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修行网

舍利与佛舍利的考古发现

发布时间:2023-02-24 15:35:32作者:金刚经修行网
  舍利与佛舍利的考古发现
 
  2002年2月23日至3月31日,由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佛指真身舍利,从西安启程赴台,在台湾的各大主要城市展开为期37天的供奉瞻礼。这一牵动两岸佛教界,重大的宗教佛事活动,倍受瞩目,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
 
  舍利二字,从广义而言是指尸骨,可是尸骨人人皆有,却不能说舍利人人皆有。舍利这一称谓,至后世早已脱离了其本意,而是特指佛陀或高僧圆寂后遗留下来的身骨、头发或遗体在火化后结成的珠状结晶体。《金光明经》卷四云:“舍利者,乃无量六波罗蜜功德所熏,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大智度论》卷五十九云:“供养佛舍利,乃至如芥子许,其福报无边乃至苦尽故” 。故而,舍利作为佛教中的圣物,受到了特别的尊崇。
 
  舍利的种类,依据经典所说,有两种分法。《浴佛功德经》中分舍利为二:
 
  1.生身舍利,又称身骨舍利,即指佛陀或修行证道高僧的遗骨;
 
  2.法身舍利,又称法颂舍利,即指佛所遗的教法与戒律,永住于世,可为众生作依止,故相对于身骨舍利而称之法颂舍利,或略称为法舍利。另据《菩萨处胎经》卷三《常无常品》中,亦有全身舍利与碎身舍利之说。谓将遗骨全部收入一塔者,称为全身舍利,如《法华经》卷四中:“时天王佛般涅槃后,正法住世二十中劫,全身舍利起七宝塔” 。这里指的就是全身舍利;将遗骨分置多处者,称为碎身舍利,如《长阿含经》卷一称:“众积名香,厚衣其上,阇维之,收拣舍利”。这里指的便是碎身舍利。据考证,关于全身舍利与碎身舍利之说,最早应源于古印度梨俱吠陀时期所行的土葬与火葬二法。以土葬可保全遗体称为全身舍利。火葬后遗骨分散故称为碎身舍利。
 
  关于舍利的颜色,与原身体部位的关系,《法苑珠林》卷四十说:“舍利有其三种:一是骨舍利,其色白也;二是发舍利,其色黑也;三是肉舍利,其色赤也”。此说曾被广为引用,但关于颜色的定论,则未必确切。舍利中确实有白、黑、赤三种颜色,却不止于此三种色。如《释氏要览》卷下就说:“惟佛舍利五色有神变,一切物不能坏焉”。可见,舍利还应有五色的,今观释迦佛的牙舍利即为褐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二、佛舍利的流传
 
  在释迦牟尼佛生活的时代,古印度有四种葬法。分别是:火葬(梵言“荼毗”)、水葬、土葬、林葬(弃之森林)。而佛陀把火葬列为诸种葬法之首,其俗一直延续至今。如《毗奈耶杂事》卷十八中说:“佛言:苾芻(比丘)身死,应为供养。苾芻不知云何供养,佛言:应可焚烧”。当佛陀在拘尸那伽城涅槃后,随即举行了火葬。荼毗后,阿难等弟子从灰烬中得佛舍利“八斛四斗” 。根据现在能够瞻仰到的佛舍利以及佛教经典中的一些记载,我们可以了知这些佛舍利大致又分为二种:一种是未烧尽的遗骨残片,如四颗牙(现人间仅存两颗)、一截手指骨、两根锁骨、部分头骨及几根头发等;另外一种,便是《释氏要览》中所记述的如五色珠般光莹坚固的珠状舍利子。只不过后一种存世较多,而分布亦广。
 
  释迦牟尼佛的舍利不但在今世至尊至重,在佛陀时代,也是极为宝贵的。当时共有八个国家为了争夺佛舍利,曾陈兵城下,并且扬言:“吾等和议,远来拜首,逊言求分,如不见与,四兵(象兵、马兵、车兵、步兵)在此,不惜身命,义而弗获,当以力取”。在此紧急时刻,一位名叫香姓的婆罗门,从中调解,晓众人曰:“诸贤,长夜受佛教诫,口诵法言,心服仁化,一切众生,常念欲安,宁可诤佛舍利共相残害,如来遗形,欲以广益,舍利现在但当分取,众咸称善”。建议均分舍利以避免引起战争,此议被八国国王所接受。于是佛舍利被分为八份,每国一份,各自请回起塔供养,这便是佛教史上著名的“八王分舍利”事件。佛舍利的流传,也就由此展开了。
 
  在释迦牟尼佛灭度百年后,有阿育王出世,成为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第三世,统一了全印度,成为保护佛教最有力的统治者之一。从此,佛舍利也就有了向外的流传。据《佛祖统纪》卷三十三所载:“佛灭度后百年,阿育王取佛舍利,夜役鬼神,碎七宝末,造八万四千塔,尊者耶舍舒指放光,八万四千道,令羽飞鬼各随一光尽处安立一塔,于一日中遍赡部界,在震旦国,一十九所”。这一十九座塔的分布情况,在《法苑珠林》卷三十八中有明确记载。
 
  三、佛舍利的考古发现
 
  佛舍利的收存,按照佛教传统,均要起塔供奉。随着对古塔的维修和遗址的清理,各地文物考古部门逐渐发现了许多地宫以及内部瘗藏的舍利和文物。这些为数众多佛舍利的考古发现,有确切史籍记载,被佛教徒广泛认同的,现共有六处,下面分别作出介绍:
 
  北京灵光寺招仙塔佛牙舍利: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西山灵光寺内的辽代“招仙塔”及全寺建筑物均被炮火所毁。寺僧在清除瓦砾时,得到塔顶的露盘,文曰:“大辽国公尚父令公承相大王燕国太夫人郑氏造咸雍七年八月工毕”。旋于塔基下地宫获一石函,启视有沉香匣,内贮佛牙舍利一颗。匣上书有:“释迦佛灵牙舍利天会七年四月二十三日记比丘善慧书”。这些内容,完全与《辽史》卷二十二《道宗本纪》所载:“咸雍七年八月辛巳,置佛骨于招仙浮图,罢猎,禁屠杀。”按佛教经典《大般涅槃经》后分卷下所载,世尊荼毗后唯留四牙不曾沮坏,帝释天于佛口上颔取两枚即还天上,起塔供养。而余下两颗,一颗传至锡兰(今斯里兰卡)康堤佛牙寺供奉至今,而另一颗传至于阗乌苌国,在刘宋元徽三年(公元475年)由南齐僧法献请回我国。故史称“法献佛牙”。
 
  建国后,1955年中国佛教协会将佛牙舍利迎请到北京广济寺舍利阁供奉,1957~1960年,相地鸩工在灵光寺内重新建造了佛牙舍利塔。塔高五十一米,八角十三层,密檐式,十分巍峨壮观。1964年6月25日,佛牙舍利被请入金塔内的莲花座上,安奉于佛牙塔中第二层,本层的金塔及“乾隆五彩”瓷供器,皆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故宫博物院提供的皇家珍贵文物(见图8)。我国的佛牙舍利曾先后出访过许多国家和地区,为那里的人民带去了无量福德,也为促进亚州及世界和平做出巨大的贡献。
 
  苏州虎丘塔迦叶佛舍利:
 
  苏州虎丘塔,始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北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建成。全塔高约50米,平面八角形,高七层,是一座楼阁式砖木混合结构塔。因在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发生大火,塔刹与各层腰檐被全部焚毁。并造成地基下沉,呈歪斜状态。1957年,苏州文管会在整修虎丘塔第三层时,发现装有一枚迦叶佛舍利的石函及铁函,在外部包裹的丝织品上,有用墨笔题写的两行字:“□□□恩朗舍此襆子一枚,裹迦叶如来真身舍利宝塔”。同时,在石函四周还发现有铜佛四尊、檀香木雕佛像三尊、铜镜三面、越窑青瓷莲花碗一只。经专家鉴定,这些文物均是五代末期北宋初年的东西。按迦叶佛是过去七佛之一,又为现在贤劫千佛中的第三佛。据《长阿含经》卷一记载:“迦叶佛出世于贤劫中,其人寿二万岁,于尼拘律树下成佛,有弟子两万人”。古佛舍利的发现,这在世界范围内还是第一次,意义十分重大。
 
  镇江甘露寺铁塔释迦佛舍利:
 
  镇江甘露寺铁塔,始建于宋代,九级八面,造型异常精美。原塔在明代因海啸倾塌,仅遗存有最下三层。1960年镇江文管会在修复铁塔时,在塔基三尺半处发现地宫。地宫内放置有一长方形大石函,作东西向,上面题有宋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四月八日“润州甘露寺重瘗舍利塔记”石刻一方。同时发现的还有唐长庆四年(公元824年)“李德裕重瘗长干寺阿育舍利记”,大和三年(公元829年)“李德裕重瘗上元县禅众寺舍利记”石刻二方。从而可以认定甘露寺塔地宫中所出土的舍利,即是《法苑珠林》卷三十八中所列“东晋金陵长干塔”内的释迦佛舍利。这一重大发现,对江南地区佛教史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次出土的佛舍利,其数量之多是前所未有的。据镇江市博物馆报告,总数共有772粒。唐代瘗下的计有二处:长干寺舍利小金棺内11粒,禅众寺舍利金棺内156粒。宋代瘗下的计有三处:银函内56粒,银元盒内177粒,木函内372粒,均是透明或半透明的颗粒,小如芥子。
 
  北京房山云居寺雷音洞释迦佛舍利:
 
  1981年11月27日上午,房山县云居寺文物保管所工作人员在清理著名的石经山雷音洞地面时,于原佛座后面地下五厘米处,发现有一方石,下有竖穴,以函套函的方式安置了五重宝函。在第二重青石函盖上刻有“大隋大业十二年岁次丙子四月丁巳朔八日甲子于此函内安置佛舍利三粒愿住持永劫”的三十六字铭文,为隋代珍贵原物,这就证明佛舍利,在这里已被珍藏了1300多年之久。当人们开启了第五重白玉宝函,终于见到二粒乳白色、如小米粒般大小的佛舍利,旁边还伴着二颗珍珠。据史料记载,幽州高僧静琬从隋文帝那里得到三颗佛舍利后,即安放在白带山(后称石经山)雷音洞内,只有在明万历三十年(公元1592年)由当时万历皇帝的母亲慈圣皇太后迎入宫中供养三日,此外未曾有过移动。那么,为何记载有三粒佛舍利,现只存二粒呢?内中缘由,尚不为人知。
 
  西安法门寺释迦佛指骨舍利:
 
  法门寺塔,始建于东汉,因供奉佛指舍利,故名“真身宝塔”。初为四层木塔,明代隆庆年间(公元1567~1572年)毁于关中地震,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重建为49米高砖塔。此塔西半部于1981年8月24日倒塌。为了重修佛塔,1985年起又拆掉了摇摇欲坠的东半部。到了1987年4月初,考古工作者在塔基下发现地宫时,首次出土了珍贵的佛指舍利,以及唐代多位皇帝供养指骨舍利的金银器、瓷器、丝织品等一大批珍贵文物。此次发现的佛指舍利共有四枚,一枚真身舍利,三枚影骨(影者影现之意,喻真身舍利是天上之月,而影骨则表水中之月,是唐代所制的替代品)。分别被安置于地宫的前、中、后三室及后室下方的秘龛内,与那些为数众多的稀世珍宝,构成了金刚界、胎藏界两大唐密曼荼罗(坛场)。因为佛指真身舍利存世仅此一枚,此次佛指舍利在法门寺的重光,确实是我们全世界佛教徒,值得庆贺的重大事件。而最使人难以忘怀的是,1966年的9月,一伙“红卫兵小将”来到法门寺,妄图想破坏“真身宝塔”下的地宫,在这危机关头,寺主良卿法师举火自焚,制止住了这伙人的疯狂暴行,用自己的生命保住了这一佛门至宝。
 
  杭州雷峰塔释迦佛螺髻发舍利:
 
  1924年9月25日下午1时40分,素有“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塔轰然倒塌。近二十年来,浙江省及杭州市的历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提出议案,要求恢复“雷峰夕照”的景观。为配合雷峰塔的重建工作,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2001年3月11日上午,浙江省文物研究所主持了对雷峰塔地宫的考古发掘,并且对全过程进行了现场直播。经历了18个小时的紧张发掘,共出土了珍贵文物七十余件。在重达100公斤的铁函内,梦

\

寐以求的人们终于见到了装有佛螺髻发舍利的金涂塔。据《咸淳临安志》卷八十二等文献记载,雷峰塔的形制、结构与杭州六和塔、苏州云岩寺塔基本相同,是吴越国王钱弘 为供奉“佛螺髻发”(螺髻,系如来三十二相之一,言佛顶髻毛发向右旋转,其形如螺)而建。结合遗址中出土的石经残碑以及铭文砖上的干支纪年,可以初步确定雷峰塔的建造年代应在公元972~公元976年之间。这也表明地宫中出土的佛螺髻发舍利已历千年,而未曾有过移动和毁损。释迦发舍利的出土,在世界范围内尚属首次,是继法门寺地宫之后,对释迦佛舍利的重大考古发现。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