自己做。

  ◎难得的,是自在;难舍的,是自私。

  ◎随顺,则能轻松;随缘,则能自在。

  ◎妄心不用除,真心不用找。

  ◎做如果是执着,那么不做,就更执着。

  ◎承认自己无知,就能接近真知。

  ◎读书是增长知识,修行是减少烦恼。

  ◎对事要看到其乐处,对人要看到他苦处。

  ◎有求者,教他放下;无求者,教他提起。

  ◎见其相,悟其道;闻其事,悟其理。

  ◎外无障碍,内无罣碍,一切无碍。

  ◎佛意难明,人心难测。

  ◎文字易知,真义难解。

  ◎难懂慢慢懂,难走慢慢走。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