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为什么寺庙的叫法都不同?这种称呼上的区别代表着什么呢?
我们知道佛教是在国内流传已久的一种宗教,而且很多人都信佛礼佛,并且对佛教文化也非常尊重,平时也会在家中摆放一些关于佛教的物品,而参拜佛像的地方,被人们称作为寺庙。但不同地区的这种建筑物有着不同的称呼,有些地方单独称之为“寺”,而另一些地方又被叫做“庙”,这种称呼上的区别代表着什么呢?
其实在最初的时候这两种称呼都和佛教没有关系,一开始这些地方都是用来供奉一些伟人,人们为了纪念他们才修建了这些建筑。而佛教在过去其实也属于一种外来的文化,在汉朝的时候,佛教就已经从遥远的印度来到了我们国内,而且当时信佛的人并不多,甚至属于一种非主流的文化。而在那个年代,我们国家就展现出了一种很强的包容能力,为这些佛教徒建造了一批建筑来帮助他们在国内传播佛教,这些建筑就成为了他们的容身之所。再后来这些地方就被人命名为“寺”,逐渐成为了这些僧人们聚集的场所。
而庙这种说法,是从我们国家本土文化中逐渐产生的。但在各个地方都能够看到供奉各种神灵的庙,比如土地庙,夫子庙等等,任何历史上的伟大人物都可能会成为人们供奉的对象,人们希望借助这些古代的伟人来给自己带来福运,是在生活中遇到一些艰难困苦的事情,也会向这些为伟人们祈祷。
因此从功能上来说,寺庙两者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祈祷的对象不同。
版权所有:金刚经修行网