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白话解 第二卷 第四章 妄心生灭迷失本性之三
三执着生灭妄想不成圣果
原文
即时阿难,与诸大众,默然自失。
佛告阿难:世间一切诸修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14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
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自我从佛发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无劳我修,将谓如来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虽身出家,心不入道。譬如穷子,舍父逃逝。今日乃知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世尊,我等今者,二障15所缠。良由不知寂常心性。惟愿如来,哀愍穷露,发妙明心,开我道眼16。
【注】
1九次第定小乘的四禅四定和灭受想定,合称为九次第定。四禅是在色界修行的四个步骤,初禅,还有寻有伺(有觉有观),有喜有乐,基本能一心定,称有寻有伺三昧;二禅,达到内净、深心喜乐,一心定,从此离寻伺,名喜俱禅,亦名无寻无伺(无觉无观)三昧;三禅,能舍、有念,开慧、深得禅乐而无着、一心定,名乐俱禅;四禅,一切能舍、念清净、离苦离乐、一心定,至此,念寂心定,有如明镜止水,名舍俱禅,亦名不动定。四定是在无色界修行的四个步骤,依次为: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灭受想定,又名灭尽定,离六根、六尘、六识,一切无作。
2二障烦恼障和所知障,称为二障。烦恼障指根、尘、识生起的烦恼,所知障指无明习气生起的微细烦恼。
3道眼道眼的眼,不是肉眼,也不是开天目的那个天眼,而是心眼,是智慧。道眼是以菩提心观察事物的智慧。
白话解
即时,阿难与大众默然若失。都没有了主见。
佛告诉阿难:“世间修学之人,虽然不少人修过九次第定,但修成漏尽阿罗汉的人却不多,都由于他们执着生灭妄想,把虚妄的现象认为真实。也是这个原因,你虽多闻,但不成圣果。”
阿难听佛这么说,再次悲泣,五体投地,长跪合掌对佛说:“自从我发心随佛出家以来,我总以为倚仗佛的威神,不劳我修,如来就会惠赐我三昧功德。殊不知身和心是两回事。失去了本明之心,身虽然出了家,心却不得入道,恰像舍父外逃的穷子。今日才知道,虽有多闻,如果不认真修行,等于不闻。口说吃饭,肚子不能饱。世尊!现今我们被二障缚缠,都是因为不识本来寂静常住的真心真性之故。惟愿如来哀悯,彻底披露妙明之心,开我道眼。”
原文
即时如来,从胸卍字1,涌出宝光。其光晃昱有百千色。十方微尘,普佛世界,一时周遍。遍灌十方所有宝刹诸如来顶。旋至阿难,及诸大众。
告阿难言:吾今为汝建大法幢2。亦令十方一切众生,获妙微密性净明心3,得清净眼。阿难,汝先答我见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所有。云何成拳。汝将谁见。
阿难言:由佛全体阎浮檀金,赩如宝山,清净所生,故有光明。我实眼观,五轮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
【注】
1卐字卐,是古代在印度、波斯、希腊等地流传的象征光明的标记。是在胸部的吉祥标志。武则天敕令读做“万”。
2法幢佛寺中刻有佛号或经文的石柱,称为法幢。借喻为坚不可摧的正法,降邪伏魔,无往不胜。
3妙微密性净明心妙是奥妙,微是精微,密是严密,性是本性,净是清净,明是圆明,心是真心,合起来就是奥妙精微严密本性清净圆明的真心。这是以词解词,越解越长,没有什么特别的好处。本经对清净本心的称谓,常在“心”字或“性”字前缀上种种形容词,多种称谓,名异实同,不必在文字上多作纠缠。文字是捕鱼的筌,不是鱼。得鱼忘筌,得意忘言可矣!离言入义,是读经听法的首要原则。
白话解
即时,如来从胸前卐字放出百千宝光,光色壮丽,照遍十方世界,遍灌十方如来之顶,再回聚到阿难及大众的周围。
佛对阿难说:“我今为你建立大法幢,令十方众生获得妙微密性净明心,得清净眼。阿难,你先回答我,你见到的光明拳,因何而有?怎么成拳?你用什么见?”
阿难说:“佛全身都是金光宝山,清净的身心才会放这样的光明。我眼观见佛五指屈握便成拳相。”
原文
佛告阿难。如来今日实言告汝。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阿难,譬如我拳,若无我手,不成我拳。若无汝眼,不成汝见。以汝眼根,例我拳理,其义均不。
阿难言:唯然世尊。既无我眼,不成我见。以我眼根,例如来拳,事义相类。
白话解
佛告诉阿难:“如来今日实话告诉你,有智之人,常用譬喻说明道理。阿难,譬如没有我手,不会成我拳;没有你眼根,不会成你见;用你的眼根类比我的拳理,这两种事理相同吗?”
阿难说:“是一样的。世尊!没有我眼根,不能成我见,以我眼根,类比如来拳理,两种事理相类。”
原文
佛告阿难。汝言相类,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无手人,拳毕竟灭。彼无眼者,非见全无。所以者何。汝试于途,询问盲人,汝何所见。彼诸盲人,必来答汝,我今眼前,唯见黑暗,更无他瞩。以是义观,前尘自暗,见何亏损。
阿难言:诸盲眼前,唯睹黑暗,云何成见。
白话解
佛说:“你说相类,这就不对了。无手之人,不会有拳;盲眼之人,不是全无见。你试问路上的盲眼人,见到什么,他会告诉你‘我见眼前一片黑暗,别的什么就见不到了。’这说明,面对黑暗的客尘,他有所见,他的见性有什么亏损呢?。”
阿难说:“盲眼人只见黑暗,怎算是有所见?”
原文
佛告阿难。诸盲无眼,唯观黑暗,与有眼人,处于暗室,二黑有别,为无有别。
如是世尊。此暗中人,与彼群盲,二黑校量,曾无有异。
阿难,若无眼人,全见前黑,忽得眼光,还于前尘见种种色,名眼见者。彼暗中人,全见前黑,忽获灯光,亦于前尘见种种色,应名灯见。若灯见者,灯能有见,自不名灯。又则灯观,何关汝事。是故当知,灯能显色。如是见者,是眼非灯。眼能显色,如是见性,是心非眼。
阿难,虽复得闻是言,与诸大众,口已默然,心未开悟。犹冀如来慈音宣示,合掌清心,伫佛悲诲。
白话解
佛问阿难:“如果这只见黑暗的盲眼人与两眼正常的人共处一暗室,都见黑暗,这两种人所见的黑暗有无区别?”
“没有区别。世尊!两眼正常的人与盲眼人所见的黑暗,没有什么不同。”
“阿难,如果盲眼人忽然眼亮了,能见眼前种种尘境色像,说是眼见;那么,在暗室中两眼正常的人,忽然灯亮了,见眼前种种色像,便应说是灯见。既是灯见,便与你无关。应当明白,灯能显色,在暗室中灯亮见色,不能说是灯见,应该说是眼见。眼能显色,人有见色之性,不应说是眼见,应该说是心见。”
阿难和大众听了这番话,似明非明,口里不说,心里总希望再听到如来的慈音显示,合掌清心,虔诚恭候如来慈悲教诲。
原文
尔时,世尊舒兜罗绵网相光手,开五轮指,诲敕阿难,及诸大众。我初成道,于鹿园中,为阿若多1五比丘等,及汝四众言。一切众生,不成菩提,及阿罗汉,皆由客尘烦恼所误。汝等当时,因何开悟,今成圣果。
时憍陈那,起立白佛。我今长老,于大众中,独得解名。因悟客尘二字成果。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毕,俶装前途,不遑安住。若实主人,自无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又如新霁。清旸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尘质摇动,虚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
佛言如是。
【注】
1阿若多意译知解,是佛赐给憍陈那的法号。
白话解
接着,世尊伸出厚软光亮的手,伸开五指,诲敕阿难及大众:“我初成大道时,在鹿园为阿若多20等五位比丘及你等四众说过:一切众生之所以不能修成菩提及阿罗汉,都是被客尘烦恼所误。会中已修成正果的人,你们说说当时是从什么开悟,后来得成正果的?”
憍陈那起立对佛说:“我今成为长老,在大众中有知解之名,我是由于正确理解了‘客尘’两个字的内涵而成正果的。世尊!譬如旅途中,客人投寄旅店,或宿或食,吃饱睡足,又奔前程,顾不得在旅店安住。若是旅店的主人,自然不会往别处去。因此我认为,不住名为客,住名为主。客,即是不住。又如雨过天晴,清阳在天,阳光穿过缝隙时,有尘埃处,被这一线光照亮,可以见到尘质摇动,而虚空却澄徹寂然。因此我认为,摇动名为尘,尘有摇动之性。”
佛说:“是的。”
原文
即时,如来于大众中,屈五轮指,屈已复开,开已又屈。谓阿难言:汝今何见。
阿难言:我见如来百宝轮掌,众中开合。
佛告阿难。汝见我手,众中开合。为是我手,有开有合。为复汝见,有开有合。
阿难言:世尊宝手,众中开合。我见如来手自开合。非我见性有开有合。
佛言:谁动谁静。
阿难言:佛手不住。而我见性,尚无有静,谁为无住。
佛言:如是。
白话解
即时,如来当众屈五轮指,屈了又开,开了又屈,问阿难:“你今见到什么?”
阿难说:“我见如来百宝轮掌,当众开合。”
佛问阿难:“你见我手当众开合,究竟是我的手有开有合。还是你的见性有开有合?”
阿难说:“世尊的宝手当众有开有合。我见如来的手自在开合,不是我的见性有开有合。”
佛问:“谁动谁静?”
阿难说:“佛手在动,是不住;我的见性还不静,我不清楚谁是无住。”
佛说:“是啊!”
原文
如来于是从轮掌中,飞一宝光,在阿难右。即时阿难,回首右盼。又放一光,在阿难左,阿难又则回首左盼。
佛告阿难:汝头今日何因摇动。
阿难言:我见如来出妙宝光,来我左右,故左右观,头自摇动。
阿难,汝盼佛光,左右动头,为汝头动,为复见动。
世尊,我头自动,而我见性尚无有止,谁为摇动。
佛言:如是。
于是如来,普告大众,若复众生,以摇动者名之为尘。以不住者,名之为客。汝观阿难头自动摇,见无所动。又汝观我手自开合见无舒卷。云何汝今以动为身,以动为境。从始泊终,念念生灭,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性心失真,认物为己。轮回是中,自取流转
白话解
如来从轮掌中飞出宝光到阿难右側,阿难即时转头往右侧看;如来又飞出宝光到阿难左側,阿难即时又转头往左侧看。
佛问阿难:“你的头为什么向左向右摆动?”
阿难说:“我见如来飞出宝光在我左右,我左看右看,头便摆动了。”
“阿难,你看佛光,头便摆动,究竟是头动还是见性动?”
“世尊!我的头自己在动,我的见性没有止息,我不知道谁摇动,”
佛说:“你是这样认识的呀?”
如来对大众说:“如果大家认为摇动的称为尘,不住的称为客,阿难的头动,见性并不动,我的手开合,见性也不变,为什么你们还跟着这动的身、动的境,从始至终,念念生灭?这念念生灭之心,正是遗失本性、颠倒行事的妄心啊!这样失去了真心真性,认物为己,便妄心流转,在生灭中轮回。”
版权所有:金刚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